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在线阅读 > 第352章 毁灭神器(下)

第352章 毁灭神器(下)


"何时能大量制造?"

  宁静的魔法山谷中,大明的天子朱由检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在毕懋康等人耳边轻轻回荡,时间已然紧迫。

  假使历史的轨迹未曾偏离,不出半年,女真大汗皇太极便会率领他的钢铁骑士团来到京城门前,一举逆转双方看似势均力敌的“战争”局势。

  经过这场战役,皇太极将彻底巩固他在女真大汗的地位,国内所有的质疑之声都将烟消云散。

  毕竟,当年努尔哈赤在世时,他们的大金帝国也不过在辽东之地逞威,始终无法撼动固若金汤的“宁锦防线”。而皇太极却引领他们挺进到北京城下,将明朝表面的强大暴露无遗,展现在世人眼前。

  听到天子的询问,毕懋康、孙元化和汤若望交换了眼神,关于“生产进度”的问题,他们私下里已讨论过多次,不至于毫无准备,但此刻心中依然有些忐忑,毕竟所需的时间确实有些漫长。

  "禀陛下,"毕懋康,工部侍郎,犹豫片刻后上前一步,迎着天子期待的目光,硬着头皮行礼道:"虽有原型在手,但要批量生产,估计还需三至四个月的光阴……"

  说完,毕懋康低下头,不敢直视天子的目光。毕竟年前,天子就开始着手建立军事工坊,并赋予他重任,提供资金和人力,但他们仍然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研发出这款"红夷大炮",效率实属低下。

  更何况,如果要大批量生产,还需再花费三四个月,别说眼前的皇帝,就连毕懋康自己都觉得有愧于职位。

  "嗯……"

  朱由检的面色未见明显变化,只是眼中那股兴奋的光芒略有黯淡,他开始细细盘算。

  得益于“天启”的视野,他已经解决了历史上困扰大明的“奢安叛军”和“陕西民乱”,只剩下辽东蠢蠢欲动的建州女真这个强敌。

  虽然贫瘠的陕西因恶劣气候和粮食减产等因素仍有民乱的风险,但这样的隐患今年应该不会爆发。

  如今已是九月,就算“红夷大炮”的批量生产还需三四个月,想必也能在女真大军入侵之前,将其部署在蓟镇。

  毕竟,相较于遥远的辽东,蓟镇离京城并不远,就算大炮沉重、行动缓慢,十天半月也能运抵蓟镇。

  "再多招募一些工匠,速度要快,但爱卿务必确保质量。"

  不久,朱由检已平复内心,以坚定的神情向眼前的毕懋康郑重交代,尽管未曾亲历战场,但从京营那些勇猛将领口中,他深知大明的火器经常因爆膛问题而陷入两败俱伤的境地。

  "陛下放心!"见朱由检并无责备之意,毕懋康惊讶地抬起头,激动地鞠躬答应。

  "是的,对于有功的匠师,务必慷慨奖赏,甚至允许他们摆脱匠籍的束缚。"

  "具体事宜,等我回京后,我会通知礼部,让他们尽快制定方案。"

  短暂的交谈后,朱由检突然转向新的话题,让毕懋康等人眼前一亮。

  大明沿袭前朝,某些“过时”的规矩也随之保留,如这“父亡子继”的匠人传统,正是阻碍诸多工艺发展的一大桎梏。

  "陛下英明!"

  毕懋康,工部侍郎,与对方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急切地躬身应答。尽管这制度确保了匠人的生计,但待遇之低,也让许多匠人深受其苦。

  朱由检随手示意,微眯着眼睛再次凝视远处的红夷大炮,然后迈步走向来时之路。

  毕懋康等人迅速跟随,卫兵们虽依依不舍,但仍不断回头,目光中仍残留着惊讶。

  外人看的是热闹,行家看的是门道。

  这神秘的红夷大炮,对这些“内行”而言,震撼巨大。

  ...

  ...

  或许是因为目睹了红夷大炮的威力,朱由检归程的步伐显得轻盈许多,不一会儿便抵达山谷口。神情庄严的锦衣卫和京营士兵排列在道路两旁,数十匹战马早已等候在那里。

  "依旧是那句话,对所有有功之人,奖赏不应吝啬。"

  "具体的规则,你们自行定夺。"

  "毕卿,你是工部侍郎,有权临时作出决策..."

  就在跃马之际,朱由检忽然制止了御马监提督的动作,转而深深地看着工部侍郎,语带深意。

  他对工艺虽不精通,但对“人心”却洞察秋毫,特别是在这一年多的风雨洗礼下,他的心智更加成熟。

  即便在后世,也有俗语云“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何况在这个时代,匠人们保有自己的手艺秘诀实属常情。

  人性本就自私,珍视自己的技艺也合乎情理。

  "陛下?"毕懋康闻言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惊惧。他平时与匠人们同甘共苦,深知他们的想法,但朱由检的话让他感到困惑。

  天子话中的潜台词,是否真如他所想?...

  "吾闻,在太古纪元,先贤泰祖曾有过以能吏执政的先例,尔等可借鉴此法,赏赐功勋匠者以更高职衔与俸禄。"

  毕懋康正揣摩之际,朱由检那宛如冰川裂谷般的嗓音陡然在耳边炸响,令身旁的司礼监执笔者、御马监统帅等人面色剧变,呼吸急促如寒风中的烛火。

  尽管古元时代,从吏晋升为官易如反掌,但在崇光大朝,却比攀天还难。唯有洪武圣纪,因官职“空缺”严重,泰祖才破格提拔了一批“职司”为朝廷命官。

  自那时起,大明朝再无职司为官之事,毕竟此举触动的,是文人士子的根本利益。

  "仅限于神器局……"

  毕懋康瞪大双眼,尚未回过神,朱由检的语音又如风拂薄冰,让凝滞的气氛瞬间消融。

  神器局虽隶属于工部,但从选址重建到兴办,每一枚金币都出自天子的私库。即便外廷重臣心有不满,料想也无法掀起太大波澜。

  "微臣,领旨谢恩!"

  工部侍郎毕懋康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满脸激动地俯身领命。他预见,天子的决定将在工匠世界中掀起何等风暴。


  (https://www.qshuge.com/3356/3356869/11110801.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