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小说阅读 > 第358章 意外的冲击

第358章 意外的冲击


次日黎明。

  近期备受争议的内阁首席顾问李国普,在众臣们或惋惜或窃喜的目光中,向紫禁城内的帝王提交了辞职信,声称年事已高,请求返回京城安享晚年。

  按照惯例,大明帝国中六部九卿以上的臣子请辞,帝王通常会再三挽留,以示对亲信的尊重,因此没人把李国普的辞呈当回事,只当作例行公事。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态度一直含糊不清的帝王对辞职的李国普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不仅立即驳回了辞呈,还宽慰道不必在意坊间的流言蜚语。

  接着,在众目睽睽下,大明帝王朱由检严肃地斥责司礼监执笔太监王承恩办事不力,任凭京城中流言四起,伤害国家重臣,破坏君臣之间的深厚情感。

  王承恩惶恐不已,连忙叩头请罪,然而愤怒的帝王没有丝毫宽容,当机立断撤销了王承恩的“东厂督领”职位,并命令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立刻追查谣言源头。

  这一系列突发事件,对近来气焰嚣张的监察官员和背后暗藏的东林君子来说,无疑如同当头一棒。

  他们原以为帝王会在东林党与南方权贵的压力下,加上“阉党余孽”的指责,默许李国普的离职。然而,谁也没料到,沉默许久的帝王会在关键时刻果敢行动,坚定支持内阁首席顾问李国普。

  相比之下,东厂督领的空缺以及蓟镇总督的辞职信显得无关痛痒,无人问津……

  尽管天子除了命令羽林卫统帅洛斯·贡追查谣言源头,再无其他动作,但近几日,那些充满斗志的御史与谏官们都默契地感受到了一丝奇幻世界的阴影。

  恍惚间,他们不约而同忆起半年多前,东林派领袖钱龙锡“众望所归”,进京辅政的那个时期。

  那时,天子同样漠不关心,随后在紧要关头以“亵渎神谕”的罪名下令封闭“智慧圣殿”,迫使钱龙锡黯然离开了京都。

  难道这一次,东林派的命运又要重演?

  ...

  ...

  长生大道上,数十座雄伟的府邸耸立,均坐南朝北,能在这儿安居的不是富贾巨商就是王室贵胄,或是权倾朝野的高官显贵。

  其中偏东边一座门庭朴素的府邸,悬挂着金色题字“曹府”的牌匾,门前还有两座雕刻着雄狮的抱鼓石雕塑。

  知情者都知道,这里是大理寺卿曹宇班的府邸,他虽不如内阁首相李国普那样家喻户晓,但作为九卿之一,他的权势极为显着,地位崇高无比。

  今日退朝后,满心忧虑的大理寺卿曹宇班遣退了府中仆役,独自锁在书房,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直到半个时辰前,曹大人两位“旧识”携手来访,曹宇班才从书房走出,与这两位“故友”在会客厅相对而坐。

  与府中仆役想象中的“故友重逢”不同,会客厅内的氛围并不轻松,反而显得格外凝重。

  大理寺卿曹宇班面色铁青地坐在首席,左右两侧各坐着一位身着华丽的中年人。

  他们虽一语不发,但从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气场来看,昔日必定也是权高位重的人物。

  “曹兄,我听说李国普呈上的辞职书被天子驳回了?”

  长久的沉默后,左边的中年人终于忍受不住压抑的气氛,率先开口,声音微颤,带着一丝失落与不安。

  “国之柱石,朕之倚仗……”

  闻言,坐在首席的曹宇班轻轻点头,低声呢喃,将天子在朝堂上的言论转述给身边的两位“旧识”。

  砰!

  “太过分了!”

  听到天子竟如此评价李国普,左边的中年人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愤怒,重重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案几,咬牙切齿地说。

  那李国普早年仅是文华殿的府丞,官职远低于自己,全凭自己的提携,才得“泰康皇帝”赏识,晋升受宠。

  等到现帝登基,李国普因与“魏阉”同为北直隶肃宁人,被提拔为礼部尚书,进而入阁,主宰天下。

  这样的“阉党残孽”怎敢长久把持内阁首相之位,致使朝政动荡不安!

