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用户2544747734的新书全文阅读 > 第312章 决定与福临一起建厂

第312章 决定与福临一起建厂


生产香皂肥皂,投资不多,工艺成熟,原材料很容易得到,但办厂单打独斗不过瘾,是否应该将福临也拉进来呢?

  与福临合资办厂,不在乎他的投资,在乎的是他即将做皇上的身份,一个没有办过厂,经过商,赚过钱的人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皇上?再说,林月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她来到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投错了胎,走错了路而且寿命还很短的过客,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不是有人说,独乐乐不是乐,众乐乐才是乐吗?那就有钱大家一起乐吧!

  林月笑着问福临,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缺钱吗?

  福临一愣,赶紧将坚决要娶林月的思绪收回来,缺钱呀,不仅我缺钱,我父皇和皇额娘,以及整个朝廷都缺钱。

  林月又问,你一年的例银有多少?福临想想说,不包括那些实物,例银大概是一千两左右。林月一愣,皇子一年的例银才一千两左右?这么一点钱,与林月相比,福临就属于缺钱的贫困人口。

  林月眉眼都是笑,你愿意成为一个有钱人吗?福临想都不想,脱口而出,愿意,谁不愿意成为有钱人呢?

  林月说,我们联合建一个香皂肥皂厂怎么样?你如果愿意投资,从明年开始,我每年都固定给你分红五百两,怎么样?

  福临当然不知道什么叫投资?但每年林月给他五百两,自己的例银不是就增加了一半吗?例银增加一半,那日子过起来就不会这么紧巴巴的了。不过,要得到林月给的五百两,好像是有条件的呢?什么条件?投资?福临不懂,他急切的看着林月,那眼神,就像一条狗看着刚出锅的肉骨头,想吃又怕烫。

  林月说,我计算过了,建一个香皂肥皂厂,只需要一千两银子,你投资一半,给我五百两,这五百两银子就是你的投资,明年开始,我就每年固定给你五百两作为分红。

  福临不懂什么叫建厂什么叫投资什么叫分红?因为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东西,他的族人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是从来不建厂不经商的,听不懂也就不足为奇。但福临知道林月说的意思,他拿五百两银子给林月,以后生产了香皂肥皂,林月就将卖香皂肥皂的钱拿五百两给他。

  想着那五百两白花花的银子,福临兴奋起来了,不过,兴奋之余突然又像泄了气的皮球,他在哪里去拿五百两银子呢?别看福临是皇子,但因为不办厂不经商,除了朝廷给皇子们的例钱而外,几乎没有其他进项,所以,福临手里并没有多余的银子。

  林月开导他,你没有钱可以找别人借呀!明年你就能够还钱,还了钱以后,你分到的钱就是你的钱了,这是无本生意,何乐不为呢?

  福临还是很为难,说五百两银子呢,谁有那么多银子借给我呢?林月坏笑起来,怂恿他说,你不是有很多老丈人吗?丈人多得能组团打架!哪个丈人有钱,你就找哪个丈人借吧!

  福临眼睛一亮,一下来了精神,对呀,我的好几个岳父都有钱的,找他们借谁敢不借?

  林月看着福临兴奋的表情,心里笑骂着,这些倒霉的岳父,将女儿嫁给这样的女婿,女婿单方面宣布向岳父借钱,岳父谁敢不给?不给?女婿就带你去爬山!

  林月说,那就定了,你尽快拿五百两银子给我,我尽快将香皂肥皂厂建起来,你以后就会有钱用了。

  建香皂肥皂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产项目,对于林月来说,香皂肥皂的配方和生产工艺都是现成的,建厂?小菜一碟。

  人说亲兄弟明算账,亲兄弟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在经济利益上算账都要清晰明了,林月和福临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只是人生路上的合伙人,合伙人做事怎么能不算账?所以,林月与福临就像模像样的签了一个合资建厂合同。这个时代没有合同的说法,京城的人将合同叫书契,但不管叫书契还是叫合同,都没人敢与福临立字据,因为合同的双方是平等的,谁敢与准皇上平等?

