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削你哦
看到军中疫情得到控制,北宫静不由得松了一口大气,对李睿说:“没想到你不光种田厉害,还精通医术啊,真是全才!”
李睿不大好意思的说:“这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卫生知识啦,没什么了不起的!”
北宫静正色说:“不,这非常了不起!你不知道瘟疫的可怕,像这种疫病,若是控制不住,放任它蔓延,干军万马都会被毁于一旦的!你拯救了这两万多精兵强将啊!”
李睿挠挠头,咧嘴笑:“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有一点点了不起呢!”
北宫静说:“是很了不起。”
李睿说:“回头我就让地方官吏将预防痢疾应该注意的事项印刷出来,张贴到每一个村庄去,让所有人都喝热水,注意个人卫生,这样的话痢疾就没什么机会作威作福了。”
北宫静说:“理应如此。”
摆平了瘟疫之后,北宫静留下两干余人据守义阳,然后率领大军退回江陵,开始为渡江平定杜弢之乱作准备。
过去几个月,杜弢的日子都不大好过,王如已经被押到宛城去五马分尸了,曾经与他结盟的五溪蛮夷纷纷被南阳小朝廷收买,不再帮助他,甚至还跑去给南阳小朝廷当兵,要帮着南阳小朝廷揍他!曾经被他压着打的华轶现在正威风凛凛的跟在南阳晋军后面向长沙发动猛攻,跟他打得有来有回……可能是受了五溪蛮夷的影响,就连一向跟官府不对付的山越也不再帮他,甚至开始跟他作对!
打从“北宫静”这个名字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之后,他就没有再碰到一件顺心的事!
这个凉州小儿简直就是他的克星!
杜弢知道自己不是北宫静的对手,所以当王如被五马分尸、晋军由豫章向长沙发动进攻之后,他开始认怂,不断派使者到豫章、江陵去,表达自己归顺朝廷的意愿。北宫静也不打算赶尽杀绝,见他有意发顺,便放缓了攻势,准备谈好条件后接受他的投降。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石勒打到了淮河边,即将席卷两淮地区,饮马长江!为了挡住这股野蛮洪流,保护江淮百姓免遭屠戮,北宫静只能先放下杜弢,领兵两万越过桐柏山,向义阳发动进攻,就连进攻长沙的那支大军也退回了豫章境内,萧育率领七干精兵劲卒渡江北上,进驻合肥,协助江东晋军保卫江淮地区,湘州的危机一下子就没了。
然后……
杜弢觉得他又行了。他认定胡人势大,江东无法幸免,南阳小朝廷也一定会在这股可怕的野蛮洪流的冲击之下灰飞烟灭……那还谈个锤子啊!于是,在石勒被连绵三月的冷雨困住,忧心忡忡的时候,杜弢指挥大军再一次向豫章发动了进攻,接连拿下了萍乡、芦溪、宜春、万载四县,整个豫章为之震动,华轶更是吓得一溜烟渡过长江跑到义阳去抱着北宫静的腿大喊救命!
他是一如既往的打不过杜弢。
可杜弢干算万算,愣是没算到石勒会知难而退,觉得江东这个副本不好刷,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活见鬼的撤军北返,跑去河北刷王浚这个副本了!当得知石勒撤军后,他仿佛屁股被人捅了一支冰琪淋,心凉了半截。大佬啊,我是认定你能打下建邺摧毁江东政权才觉得自己又行了,撕毁了之前的协议继续跟南阳小朝廷开战的,现在你跑了,我怎么办?我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凉拌!
石勒撤了,他的噩梦再一次率领那支被磨砺得更加锋锐的无敌军团再一次出现在了长江对岸,隔着滔滔江水,他都能听到她磨刀时发出的那种沙哑的、让人头皮发麻的声音。被支配得团团转的恐惧再一次袭上心头,杜弢觉得自己又不行了,他想归顺朝廷!
可惜,这次北宫静不会再给他机会了。这是你想叛就叛,想降就降的吗?你老几啊?这次不把你骨头拆了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拆杜弢骨头这种小事倒用不着李睿插手,所以他只在荆州作了短暂的逗留,便马上动身前往襄城了。
那里有一个天大的麻烦正在等着他。
今年的气候一如既往的见鬼,石勒大军在葛陂呆了多久,那雨便没完没了的下了多久,沤到石勒都快长霉了,可是南阳、襄城、颍川等地雨水却少得可怜,尤其是襄城和颍川,自春季以来几乎滴雨未下。颍川现在在石勒手里,基本上也没啥农业可言了,所以下不下雨影响并不大,但襄城可是控制在南阳小朝廷手里的,那里有三十几万军民盼着田里的庄稼长起来好改善生活,而襄城去年也早早种下了冬小麦,小麦的抗旱能力可不如粟,如果天继续这样旱下去,小麦是会绝收的!
