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章 文人的弱点
防城军营。
王素正在新兵训练场上转悠。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手下的战士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
战士们训练得越是卖力,他就越加的高兴。
“司令官……”一名新兵大队长上前报告。
“你手下这批人怎么样?都是本地人,不太好带吧。”王素问道。
一般情况下,士兵都要异地当兵,这样的兵才好带。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才更加需要组织的关怀嘛。
“司令,确实如此,昨天有个小子偷偷跑回家,带了些吃的回来,被我抓到了。正准备处理呢。”大队长报告道。
“走,带我去看看,是哪个王八羔子,胆子这么大,敢破坏我安南纵队的军纪。”
王素这个人看起是比较凶的那种,手下都怕他。
一群人来到了营地的禁闭室。
一个中等身材,看起来颇为壮实的青年正躺在那里睡大觉呢。
“刘永福,你这厮竟然在睡大觉。赶快给我起来。”
刘永福被吓了一跳,立马站了起来道:“大队长,你来啦,是要放我出去了吗?”
“哼,你还想出来,擅自离队,还自己带吃的回来,关你七天禁闭已经是最轻的处罚,要不是看在你没了父母的份儿上,老子早就将你赶出军营了。”大队长嘴上说的凶,但是王素能够感到这位大队长其实是在维护刘永福,这个小兵有什么特长吗?值得一位大队长维护。
护卫军的待遇好,军纪严明,新兵的淘汰率还是很高的。
“你叫刘永福?”王素这个时候才走上前来。
“司令官好!”刘永福这才看到王素,赶紧站直了身体敬礼。
“什么好吃的,值得你偷偷离队带回来啊。”
“报告司令,小的出去拿了些辣椒回来。军营里的菜实在是太淡了,不下饭。”
广西人大都喜欢吃辣,廉州这里是后世的北海,实际上应该属于广西地区。不过满清显然是不想给广西一个出海口,才将这里划给了广东。
刘永福所在的中队几乎全都是廉州当地人,刘永福更是就住在防城当地。
按理说护卫军的伙食,在此时的军队中其实算是比较好的,至少主食能够管饱。
问题就出在这里,主食管饱,大家都想多吃点,就跟狗熊一样,想在军中养足了膘。
军营里有免费的饭食,多吃一些,自己似乎是赚了。辣椒的作用就是开胃,能够让人多吃一些主食。
刘永福这家伙脑子非常活络,他趁着越野拉练的时候,偷偷跑到临近的村子买了半袋子辣椒回来。不仅自己吃,还分给队友,拉拢人心,他想让大家选他做小队长。
他买了辣椒然后加快速度又追上了队伍。这样就没人发现。后来露馅儿也是因为辣椒。
你要说他做逃兵吧,似乎又不大像。因此大队长只给了一个关禁闭的处分。当然了这小子头脑聪明,还练过武,底子好,是一个好兵,这位大队长是真的不想将其赶出军队。
“刘永福,你知道作为一名士兵最重要的是什么吗?”王素问道。
刘永福似乎想都没想就说道:“回司令,是勇敢,杀敌争先,不怯战。”
王素却摇头道:“不,是纪律,一支军队就是一个整体,大家拥有统一的行动力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威力来。就像是一架八匹马拉的马车,每一匹马都没有偷懒,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气。但是有一匹马的速度特别快,他不想等其他的马,于是加快速度,最后马车因为这匹马而侧翻,所有的马都受伤,马车也摔得粉碎。”
王素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聪明的刘永福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个故事还是董良在石垣岛上训练长矛方阵的时候讲给他们听的。那个时候,王素就是百人长矛方阵的队长。
“司令,我知道错了,您给我一次机会,打安南,我刘永福一定要立功。”刘永福道。
王素有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小兵,这家伙似乎很会说话。
“你怎么知道咱们要打安南?”王素决定好好考考这个小兵。
“司令,这不是明摆着的嘛。咱们叫安南纵队,要不怎么不叫廉州纵队。”安南纵队是王素这支队伍内部的称呼。实际上,对外他们还叫二支队。
“而且,咱们的对面就是安南,小的以前就在芒街呆过一段时间。安南北部有很多咱们的人,这里早就该收回来了。咱们的人过去做生意还要被安南人盘剥。”
王素跟这个叫刘永福的小兵聊了很久,不过却没有放他出来。
“司令,这个刘永福是跟他的同母异父的兄长李保哥一起参军的,两人刚刚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庇护下生活。这个刘永福脑子灵活,大哥李保哥则比较老实。这小子之前叫刘二,大名是参军的时候起的。他自幼喜欢练武,身板子不错,做过船工,也做过伙计,见过世面,脑子很灵活。”
离开的时候,王素又详细地询问了一下刘永福的情况。
“司令,是不是要开打了,现在广西的战事基本上结束了,上面应该不会让咱们闲太久吧,这帮小子实在是太能吃了,属下觉得还是去安南好,去吃北圻的粮食。这些年那边闹得,上好的田都开始荒废……”
王素没有说什么。
底下的战士求战心切,这是好事情,但是护卫军是一个整体,正如他刚才所说的,八匹马必须要协同前进才行。
上海县城,董良在做着离开前的准备工作。
江北和苏湖地区现在连为一体,董良将这里划为江苏行省和上海特区。
这个地区北与淮安府接壤,南与杭州、嘉兴接壤。
因为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加上部队的数量限制,董良暂时停止了进攻。
杨秀清的使者到了,又被董良毫不客气地赶了回去。
按照董良的话说,扬州是你们自己放弃的,扬州的守军想要回广西老家,我华族不予干涉,至于苏湖地区,那就跟太平军没啥关系了。
什么?你们外交使团的人少了,那关我们华族什么事情呢?
