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别叫我许圣
第二百四十章 别叫我许圣
此话一出,吴增寿等人皆目瞪口呆,一片鸦雀无声。
见这些人没有反应,许言心中稍稍有些忐忑。
自己装得这么好一手逼,不会没有用吧?
不能够啊。
当初说出这四句箴言之后,原本对他还不怎么服气的林正勇等人,可是立刻就跪地参拜,决定要誓死效忠于他。
这些老酸儒再怎么呆,也不可能比那些武官还没文化吧?
足足愣了好几秒,吴增寿等人竟然直接齐刷刷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在场数十名须发皆白的老头,皆潸然泪下,哭得老泪纵横。
刚刚见到那半部论语,老者们只是觉得许言对圣贤之道的理解,比他们更加透彻。
而此时此刻,听了这四句话之后。
许言孱弱的身形,直接无限放高放大放光芒。
这位年纪和他们孙子差不多的年轻人,此时此刻在一众大乾名儒的眼中,简直就是圣贤本贤。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许大人这番话,实令我等愧疚无极,受益终身。”
吴增寿留着眼泪,哽咽道,“许大人,我等为方才的愚蠢和冒犯,向您叩头请罪,请您原谅。”
“陛下命我等焚毁那些俗不可耐的酸腐之题,派许大人来重修题目,真乃慧眼如炬,英明神武!”
“我等愿竭尽毕生所学,随许大人一起,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许言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还好,将这些老酸儒给唬住了。
关于圣贤儒道,他肚子里就那么点墨水。
张载的四句箴言,便是他的杀手锏。
如果连这四句传世明言都唬不住这些人,那他还真没招了。
“吴增寿,你这话不对!”
郭百贤流着眼泪道,“你怎么能管他叫许大人呢?”
“从今日起,我等应尊称许大人为许子……不,许圣!”
“后世的所有读书之人,都应该铭记许圣的教诲,对许圣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
“啥玩意?”
许言顿时一阵哭笑不得,这老头子对自己的态度,前后转变未免也太大了吧?
或者说张载的这四字箴言,对这些毕生研习圣贤之道,却又只知皮毛,不得甚解的老头子,杀伤力太大了。
上一秒还管他叫欺世狂徒,下一秒就直接尊称他为许圣了。
真是眼皮一眨,老母鸡便鸭啊。
“诸位,我等能否名传青史,还要看此次恩科大试的反响。”
许言正色道,“这一届恩科大试的试题革新,将成为改变大乾五百年历史的重要变革。”
“如果此次变革失败,我许言身败名裂,成为天下文人世子人人唾骂的庸才,从此再也无法翻身。”
“但如果此次变革成功,我们所有人,便都将成为历史的先驱者,为后人永远铭记。”
“所以,还望各位老前辈尽心竭力,助我一臂!”
……
当日,许言便同翰林院众学士一起,开始了对新考题的拟写。
吴增寿等人都被许言的豪言壮语所感动,原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但是开始着手撰写题目之后,他们便一个个都傻眼了。
许言所撰写的题目,他们全都闻所未闻。
明明上面全都是认识的字迹,连在一起却如阅天书。
许言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这第一届变革的恩科大试,分为四项科目。
文理,数理,物理,农理。
之所以敲定这四项科目,自然是有他的用意所在。
文理代表历史的传承,文化的延续。
数理和物理,代表着科学的发展,工业兴国。
而农理,则是代表着对土地和庄稼活的知识掌握,可以让农民们实现科学种植,让庄稼不惧风雨,甚至产量增倍。
这四项科目,只要精通其中一项,便是能振兴大乾的有用之才。
至于其他现代科目,譬如化学,生物之类的,难度门槛还要更高,等日后科教发展开来,可以考虑加进去。
若是第一次革新恩科就考这些,太为难那些只知埋头苦读“圣贤书”的文生们了。
而题目的难度,许言也拿捏得很好。
基本上就是现代小学五年级的水平。
譬如文理方面,就是考一些阅读理解,历史作文。
数理,就是考点鸡兔同笼啊,接水放水之类的应用题。
虽然放在现代,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但对这个时代的文生们而言,基本上已经相当于是降维打击。
当然,许言相信,如果是他们竹贤书院的那些孩子来参加考试的话,成绩肯定比这些举人秀才更好。
许言越写越顺手,越写越得劲,短短三天内,便将文理和数理两个科目都撰写完毕。
吴增寿等人,只是负责将他写出的题目,改为恩科取试的标准格式。
至于题目的内容方面,则是根本帮不上任何忙。
在翰林院忙了足足三天三夜,吃喝拉撒都不离开。
三天后,许言已经写得眼花,扔掉毛笔慵懒地伸了个懒腰,看着吴增寿等人整理之后的考题,满意笑着连连点头。
“不错,不错!”
“这两份考卷,已经可以给陛下过目,然后最终敲定的。”
一旁的吴增寿等人,满脸苦逼道,“那个,许圣……”
“别别,别叫我许圣。”
许言急忙摆了摆手,“我听不习惯,你们还是管我叫许大人吧。”
“哦,许大人……”
吴增寿弱弱道,“您撰写的这些题目,看着倒是很高深莫测。”
“但是……您写了三天,我们研究了三天,却是一个字都看不懂啊。”
许言耸耸肩笑道:“你们又不参加科考,看懂看不懂,有什么所谓?”
吴增寿纳闷道:“可是……如果我们看不懂的话,到时候如何评卷呢?”
许言微微一愣,忍不住一拍脑门。
对啊!
这些人不仅是恩科大试的撰题人和监考官,还是批卷老师呢!
有资格到京城赶考的学子,都是各地的举人和秀才。
但是大乾南七北六十三州加在一起,也有足足不下两三万考生呢!。
(https://www.qshuge.com/3727/3727896/11110913.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