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跟风


赵舒城笑着摇摇头,说道:‘萍萍,你不能这样想。小辉可是大学生,他能来咱们这里,其他人说不着闲话。’

  不过赵舒城没有跟宋运萍继续争辩什么,反而是扶着对方回去先休息一下,自己则是跟母亲说了这个好消息,让她有时间帮着照顾一下宋运萍。

  之前因为彼此生活习惯以及生孩子的事情,雷母跟宋运萍可以说是有很大的分歧。所以他们是分开单过,从那之后,雷母更是不怎么来赵舒城家里。但是这次听说宋运萍怀孕之后,顿时换了个人一样,每天笑着来家里做饭,照顾宋运萍。

  就在小雷家按照赵舒城的引导顺利发展的时候,其他地方却像是小雷家这么平静。

  因为各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很多企业却遇到了生产中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各企业单位之间互相开始拖欠货款,前清后欠的情况开始出现。很多企业开始陷入三角债的拉锯战,很多项目做到一半就没有资金了,又或者陷入了企业产品难以找到销路或者干脆根本没有销路,产品积压,形成投入-产出、积压-再投入-再产出再积压-再拖欠的恶性循环。

  小雷家的各个企业因为赵舒城一开始就坚持先款后货,所以没有拖欠别人款项的问题。但是建筑队却因为不可能一开始就拿到全款,基本上都是签订合同给百分之三十,工程建筑过程中给百分之四十,验收结束后给百分之三十。所以小雷家建筑队这边开始遭遇拖欠尾款的事情,因为基本上都是各大厂或者单位,一开始也不好上门逼债,现在却发现缺口越来越大。

  其实一开始赵舒城规定不管是砖瓦厂预制板厂、甚至建筑队、收购站这边,一定要先款后货的时候,村民们不是没有意见的。毕竟这期间有不少客户,就是因为小雷家这样的规定,转而跟别的企业合作,不跟小雷家合作。

  但是现在知道很多企业开始拖欠货款之后,他们也不由庆幸当初按照赵舒城说的做,要不然这么多钱收不回来,那就太可惜了。

  尤其是现在代领建筑队的老五,那心中是不停的后怕。要知道年初的时候,市里电线厂这边可是要修建宿舍,当时找到小雷家,要求先建好,后付款。甚至为了让小雷家早点开工,不惜开出比其他工程高三成的价格。

  当时他差一点就答应下来,但是却因为赵舒城定下来的规矩,不见头期款,根本就不让村里人动工的。

  原本他想着自己让建筑队垫资一部分,然后等着电线厂那边打一部分工程款过来之后补上,却没想到管账的会计死活不同意。又想着让砖瓦厂跟预制板厂看在都是小雷家企业的份上,先提供一部分砖瓦,让他们先开工,却也被拒绝了。

  理由跟会计说的一样,都是不见钱不给提供砖瓦预制板,一下子陷入死循环,只能看着电线厂跟其他建筑队合作。

  可是现在他只能感觉庆幸,因为他和给电线厂盖宿舍的建筑队工头聊天的时候才知道,电线厂那边一直都没有给钱,现在都拖欠了好几个月了。

  等老五回到村里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赵舒城却看着老五,说道:“老五,你们建筑队现在多少工程的欠款没有回来?”

  老五看了看村里其他人,说道:“现在只有两个工程的尾款,不过因为都是事业单位,应该过年之前就能回款。”

  赵舒城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现在看来很多企业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要么是企业本身经营不善,要么就是外面欠款太多,反而让他们自己也没钱了。”

  雷士根也跟着说道:“不错,现在不光是咱们县里的企业,就算是外地的很多企业也有这样的情况。老猢狲前两天还跟我说,魔都的毛纺厂那边要求货款延后一段时间支付,我没有答应。”

  “不答应是对的,现在很多企业都面临三角债的问题,我们现在资金情况良好,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掉以轻心。”赵舒城若有所思的继续说道:

  “这样,因为现在资金紧缺的问题,砖瓦厂跟预制板厂还是按照之前的策略,先款后货,差一分钱也不行。甚至不能分批支付,一定要一次性付清。”

  雷士根跟四宝点点头答应下来,赵舒城看着老五说道:

  “老五,你们建筑队这边也需要变一下。工程成本跟利润,基本上是一半一半,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开工一半之后,建设单位没有尾款的情况出现,从现在开始,你们要求开工之前给一半的施工资金。施工一半之后,要求对方打另外的百分之二十,施工结束之后再给百分之三十。”

  老五有些担心的问道:“要是对方拿不出另外的百分之五十怎么办?咱们是继续给他们修建,还是……”

  赵舒城听到这里犹豫了一下,看了看老支书,说道:“老叔,你怎么看?”

  老支书抽了一口烟,说道:“东宝,咱们既然百分之五十就能收回成本,那么干脆就把工程建完,不能让人戳咱们脊梁骨。至于剩下的尾款,咱们可以稍微等一下,如果对方一直不主动给的话,咱们再让村里人去要,你看行吗?”

