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大明世祖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十一章雄心

第十一章雄心


在封建社会,地图一直是国家机密,非国朝重臣都难接触,普通人了解个县、府就了不得了。

        所以民间多依赖于向导。

        尤其是带兵打仗,地图更是重中之重,历史上那些因为迷路而亡的将领还少吗?

        鼎鼎大名的项羽就是如此。

        汉末张松也自持巴蜀地图,而对曹操傲慢自矜。

        远的不提,崇祯年间因为晋商这样的向导,让满清五次入关劫掠,却从不迷路,丰收而返回。

        朱栎看呆了。

        长江竟然比黄河长。

        燕山横置。

        他的目光看向了南方,淮海大平原,以及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平坦,河流纵横,何来不富庶?

        当然了,引人注目的运河贯穿南北,沿途的城池,如高邮,临清等,都是一等一的繁华之地。

        还有那万里长城,层层叠叠,蜿蜒绵亘至甘肃。

        “西北多山,北方平坦,南方多丘陵。”

        朱栎将目光对向了山海关,那狭隘的辽西走廊,不愧是大明的命脉。

        一时间,他竟然有股大明江山尽入胸怀的错觉。

        心胸瞬间就广阔了许多。

        在他身边的文人们也同样如此,震撼莫名。

        “此地大有来头。”

        朱栎摇摇头,他猜想这块地方很可能是皇帝所为。

        故而,在地图上徘徊了一阵后,他又去向了三楼别处,这里的东西更多。

        如,完整版,且经过修订的《大明律》,三十卷,五百八十条,数十本之多。

        除此以外,与之配套的还有大明三百年来各条律法的典型案例,以及法律诠释,这些是做官必读之选。

        满满的三个书架。

        就算是圣旨,也有两幅。

        当然了,令文人们更为青睐的,则是多届以来的三鼎甲殿试文卷。

        木架上玻璃框住,才任由大家观看。

        而一些西夷地书籍,如圣经,古兰经等,甚至还有朝鲜,日本的史书,这些是买都买不到的。

        不过,朱栎的目光则再次被定住:“前明史?”

        一整套的前明史,就这般被摆放在书架上,任由人借阅。

        为了防止丢失,甚至有专人在看守。

        “只能借阅,不能带走。”

        守书之人轻声道:“而且只能在三楼。”

        就算如此,依旧有大量的读书人盘腿坐下,滋滋有味地阅读着这本浩瀚史书,舍不得离去。

        朱栎也不能免俗,盘腿坐下,借阅了一本,就看了起来。

        忽然,沉醉于书本中的他被推醒。

        原来是时间到了。

        待他出阁,才觉察天色渐黑。

        笑了笑,他坐着马车回到了宅子。

        这时候,他突然觉察到气氛不对。

        门前屋后有大量的陌生人看守,一个个虎视眈眈,对于陌生人格外的关注。

        “这是怎么回事?”

        管家在门口守着,待见到他,立马就迎了过去,亲自带着他进门。

        朱栎疑惑不解。

        “老爷回来了。”管家低声道。

        朱栎这才恍然。

        原来是他的皇帝老子来了。

        果然,在他被带到书房时,果然就见到三十来许的男人。

        一头长发随意的被一只木簪挽起,其唇带薄须,下巴上留着小巧的山羊胡,鼻梁微挺,脸颊充盈,不怒自威。

        玄色的长袍在身,是不是因为烧了煤,所以略微单薄了些。

        在书桌前,则站着与他同样身高的少年,身着薄棉衣,低着头,抿唇不语。

        正是他的弟弟,朱枡。

        “回来了?”

        朱谊汐抬起头,将手中的书放下,看着眼前的私生子:“去了哪?”

        “新明书肆。”朱栎恭敬地答道:“去了二楼和三楼,见识到了广阔的地图,以及庞大的书库,一时徘徊,就误了时辰。”

        “那里阿!”朱谊汐点点头:“你如今考中了秀才,正要往举人,进士努力,去那里正好,开开眼界,增长一些见识。”

        “须知,如今的科举,已经没有了往常的套路,考得越发杂了……”

        这么杂,不也是你的功吗!

