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村里要建学校
买电风扇也是需要专门的票的,而且,镇上肯定是不可能有卖的的,还要去县里最大的百货商店去买。
今年村里都通了电,大家听了朱大婶的话,都想着也买一个,插上电试试的。结果一问价格,又都舍不得了。
现在各地都有制造电风扇的,像‘杭生’牌就是杭市生产的,还有钻石牌的,是广市那边的生产的,不过价格都不便宜,要五十块了,寻常农村家庭,怕是要攒两年才攒的出来这么多钱,哪里舍得买?
夏涓涓倒是不纠结钱的事儿,主要是没票。
不过,正发愁的时候,她直接收到了三张电风扇的票。一张自然是厉战寄来的,还有一张是严昊天寄过来的,剩下一张则是傅南征寄来的。
厉战和严昊天寄过来的,夏涓涓都能理解。就是傅南征干嘛要给她寄电风扇的票?
傅家跟她也不熟啊……
夏涓涓就留着没用,想着等厉战回来的时候,把票再还回去。
因为傅青叶的原因,傅家的示好,她多少是敬而远之的。
严昊天还汇了八十块钱的款回来,信里说就是让他们买电风扇的。
夏涓涓也不含糊,直接就去县城买了两台回来,一台放她屋里,另外一台就放林玉茹屋里。
林玉茹心疼了半天:“买一台给你和几个小崽子吹吹好了,你非要买两台,放我屋里一台,不是浪费吗?我也不怕热的……”
夏涓涓笑道:“谁说浪费了?夏天这么热,我可不信你不怕热……再说了,你儿子可是寄回来了八十块钱和电风扇的票呢,我要不买给你们,到时候我哥回来,肯定要骂我不孝顺,光想着自己了呢!而且,我估计多出来的那三十块,是要给你们交电费的,免得你们心疼完了买电风扇的钱,又心疼电费钱。”
林玉茹听了,也给说笑了。
电风扇用牛车运回家里来,插上电,开最大风,就呼哧呼哧地自己赚了起来,是比自己拿着蒲扇扇要凉快多了。
而且,晚上睡觉,有时候拿着扇子扇着扇着就睡着了,但一不扇,立刻又觉得热,还要强忍着睡意哼哧哼哧再扇几下子。
有了这电风扇,整夜转着也行,夏天好过了不少呢!
林玉茹心里也忍不住感叹,她跟夏双山两人也不知道上辈子积了什么德,能生下小天这样的儿子,还捡到了涓儿这样的女儿。
这一对儿女,他们一直都对不起,临老了,却反而受到了他们的各种孝顺,日子过得比村里大部分人都好。
别的不说,这电风扇搬进屋里的时候,村里好几个差不多年纪的女人都过来看,都是一脸艳羡地看着林玉茹,一边夸奖夏涓涓和严昊天孝顺,一边骂自己的儿子女儿不体贴之类的……让林玉茹又是不自在,同时心里又说不出的自豪。
夏涓涓毕竟是习惯了空调的人,对于电风扇,自然没有那么兴奋。
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吧。
当然,夏天也有夏天的乐趣。
菜园子你种的大西瓜都长得不错,摘一个冰镇在院子里的井里,夏天晌午最热的时候捞出来,切了全家围着吃西瓜。
荷塘里的莲藕还有莲子也都能采了,就还是挖了藕做凉拌藕片,也是夏天餐桌上常见的菜。除了藕,还有凉拌黄瓜还有凉拌西红柿什么的。
今年荷塘里除了放了鱼苗之外,夏涓涓另外还放了虾苗和螃蟹苗。
螃蟹要等到秋天九十月份,一边喝黄酒一边吃蟹的。虾是夏天就长得差不多了,让放暑假的小文小武跟着夏双山下水去用细网来捞。
俩小崽子早就学会了游泳,而且有夏双山看着,也不怕他们有危险,夏涓涓就放心让他们玩水,顺便干些活。
捞出来的虾通体透明,个头还不小,新鲜得要命。
趁着虾还活着,就赶紧放进酒里面泡着,这就是醉虾了。吃的时候就直接生吃,拌上蒜末姜末青红椒,蒸鱼豉油和生抽,盐,糖,再到一些白酒,拌均匀就可以了。
当然,醉虾是给大人吃的,小文小武和贝贝他们,顶多让他们吃一个尝一尝。三胞胎是哭闹也吃不着的。
除了醉虾,还可以把虾肉捣成虾泥,然后做蒸蛋,扮上鸡蛋淀粉等做虾丸等。
或者,就直接做水煮虾,夏天大家都喜欢吃清淡的,水煮虾最合时宜了。
夏涓涓还常常做凉皮。用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在清水里一遍遍地洗,直到洗出来的水变得清澈,就算是洗好了。
洗完留下来的面团物,上锅蒸一下,然后切块,就是蜂窝状的面筋了。
至于洗出来的水,静置几个小时,等到白色沉淀之后,将多余的水倒掉,剩下的白色面糊水,用一个平底的铁盘,倒进去一点面水,然后将容器放在沸水里煮一会儿,等面水凝固成薄薄的透明乳白色面皮后捞出来,面皮上刷上油,放到边上,再重新重复刚刚的动作,不一会儿工夫,就能做好一摞的透明状面皮了。
这就是凉皮了。
切一把黄瓜丝,用蒜汁,香油,辣油,炒熟的花生碎,盐,糖,生抽,醋等来调味,就是好吃还降暑的凉皮了。
如果喜欢吃芝麻酱拌的,就再加些芝麻酱进去。
家里的小崽子们每隔几天就嚷着要吃呢!
