全书阁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在线阅读 > 第351章 军器局〔下〕

第351章 军器局〔下〕


"陛下,容臣为您引见..."

  仿佛看穿了朱由检的想法,不等他有何反应,毕懋康轻轻转过身,指向身后的"工匠"。

  见此情景,一位身穿长袍、络腮胡须、肤色黝黑的"工匠"走上前来,用不太流利的官话开口:"法兰西人汤若望,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虽然早在正德时期,就有一群自称为"法兰西"的异族乘船抵达澳门,并开始与大明交流。

  但对大多数大明子民而言,他们并未亲眼见过传说中拥有络腮胡须、金发碧眼的法兰西人,心中对他们始终抱有深深的警惕...

  当下,得知跪在脚下的"技师"竟然是来自弗朗基的异族,还精通大明的宫廷语言,王承恩这位司礼监秉笔先是愣怔,随后尖啸一声,挡在崇祯帝面前,惊恐地喊道:“保护陛下!”

  哐当!

  顷刻间,训练有素的"腾翔四卫"迅速拔出腰间长剑,一边守在崇祯帝身前,一边将剑锋架在了汤若望的喉头。

  直到这时,毕懋康和孙元化才如梦初醒,砰然跪倒,但他们眼中充满震惊,本能地想为汤若望求情。

  "荒唐,都退下。"

  在这片混乱中,大明天子崇祯帝的略带愠怒的声音响起,令周围的士兵都一怔。

  "退下!"

  见士兵们依然不动,崇祯帝不禁再次开口,声音中已带有不悦。

  士兵们闻言,如临大敌般急忙鞠躬应命,退到崇祯帝身后,而王承恩仿佛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心虚地匍匐在地。

  "都起身吧。"

  崇祯帝深深吸了口气,哭笑不得地摇头,对周围的人说道,然后走到汤若望面前,俯视着他。

  很明显,这位来自弗朗基的异国人士已被刚才的突发状况吓得魂飞魄散,身体不停地颤抖。

  那一刻,他仿佛看见了耶稣在向他招手。

  "汤若望?你的大明语说得很好..."

  就在弗朗基人颤抖不已时,一个略显冷峻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

  或许是错觉,汤若望觉得狂跳的心脏因天子随意的赞赏而立刻平静下来。

  "感谢尊贵的陛下夸奖。"

  尽管刚刚几乎见到了传说中的耶稣,但汤若望仍然因为眼前大明天子的称赞而感到受宠若惊。

  虽然他自称"弗朗基人",但实际上他来自欧罗巴的"普鲁士"王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大明,他选择了自称"弗朗基人"。

  无论是弗朗基,还是他的故乡普鲁士,领土都无法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帝国相提并论。

  而眼前这位清瘦的年轻人,就是这个古老帝国无可争议的主宰,汤若望怎能不激动。

  崇祯帝轻轻挥手,接着问:"你会铸造火炮?"

  在他的历史认知里,他模糊记得在明朝末期清朝初期,确实有一位名叫汤若望的异族人,但他的“事迹”多数发生在满清入关之后,怎么现在与“红夷大炮”扯上了联系。

  "不敢欺骗伟大的陛下,我确实会..."

  面对崇祯帝审视的目光,留着络腮胡子,年龄难以捉摸的汤若望坚定地点了点头。

  他并非谦虚,在来大明传教之前,他在罗马学院学习过一段时间,其中包括铸造火炮的知识...  ...

  当他在神秘的奥菲利亚大陆抵达澳斯港后,出于对知识的热爱,他在传扬神喻的同时,也与当地闻名的“弗拉芒火炮大师”交往甚密,潜心研习火器魔法。

  就连往昔大明王朝在澳斯港定制“红衣巨炮”之时,也是他从中穿针引线,为此获得了当时广东领主的表彰。

  数月前,他在广东一带传播神喻之际,无意间听到宫廷派人到澳斯港招募火炮法师和工匠的消息。深思熟虑后,他主动请缨,抛下了崇高的“神喻传播”使命,不畏辛劳地来到了传说中的“帝都”,并将珍贵的经验传授给毕懋康和孙元化等人。

  得益于汤若望的协助,毕懋康与孙元化在短短半年内,研发出了“红衣巨炮”。

  出于谦逊,毕懋康和孙元化两人宣称,真正的创造者另有其人,但事实上,三人的智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去看看那红衣巨炮吧。”

  朱由检微微点头,目光中充满了对汤若望热切期待的回应。

  他对这些跨越千山万水来传授“神喻”的“使者”并无太多感情,却也没有反感。

  “请陛下先行!”

  毕懋康和孙元化立刻躬身应答,主动走在前方引路,引领朱由检走向另一片地域。

  或许是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在毕懋康等人的坚持下,负责保护朱由检安全的骑士们勉强将坐骑留在溪谷,而非继续骑马疾驰。

  对此,朱由检并未过多反应,只是理所当然地点点头。他来自“未来”,虽未亲眼目睹火炮的威力,但也清楚这种“热能武器”的力量远超冷兵器。

  如果他猜测没错,毕懋康等人可能担心在火炮试射时,剧烈的爆裂声会惊吓到众人的战马,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但这同时也暗示,毕懋康等人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许“红衣巨炮”已经成功试射过多次。

  否则在这个时代官员谨慎行事的特性下,没有十足把握,他们绝不会轻易惊动他。

  想到这里,朱由检的目光再次炽热,仿佛嗅到了空气中残留的火药气息。

  此刻,这种略带刺鼻的气味仿佛带有奇异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他,令他着迷。

  他终于即将亲眼见证,梦寐以求的红衣巨炮。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魔法火药气息,比往日浓烈数倍,初次踏入此地的守卫们不禁皱紧了眉头。

  "准备开始吧……"

  朱由检扫视着四周的奇异环境,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敏锐的目光捕捉到远处山岭上散布的几块岩石残骸,那是先前魔法炮试射留下的痕迹。

  "遵命!"