        朱栎心中嘀咕,面上却毫无波澜。

        忍受着父亲的压力,他想了想,咬着牙道:“父亲,如今乡试、会试日趋繁重,对于那些寒门子弟来说,读的东西多了,知识浅薄。”

        “而那些士绅之子,却一个个能请名师,饱读诗书,优势太大。”

        “长此以往,怕是不利于朝廷……”

        朱谊汐闻言,微微一笑。

        一旁的朱枡则大吃一惊,大哥什么时候有那么大的胆量了?

        而实际上,朱栎也为自己的胆量而吃惊,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恐怕是今天在那书肆受到的刺激吧!

        朱谊汐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这位私生子,一时间来了兴致。

        如今,卞氏三美中,共有四子三女,只有眼前朱栎,朱枡二人成年了,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了,另外的两个比较年轻,依旧在读书。

        比较来说,朱栎兄弟较为吃亏的,只能是平民出身,但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考上了秀才,也算是出色了。

        原本他还准备给这两位私生子联系个爵位继承,但想着勋贵中有高郃就够了,这两人当文官也不错。

        如今这番话说出口,倒是符合十七岁的年纪。

        年轻气盛,而富有正义。

        朱谊汐沉吟片刻,才道:“李贽,你知道吗?”

        朱栎一愣,旋即他的脑海之中浮现了在三楼瞥过的书: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

        它们正是李贽的作品。

        其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响,且以“异端”自居,大肆批判程朱理学,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尤其是骂当时道学家为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所以,在理学大昌的前明,不只是理学家容不得他,就算是大部分的心学,也很难与之共存。

        毕竟心学就算是再颠覆,也是承认孔孟之道的。

        也只有如今的秦学渐起的绍武朝,才算是让其有了一席之地。

        两者还是有些许的相似之处的。

        如重商,反对空谈等。

        “李贽,孩儿只闻其名。”

        “李贽其人,虽然为人轻狂,一直反对理学,为当世所不容,但你却不知道,他在麻城时,从他讲学的人就有上千人。”

        “许多人不远千里,就是为了来听他上课。”

        朱谊汐轻声道:“这些人是为了听其思想吗?”

        “非也,而是听其讲述八股之道也。”

        历经两百多年的洗礼,八股文这一套格式考了数以万次,聪明的人已经领悟到了诀窍。

        而其中权贵和士绅占多数。

        而李贽却反对八股,要求思想解放,所以就毫不吝啬的讲述八股诀窍。

        因为他,就连贵州云南那样的偏僻之地,也诞生了许多进士。

        “所以,八股文的公平,某只能用在童试,乡试和会试,已经不再公平,而是成为了士绅的摇篮,寒门稀缺阿。”

        朱谊汐叹道:“李贽要求废八股,何不是对八股禁锢思想,且被垄断的担忧。”

        “如今我这般新政,用上个两三百年就罢了,等待后世之人再重新再改吧。”

        朱栎沉默了。

        八股的弊端,如今他才真切的明白。

        “好了。”朱谊汐随口道:“你现如今最大的目标,就是在明年考取乡试,成为举人。”

        “争取三十岁之前入官场,成为一个亲民的好官。”

        朱栎点点头。

        对于未来,他一直以来都是随遇而安,就算是考取秀才也是母亲相逼的结果,如今到真的是有了一番雄心。

        “努力的,趁着年轻更上一层楼,我还能再扶你们一把。”

        朱谊汐笑了笑,让二人离去。

        “哥,你这胆子真大。”

        朱枡凑在跟前,惊诧道:“竟然能在父亲面前说出这番话。”

        “话到了嘴边,怎么也止不住。”

        朱栎摇摇头:“不过,我想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那个书肆吧,对人的冲击太大。”

        “是吗?那我明天也去看看!”朱枡笑道。

        兄弟二人并肩而行,交流起来今日之事。

        而另一边,朱谊汐则揽着卞玉京,寇白门二人,李香君则不舒服,窝在床榻上。

        “爷,真的要栎儿上官场?”

