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完整版 > 第300章 诸葛亮神兵天降,姜维伊阙斗曹彰(

第300章 诸葛亮神兵天降,姜维伊阙斗曹彰(


河内。

    曹彰邀见河内太守邓艾。

    自关中战败后,曹彰的行迹几乎都在并州。

    这几年,曹彰痛定思痛,一心训练骑兵。

    即便是并州境内的匈奴突骑,亦不敢在曹彰的突骑面前耀武扬威。

    这次奉令南下,曹彰信心勃勃,誓要击败刘备一雪前耻。

    “邓艾,粮草由你来筹备。”

    “我要先破了洛阳的汉狗,取了姜维首级。”

    曹彰傲气凌人,对出身低微的邓艾颇瞧不上眼。

    一个是王公贵族,一个是屯田布衣,两人的出身如同天壤之别。

    邓艾不卑不亢,拱手应道:“恕末下直言,我得到的诏令,是为曹并州筹备去陈留的粮草。”

    “洛阳的姜维虽然年轻,然而其用兵有方,绝非等闲人物。”

    曹彰眼一挑:“你的意思,我不如姜维?”

    邓艾连忙道:“将军误会了!末下之意,是陛下需要曹并州这三万突骑助阵,不可耽误了。”

    曹彰冷笑:“刘备的主力都去了颍川,洛阳的姜维兵力不会超过五千人。”

    “我要破姜维,最多一日。”

    “破了姜维,我就能走洛阳南下,直接绕到刘备后方,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

    “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守,又岂会懂兵法奥妙?”

    邓艾脸色微变,暗暗蹙眉。

    抚军大将军说得没错,曹彰此人,骄矜自大,不能听人言。

    想到这里。

    邓艾不再多劝。

    若惹恼了曹彰,邓艾怕曹彰在河内仗势欺人。

    反正作死的又不是他邓艾!

    邓艾的职责是守住河内,而不是去左右曹彰的抉择。

    曹彰气势汹汹,自河内直入洛阳。

    洛阳的姜维只有两千兵马,闻讯立即撤回了函谷关,据关而守。

    “胆怯鼠辈,刘备用此人守洛阳,愚蠢至极。”

    曹彰策马在函谷关下耀武扬威,喝骂姜维数阵后,南下伊阙关,要绕刘备的后路。

    姜维立在城头,细探了曹彰的行军方向后,不由冷笑:“丞相料事如神,曹彰果然走伊阙关南下。”

    “这是一点都不将我当回事啊!”

    “真以为我在洛阳,就只能调动这两千人了吗?”

    “速召义从入函谷关。”

    刘备复生的消息传到长安后,除诸葛亮外,刘禅和长安众臣皆是一脸的懵。

    先帝病逝的哀伤才平复,又来了个先帝复生的大惊喜。

    尤其是刘禅。

    当初是看着刘备“病逝”的。

    这过了一年,刘备就复生了?

    难道当初眼瞎了?

    直到诸葛亮不忍心,这才暗中给刘禅讲了刘备诈死的事。

    同时。

    诸葛亮又紧急征调了雍凉羌胡义从三万骑,许以重利,号为“佐汉义从”,屯兵函谷关以西的渑池,归佐汉大将军姜维调度。

    这些义从,跟西羌国的羌兵不一样,都是主动归汉的羌胡。

    受汉化影响颇深。

    再加上凉州在诸葛乔的努力下,成了新式工坊的最早发源地。

    这些羌胡义从,大多都是受益者。

    这几年,大家的日子都过得不错。

    诸葛亮的征调令一下达,响应征调的羌胡义从蜂拥而至。

    毕竟。

    大汉赢了,他们这些人就能在凉州过上更好的生活。

    大汉败了,他们这些人的现有生存资料就会被夺走。

    江东工坊被劫掠,匠人沦为工仆的事没少在凉州宣传。

    这些义从对大道理或许不懂,对奴隶却是十分清楚。

    肯归汉当义从,不就是因为不想当西羌国羌人贵族的奴隶吗?

    谁愿意当奴隶啊!

    这三万羌胡义从,还是诸葛亮挑选过的。

    身体羸弱的都没资格加入!

    曹彰能用武力来让匈奴突骑南下,诸葛亮同样能用利益让羌人义从东进。

    仅仅一天时间。

    三万羌人骑兵就抵达了函谷关。

    这些骑兵中还有昔日在凉州追随诸葛乔在枹罕埋伏伪魏骑兵的羌人义从。

    如临洗谷钟羌部义从汉赐姓钟虎,赤亭烧当羌部义从汉赐姓姚忠,洮水先零种羌义从汉赐姓郑义。

    以及沨中烧何羌部义从,渭源当煎羌部义从。

    “末将参见佐汉大将军!”

