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用户2544747734的新书免费 > 第319章 兵部押送麻哈回苏禄国

第319章 兵部押送麻哈回苏禄国


天已经黑了,紫禁城里灯火辉煌,黄台吉正在乾清宫西暖阁批阅奏章,李公公禀报,说福临求见。

  黄台吉现在开始对福临刮目相看,时间不到一年,福临各种逆袭表现令黄台吉深感震惊,现在这么晚了,福临求见,必有重要事情。黄台吉说,叫他进来。

  福临见过黄台吉,说启禀父皇,儿臣有事禀报。

  黄台吉让福临坐下,满脸慈爱的看着眼前这个英姿勃发的儿子,福临直截了当说,近日苏禄国来朝贡,父皇何不找他们朝贡红薯?

  黄台吉一听,很是惊讶,让他们朝贡红薯?他们有红薯吗?

  福临说,我听街上的路人甲说,红薯产自苏禄国,但他们视红薯为国宝,不愿意将红薯传给别的国家,我们要大面积种植红薯,仅靠刘家村那点红薯在全国推广不知道要待猴年马月,如果从苏禄国运来大批量红薯种,我们大面积种植红薯才会有种薯保证。

  黄台吉很兴奋,瞪大眼睛问,苏禄国真的有红薯?

  福临肯定的点点头,父皇你问问苏禄国的使臣就知道了。

  黄台吉看着福临,心里很是诧异,苏禄国有红薯这样的事,福临在大街上都能听到路人甲说,路人甲是谁?路人甲都知道的事,朕为何不知道!福临赶紧对黄台吉说,谁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尽快将苏禄国的红薯运到我大清国来。

  黄台吉眨着眼睛问,让他们运红薯过来,你有何良策?

  这是黄台吉第一次用与得力大臣对话时的商量问话问福临,福临赶紧献策,说苏禄国受其他国家的欺负已久,明朝时就想成为明朝藩属国,但明朝没有同意,现在他们来朝贡,肯定也有要我大清国保护的意思。

  黄台吉点点头,说他们确实是这个意思。

  福临很高兴,那就用红薯与他们做个交易,只要他们明年五月份前后,能运来大批量红薯,我们就承诺做他们的大哥,承认他是我们的小弟,有这样的承诺,他们难道不愿意运红薯给我们?

  黄台吉盯着福临,认真听他说话,见福临激动的样子,他也好像看见了福建海边一艘艘海船装满红薯的场景。

  黄台吉频频点头,有道理,朕不知道他们苏禄国出产红薯,只要证实了他们有红薯就好办。

  大面积推广种植红薯的重要性,黄台吉比任何人都清楚,只是苦于现在种植红薯的面积太小,就像福临说的,靠刘家村那点地再不断扩大,大清国如此广袤的大地,待全国的土地都种上红薯,真的不知道猴年马月。现在知道红薯原产地在苏禄国,恰巧苏禄国来了使臣朝贡,黄台吉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看着眼前的福临,满眼的惊愕,这计策太妙,大清国不费一兵一卒,不费一枪一弹,就能解决大面积种植红薯的难题。这儿子还是自己的儿子吗?简直是自己的祖宗!

  苏禄国的使臣名叫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名字太长,记不住,就叫他麻哈好了,麻哈不仅是使臣,也是苏禄国三大王侯之一,这次受另外两个王侯的委托前来大清国朝贡。

  黄台吉第二天就主动接见麻哈,作陪的除了礼部尚书杜文而外,还有户部尚书车克以及兵部尚书陈夏,为什么要兵部尚书也参加接见,黄台吉自有他的打算。

  麻哈到了乾清宫,向黄台吉行礼,他带来的贡品已经送给黄台吉了,这时只向黄台吉递交一份国书即可,一包粉末状的东西和一本图册。

  黄台吉接过国书,又认真看了看那包东西,问麻哈,此为何物?

  麻哈谦恭的回答,这是我苏禄国的土壤,这本图册是我苏禄国的区划地图。

  黄台吉看了国书,果真,苏禄国再次希望成为大清国的藩属国,送来一包泥土和一本地图,就表明苏禄国意欲成为大清藩属国的诚心和决心。

  黄台吉微微一笑,说你送来的贡品朕都知道了,看了国书和泥土,也知道了你们的心愿,既然想成为我大清国的藩属国,那你为什么不将你们最好的东西送给我呢?你这次送来的礼物很一般呢!

  麻哈一听,心里不免一紧,他这次到中国,倾尽苏禄国的珠宝玉器和特产,原本以为表现不错,结果黄台吉对他送的礼物评价却很一般!苏禄国连送的礼物大清国都不满意,送的礼不满意,说明送礼的人心不诚,哪里还能指望别人接受你为藩属国呢?

  麻哈赶紧问,皇上所说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呢?只要我苏禄国有的,我们岂敢出纳之吝。

  黄台吉就向李公公做了一个手势,李公公就捧着一个精致的碟子走来,碟子里放着一块蒸熟的红薯,薯瓤像一块玉石般晶莹剔透,冒着袅袅热气,散发着缕缕甜香。

  麻哈疑惑的接过碟子,认真一看,大吃一惊,红薯!大清国居然有红薯?

  黄台吉笑着说,听说你们那里种这个东西,你们管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

  麻哈说,我们叫它地瓜。黄台吉瞪大眼睛,地瓜?