        卞玉京不舍道。

        “迟早的事。”朱谊汐盘着玉兔,随口道:“官场才是男儿本色,况且,他姓朱,再怎么说也有个保底在,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在没有夺嫡危险的明朝,政治漩涡较少,文官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做官确实是一个比较有前途的工作。

        三女会心一笑。

        她们倒是忘了,眼前之人倒是皇帝的身份。

        将来太子继位,面对几个没有继承权的私生子,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会下狠手。

        氛围轻松下,三女不自觉地就感觉到了热,衣衫渐少,皮肤愈红嫩了。

        ……

        库伦。

        曾英突兀地站起,带着亲兵们出了城,迎面见到了一位四十来岁的男人。

        其身着皮袄,身材并没有发福,反而一如既往的健硕,眉毛浓直,嘴唇厚实,一看就是老实巴交,值得信赖的人。

        曾英不敢托大,直接拱手道:“见过征虏大将军。”

        “曾侯客气了。”

        陈东哈哈一笑,牵着马就有了过来:“这番就要吃老兄的粮食了。”

        陈东,汝宁侯,中兴辅国功臣,在勋贵中的佼佼者,在侯爵之中也是第一等的存在。

        无它,因为陈东是皇帝的亲兵营出身,一直掌控着亲军,后来则控制侍卫司,皇帝的安危由其保护。

        可以说,皇帝对他是最为信任。

        所以在争夺帅位的时候,表面上来看选择性很多,实际上,陈东一直位列一席。

        只是大家都以为皇帝舍不得他,不想放其离开京城。

        但不曾想,皇帝终究是恋旧的,为酬其功,给陈东授与了将军之位,让其领导大军北伐。

        曾英见其面容,心中一叹:这晋爵国公,怕是稳如泰山了。

        这般想着,他脸上的笑容却没改分毫,反而愈发的热切起来。

        陈东却没有自傲拿大,也很客气。

        毕竟面对太子的岳父,他的资本着实也不太厚。

        这般,俩人来到了库伦城内。

        陈东对于库伦的繁华倒是没多大惊讶。

        “如今库伦建了五座军城,屯粮近两百万石,大军有近五万。”

        曾英一五一十地述说道:“其中骑兵两万,步兵三万,如果需要征募的话,漠北还能出万骑。”

        “够了。”陈东轻声道:“我这次北上,带了察哈尔,绥远征召的蒙古骑兵两万,还有京营的骑兵两万。”

        “另外,还有一万火枪兵和炮兵,合计五万出头。”

        “十万人,足以颠覆所谓的奉京府了。”

        此次行军,为了尽快的达到漠北,陈东携带的粮食不多,只是够路上所食,余下的都食在漠北。

        而很显然,两年的运粮,让漠北成为了大粮仓,根本就不缺粮食。

        两百万石粮食,足以十万石军支半年了。

        如果战马再减少一些,仅仅是士兵的话,一年都行。

        聊了下漠北的形势后,曾英拿出了一幅路线图:

        “在这之前,为了怕迷路,我效仿粮道,也建起了一座座的营地,大军沿着营地方向行进即可。”

        “库伦距离北海近两千里,如果十万人都是骑兵,那么十天即可,但如今这般,起码要走大半个月。”

        陈东不置可否:“步兵也可以骑马代步。”

        “这些人在北伐之前,就已经陆陆续续的练过了,虽然算不上多精湛,但到底是能骑马的。”

        “这样一来,咱们争取十天抵达北海,彻底拿下满清。”

        听到这话,曾英满脸凝重:“此站离京四千里,那是旷古未有的大战。”

        “昔日的蒙古人,都打到了罗刹国了,其可以,咱们也可以。”

        陈东随口道:“只要不迷路,粮食不短缺,某就能拿下苏武牧羊的北海,大明的东西南北四海,也就彻底的齐全了。”

        “勒石燕然哪里够,咱们这是饮马北海。”

        (本章完)


  (https://www.qshuge.com/3190/3190962/763243124.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