  赵舒城犹豫了一下,其实按照赵舒城的想法,那就是既然不给钱,直接停工算了。不过想到这个年代物价跟人工都算是便宜的,万一对方几年后又要求小雷家把工程完工,到时候反而可能亏本。

  所以他咬了咬牙,说道:“就按老叔说的做,咱们拿一半的工程款就给开工,少了一分也别想开工。另外,你们跟建筑方合同重新拟订一下,把打款时间以及最晚的回款时间说清楚。如果对方不能按时打款的话,就按照现在的银行利息,要求对方支付利息。”

  老五有些为难的看了看其他人,最后只能点点头,说道:“好,我知道了。”

  赵舒城这才满意的笑了一下,说道:“老五,别不好意思,咱们现在不是农民,而是一个企业,要在商言商。虽然人情往来重要,但是小雷家的利益更重要。”

  说着赵舒城看了看老支书,说道:“老叔,还有件事情麻烦您,这外面的欠款咱们也不能真的不管不顾。我是这样想的,老猢狲这个人干点好事不容易,但是歪门邪道还是可以的,所以让他带着村里的老人们,闲着没事去那些欠账的企业那里要债,不给就赖在他们门口不走,他们还要脸就不可能不给几个老人钱,真不要脸不给钱,让村里老人出什么问题,咱们就有理去找他们算账。”

  “但是老猢狲跟村里人的关系,您也知道,所以动员那些大爷叔叔们,还得是您老来才行。”

  老支书说道:“东宝,要不然我带着他们去吧,老猢狲这个人……”

  赵舒城摆摆手,说道:“老叔,您可还是咱们小雷家的大队书记,您去带着老人们要账像什么话?而且他们要是好声好气的,您也拉不下脸来跟他们翻脸。但是老猢狲这个人却没有这样的架子,反而说翻脸就翻脸,甚至能打听清楚对方的情况。”

  老支书犹豫了一下,答应下来。

  当然赵舒城也跟老猢狲说清楚了,如果他真的能带着村里的老人们把欠款要回来,村里统一给这些老人们百分之十的提成,这些钱平分。别看分成不高,但是架不住这工程款数字大,所以还是很可观的一笔钱。

  老猢狲之前面对兔毛收购站的一笔笔大额数字,早就眼馋的不行了,现在有机会拿到一笔钱,说不定自己的收购站就能开起来,自然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等其他人都各自忙碌去了,赵舒城却开始思考小雷家以后怎么办。因为赵舒城很清楚,因为自己的这些措施,虽然保证了小雷家的企业不会出现亏损,但是也会让很多企业下意识的不愿意选择小雷家,所以以后不管是砖瓦厂、预制板厂或者建筑队,都会少很多的订单。

  砖瓦厂跟预制板厂还能用小单子才维持,但是建筑队这边要是没有工程,就要面临亏损的情况。

  所以赵舒城需要给小雷家寻找新的出路,一方面给建筑队寻找合适的工程,另一方面是发展新的产业。在建筑队找不到工程的时候,可以让这些人有地方去干活,而不是只能闲着。

  其实赵舒城不是没想过重复之前山海情世界里闽宁镇的发展道路,让村民养蘑菇挣钱。但是很快赵舒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这个年代的人们,吃蘑菇的很少,而且也舍不得花那么多钱去买蘑菇。更不要说要是种蘑菇的话,产量很大,在小雷家这样的交通条件下,运输条件不好,反而会亏损严重。

  思来想去,赵舒城很快就盯上了小雷家附近的几座荒山。

  以前的时候,村里人因为冬天取暖跟烧火做饭,所以就去上山砍柴,现在山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树,只有零星的小树苗或者灌木跟杂草。

  自从村里开始养殖长毛兔之后,这杂草都被收割的差不多,也就是灌木跟小树苗还顽强的在山上树立着。

  赵舒城觉得这些山就这样荒废了有些可惜,虽然不可能跟村里的耕地一样推平了种地,但是也不是不能发展其他产业。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开始逐渐追求口腹之欲。以前呢吃饱饭就算是不错,现在吃饱了之后还要吃得好,吃肉都不算什么,吃水果也开始流行起来。

  赵舒城的想法就是把这几片荒山给利用起来,种植一些果树。虽然需要好几年才能开花结果,却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跟不少的劳动力。

  建筑队那边没有工程的时候可以来这边干活,以后收获也可以卖出去补贴村里,甚至村里人也可以吃到免费的水果。

  当然赵舒城还有另外一层想法,在未来合适的时机,赵舒城会在村里建设罐头厂,这些果树产出来的果子就是小雷家罐头厂的第一批原材料。

  虽然不能往外销售蘑菇罐头,但是水果罐头也有不错的销路,更别说赵舒城还希望搭上一班顺风车,可以让村里从轻工业转向科技行业。

  当然这些打算赵舒城不会先说出来,只是借口荒山不好看,让老支书带着村里人去种树,以后村里人也有水果吃,更是可以卖钱。

  老支书没想到赵舒城居然不开工厂反而开始种果树,顿时有些奇怪。不过他反而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小雷家本来就是农民,种地才是他们的本分。

  现在虽然小雷家的企业都挣到钱了,但是却让他有些不踏实,反而这种地的事情才让他感觉很踏实。

  所以都不用赵舒城安排,老支书第二天就带着村里没事的老人跟妇女去山上挖坑,准备种果树。

  赵舒城则是让四宝管着收购站,自己则跟雷士根去农技站咨询小雷家附近适合什么果树,以及采购树苗。

  很快附近的村子就知道了小雷家的举动,看到小雷家不开厂子,反而开始种果树之后,一个个蠢蠢欲动的要跟着学。

  因为他们很清楚,小雷家发展的这么好,跟着他们做肯定没问题。之前的村子开砖瓦厂虽然一开始赔了点钱,但是现在却开始盈利。就算是比不上小雷家,起码村里的壮劳力有钱拿,生活比之前好多了。

  后面的养长毛兔也跟着挣到钱,甚至现在还是很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也就是竹编厂跟毛纺厂因为没有渠道或者资金,所以才没办法学,要不然他们肯定也跟着学。

  现在小雷家开始种果树,虽然不知道小雷家又准备干什么,这些朴素的人却知道跟着做总是不吃亏的。

  不过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小雷家开始在荒山上种果树,很快就在整个晋陵县传遍了,甚至开始朝着周围的县市散播。


  (https://www.qshuge.com/3219/3219193/793622735.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