    百余个义从首领,纷纷对姜维行大礼。

    姜维是佐汉大将军,这支义从号为“佐汉义从”,寓意可想而知。

    姜维镇守凉州的时间不短,对这群义从首领亦是熟悉。

    “多余的废话,我也不多说了。”

    “我们这次的对手,是并州的匈奴骑兵,以及伪魏的王室曹彰。”

    “镇国大将军在颍川跟伪魏的皇帝对峙,曹彰想走伊阙关南下偷袭,我们的任务就是缠住曹彰,击败曹彰!”

    姜维的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钟虎惊问:“佐汉大将军,不知你口中的镇国大将军是谁?”

    姜维笑道:“大汉还有第二个镇国大将军吗?”

    听到姜维的回答,钟虎、姚忠、郑义等义从首领,皆是惊骇莫名。

    姚忠急问道:“佐汉大将军,镇国大将军是如何复生的?”

    姜维扫了一眼众将,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镇国大将军曾为天子,天要让镇国大将军活,谁又能让镇国大将军死?”

    “诸位,归顺大汉为义从,是你们此生的荣幸。”

    “天命在汉,今后镇国大将军再回天界,定会记得尔等杀贼之功。”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对于这群义从而言,讲诈死计是行不通的。

    没几个羌胡义从能听得懂!

    可若讲天命,那就通俗易懂了!

    简而言之。

    不是刘备诈死,而是上天不想让刘备死。

    跟着刘备就能吃香喝辣,还犹豫什么呢?

    姜维的话,对这些羌胡义从很有感染力。

    钟虎、姚忠、郑义等义从首领,纷纷对刘备滋生了敬畏。

    姜维见军心可用,遂引众羌骑往伊阙关而去。

    函谷关忽然出现大量羌人骑兵,这是瞒不过邓艾在洛阳部署的细作的。

    惊闻消息,邓艾惊得手中的案牍都掉下来了。

    “姜维竟然有羌人骑兵相助,这是在等着曹彰往陷井里钻!”

    “来人,持我书信,速往陈留!”

    “速整兵马,强取函谷关!”

    邓艾虽然惊骇姜维的奇兵,但没有因此失去方寸,反而果断的下达了出兵抢夺函谷关的军令。

    夺了函谷关,不仅能让姜维无归路,还能断了姜维的粮草,增加曹彰获胜的机会。

    整军间。

    邓艾更是亲自引先锋兵马五千人,星夜来抢函谷关。

    黑夜中。

    邓艾佯装溃兵,在函谷关前呼喊:“佐汉大将军遭到曹彰埋伏,大败重伤,请速速开门。”

    却见城头一将,羽扇纶巾,笑而问道:“姜伯约是如何被曹彰击败的?”

    邓艾见城头守将竟然直呼姜维名讳,心中微有疑惑,道:“佐汉大将军途径伊阙关时,不料曹彰早有埋伏。”

    “不仅曹彰在,虎牢关的兵马和河内的兵马都出现了。”

    “我等护送抚军大将军突围,抚军大将军不慎中了流矢,危在旦夕。”

    “还请速开城门!”

    城头儒生大笑:“姜伯约有我传授的八阵图,哪怕所带羌胡义从都是乌合之众,亦不可能中一场埋伏就突围而走。”

    “更何况姜维在陇右时间颇长,亦曾用这些羌胡义从演练八阵图。”

    “即便败了,亦不会大败。”

    “姜伯约又穿戴了锁子内甲和锁子外甲,区区流矢,又岂能伤得了伯约?”

    “你是何人,竟敢来诈关?”

    邓艾心头大骇:“你又是何人?”

    儒生大笑:“大汉丞相,诸葛亮在此!小辈,我看你也有几分胆识,不如归降大汉如何?”

    邓艾忍不住退后几步:“你怎么会出现在函谷关?”

    诸葛亮摇扇笑道:“没办法!”

    “我那不肖子要玩大略,想一战就灭了伪魏的主力。”

    “我这把老骨头,也只能连日奔波了。”

    “你问了我两个问题,我都回答了。”

    “可我问的问题,你却尚未回答。”

    邓艾凝重的看向关头:“汉丞相可识得义阳邓艾邓士载?”

    诸葛亮大赞道:“原来是义阳邓士载,伯松在长安时就曾言,若邓士载为伪魏效力,必是大汉的一大威胁。”

    “今日观你的果敢机敏,伯松诚不欺我啊!”