李睿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大麻烦。
他匆匆赶到襄城,召见襄城郡守,直接了当的问:“旱情如何?有缓解的迹象吗?”
司马范战死后,北宫静继任大司马,总领三军,她那个襄城郡郡守的职位就不能继续兼着了,豫州刺史的职位还挂着,但襄城郡郡守之职交了出去。
交给了去年冬季带领两万户乞活军和荥阳百姓南下投奔南阳小朝廷的荥阳太守,李矩。
对,就是历史上那个著名的荥阳保卫者、北方著名钉子户、像刘琨一样在强敌环伺之下坚守了近二十年的孤独守卫者,李矩。
李矩是一个悲情人物。
貌似在两晋之交,但凡是留在北方坚持抵抗的,都是逃不过悲情命运。没有死在匈奴人手中,倒死在了自己人暗算之下的刘琨一家、壮志未酬忧愤而死的祖逖、一粒粮食都搞不到只能以鼠雀树皮草根充饥的郗鉴、宁可舍弃儿子也要继续抗胡,最终兵败被杀的邵续……在这个天下崩离、尸山血海的年代,牺牲得最惨烈的都是这些民族的脊梁,活得最滋润的是那帮看到有危险立马跑路的无耻王八蛋。
李矩亦是如此,他在永嘉五年被任命为荥阳太守,西晋灭亡后他一直坚守在那里,带领荥阳军民艰难地抵抗着羯胡、匈奴的轮番进攻,挣扎着生存下去,刘聪几次派大军要拔掉这个钉子户,都让他击退了,石勒亲自上阵也没能搞定他。他的坚守一度迎来了曙光,在他咬紧牙关熬过了最艰难的将近十年时光之后,等来了祖逖北伐,李矩、郭默等等跟胡人血战多年的将领都加入到北伐的序列中,中原军民在祖逖强大魅力的感召下抛下往日恩怨,团结一心共抗胡虏,历经三年血战,终于光复了大半个河南,这一刻,所有留在北方坚持抵抗的英雄们的心情无疑是万分激动的,他们的苦难终于要结束了,这位强大的统帅将带领他们渡过黄河,联合在河北坚持的段部鲜卑驱逐羯胡,再经山西向关中进攻,击灭匈奴,这破碎的山河将被他们的血与魂重新铸成一个整体,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然而,这终究只是一场幻梦。朝廷无心北伐却猜忌北伐功臣,同时内斗不休的局面让祖逖忧愤不已,一病不死,最终在中原军民的恸哭中去世,他一死,就没有人能拢得住大局了,原本团结在他麾下的各种军头、豪强迅速分化、瓦解,甚至开始窝里斗,石勒趁机大举反击,好不容易收复的土地大片大片地沦丧。绝望的形势再加上被朝廷抛弃的愤怒让北伐大军迅速瓦解,大批大批的投降,李矩麾下也有大量士卒逃亡甚至叛变,大势已去,他也无能为力了,只能带着最后一百多号依旧忠诚的部下逃往南方,最终在鲁阳坠马身亡,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征战生涯。
悲剧吗?
确实是悲剧,但这就是两晋之交留在北方坚持抵抗的男儿们的宿命,能像温峤、郗鉴那样南渡最终成为东晋朝廷干臣,享受高官厚禄最后善终的,极少极少。
不过这次李矩没那么傻,他知道自己实力单薄,没有办法对抗匈奴汉国和羯胡任何一方,所以一直跟南阳小朝廷保持着联系,看到南阳小朝廷站稳脚跟后立马就安排南下投奔的事宜。去年冬天,羯胡在与南阳小朝廷的大战中被打得大败亏输,跑到南方碰运气去了,眼看时机成熟,李矩立马带领乞活军及荥阳军民共计两万户,将近八万人,一路经嵩山、伏牛山,历尽艰辛最终抵达襄城,投奔了南阳小朝廷。他在这次大迁移中表现出出类拔萃的组织能力,好几万人的大迁移,沿途胡人、盗匪多如牛毛,又衣食奇缺,不出意外的话这又是一条血泪之路,可是在他出色的组织之下,近八万军民只付出了不到两干人病死、战死于途中的代价便顺利抵达了目的地。
尽管一个个都骨瘦如柴了。
这么出色的人才自然不能放过,元帝在征得北宫静同意后当即便下旨封李矩为襄城太守,襄城地区的军政事宜悉数交给他。
地方大员军政一手抓这无疑是很危险的事情,很容易演变成藩镇割据。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能够组织大兵团与胡人大军正面对抗且不落下风的人就这么几个,司马范已死,北宫静忙着平定湘州叛乱,李睿要搞好财政、吏治和农业,都忙得团团转,谁也顾不上襄城这个烂摊子,只能让李矩来了。
(https://www.qshuge.com/3160/3160621/109588654.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