除了凉皮,还有绿豆汤,莲子八宝粥之类的,都是夏天降暑的食物。
还有就是黄鳝,做黄焖鳝鱼,还有鳝鱼面。
另外就是各种水果了,县城里罗宅院子里的大桃树今年还是结着累累的果实,夏涓涓摘了不少,给村里相好的家里都送了些,也通过空间,给罗老奶奶送去了些。
还有梅子,她今年还用山上采的青梅用冰糖泡了,然后兑凉白开喝,是相当健康的甜品饮品了。
另外还泡了梅子酒,是给夏双山泡的。
热归热,毕竟吃食上也亏不住嘴,所以倒也没那么难过。
八月初,赵书记通知大家,说是县里号召各个公社紧抓娃娃的教育啥的,公社就决定要自己组建农村小学校的消息。
这样也方便公社里的孩子上学,不用每天起早贪黑地去镇上上学了。
而且,公社里的知青这几年虽说回城了不少,但每年也都零星地有新来的,也有些是跟村里的汉子姑娘结了婚成了家,回不了城的,有的单纯就是没门路,一直回不了城的,也有不少。
让他们跟着在地里干活,也的确有些对不起他们上的学,学到的知识。
弄了学校,让他们当老师,教教村里娃娃们识字,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而且,现在村里的孩子去镇上上学,每个学期也是要交四块钱学费的,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村里的学校办起来之后,至少学费能减半,变成两块钱,也减轻了不少负担,能上得起学的孩子,也多起来了。WWw.GóΠъ.oяG
知青点的知青们当然也开心,当老师也有工分拿,至少不用辛苦地下地干活了,谁不想干啊?
学校最终定下来就建在清水村的两间空房子里,课桌讲桌都是村里会泥瓦工的用砖头砌了腿,上面用木板搭成的,坐的就是孩子们自己从家里搬来的,放学了再搬回去也行,就放在教室里也行。
村里又组织选拔老师之类的,也是热热闹闹的。
朱大婶的儿子朱小鹏去京市上了一年大学,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夏天的时候拿了毕业证,也被分配到清水村这边的农业站来了。
虽然还是农村户口,但农业站还是负责给他安排了工作,就在公社给赵书记帮忙,当基层干部的,也算是半个吃商品粮的了。
听说在村里建小学校的事情,就是朱小鹏建议的。
公社的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县里的表扬,还给拨了两百块钱经费,让他们买课本,粉笔,等必须的东西,多余的就发给老师当工资。
多余是不可能多余的,这点钱连课桌椅子也买不起,否则也不能让孩子们从家里带了。
不过,反正困难不少,大家还是兴高采烈地把学校办了起来。
就让赵书记兼任校长,另外一个公社干部当副校长,朱小鹏就是教导主任,主抓教学和管教师的工作。当然,他自己也教学,就教数学。
其他的语文,地理,体育,音乐老师等也都定了下来。可惜是没有外语的。
就建学校的事儿,还发生了些听好的事情。
就是赵书记和朱小鹏负责把关选拔知青当老师。夏芳芳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居然也跑来嚷着要参加考核。
夏芳芳仗着李翠花和她爹欺负人的本事,冒名顶替了夏涓涓去京市上大学,后来又因为作弊,被学校开除的事儿,被全村人笑了一年多,大家也都没想到她还能这么不要脸地还跑来想当老师?
不过,赵书记也不是那种苛刻的人,就还是给了夏芳芳一个机会。
谁也不知道夏芳芳醉翁之意不仅在酒,她其实还看上朱小鹏,想跟他处对象。
(https://www.qshuge.com/3237/3237619/10398823.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