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怒海覆清1852最新更新 > 第一〇一二章 垂死挣扎

第一〇一二章 垂死挣扎


  董良与陈得利基本上将西域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都制定好了。

  陈得利会去制作详细的规划,至于以后与中枢之间的协调,陈得利自己就能做好。

  而到这个时候,董良也要准备回去了。

  华族复兴二年的年终大会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等着他回去开会。

  董良回去的路上坐了一段火车。因为是分段施工,所以通车也是分段的。

  火车从天水出发向长安行驶。

  隔着车厢的玻璃窗户,两边的山峦飞快地向后移动。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董良的嘴中情不自禁地吟诵道。

  “元首您刚才说的太快了,学生没有记下来,这是您做的词吗?”苏达的手中拿着小本子,只来得及记下几个句子。

  董良也是读书人出身,但是他似乎并没有什么诗词流出来。

  “哈,还是不要记了,这是一位伟人写的,我没有全部背下来。”

  董良尴尬地摆摆手道。

  他很少吟诗的,刚刚确实是触景生情。

  苏达心里一阵惋惜,刚才那首词,他从未听过,一听就是那种帝王之词,磅礴大气,让人听了之后顿感心胸开阔。

  “刚才我们说到哪里了来?对了,像敦煌这样的文明古迹,以后有条件的话,我们还要去发掘更多,这些实物比文字更加能够证明我们华夏文明的辉煌。这也能够增强华族百姓的文明自信。”

  董良之前就已经跟苏达讨论过了文明自信的问题。

  苏达也看向窗外,这一段铁路就建造在河谷的边上。一边是山,一边是大河。

  此时的山上被白雪覆盖,河道上是厚厚的冰层以及裸露的黑色大石头。

  从远处看去,铁轨似乎是大山的腰带一般。

  铁路的两边还有一些车站正在施工当中。

  一些工人带着毡帽,穿着羊皮马甲,在寒冬中劳动。

  看得苏达产生了一些罪恶感。

  不过想到这些工人至少还能够得到报酬,得到一定的劳动保障,心中也就释然。

  华族至少没有强征民夫吧。

  存在了几千的徭役制度到华族这里终于结束了。

  华族的重大工程都是雇佣百姓来做。

  这个时候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很少有什么第二产业,因为官府雇佣人并不需要太高的工资。

  在这些人看来能够免费吃饭就已经不错了。

  可是官府现在招工除了吃饱饭,还会给他们开工资。

  列车的速度现在顶多只有三四十公里每小时,不过在苏达看来已经很快了。

  董良却很不满意,这个速度跟公路自行车差不多。

  他前世可是坐过那种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铁。

  他现在乘坐的这辆火车也叫复兴号,但是速度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

  任重而道远啊。

  华族的疆土这么大,以后必须要有高速列车才行。

  从广南省的最南端金瓯湾北上到最北端的楚科奇半岛,上万公里的距离。从楚科奇半岛到最西边的夷播海也有上万公里。

  一万公里,以三十公里每小时的配速需要跑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半个月的时间乘坐快船都能够横渡太平洋了。

  好在虽然没有铁路,电报线已经通了。

  雪城此时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冰雪之城。

  周围的一切都与冰雪融为一体。那些针叶树的树叶上完全被冰雪包裹,像是冰雕一般。

  尖顶的木头房子的黑色尖顶变成了纯白色。

  除了暴露出来的黑色墙体,周围的一切都是白色的。

  包括邮电局所在的那间两层小楼。

  一楼大厅外的排烟口在向外排着烟气。

  火龙沿着墙壁的边缘走了一圈,里面的烟气释放的热量,让整个大厅温暖如春。

  窗户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花。

  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皮大衣,上面散发出来的味道就跟屠宰场一般。

  雪城的房子一进门都要有挂衣服的挂钩,因为室内室外的温差实在是太大了。

  “到我了,到我了,这是我的电报,就四个字。”

  一名穿着军装的士兵来到柜台外面将自己要拍的电报内容递给柜员。

  “字数刚好,不需要交钱。”

  自从这里通了电报之后,终于有了与外界联系的快速方式。

  士兵每个月有一次免费拍电报的机会,不过只有四个字,超了就要交钱。

  所以电报局总是这种忙碌的样子。

  有些人甚至会跑过来凑热闹。

  雪城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驻军。

  之前支援过来的第九军091师现在全都驻扎在雪城。

  在冬季来临之前,后方就送来了足够的过冬粮食。

  木材燃料则是他们自己准备的。

  所以现在的雪城俨然是一座兵城。

  士兵们陆续将自己的电报给发出去。

  只要报出目的地就行,当然了,他的家乡必须要通电报。

  要是没通的话,就只能找临近的地方。

  电报发回去之后,有些人家会回电报。有些则舍不得花这笔钱,只会寄出纸质的信件,那样就要等很久。

  城外的大河已经完全封冻,河面上邮递员会驾驶狗拉雪橇将信件来回传递。

  驯鹿突击队的战士回来了三百多人。

  还有两个中队留在日甘斯克。

  现在的日甘斯克据点内也只剩下数百名沙俄士兵在苟延残喘。

  柯里佐夫完全没有原来的体面,他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吃正经的食物。

  他的嘴唇开裂,脸上满是冻疮,胡子已经很久没修理过。

  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房子里。

  他们因为缺少燃料,将一些房子拆了,只能很多人挤在一起,这样还有一个好处,便是方便取暖。

  没有了食物,他们就开始将腰带、枪套等皮质物煮了吃。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出去狩猎和砍柴。