  黝黑面庞的工部侍郎恭敬回应,随即挥手召唤附近的助手,接过他手中的几团看似棉花的奇特纤维。

  "陛下,"孙元化未等询问便主动开口解释,"魔焰炮的轰鸣如同雷霆,足以震颤人的耳膜甚至灵魂,这些纤维能有效守护我们的听力。"

  说完,孙元化亲自将纤维塞入双耳,展示如何防护。

  "爱卿考虑周全。"朱由检微微点头,取过一团纤维,同样塞入耳中,对即将见证的红夷大炮之力更加期待。

  见状,司礼监的王承恩与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也仿效朱由检,将孙元化递来的纤维放入耳内。只有那些随行的守卫显得有些不屑。

  他们是因战功显赫,受上级赏识,才得以入选帝都,成为"天子亲军"。火炮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曾与各式火炮并肩作战。

  在他们心中,无论是精湛工艺的猛虎蹲炮,还是早年佛朗机人赠予的神秘佛朗机炮,都不值得天子这般"郑重其事"。即便这红夷大炮威力略胜以往,想必也不会过分夸张,何需这般小心谨慎?

  直白地说,自从土木堡战役以来,大明曾经令蒙古铁骑闻风丧胆的"神机营"已成虚名,火炮技术也因此停滞不前。凡是在边疆服役过的都知道,火炮就像一把双刃剑,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想到这,守卫们交换了一个眼神,不自觉地向朱由检的方向靠拢。万一火炮失控,他们必须第一时间将朱由检护在身后,防止飞溅的铁片和砂石造成伤害。

  "试炮!"

  确认朱由检已做好防护,退至安全区域,毕懋康高举小旗,大声宣告。山谷回荡起激昂的号令,几位身形瘦削的工匠兴奋地奔向远方的开阔地,那里静静地矗立着一门漆黑如夜的魔焰炮。

  与传统的猛虎蹲炮相比,这门炮的炮管足足长了一倍,口径也显着增大……

  望着那些竟是由几位炼金师亲自操控的火炮试验,且他们身上并无任何护甲,骑监总督曹华淳心中不禁一凛。

  相比于始终伴随在帝子朱元枫身旁的王辰恩,他略懂些战术之事,深知一旦这魔导炮炸膛,其后果何等可怖。

  想到这里,曹华淳喉结上下滚动,欲言又止。

  身旁的帝子虽决断狠厉,毕竟也只是刚满十七岁的少年,又非如始帝与烈祖那样的马上王者,怎能承受如此血腥场景。

  轰隆隆!

  正当曹华淳犹豫之际,山谷间骤然传来雷霆般的轰鸣,不少侍卫瞬间瞪大了双眼,感觉耳膜刺痛,更有几人双腿无力,险些摔倒。

  而司礼监执笔者王辰恩等人因事先塞了魔法棉,虽未感到明显的耳膜疼痛,但脸上惊讶之情却难以掩饰。

  循声望去,原来山顶那巨石已被炸得四分五裂,砂石纷飞,地面留下一个巨大的弹坑。

  "这...这就是赤炎魔炮?"

  心潮澎湃,骑监总督呆若木鸡,这赤炎魔炮展现出的破坏力彻底推翻了他对火器的认知。

  相较于周围一片惊愕,即位仅一年有余的大明帝子朱元枫则显得沉稳许多,只是轻轻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微弧。

  毕懋康、汤若望等人交换了个眼神,紧接着乘热打铁地报告:"禀陛下,这赤炎魔炮相较于我们大明惯用的佛朗机炮和猛虎蹲炮,射程足足扩大数倍以上。"

  "初步估算,至少可达三里之遥..."

  哗!

  闻言,侍卫们纷纷倒抽一口冷气,眼中充满深深的震撼。他们听到了什么?这所谓的赤炎魔炮有效射程竟达三里?

  几乎是本能地,曾在九边重镇服役的侍卫们微微眯眼,假使能在城墙上布置数十门这样的火炮,将会拥有何等威势...

  有了这样的神器,无论是辽东日渐强盛的建州女真,还是勾结乱党的蒙古鞑靼,都将无力抵挡。

  "陛下请知,"仿佛看穿了侍卫们的思绪,工部侍郎毕懋康稍作停顿,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赤炎魔炮威力巨大,然而重量超千斤,异常笨重,不便移动。"

  "除此之外,瞄准调整也非常缓慢..."

  出乎毕懋康等人意料,大明帝子朱元枫神色依旧平静,未显半分惋惜,反而从容追问:"何时可批量生产..."

  射程达三里,有效杀伤范围应在两里之内,考虑到护甲等因素,估计要到一里之内才行...

  然而,即便如此,相比于古老的弗朗机炮和威猛的虎蹲炮,这些新式武器的进步可谓天壤之别,它们无疑是坚不可摧的城防瑰宝。

  毫无疑问,这乃是一件真正的毁灭神器。


  (https://www.qshuge.com/3356/3356869/11110802.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