现在护卫军在西边与太平军在镇江接壤,长江水师的炮舰已经到镇江转了一圈了,钢铁炮舰给镇江的太平军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消息自然传到了杨秀清那里,杨秀清综合考虑之后,还是决定隐忍。
太平军在西边的仗打的不错,没必要节外生枝。
“元首,要不让属下去一趟浙江,属下觉得,浙江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和平收复。黄宗汉毕竟是咱们泉州登贤铺人,算是老乡,而且此人确实算是一个实干派的官员。若是能够收归我用,华族必将增加一员干吏。”上海豫园,董良临时下榻的居处,管晏站在董良的身边劝说道。
董良之前公开发表檄文,劝说黄宗汉投降。
这个黄宗汉竟然不知好歹,公开发文骂董良一伙人是海盗,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这让董良大为光火,此时正准备前往东番岛调兵来武力攻占浙江。在东蕃岛那里,华族还有一支生力军。
“你有把握吗,我看这个黄宗汉死硬死硬的,像是茅坑里的臭石头。”董良道。
管晏无奈地笑了笑:“元首,读书人大都是这个调调,嘴巴上硬,其实心里怕得要死,管某也是一个读书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
管晏是主张不要用兵的,华族最近占领的地盘基本上都是一枪一弹打下来的。但是用兵的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
靠着前期没收地主资产的积累,华族还能够勉强维持。时间长了,华族的军费必然会捉襟见肘。
董良在教育和工业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将失去来源。
管晏想问题显然比较长远,他与周藤虎、赵烈文、唐启华并称华族四杰不是没有道理的。
董良甚至已经准备寻找接替管晏的侍从官,因为管晏的能力很强,留在董良的身边,显然是有些浪费了。
“准备从哪里下手?”董良道,他似乎有些松动了。
“黄宗汉的兄长。据属下了解,黄宗汉7岁时丧父,父亲死后,黄宗汉由其嫡长兄黄宗澄教养成长。黄宗汉自幼聪明又顽皮,黄宗澄对他管教特严,11岁遍读群经,能写文章,道光十五年,黄宗汉中进士,由此跻身仕途,一路晋升,顺风顺水。”
管晏显然是做了功课的。
“元首,自古忠孝两难全,要说动读书人投降,其实很简单,只要给他一个台阶下就好,属下让人查过了,这个黄宗澄就生活在咱们的治下。”
福建是一个文风鼎盛之地,着实是出了不少的官员。
管晏的话让董良想到,这些从闽省走出去的官员,似乎也算是一种资源。
毕竟华族士人的家族思想还是比较深的。
“那这件事情,就拜托给辅成了,只是东番,我还是要去的,很久没有回去,看看那里的建设情况,即使黄宗汉投降了,林岳还是要带兵过去驻守。接下来我们可能就要往西打了,有可能还要跟太平军动手,挡在我们面前的所有人都将是我们的敌人。”
管晏看着董良,发现元首似乎与以前不同了,以前的董良有些内敛,很少会说出豪言壮语。
所作出的决策也都比较谨慎,甚至有些猥琐。
随着华族实力的增长,董良的心态也在渐渐变化。
(https://www.qshuge.com/3229/3229794/109748453.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