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代晋章节目录 > 第一八七章 攻城之策

第一八七章 攻城之策


  谢玄沉声道:“士气衰竭自有征兆,围而不攻也未尝不是个好主意。我从庐江郡而来,听桓太守说,寿阳叛军于四月底南下抢夺粮草。抢了合肥县数千亩青麦。后来试图抢夺居巢县北万亩青麦时,被居巢县令李徽率众逼退于碾子山未能得手。桓太守率军及时赶到,大败叛军,擒获袁谨。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寿阳城中缺粮草,他们不得不南下抢夺粮草。他们确实抢了一些,但那些都是青麦,也不过数千亩而已。数量有限。城中五万叛军,加上百姓怕是有六七万人。粮草消耗必然巨大。我们只需困住他们,待到他们粮草耗尽,自然便是士气衰竭之时。郗参军,我这回答你还满意么?”

  谢玄说的事情,众人都是知道的。听他这么一说,确实觉得有理有据。

  郗超冷笑道:“那你知道他们何时粮草断绝呢?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亦或是一年?就算是一个月,那也是对我极为不利的。因为秦国兵马随时可能前来救援,眼下秦国正在攻打燕国。我和大司马分析过,燕国失了慕容垂,必非秦国敌手。也许要不了十天半个月,燕国便要败亡。到那时,氐人必派兵来援。我们等不得。你所为围而不攻,便是将我大军置于危险之地。无知可笑之极。”

  谢玄一愣,皱眉看向桓温。

  桓温缓缓点头道:“谢玄贤侄,景兴所言是实情,我等必须力争十天半个月内攻克寿阳平叛成功。一旦秦人腾出手来,必会来救援。那必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谢玄皱眉沉吟片刻,沉声道:“既然如此,我倒有另外一个攻城之策。”

  桓温挑眉道:“哦?说来听听。”

  谢玄道:“寿阳城城防坚固,守城兵马数量众多,此刻又众志成城,士气高涨。此刻我军强攻,恐难奏效。即便强攻得手,损失也必巨大。需要智取破城。”

  桓温道:“如何智取?”

  谢玄道:“下官认为,只需想办法潜入城中,纵火作乱,必能迅速瓦解其士气。其实寿阳城中的军民内心之中并非情愿为袁真作战,毕竟袁真乃叛贼,其城中兵马有一半是被强征入军,被迫作战。一旦城中有乱,他们必然慌乱倒戈,则寿阳城必破。如能纵火毁其粮草物资,则更能迅速瓦解其士气,令其内乱。”

  桓温抚须皱眉尚未说话,郗超沉声问道:“道理是不错,不过请问谢参军,如何才能潜入城中?若是可以潜入城中,还需要你说么?前番孟忠率军试图入城,后果你难道没看到么?”

  众人纷纷点头,看着谢玄心道:你这想法怕是不能实现,如何入城,飞进去么?若能如此,我们又何必攻城?城早就破了。

  谢玄沉声道:“之前是从水门潜入,那必然是对方严密防范的途径。需知淝水南北贯穿寿阳城,水路是极容易想到的潜入路线。我们想得到,袁真也想得到。所以我们从水门潜入时,才发现水门下方有铁闸,上方有大量弓箭手和伏兵。这便是被他们算计到了。我们试图潜入的计划,完全在他们的意料之中。故而,要潜入城中,当出其不意方可。”

  桓温沉声道:“何种出其不意之法?”

  谢玄缓缓道:“下官认为,可以挖掘地道,攻入城中。”

  大帐之中静默了数息,然后所有人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来。搞了半天,谢玄居然提出来这么个法子来,当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你可知道,挖掘一条地道通向城中,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人力?而且大张旗鼓的挖掘,你当他们都是瞎子聋子么?这个办法,可真是高明啊。”郗超大笑起来。

  众将也纷纷笑了起来。以谢玄的身份,一般人是不敢肆意嘲笑的,除非是忍不住。谢玄这个办法显然太愚笨了。

  桓温也抚须摇头苦笑,轻叹一声。

  “不必大张旗鼓,只需挖掘两三人可爬行入城的地道便可。这样动静很小,再辅之以佯攻掩护,三天三夜便可通入城中。南城照常进攻,派人从东城外三百步外的那片树林里挖掘地道,不露人迹,对方无法察觉。寿阳乃淮河淝河交叉河谷之地,地面松软,并无岩石。挖入地下数尺便可,工程量不大。”谢玄沉声道。