    “倘若我不出现在函谷关,恐怕这函谷关真就被你给夺了去。”

    邓艾不甘心:“汉丞相言重了!我不惜亲引先锋而来,没想到还是被你给识破了。”

    诸葛亮勉励道:“你第一次统兵,就让大汉的丞相亲自来守关,回了伪魏亦会令人惊叹。”

    “只可惜,你不肯弃暗投明,要助凶残的伪魏,令人忧心啊。”

    邓艾不卑不亢地道:“助汉助魏,本无区别。”

    “我受抚军大将军赏识和提拔,定要报答抚军大将军的知遇之恩。”

    “汉丞相,我虽然奇袭失败了,但我的大军就在后方,你挡得住吗?”

    诸葛亮笑而反问:“函谷关易守难攻,只要我守住几日,长安的兵马就会驰援而来。”

    “你该不会认为,大汉已经穷到连长安驻军都没有了吧?”

    “邓士载,你回去吧。”

    “眼下春耕将至,何必让你那几万屯田兵兴师动众呢?”

    “民以食为天,莫要饿坏了军民百姓啊。”

    “以你今日功绩,回去定然会受到嘉奖晋升。”

    邓艾咬了咬牙,向诸葛亮拱手一礼,引兵回走。

    奇袭失败,守关的还是诸葛亮,邓艾可没自信到拿一群屯田兵就能拿下诸葛亮镇守的函谷关。

    诸葛亮,果真神人啊。

    邓艾长叹。

    这一次奇袭,邓艾输得心服口服。

    而在另一边。

    曹彰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本想走伊阙关南下的曹彰,却在途中遇到了姜维的追击。

    若是不予理会,曹彰即便抵达了颍川,也是腹背受敌。

    若是理会,曹彰奇袭颍川的计划就失败了。

    “姜维这厮,竟然能调动这么多的骑兵!”望着漫山遍野的羌胡义从,曹彰的神情变得凝重。

    匈奴右贤王去卑看得通透:“将军,这些骑兵都是羌人,应该是临时组成的,不是正规的骑兵编制。”

    曹彰脸色阴狠:“你带你的族人,先冲刺一阵,看看这些羌人的战力。”

    去卑面有为难。

    方才刻意提醒曹彰,就是不想让族人上。

    乌合之众,曹彰的骑兵就足以击溃了。

    战斗力低下的匈奴人跟着捡漏就行。

    曹彰可不是傻子。

    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对手,冒然动用嫡系骑兵是极不明智的。

    既然对方是羌人,那么拿匈奴人去对付羌人,是最划算的。

    “不愿?”曹彰瞥了一眼去卑,眼中闪过冷意。

    去卑连忙认怂:“末将不敢。”

    在曹彰的威势下,去卑只能让弟弟右谷蠡王潘六奚及五子出阵试探。

    姜维见匈奴突骑出阵,亦遣羌胡义从出阵。

    双方都是游牧骑兵,个人的战斗风格大同小异,皆是以骑射为主。

    不同的是。

    姜维这边的羌胡义从,多了些战阵配合。

    以及,更锋利的弓弩!

    钟虎、姚忠和郑义三部,更是装备了诸葛连弩!

    骑兵用连弩。

    杀伤力是成倍递增!

    匈奴人一箭射来,羌胡义从回上几矢。

    一箭未必射的中,可几矢未必躲得开。

    用连弩的优势,就相当于骑兵在骑射的时候用上“连珠箭”,不仅有“三连射”“四连射”,甚至还可能有“十连射”!

    很快。

    匈奴突骑就被羌胡义从的箭矢给镇压了,一个个仓惶而回。

    “将军,汉狗弩矢凶猛,打不过啊!”

    潘六奚哭诉。

    方才一战,潘六奚的五个儿子全都死了,都死在了诸葛连弩下。

    倒不是潘六奚的五个儿子太废物,而是这五个儿子太显眼了。

    战场上,越显眼,死得越快。

    曹彰阴沉着脸。

    没想到匈奴突骑竟然连一群羌胡义从都打不过!

    “这次,我引骑兵突阵,你们左右翼掩护!”曹彰按捺不住性子了。

    若继续让姜维嚣张,这些匈奴突骑的士气会溃散的。

    汉人骑兵跟匈奴人骑兵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汉人骑兵的耐力更强,组织和纪律也更强。

    听到曹彰要带头冲锋,去卑暗暗松了一口气。

    倘若曹彰执意要归罪潘六奚,让匈奴突骑冲锋,去卑也是很苦恼的。

    姜维看向蠢蠢欲动的曹彰骑兵,嘁了一声:“终于沉不住气了。”

    就在曹彰刚刚开始冲锋,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羌胡义从,跑了!(本章完)


  (https://www.qshuge.com/3240/3240780/11110851.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