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戚继光的接任者
第1148章 戚继光的接任者
让申时行觉得打这一仗能得到的好处甚至可以超过实学一派,这难度可不低。因为这里头的功劳主要就是战功,而战功么……那就相当于是让申时行觉得李成梁能够力压戚继光。
申时行虽然不是很通军事,但他也知道之前李成梁比戚继光露脸是因为朝廷的政策要求。
西怀东制嘛,戚继光又没机会“打出去”,当然捞不到什么功劳,但戚继光守蓟镇守得滴水不漏,这能耐还会有假?再加上现在大宁城到了大明手里,戚继光出兵反倒比李成梁还近一些了,这就更为“抢功”取得了先天优势。
所以正常来讲,这个工作可不简单。
不过高务实却笑了起来,道:“大司马,这有何难?把戚继光调回京师就行了。”
梁梦龙愕然道:“戚继光怎么调回京师?他又不是文臣。”
文臣边臣调回京师好安排,通常先在兵部混个侍郎,然后看怎么转任,但武臣就不同了。武臣一般没有回京这种选项,因为即便挂了五军都督府的几个都督衔之一,京师的五军都督府也没有边将边帅的萝卜坑——你回来的话,人家勋贵上哪去挂着?
高务实当然也知道这点,笑了笑道:“大司马可知学生昨夜在宫里很晚才回?”
梁梦龙目光一闪,笑道:“你的消息,京师无人不知啊。”
高务实也不去分辨,只是道:“大司马可知学生与皇上说了什么事?”
“你真要动京营?”梁梦龙慎重地道:“京营可不是等闲之地,虽说你和成国公他们一直交情匪浅,但京营可是他们的命根子……”
“学生没打算动他们的摇钱树,反而给他们减轻了负担——彻底减轻。”高务实微笑道。
“啊?怎么说?”
高务实便把战、农、匠分开的事和梁梦龙说了,然后又给他介绍了一番禁卫军的事。
梁梦龙听罢,有些迟疑地道:“可这样一来,京营就真的只有六万兵了,外头要是知道……”
高务实摇头道:“分开归分开,名义上他们还是掌握着数十万军户,这些人既然还是军户,那么理论上来说只要是需要打仗,他们也还是要放下锄头端起枪的,外头不敢多想。”
梁梦龙想了想,觉得倒也是这个理,便道:“这想法倒也不是不可行,但我觉得这征募流民一事,恐怕还是你自己掌握比较好。不是我背后说人闲话,这些个勋贵们……只怕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挑选兵源了。”
高务实哈哈一笑,道:“说让他们负责,其实他们哪里会懂这个?此事学生心里是明白的,所以学生挑了一位天底下最会选兵之人来做这件事,只是他人还没到,因此先这么说着。”
“此人是谁?”梁梦龙心里隐隐有了些猜测,但还是觉得要问出来才放心。
“正是戚继光。”高务实笑道:“他也是学生选定的第一任禁卫军司令。”
“我想也是。”梁梦龙笑了笑,忽然迟疑道:“不过求真,一人掌握六万禁卫军,这件事皇上真的放心?”
高务实道:“一来禁卫军司令任期有限,二来……学生也没说不准皇上在禁卫军里放监军太监啊。”
其实理论上高务实是非常反感监军太监的,但这事他再怎么反感也没用,大明的制度、传统摆在这里,六万禁卫军没个监军太监存在,就算皇帝是朱翊钧这个高务实的老同学也忍不了——怕啊!
别的不说,唐朝的神策军那可是废立天子跟闹着玩一样的,这玩意是能说笑的?
所以现在这支规划中的禁卫军,实际上还是“三权分立”:军事主官是戚继光这个预备中的司令,文臣方面直接的管理者就是高务实这个协理京营戎政,皇权的代表就是监军太监了。
不过昨晚高务实和朱翊钧有交流过一下监军太监的职责范围,高务实坚定的表示监军太监不能过问平时的军务,他的任务有且只有一项,就是监督包括戚继光在内的禁卫军高级将领。
朱翊钧有什么真实想法不好说,但至少当时是同意了的,只是表示具体的职责划分需要高务实写出详细的细则交给他看。
梁梦龙一听皇帝基本同意了,也就安了心,又想了想,道:“若是果能如此,倒也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戚继光离了蓟镇,申瑶泉应该会比较有信心一点……但戚继光若走了,蓟镇怎么办?”