  福临看不懂合同内容,但他相信林月,就认认真真在合同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爱新觉罗.福临。

  签了合同,林月说,我正有一件事要找你,你来了,我带你先去看看。看什么?福临问。

  林月神秘的说,看我们种的红薯,马上要收获了,你去开开眼界吧。福临从来没有听说过红薯,但看着林月兴奋的样子,就知道红薯一定是个好东西。

  这里免不了解释一下,红薯的生长期只有半年左右,怎么这个时候才说收红薯的事?唉!林月要说的事很多,没办法,收红薯的事就只能趁现在有空才说。

  林月叫上管家胡智德,账房先生陶学奎和刘元贺等人,林月与福临坐马车,大家一起到刘家村去。

  临走的时候,林月还没有忘了告诉李赐克,说如果有人来找方大人,就说我们到刘家村去了,那人如果想到刘家村,你陪他去即可。李赐克点头,说知道了。

  刘家村就在京城郊外,不一会儿就到了。刘元贺的儿子刘思旺已经将搭建在红薯地上的窝棚都拆掉了,现在能看见的,是满地清绿但开始枯败的红薯叶蔓,有的红薯已经从地底下裂开的口子里露出红色的皮,这些红色的皮,星星点点裸露在地垄泥土外,红薯长得太大太多,好多地垄泥土表面都被崩裂开了口子。

  附近的村民早就发现了种的东西,甚觉好奇,但刘思旺不敢说,也不能说,如果村民知道红薯是可以吃的东西,他担心红薯被村民偷了或抢了,自己辛辛苦苦照顾红薯的心血不是就白费了,再说,红薯地是少奶奶的心肝宝贝,将如此重要的心肝宝贝托付给他照管,他要对得起少奶奶对自己一家人的大恩大德,眼看红薯成熟了,不能让红薯地受到破坏或损失,也不能天亮了撒泡尿在床上,刘思旺全家仍然守护着红薯地不敢有半点懈怠。

  现在见林月等人来了,刘思旺脸上笑得像绽开的一朵花。村民们见来了人看地里长的东西,也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

  林月站在红薯地边,指着地里的红薯叶蔓问福临,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福临瞪大眼睛看着地里的红薯叶蔓,福临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别说他不认识红薯,但凡地里的庄稼他几乎都不认识。

  林月看着福临一脸懵逼的表情,心里就感叹,想起前世她读过的一个词人写的词,恰巧就是说的眼前这个福临,可怜生在帝王家...,林月又问,你知道这些叶蔓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好吗?福临摇摇头。

  林月再问,你知道地里长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吗?福临还是摇摇头。

  最后林月说,格物致知,这句话你肯定知道。福临一下来了精神,他读过《大学》,知道格物致知是儒家讲一切事物都要亲自去“格”才知道何为“物”的道理,福临赶紧卖弄一下他的学识,将格物致知的道理摇头晃脑的背诵了一遍给林月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福临意犹未尽,还想再背下去,林月听福临背诵这段道理,就像听他绕口令,听得云里雾里的不知所措。

  林月赶紧喊着,停停停,福临这才停下来,得意的看着林月。

  林月撇撇嘴,说会背这些书有什么意思?你要亲自实践才会真正知道格物致知的道理。

  福临问,怎么实践?林月说,我告诉你吧,长在地里的东西名叫红薯,要让红薯生长,就要挖地垄,栽苗施肥,锄草捉虫,你没有亲自做过这些农活,你就没有资格说你理解了格物致知。

  林月的一席话,令福临茅塞顿开,林月说,我不用对你讲过多的道理,你亲自动手比你读一千遍书还有效。

  林月叫刘思旺拿来几把锄头和几个背篓,对刘思旺说,你教方大人怎么锄草,牵蔓,捉虫,刘思旺不知道方大人是何人,见福临穿着华贵的衣物,佩戴着昂贵的饰物,就知道福临一定是个没有做过农活的公子哥,如果他知道林月要他教的人是后来的皇上,刘思旺一定会吓得尿裤子。

  林月让福临将长过膝的衣襟撩起来打个结,固定在腰间,将长裤腿挽至膝盖,这种短打扮才适合劳动人民做农活的样子。福临很兴奋,他父皇在皇宫里开了一块地种蔬菜,父皇贵为天子都亲自做农活,福临亦对今天能拿锄头种地深感自豪,这是自己在践行格物致知呢!

  胡智德,陶学奎都是干过农活的,现在不用动员,他们都捆扎好长衫,拿起锄头就干起来。明天就要收获红薯了,完全没有必要现在还来锄草牵蔓,但林月为了福临亲自做农活,她也只好没事找事,让福临做锄草牵蔓的活儿。


  (https://www.qshuge.com/3356/3356699/11110936.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