  驯鹿突击队招募了很多因纽特人和当地放牧驯鹿的雅库特蒙古土著。

  这些人将日甘斯克团团围住,专门袭击他们的狩猎队和伐木队。

  原本还有两千人的沙俄军队在这样漫无休止的袭击中变成了几百人。

  剩下的人也失去了斗志,他们的心中只有恐惧。

  外面似乎有一群怪兽在时刻盯着他们。

  驯鹿突击队的战士也不好受。入冬了之后,他们也只能躲在桦树皮和驯鹿皮做成的尖顶小屋中,依靠柴火来取暖。

  这些被招募过来的土著帮了大忙,没有这些人的话,哪怕是鄂温克猎人也无法在这样的严寒中生活。

  这里的严寒与黑龙江流域的严寒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孙传忠一直没有对沙俄人的据点进行强攻。

  这样对沙俄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他们要是冲出来,立马就有负责监视的土著预警。

  然后那些人会在他们距离营地远一些之后再发动袭击。

  要是他们不出来,这种等死的过程更加难受。

  柯里佐夫作为师长都已经这样,那些手下就更加的难过。

  便在这时,一栋木屋中突然飘出了肉香。

  煮肉的士兵想要小心,但是没有办法,这些人实在太饿了,鼻子却变得非常灵。

  柯里佐夫身边的一名副官抽了抽鼻子,想要走出去查看。

  但是柯里佐夫瞪了他一眼。

  “师长,是肉的味道。”

  柯里佐夫道:“是的,我知道,饥饿会让人变成野兽。但是我们是军官,还要坚守自己的底线。”

  “我去阻止他们,这群畜牲。”副官继续坚持要出去。

  “算了,都已经这样了,不要去管他们,由他们去吧。”也许是说话耗费了太多力气,柯里佐夫用木勺舀起一口皮带汤放入嘴中。

  汤中跟加了铁锈一般,呈黑褐色,口感有些苦涩。

  柯里佐夫的默认顿时在剩余的几百名士兵中传开。

  据点中的一处处小木屋中没过多久全都飘出了肉香。

  他们将同伴的尸体藏在一间房子里,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据点的外面,负责监视的突击队队员都闻到了味道。

  这里冰天雪地,空气都是纯净的,有一点异味儿就能够闻到。

  “队长,他们已经吃那么多天的皮带,怎么突然间有肉的味道飘出来?”

  孙传忠咬了一口烤得滋滋冒油的鹿肉笑道:“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

  手下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不过他刚要开口,孙传忠就抬手让他打住。

  “哎!不要说出来,老子还要吃饭呢。”

  手下立即打住,退了出去。

  可是孙传忠还是感觉手中的鹿肉似乎不香了。

  他现在只留下了两百多名战士,还有一百多土著。

  他们储备了足够的食物,实在不行还可以宰杀驯鹿。足够坚持到明年夏天了。

  这些沙俄人呢?

  他们现在吃饱了,还会有斗志吗?

  有些人会不会想:我死了以后会不会也落得相同的待遇。

  海西城。

  城内的军民正在组织冬捕。

  在河口的冰层下面聚集着大量的鱼儿。

  军民在冰面上打两个洞,然后用长绳将网子拖拽进去。

  然后再在另外一边用驮马拉出来。

  随着网子一点点出来,绳子也越来越紧,似乎有一个怪兽在水下与冰面上的人角力。

  “快快,再牵两匹马来。”一个带着狐皮帽子的汉子喊道。

  他满脸的胡茬上都是冰渣,脸却是红的,额头上甚至还有汗水渗出来。

  很快又有两匹雄壮的驮马加入了拖拽的行列。

  这些马都是个头很大的欧洲驮马,全是从沙俄人那里缴获的。

  还别说,护卫军在北海边上从沙俄人缴获的物资里,就这种欧洲驮马还有沙俄人的黑麦种子最有价值。

  现在这种驮马已经进入了华族的种马选育场,黑麦也是北海周边的农场主要的种植作物。

  随着更多驮马的加入,渔网终于从洞口中被拖拽出来。

  一米多长的大鱼甩动这尾巴,正在垂死挣扎。


  (https://www.qshuge.com/3229/3229784/109285793.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