高务实迟疑了一下,道:“其实学生心里倒是有两个人选,只是究竟选谁,还有些犹豫。而且学生猜想,这两个人选可能都不符合大司马的标准。”
梁梦龙哈哈一笑:“这话是怎么说的,你又知道我对蓟镇总兵有什么样的标准了?”
高务实道:“既要战功赫赫,又要老成持重,这两条总跑不了吧?”
梁梦龙笑容一僵,迟疑道:“怎么,你要推荐的人是没有战功,还是不够持重?”
高务实道:“战功倒是也拿得出手,就是这个持重……要看大司马怎么看待了,若是光从年龄来看,恐怕是不太符合。”
梁梦龙心中一动,道:“这么说,是两个年轻将领?”他稍稍一顿,点头道:“也罢,你先说来我听听。”
高务实道:“一个是麻贵,一个是刘綎。”
梁梦龙顿时恍然,不过却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思索了一会儿才道:“麻贵在漠南大战有不小的功劳,刘綎在这次缅甸之战也立下殊功,从能力上来说,他们倒也应该能够胜任。”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果然高务实就听见梁梦龙继续道:“他们俩的资历实在不太够,骤然出任蓟镇总兵,只怕难以服众。依我看来,求真若是当真想要用他们,也不是不行,但一开始最好只做个蓟镇副总兵,不要给总兵,容易拔苗助长。”
梁梦龙这话算是很交底了——可以给副总兵,但总兵还是得找一位老将,否则就算他同意,只怕京师的衮衮诸公也不放心啊。
这蓟镇可是京师头号门户,万一给了个靠不住的“小儿辈”把守,哪天把蒙古人给放进来了怎么办?谁负这个责?
不过如果麻贵和刘綎都不行,高务实也就一时不好推荐了,邓子龙固然年纪比他俩大了不少,但梁梦龙刚才明确提到过“资历”一项,而这一项邓子龙也不符合,因为他的仕途走得并不顺,要不是高务实这次给他机会,他还升不上来。
高务实想了想,没想到特别好的人选,于是便问梁梦龙:“那这总兵人选还是得大司马定夺,学生一时没有什么推荐之人了。”
梁梦龙之前也没考虑过这件事,高务实这样一说,他也陷入了思考。
过了好一阵子,他才道:“求真可知道杨四畏此人?”
知道肯定知道,高务实点头道:“此人是昌平总兵。”
梁梦龙问道:“你看他怎样?”
高务实有些意外,微微蹙眉道:“他……是辽阳人吧?”
梁梦龙哈哈一笑:“是辽阳人不错,不过听起来求真对他有些误会——你以为他和李成梁是一路的?”
高务实有些意外:“原来不是?”