  众人制住笑声,听谢玄所言之后,有人开始认真的考虑这种办法的可行性。

  “然则如何过护城河?护城河深达丈许,你不怕灌水?”桓伊沉声道。

  谢玄道:“靠近城池后需要深挖。从护城河地穿行。不光是护城河的通过问题,城墙地基同样坚深。虽可用斧凿打通,但凿击的声响可能会暴露。所以,为确保成功,需挖深通过。这不是什么难题,无非是多费些气力。”

  众人皱眉不语,这办法听起来似乎是可行的,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桓温看向郗超,沉声道:“景兴觉得如何?”

  “桓公,计划并非不可行,只是我担心两件事,其一,无法在数日内挖通地道。其二,大费周章的挖通之后,无法达到目的。单就此计本身而言,似乎是可行的。”郗超抚须道。

  郗超倒也不是一味的反对,这毕竟是关乎攻城成败的大事,他也不会因私而废公。

  “大司马,谢玄愿意领命主持此事。给我两千人手,三日内必能挖通地道潜入城中。若不能,请大司马以军法处置。”谢玄朗声道。

  桓温看着谢玄,缓缓点头道:“也罢,那便试一试。成了最好,不成也没什么。既不费我大量兵力,何不一试?谢玄,我给你三千人手,你去办便是。”

  谢玄拱手道:“谢玄遵命。”

  ……

  居巢县,午间的田野上炎热无比。

  但大片的田野上依旧聚集了许多百姓,李徽戴着一顶草帽也在其中。他们正在观摩一场奇怪的活动。稻田里,两组百姓拉着草绳正在稻田里走过。长长的草绳弯成一道弧线,从稻穗上划过,一片片目力难以捕捉的烟雾腾起在稻穗上。

  这是一场奇怪的活动,正是由居巢县县令李徽主张进行的。

  居巢县数万亩稻田长势良好,此刻已经进入了抽穗扬花期,这是关键的时期,干系到最终的收成。

  李徽对此极为重视,百姓们自然也极为重视。为此李徽连续几天都在田间地头走动巡察,查看长势和虫害情形。李徽知道,这干系到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能否得到最终的回报。

  这一季稻子的收成将干系到居巢县的百姓能否真正的安顿下来,能否彻底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夏粮的亏欠能否还上,整个居巢县的局面能否全面向好,就看这一季的收成了。

  李徽其实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大晋粮食的亩产其实不高。在吴郡的时候,李徽便知道,大晋上等良田的亩产量不超过四石,中等和下等田亩的产量便更低了。

  这里边最大的问题是稻子本身品种的问题,也有这个时代肥料不足,土地肥力不够的问题。这两者却都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这年头可没有什么高产杂交水稻,受限于品种,可能产粮永远也赶不上后世。

  肥力不足的问题也难以解决。人畜粪便和堆积的有机肥并不能满足大规模耕种的问题。居巢县这里稍微好一些,因为本地百姓有一种手段,便是用湖底淤泥增肥。利用洪水冲积沉淀的河泥给田亩增肥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受限于操作之难,也无法大规模的开展。

  李徽很想能够增产,哪怕一亩增产个三五斗,对于百姓而言也是不错的。对于整个居巢县百姓而言,那更是个大数目。

  如何增产,是李徽这几天和众百姓商议的最多的话题。

  百姓们普遍认为,这段时间要保证肥力供应,让水稻拔穗扬花期间的肥力供应上。就像是生孩子的妇人,怀孕的时候要多吃好东西,从而可以保证孩子生出来白白胖胖的。

  他们决定花大力气将泄洪冲积下来的淤泥运到田头播撒,多少可以增加一些肥力。

  李徽自然不会反对他们这么做。不过李徽考虑的是另一个问题,稻子充分杨花授粉的问题。李徽本来并不懂这些,但这两天心里想的都是稻谷抽穗扬花的事情,这激活了他脑海中后世的记忆。


  (https://www.qshuge.com/3194/3194266/109810528.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