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大明世祖飞天缆车 > 第四十六章太医院

第四十六章太医院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自然而然也就诞生了,促进经济的发展。

  不过在大明,钱庄等玩意,必须服务于朝廷。

  对于大明钱庄,如果说在全国的省会城市建立分舵那是手到擒来,但要是遍布全国,那就有点难为人了。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地方钱庄加盟,从而遍布全国。

  例如,地方上缴赋税,就可以摆脱解押的问题,轻松不少,而对于朝廷来说,从半年为周期的赋税上缴变更为一两个月,这是极其有利的。

  各地官吏俸禄的发放,从县至府、省,皆由钱庄下传,不知解放了多少人力物力。

  钱庄的大范围应用,也能适用于军队。

  以前的军队俸禄,是由军法官掌控的,就是为了避免将领克扣军饷,收买人心。

  而如今,朝廷下发饷钱,直接可以发送到兵卒们的钱庄账户中,谁也无法过瘦,饷钱实打实的。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朝廷没钱,亦或者天怒人怨,不然御营是不会造反的。

  而且,像是赈灾,直接一道命令,本地官吏就能从当地钱庄中提取钱财救济灾民,不知道节省了多少时间。

  而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稳固统治。

  朱谊汐就是那么自私,没办法,人性嘛!

  他不介意在稳固统治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而当进步阻碍统治时,那就是找死了。

  例如,他当然知道,土地问题就是社会核心,平分土地绝对万能。

  但他绝对不会去做,也不可能去做。

  平分土地就得打倒士绅,而士绅则又是统治阶级的核心,自己抽掉自己的体系,那就是自取灭亡吗?

  况且,军队能战斗力强悍,打跑满清,除了有火器的帮忙,制度的创新,核心动力就是因为分配土地。

  大量的军田,勋田分配出去,你这时却要平分土地,合着军队累死累活,普通人就能躺赢,这他么谁不造反?

  “部分府城,所有省城,将由大明钱庄负责赋税转运,大量的县城,由尔等转承负责。”

  皇帝表情认真,一字一句道:“即日起,钱庄、票号等吸取百姓钱财的机构,主号必须放在京城,受朝廷监督。”

  “是——”

  应付完陕商后,朱谊汐又对徽商进行了商谈。

  随后,晋商们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来到京城。

  就此,陕、晋、徽三大商帮,以及部分地方商帮,获得了地方赋税转承的机会。

  为了避免垄断,三大商帮必须各自成立不小于十家的钱庄,从而配合大明钱庄。

  由此,陕商被允许在陕西,河北,山东,两湖,河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设立陕庄。

  晋商则可在山西、甘肃,绥远、宁夏,两广地区,转承地方赋税。

  而徽商,以及曾经的盐商们,则获得在江南三省,福建,浙江五省转承赋税的资格。

  换句话,三大商帮们只是获得了转承地方赋税的权力,而并非是垄断这些地区的金融,其他商帮钱庄都可以活动。

  大明钱庄作为户部直辖的钱庄,则主要负责两京,两督(宣大、蓟镇),省城,以及部分府城的赋税转运。

  不以获利为目的,而是方便户部用钱。

  这些事情,并非是立竿见影,而是长久的工作,没有个七八年,根本就不见踪影。

  全国近两千个县,两百来个府,这是多么庞大的工程,即使是民间商帮们百般努力,光是赶路就得费不少时间。

  但是一旦完成,那效果就极其惊人。

  朝廷对地方的了解,控制,将会达到空前的地步。

  这就是中央集权啊!

  朱谊汐来不及感叹,就又忙碌起来。

  他这次接见的,就是太医院令。

  在大明朝,主要的官位都是由科举流通,父子为官,族亲同朝的很少。

  但医官、钦天监,却是例外。

  无他,人才的稀少,这玩意靠家传。

  太医院的医官们虽然看病不咋地(怕背责任),但干活却是麻溜的很,很会看皇帝的眼色行事。

  考虑到大明皇帝的短寿,这群太医们他实在不敢用,所以去年他召集天下的名医,以编撰《绍武医书》的名义留在京城。

  由此一来,整个京城的医馆,立马增了上百家。

  皇帝也没让他们入太医院,直接在民间摆馆子为百姓看病,毕竟医术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皇宫得了莫大的好处,病死的宫女、宦官减少,皇子公主们也无夭折。

  百官、勋贵也得了好处,看病不用愁了。

  所以对于这些太医,皇帝也没一杆子打死,而是让他们在京城附郭四县,即宛平、大兴、宣武、崇文四县,大范围的普及牛痘。

  虽然太医们百般不愿,但朝廷文武百官,以及勋贵们却乐意至极,谁也不想让全家人待在病窟中。

  这也是为何皇帝经常去玉泉山庄指责的人很少,防备瘟疫嘛,理解。

  “自绍武二年至今,历经两年,臣与太医院数十名大夫,百余学徒,以及民间大夫们一起,给全城百姓们接种了牛痘。”

  太医院令一把辛酸泪地述说着辛苦。

  比如多少太医们累病了,多少人晒黑了等等,总而言之,就是来要好处的。

  甚至他明里暗里都暗示,皇帝呀,民间大夫靠不住,还得留俺们太医院的大夫能行。

  您瞧,几十万人都种痘了,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

  对此,朱谊汐心知肚明,却故意忽略,对于小命,他可在意的很。

  “朕明白了。”

  皇帝亲切地笑道:“你们也辛苦了,所有人官升一级,赏赐年俸,以为嘉奖。”

  “辅助的民间大夫,一律赏赐百块银圆,赐予仁心济世牌匾一副……”

  “另外,参与此事的官兵、衙役,也赏俸三至半年,军官们升一级。”

  “多谢陛下——”

  升官加上赏赐,这待遇算是优厚了,太医院令只能感激涕零。

  太医院的医官们分为三等,医生、医师、医官,院内医术分十三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按摩等。

  其来源是选医家子弟,经考选入院,称医生,由医官系统教授,分十三科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任为医士。

  可以说,太医院吃亏在于为皇帝服务,战战兢兢,生怕连累到了家族,十成水平不敢发挥三成。


  (https://www.qshuge.com/3190/3190947/731155532.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