  闻言,被称为"孙兄"的壮硕中年魔法师怒吼连连,接着在曹于汴充满惊惧的目光中,他若有所思地低语。

  他名叫孙慎行,是灵历二十三年的魔法学院高材生,曾任魔法部首席顾问,实至名归的"王国支柱"。

  在混乱的天启年代,由于"红丸秘案",孙慎行被迫离职,返回家乡并在东林魔法书院传授知识。

  然而,风光不再,他曾于宫廷中施展强大魔力,无情地清除异己,如今却品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

  天启六年的秋天,九千岁,大权在握的魏忠贤执掌帝国,编写"三朝魔法典籍",为前任首席顾问方从哲平反,将孙慎行定为"灾难源头"。

  次年七月,病榻上的天启皇帝勉强颁布命令,将孙慎行流放到遥远的宁州边境。

  正当孙慎行满怀绝望,整理行囊准备出发时,大明帝国风云变幻,紫禁城中的天启皇帝病情恶化,离世而去。

  听到这一消息,孙慎行狂喜不已,一心期待新帝即位后能革新朝政,扫清腐败。

  然而,世事难料,新登基的信王朱由检,这位在民间深得东林君子喜爱的君主,并未如他所愿,一举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

  尽管处死了吏部顾问周应秋和兵部顾问崔呈秀,但他却饶过了魏忠贤,对那些渴望正义充斥朝廷的东林君子们视而不见,反而召回多位前朝失势的老臣,并迫使"东林领袖"钱龙锡离开京都,他对东林派的厌恶毫不掩饰。

  种种事件叠加,孙慎行对紫禁城那位新皇并无畏惧,言语中充满了讽刺和怨恨。

  "不可以..."

  听到这里,曹于汴还没来得及回应,旁边的中年人急忙挥手,脸上显露出焦急之色。

  按常理,刑部顾问职位空缺,即便有法师牵涉其中,也应交由大理寺或监察院审理。

  大理寺卿曹于汴就坐在他身边,监察院的魔法史也与东林派交好,本应有转圜余地。

  然而,之前的"首善魔法学院"事件已给这些东林君子敲响了警钟,京都的皇帝并非按常规行事之人。

  别忘了,隶属于锦衣卫的北方镇抚司,同样握有审理案件的权力。

  一旦处理不当,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损害"东林"的声誉,甚至在众多法师心中丧失崇高的地位。

  归根结底,东林派能在大明官场拥有如此影响力并受人尊敬,不就是因为这些法师的支持吗?

  "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那你有什么建议?"

  心乱如麻的孙慎行,竟将矛头转向了对面的同事,言语间透着不耐烦。

  侯恂,因巡查贵州时在"奢安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得到了许多东林巨头的赏识...

  自从叶向高、赵南星这些东林学院的精英相继陨落后,侯恂隐约成为京师官员心中公认的"东林领袖",他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最近声势浩荡入京的龙锡法师。

  "如今形势诡谲多变,我们东林学院之人必须团结一心,共度险境。"

  "不妨先尝试联络韩阁老,看他有何见解。"

  "南方也需要一些策略,至少要让天子感到压力……"

  侯恂,这位昔日监察院的遁度御史,深深地吸了口气,平静地说着。他沉稳的态度让焦虑的孙慎行也不禁点头,眼中渐渐闪烁出希望的光芒。

  他有些过于急躁了,以为天子会像新登基时那样对他们言听计从。既然如此,就得让京城的天子吃点苦头,唯有如此,那位雄心壮志的天子才会明白东林学院的力量。

  "既然这样,我就立即飞鸽传书,告知稚文兄此事……"

  见二人已下定决心,大理寺卿曹于汴,其耐人寻味的态度渐渐收敛,深邃如海洋般的眼睛不经意间扫过滔滔不绝的侯恂。

  达到他们这样的高位,没有一个是愚者。侯恂表面上分析东林学院的处境,实则暗暗展示学院的影响力,生怕他忽视了东林已与南京城中的世袭贵族结盟的事实。

  "既然如此,就麻烦曹兄了。"

  孙慎行和侯恂相视一笑,眼中流露出喜悦,然后一同拱手致谢。

  尽管东林学院在民间和朝廷仍有极大的影响力,但他们仍然需要一位能在朝廷内外为他们摇旗呐喊的"六部九卿"。眼前的曹于汴身为大理寺卿,本就与东林学院交好,自然是最佳人选。

  寒暄片刻,心满意足的孙慎行和侯恂起身告别,由曹于汴亲自送出门外。

  直到他们的马车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外,曹于汴才慢慢收回目光,自然而然地望向紫禁城,喃喃自语。

  "东林来势汹汹,陛下莫怪……"

  "微臣实在不愿落到家破人亡的境地……"


  (https://www.qshuge.com/3356/3356866/11110795.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