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郑邑封君已同意吾等派兵进驻城邑。”
正当郭猛和缭在函谷关前看着伯庚等人将又一座水排立起时,毛遂已骑着快马匆忙赶回报告这一喜讯。
“看来这位封君也没年老糊涂。”
郑邑封君威乃是郑桓公庶子之孙,算起来郑庄公当叫他一声堂哥;郑庄公乃是郑武公被扣押于卫国后,同意与西申国女公子武姜结婚并立武姜为后诞下的孩儿。
而郑武公此前所纳妾室则早已生育,因而比郑庄公年长的庶长其实颇有几位,他们的年岁便与这位郑邑国君威年岁相近,亦是年近五十,比起郑庄公可是足足大了一圈。
虽然郑邑乃是郑国小宗,然而郑国与郑邑被崤函古道分隔东西,加之郑武公全力经营关东,多年来对关西起家之地的郑邑不闻不问;郑邑多次向大宗祈求的援助也是口惠而实不至,如此一来,身为小宗的郑邑早已跟关东的大宗郑国没了亲情。
而没了关东的大宗支持,郑邑全靠自己在关中狄戎堆里苦撑,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且这一苦撑就是数十年。
若不是秦国一直试图往东打扩大势力地盘并靠近成周,而且近年来虢公忌父试图以攻击关中狄戎扬名于天下,进而图谋周平王的卿士一职,频繁用兵关中以致于狄戎注意力被秦国和虢国吸引,郑邑与其他几座关中硕果仅存的城邑能否继续坚持下去,犹未可知。
不过这已是过去之事
,随着郑邑封君威决定交出郑邑权柄,决心投靠郭猛,并将郑邑府库和国人上交,郭猛即将获得在关中平原的第一个核心城邑。
眼看威如此识时务,郭猛自然不能亏待这第一个投靠者。
“向周王上表,为威请表为车骑将军。”
此时战车兵为战场绝对主力,因而车骑将军职位并非后世西汉卫青所得的车骑将军所能比,实权甚大,担任此职位说不得便能统周王室军队中至少一半的战车。
这也是因为郭猛尚为一城邑封君,无法直接自己封赏威;毕竟好歹威也是一座城邑之主,郭猛以一城之主封另一座城邑之主,显然动静会闹得太大,为天下所瞩目;若是由周平王封赏,那便正常多了。
当然不管周平王的封赏是否下来,威依旧代管着郑邑,暂时而言权力与以往并未有多大改变,无非暗中向郭猛输诚了而已。
而威情愿放弃封君之位而投靠郭猛,显然也思考了许久;与关东和幾内诸侯对荡社之戎实力仅仅处于道听途说不同,威可是在郑邑城头多次亲自带兵击退过荡社之戎的围攻的,若不是荡社之戎数次或偷袭或强攻皆失败,郑邑早已落入狄戎之手。
亦正是因为荡社之戎多次失利,让狄戎诸部觉得郑邑是个不好啃的硬骨头,这才决定放过郑邑,只要求郑邑每天分别向犬渠、乌氏、陆浑戎和荡社之戎上供,以换取其不再进攻郑邑。
“然
而狄戎贪得无厌,对郑邑等关中周人城邑索取无度,郑邑亦是苦不堪言。”
然而郑邑只能依托城墙死守,没有足够能力独立击灭狄戎,故而只能默默忍受。
期间郑邑并非没有人产生动摇打算投降关中诸戎,如同白羊部所为一般,然而这些人或被郑邑国人所驱逐,或自行离开,因而郑邑此刻所剩人口不过五千余人。
然而这五千余人皆是死心要跟狄戎死磕到底之人,因而郑邑守城战力反而比数十年前提高不少,因而能死死钉牢于此。
只是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来自东部的虢国国君庶子居然带人击破了荡社之戎。
至于郭猛是否真正击破荡社之戎,这点威毫不怀疑,因为郭猛击破荡社之戎后,便是押解着俘虏从郑邑城墙之外的大道大摇大摆赶回的潼关,威可是亲眼在城头默默地看着这些垂头丧气的数万狄戎俘虏们被捆上绳索,排成一大溜拖着长长的身影逶迤在落日的余晖中的。
此次押运,给威和郑邑重臣们的冲击是巨大的,于是当毛遂伸出橄榄枝时,威便当即接了过去;哪怕是郑邑之内,重臣之中反对投靠郭猛的人也不多,更多的只是质疑是否要如此光棍的投靠。
简单地说,不过是投靠的姿势问题,而不是需不需要投靠,毕竟郑邑国人在这数十年里孤军奋战,实在是累了,既然有条大腿伸过来要接纳自己,干嘛不投了呢?
当然
已经投靠了郭猛的威可并不是啥都没干,直接躺平;相反他力排众议,跟随毛遂一块赶到了瑕邑。
“武城封君与吾有旧,不妨由吾说服此君。”
武城城邑在郑邑东面约十七里位置,也同样紧邻渭河而建,位于渭河以南,城邑人口约为三千人,并不大;而其能存活至今,情况其实与郑邑大体相同。
“若能将武城城邑一块说服,当大功一件。”
“只是武城封君所获奖赏,当居于汝之下。”
武城再怎么说地位都不及郑邑,郭猛也是早早划出上限,一方面也是向威表达了自己对威的尊重。
当然也是对威的敲打,威若成功说服武城封君投靠,自然武城封君也少不得要感谢威的引路,少不得便会勾搭为新的同盟;而郑邑加上武城的人口,若威并未扩大的话,则合计有八千左右人口,与瑕邑现有人口相比,已然能达到三分之一,即便能将晋国等国战争难民带回国内,这两座城邑的人口依旧相当于瑕邑人口两成有余。
不过旋即郭猛便是自嘲,自己尚且没拿下武城,何必想得如此长远?
虽然武城城邑不大,但是却离潼关更近了,不过七十多里,若狄戎南下,显然从武城城邑派人赶回潼关报信也会更容易些,快马若是没有受到拦截,当能在一个时辰内赶回潼关。
当然威为了在郭猛面前留下更深的印象,并不仅仅只出了这么一个意见。
“据闻
瑕邑铁器甚多,若能将武城城邑拿下,何不沿郑邑至武城渭河河段筑高半丈河堤,以作御敌之用?”
(https://www.qshuge.com/3250/3250481/11110956.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