  麻哈点点头,说我们有一座小岛名字就叫地瓜岛,这就是我们那里种的地瓜。

  黄台吉说,你尝一下,我们的红薯与你们的地瓜味道是不是一样的。

  麻哈用汤匙舀了一点放进嘴里,细细的品着味,尔后使劲点点头,嘴里说着,非常好吃,和我们的地瓜味道是一样一样的。

  黄台吉微笑着看他,你来朝贡,为什么不将红薯朝贡上来?

  麻哈一听,只感到头皮一麻,含在嘴里的那口红薯都忘了吞进肚里,张大嘴巴看着黄台吉。

  黄台吉脸色突然就严肃起来,乜斜着眼光看着麻哈,如果你明年五月份左右,将你全国的红薯都给我送来,我愿意收你为小弟,谁敢惹你,我为你出头,你看怎样?

  麻哈的大脑一时转不过弯来,只是愣愣的看着他,黄台吉不满的说,红薯这东西不值钱,但你不将好东西与大哥分享,而是藏着掖着,这还是我的小弟吗?

  麻哈做梦都没梦到黄台吉不仅知道他们有红薯,而且还开口向他要红薯,不是要一点点,而是要今年全国的红薯!

  苏禄国全国到底产多少红薯,麻哈不知道,黄台吉也不知道,但黄台吉知道苏禄国是一个很小的岛国,红薯产得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而大清国地域辽阔,一点点东西是很难满足需要的,所以一开口就要苏禄国今年全国的红薯产量。

  麻哈为什么会头皮发麻?不说苏禄国小,但红薯是苏禄国的国宝,是苏禄国的主粮之一,从来都是不对外宣传的,更不会拿红薯做任何交易,如果黄台吉要得不多,麻哈还可以悄悄的送一些出来,但现在黄台吉一张口就要全国的红薯产量,这么大的动作,麻哈打枪的不要,悄悄进村是根本不可能的。

  麻哈一头雾水,黄台吉是怎么知道我们有红薯的?他要这么多红薯干什么?麻哈并不傻,他马上醒悟过来,黄台吉要这么多红薯,一定是要在大清国大面积种植,麻哈顿感亚历山大,压力不是来自红薯数量,而是因为掌握苏禄国主权的不仅仅是麻哈一个人,苏禄国属于三家王侯共有,分别为东王、西王和峒王,麻哈只是其中的一个王。

  黄台吉提出的要求实在太大,麻哈一个人做不了主,他要回去与另外两个王商量,万一那两个王不同意,他也没辙。苏禄国实行的是政教合一制度,这不仅是苏禄国的实情,也是麻哈推脱的最好借口。

  麻哈说,我没意见,但回去后要和另外两个王商量,如果他们都同意,那就一定没有问题。

  黄台吉微微一笑,说这个好办,我命福建准备船只,命兵部派大将军护送你回国,到时他们会帮助你与另外两个王协商,如果另外两个王不同意,“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的将军知道该怎么做!

  黄台吉说这话的时候,虽然满脸慈祥,但话里话外,哪怕是傻瓜都听得出来充满杀机,是满满的威胁。

  麻哈一听,顿感恐惧,脸色突然变得惨白,没想到自己到大清国来朝贡,却成为引狼入室的罪魁祸首,待事情了结,我还能有全尸吗?

  黄台吉不待麻哈回话,就对麻哈说,现在没有更多的时间在这里讨论,你明日就启程,兵部的将军会一路保你周全。

  说完,面向兵部尚书陈夏大喊一声,陈夏听令!陈夏一愣,立正站好,声音洪亮,陈夏在此听命!

  黄台吉着即命令,从现在起,麻哈一行人的安全由你负责,你即刻安排海船,护送麻哈等人回国,途中不要有过多耽误,要用最快的时间,将红薯运到福建。运红薯相关事项,全权由你决定。

  麻哈一听,手里盛着红薯的碟子哐当一声就掉在地上,他连向黄台吉告辞的意思都没有来得及表示,就被兵部的人一左一右提着臂膀,脚不沾地的带离了乾清宫。

  这次随麻哈组团到大清国的,除了另外两个王侯的代表,还有麻哈的王妃以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随行人员有三十多人。

  麻哈走了,麻哈的家人却留了下来,麻哈的家人为什么会留在京城,那是因为黄台吉心急,嫌麻哈带家眷回苏禄国拖泥带水,太耽误时间,再说,留麻哈的家眷在京城可以当人质,迫使麻哈加快运送红薯的步伐。

  不过,这是麻哈的家人做梦都没有梦到过的结果,原本以为朝贡后立马就能免费旅游,没想刚到京城不久,因为在他们眼里那些不起眼的红薯,就与麻哈生死离别,自己还当了大清国的人质。

  大清国怎么能用这种手段对待前来朝贡的使臣?麻哈怎么想?麻哈的家眷什么心情?这不关黄台吉的事。

  福建口岸,陈夏调集若干海船,其中两艘满载水兵,为首的海船上高高竖起一面黄龙旗,保护着麻哈一行人浩浩荡荡向苏禄国驶去。这种阵仗,就是向所有国家昭示,我是苏禄国的大哥,苏禄国有我罩着,没有搞不定的事。

  黄台吉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取得红薯,这是林月没有想到的,她的办法是和平外交,能够动口解决问题的,尽量不动手。但黄台吉选择的是自己的行为习惯,能动手解决问题的,就懒得动口。


  (https://www.qshuge.com/3356/3356710/11110929.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