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惊骇


"如果女真鞑靼发动进攻,蓟镇能守住城门之外吗?"

  此言一出,仿佛一阵狂风扫过乾清宫暖阁,众人面露惊讶,卢象升的瞳孔骤缩,内心震撼。

  天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虽说女真鞑靼兵强马壮,威势逼人,令朝廷大军只能固守城池,但这仅限于辽东战场。

  毕竟,辽东离京都千里之遥,暂且不论女真大汗皇太极如何突破坚不可摧的“宁锦防线”,单是辽西走廊的狭窄地形就足以让“女真八旗”受挫。自古以来,辽西走廊就是中原王国抵御“关外”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沿途关隘密布,其中的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易守难攻。

  即使是征服过半世界的成吉思汗,在灭亡“金朝”之前,面对狭长的“辽西走廊”也束手无策,只能翻越燕山山脉进入关内。

  难道皇太极大汗也要仿效成吉思汗,带领他的骑兵翻越燕山,直扑京都,将主战场从辽东半岛转移到京都脚下?

  "陛下,这似乎有些……"

  ...

  无意识地,卢象升想要驳斥天子这近乎天真之念,毕竟自从太祖朱棣迁都幽燕之地以来,除却那颠覆大明命运的“土木堡之变”以及嘉靖年间动荡的“庚戌动荡”,未曾有过外族铁骑直逼京都城下。

  若女真大汗皇太极真意图突袭京都,不仅要跨越燕山的崇岭,还需面对沿途游弋的蒙古铁骑,这是不容轻视的障碍。

  自“庚戌动荡”之后,明廷与蒙古之间的紧张态势稍有缓和,直至隆庆时期,双方达成“隆庆盟约”,朝廷不再经济上制肘蒙古各部,换取它们名义上的归顺。

  历经万历与天启两朝五十载的岁月,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再未与朝廷爆发大规模冲突,这些依附于明廷的蒙古部落岂会坐视皇太极的军队穿越他们的领地而无动于衷。

  "卢卿,今非昔比了..."

  "这皇太极,可比他的父亲,棘手得多。"

  仿佛洞悉卢象升的心思,未待他言语完毕,朱由检已从文案后幽幽叹了口气,语气复杂地说道。

  万历四十六年,女真大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正式举兵对抗明廷,于赫图阿拉建立汗国,数度重创明军,稳固了根基。

  或许是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或者心中尚未滋生入主中原的雄心,努尔哈赤对毗邻领土的朝鲜人及蒙古部落并无过多关注,始终专注于辽东战场。

  然而,随着努尔哈赤因疾离世,皇太极登基为汗,辽东战局的“神秘”平衡瞬时被打破。他即位之初,便不顾国内反对,出兵朝鲜,切断朝鲜与明廷的联系。

  随后,皇太极扶植异母弟多尔衮,消灭漠南草原上亲善明廷、隶属于蒙古大汗的部落,强化自己在蒙古草原的威权,加固了与众多蒙古部落的联盟。

  在这样的格局下,假设女真大汗皇太极果真选择翻越燕山,从蒙古借道突袭京都,那些心怀鬼胎的蒙古部落可能真会按兵不动,甚至可能有“激进”的部落如科尔沁部,选择助纣为虐。

  科尔沁部曾经只是漠南草原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部落,但随着建州女真的崛起,作为其“忠诚追随者”的科尔沁部迅速壮大,逐渐成为草原上首屈一指的强大势力。

  嘶!

  作为史册留名的“明末三杰”之一,卢象升并非等闲之辈。只消几个呼吸的工夫,他已经洞察了潜藏的危机,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嘴巴微张,胸口起伏不定......

  显而易见,这位自称“情感深藏不露”的贤臣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陛下,果真如此,单凭蓟镇现有的力量,必定无法抵挡全面出动的女贞铁骑……"

  许久,卢象升的情绪稍有平息,他沉重地摇头,苦涩的声音在乾清宫的温暖阁楼中回荡。

  尽管他对自己的“练兵”能力深信不疑,但卢象升明白,仅靠蓟镇现有的兵力,绝对无法抵挡女贞族的强大力量,就算再训练数月,也是无济于事。

  一支勇猛无比的精锐军队,从无到有,绝非短期内能造就的。

  而他坐镇的蓟镇作为京城的门户,一旦失陷,那后果……想到这里,卢象升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在正统年间,明英宗朱祁镇听信亲信太监的谗言,导致大军首尾难顾,那时如日中天的明军在土木堡惨败,朱祁镇本人也成为“瓦拉留学者”,大明朝的命运动荡不安。

  然而那时的大明太过强大,即便瓦拉俘虏了明英宗朱祁镇,击溃了明军主力,仍未能攻下由兵部尚书于谦镇守的北京城。

  但近两百年过去,今日的大明已无法与当年的“天朝”相提并论。假如女贞族真的翻越燕山山脉,穿越蓟镇,出现在京城之外……

  卢象升心中明白,虽不至于亡国,但大明的命运必将改写,至少看似稳定的朝局将再次掀起波澜。

  朝廷上的衮衮诸公不会关心女贞族如何出现在京城之外,他们只知道蓟镇未能担当好“京城之门”的角色,辽东巡抚毕自肃未能履行职责,让女贞族轻易入关。

  一旦事情成真,那些曾被天子压制的各方势力必定会同时发难,再次搅乱大明的局势,而天子也将颜面尽失。

  "如果女贞族全力出击时,辽东军顺势攻打女贞族的老巢呢?"

  正当卢象升思绪纷飞之际,朱由检冷静的声音再次响起。


  (https://www.qshuge.com/3356/3356866/11110810.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