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医术再好,也救不了人心
不是塞红包。
更不是求许秋或者是医院垫付医药费。
庄稼汉一抹脸上的眼泪,道:“医生,俺求求你,别救他了,让他就这么死吧!”
轰!
这句话让杨钰恩心里炸响,她露出惊骇之色,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放弃抢救?
让自己儿子等死?!
杨钰恩想了好几个场景,老父亲下跪救儿,或者是砸锅卖铁凑医药费,等等,却没有想到,这位淳朴的、黝黑的老人专程找到许秋,只是为了让医院放弃抢救。
“为……”
杨钰恩刚想要问话,又立刻顿住,把话憋了回去,静静地看着许秋。
许秋微微点头:“问。”
她这才吐出一口气,扶起了庄稼汉,道:“为什么放弃抢救?”
“家里没钱了。”
“没钱……你当时不是说一定要救回来?”
庄稼汉低着头:“因为包工头以为俺儿子肯定会死,死了的话,只要赔那么几十万。”
杨钰恩无法理解,“可现在他活下来了啊,只要继续做手术,他肯定能活着!”
庄稼汉抬起头来,深凹的眼球望着杨钰恩道:“那你说,他以后还能在工地干活吗?”
“这……大概是不行的,能回复自理能力,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包工头也知道,他怕俺们家以后再找他麻烦,要他负一辈子的责,所以一次性给了俺们一百五十万……这可是一百五十万啊,三倍的赔偿金!”
杨钰恩沉默半晌:“可是,负一辈子的责,不是应该的吗?”
庄稼汉听到这话都笑了,笑得又惨又难看,“俺们村这么多出去打工的,还有好多六七十的在工地上干,摔死的赔个十几万,摔到半死的能赔好几倍,但俺从来没见过包一辈子医药费的。”
杨钰恩没反应过来:“前几个月很多地方不是出台规定了吗,高龄老人不允许进工地了。”
“不准干活……是俺们想干活吗,是没钱啊,不干活饭都吃不起啊……这个规定一出,我们本来能和年轻人同工同酬,结果呢,工地反而压我们的价格,以前一天能拿两三百,现在说是上头不给聘用我们这些老头,要用的话冒风险,只能给一百来块钱,苦啊!”
杨钰恩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意识到,老庄稼汉口中这句“吃不起饭”,不是年轻人拿着最新款的手机,用着近乎奢侈的化妆品时,调侃似的吃不起饭。
他说的,是真的吃不起一粒一粒的米饭,几块钱一斤的大米压在他肩上,都是沉重的负担。
“可是你不是都有150万赔偿,有钱了为什么不治?”
问出这句话后,不等庄稼汉回答,杨钰恩就自己沉着脸站回了许秋身边。
她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也懂人间疾苦。
一个农村的汉子,却只能跟个植物人一样躺在床上,还得腾出一个人来照顾,多少家庭能负担得起?
“那还等什么,赶紧办理了手续出院。”杨钰恩叹了口气。
放弃抢救还不简单,签个免责声明书,办理出院就得了,没有医院会拦着,也没有医院敢拦。
对于这种被放弃的病人,哪怕是许秋也无能为力。
他只是个医生。
超越治病救人的职权,丧心病狂般想要救下每一个人,这已经不算是医生了。
早晚会出问题。
“不能出院。”这时,庄稼汉坚决地摇了摇头。
“不出院是什么意思,不救,也不出院,你想让他在医院熬死?”杨钰恩觉得不可理喻。
庄稼汉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150万拿去给小儿子买房子了,还有一部分拿去翻新老屋,死人都不能去,晦气。”
这一刻,杨钰恩彻底沉默下去。
她不知道家属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只知道回过神来时,许秋已经若无其事地在处理各种病历了。
“自己坐。”
许秋头也没抬,对杨钰恩说道。
“好……”
杨钰恩在沙发那边坐下,又沉默了好久,突然舒了一口气,道:“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如果强行抢救下去,这个病人活得也会很艰难,生命质量极低。
而且,家庭、工地老板,还有社会,都得为抚养、治疗他付出巨大的代价。
他死了,所有人都轻松了,谁都没有负担,他的家庭还能拿到150万赔偿金。”
许秋扫了杨钰恩一眼。
尽管这个说法非常残酷,但却有一定的道理。
许秋自己,包括医院各方,其实比家属、亲人,更希望病人活下来。
但有的时候,空有一身医术,却不一定能有用武之地……真要救了,医药费倒是小事,几十万而已,许秋给得起。
但往后他漫长的人生谁又来负责,谁来买单?
家属不愿救,一个已经被至亲放弃的人,医生也只能是一声叹息。
……
当晚,庄稼汉就签署了十几份免责声明书。
包括拒绝吸氧、拒绝心电监护、拒绝气管插管、拒绝抗生素抗感染等等……
就连最基础的输液也全部停了。
半夜的时候,病人果然清醒过来,感受到身上的痛苦,他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哀嚎声。ωωw..net
庄稼汉在病房外站了一夜,始终没有勇气推开病房的门。
第二天一早,他重新找到了许秋。
“医生,你给俺儿子换成vip病房,再给他最好的止痛药。”
许秋点了点头。
杨钰恩不理解,等家属走后,愤愤地道:“这算什么,鳄鱼的眼泪吗?还是给自己良心的慰藉?”
许秋拍了拍桌上厚厚的病历。
小实习生施怜赶紧跑过来抱起,准备一会儿送回住院部那边。
“走吧,早交班。”许秋摸了摸空空的口袋,熟练地接过了杨钰恩递过来的红笔。
……
这次的早交班,重点无疑正是昨晚收治的脸部凹陷病人。
交班医生云梅照着交班记录念了起来:
“家属拒绝一切有效治疗措施,病人的情况持续恶化,由于没有上心电监护等,无法判断病人具体的身体状况……”
这一段,让在场的医生都叹了口气。
临医以前就是个小医院,因此,很多医生其实没什么背景,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
他们很清楚,真正贫穷的农家人,不可能养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甚至需要时时照顾的人,哪怕这个人是独生子女。
更何况,病人家里还有一个年轻的弟弟……
(https://www.qshuge.com/3171/3171145/18991972.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