“当然不是。”梁梦龙摇头道:“你别以为只要是辽东将领就都是李成梁一派的,要知道李成梁崛起的时间可不算早。事实上,李成梁是隆庆四年才因为原辽东总兵战死才接任辽帅,而杨四畏在隆庆二年便已经出任昌平总兵了——确切的说,正是因为杨四畏调任去了昌平,才空出了当时的辽东副总兵位置给李成梁。”
哦,原来他还是李成梁的“前辈”。这下高务实就明白了,杨四畏显然不大可能跟李成梁是一路,因为他的资格比李成梁更老。
“此公今年有寿几何?”高务实问道。
梁梦龙之前做过蓟辽总督,昌平是他的辖区,他当然知道杨四畏这个昌平总兵的年纪,答道:“五十三或是五十四,年岁还是合适的。”
那倒是,这个年纪做大帅简直相当合适——听起来都比刚刚三十出头的麻贵和年仅二十五六的刘綎靠谱多了。
不过高务实对杨四畏还是不太熟悉,不好直接表示同意,而是又向梁梦龙了解了一下此公的过往,梁梦龙倒是知无不言,为他介绍了一番。
杨四畏字敬甫,别号知庵,原籍安庆桐城。因先祖随征北调辽东任指挥佥事,遂为辽阳人。其父杨应奇,先后驻守宁远、开原等地,由裨将升为参将,在当地也算颇有威名。
早在嘉靖三十二年,杨四畏就“领乡试、癸丑中会试(这里是指武举),授辽阳卫所镇抚”。任职不久,他感到自己虽武艺出众,但很欠缺军事理论和文化素质,恐怕将来难成大器,于是弃官不仕五年,埋头读书,学问大增。
到了嘉靖三十七年,正好碰上辽东大饥,几乎易子而食。杨四畏遂上疏“救荒四策”,其赈给、治盗,俱称有法,当地人甚敬之。于是没多久,他便重新任职,出任山海关守备。
嘉靖四十一年的时候,时任兵部左侍郎葛缙奏请朝廷增设宁前兵备道,调杨四畏任宁远游击将军。到任后,面对天苍苍野茫茫的宁远大地和蒙古铁骑的威胁,他奋起创业,白手起家,讨薪募卒而训练之,习骑射,开芜田,建营舍,很快建立起一支勇敢善战的军队——当然这是指他的家丁——为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四畏在进驻宁远后的短短数月间,数万蒙古军队曾三次进犯宁远属内的沙河驿、瑞昌、黑庄等地。而他仅率所属千余人马(家丁),以一当十,冲锋陷阵,出奇制胜,屡摧强虏。
据梁梦龙告诉高务实,当时杨四畏在一次战斗中,曾身中十六箭,仍令众将士“唯其马首是瞻”,奋勇追杀敌军,从此他便以能征惯战扬名。
到了嘉靖四十三年,杨四畏又随时任辽东总兵佟登大破东夷,也就是女真,然后高升开原参将,统领三万卫、辽海卫、铁岭卫三卫共十九座城堡——这里恰好是李成梁的老家。此间,他还两次大败入犯的蒙古军,改调蓟前马兰峪参将。
嘉靖四十五年,杨四畏升任辽阳副总兵。隆庆元年,蒙古军再次大犯宁远。杨四畏随总兵王治道深入敌后,反戈击之,大破敌阵,斩首百余级,获马匹、器械无数。接着,蒙古军队又入犯辽阳数次,他率领当时的开原参将李成梁联合作战,在虎皮驿大败入侵之敌。
这就是梁梦龙说杨四畏是李成梁老上司的来历了。
翌年,杨四畏从辽阳副总兵调任昌平镇总兵。从此,他与戚继光“联辔行边”。从居庸关至山海关一千两百里的边防重地,设立水关,创设四城,筑墩台一百九十九座,使明军战守兼备,固若金汤。前年,也就是万历九年,杨四畏进秩右都督,特进荣禄大夫,官至正一品。
梁梦龙的这些话让高务实除了知道他是李成梁过去的上司之外,还得知了一个重要信息:他和戚继光也是合作多年的,而且负责的同一道防线的东西两截——戚继光在东,杨四畏在西。戚继光没有出过岔子,他杨四畏也同样没有。
高务实暗暗称奇,心道:隆庆朝提拔的将领都很厉害啊,这杨四畏我都不是很熟悉,当初做观政的时候也没太在意他,但却想不到他还真是个人才。
不过转念一想也是,三伯在用人上一贯严格,正是他建立了人事档案,要是杨四畏没有正才实干和拿得出手的战绩,三伯怎么可能把他摆在昌平总兵的位置上?要知道这个昌平总兵,那可是正好守着皇陵的!这位置虽然带的兵马不如他东西两面的蓟镇、宣府那么多,但重要性那可一点不低。
高务实终于笑了起来:“还是大司马熟知边务,如此看来,杨四畏的确是最佳人选,学生对此完全认同。”
——
感谢书友“曹面子”、“单骑照碧心”、“不吃清蒸鱼”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波密万岁”的月票支持,谢谢!
(https://www.qshuge.com/3157/3157706/117268278.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