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0章 意向
“在商言商,在政言政。”高务实微微一笑道,“教宗希望我大明做到什么,而他又能给我大明来带什么益处,这些关键问题在这封信中都没有明确说明,反而只是含糊其辞地带了过去,这叫我如何同意……为其与皇上分说呢?”
利玛窦没有注意到高务实最后差点自承这份盟约只要他点头就能通过,而是认认真真听他说完,然后就事论事地道:“首辅阁下或许有所不知,似这般重要的外交盟约,在我们欧洲而言,往往不是一次交流便能完成的。因此,对于圣座的这封亲笔信,您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明确的外交意向,但并不能理解为这是同盟条款达成之前的最后定稿。”
“也就是说,各项具体条款都需要你来我往地慢慢谈,是么?”高务实呵呵一笑,摇头道:“恕我直言,若无强大的外力相助,天主教诸国在此后至少一百年内,都不会有机会看到压制住奥斯曼帝国的希望——您相信本阁部对世界格局的判断能力吗?”
利玛窦十分严肃地点了点头:“在下完全相信您的判断,元辅阁下。在下来到大明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二十年了——万历十年时在下便抵达了澳门,在花费一年时间初步完成简单的汉语学习之后,于次年进入大明内地,开启了神圣的传教事业……
所以,首辅阁下,在下对大明有充分的了解。基于这一前提,在下对您在从政生涯中所建立的伟大功勋也同样知之甚详。
有鉴于此,在下完全信任您对政治局势——无论亚洲还是欧洲——的判断。您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与军事家,我相信您的判断一定有足够的依据和完美的推论,以及正确的结果。”
你们欧洲人拍马屁都这么直白的吗?你看咱们大明,人家吹我是“伟大的政治家与军事家”时就不会这样说,而是什么“文若萧何,武比韩信”云云……高务实心里吐槽了一下。
“既然如此,那我也只能说,假若大明同意与教宗联手,那么大明会做到哪一步,就看教宗能做到哪一步了。”高务实笑了笑,道:“一份买卖一分货,毕竟现在是你们天主教诸国急着反抗奥斯曼的侵压,而不是我大明急于找盟友来分担军事压力,您说对吗,西江先生?”
利玛窦脸颊微微抖了一抖,暗道:这位帝国首相确实与这个帝国绝大多数贵族、高官不同,他对圣座口中的和平、正义等冠冕堂皇的词汇毫不在意,却唯独始终紧扣“利益”这个原则不松口,看来是不能以什么“世界领袖”之类的高帽子吸引他,只能认认真真和他谈利益交换了。
既然打定了主意,利玛窦不再迟疑,点头道:“您对局势的分析完全正确,在下必须承认,此刻天主教诸国相比于大明而言确实更加需要盟友。既然如此,请恕在下冒昧——您认为在压制奥斯曼帝国一事上,大明有能力做到哪一步呢?”
我认为?我认为如果我疯到不顾一切,我甚至可能消灭奥斯曼帝国军队的主力。
当然,我肯定不会发那么大的疯,毕竟就算真的消灭奥斯曼帝国主力,也不可能统治那片远隔万里之外,还全是“异教徒”的广大土地——无论大明还是京华。
这局势要是放在游戏里,估计得是什么异文化、异宗教、行政效率、军队补给……他喵的我吃DeBuff都吃饱了。到时候你们天主教诸国吃奥斯曼的遗体倒是吃到脑满肠肥,我却能讨个什么好?少做梦了,我可不是你们幻想中的“祭司王约翰”。
高务实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沫,抿了一口,然后缓缓放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光芒。
“我们的舰队,确实可以远航至红海,甚至更远。我们的火器,确实可以更多得装备你们的军队,让你们在战场上占据优势。我们的商人,也确实可以加大加强与你们的贸易,帮助你们恢复因战争而疲惫的经济。”
高务实顿了顿,接着说道:“但是正如你们的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西江先生。如果你们希望大明加强与你们的贸易,那么大明的船就只需要停泊的港口,大明的商人需要低于其他国家的贸易税特权,大明的人民需要在你们的国家享有购买任何合法商品的权利——包括土地。”
利玛窦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是自然,大明的援助不可能是无偿的,我们也不会提出如此不切实际的要求。在下相信,您方才提到的这些要求,圣座和各国君主都会认真考虑。在下个人觉得,他们会愿意提供必要的便利乃至特权,以换取大明的支持。”
高务实微微一笑,似乎对利玛窦的回答并不感到意外:“此外,我还有几个条件。首先,我需要在欧洲派出至少一位个人代表,他应该享有与其他国家使节同等的待遇和权利。
其次,大明的学者或商人、工匠如果有愿意到欧洲考察、学习的,你们应该提供相应的便利或学习机会,并尽可能保护他们的安全。
最后,大明的文化传播也需要得到尊重,我们的书籍和艺术品应该在欧洲得到正确的传播和保护——本阁部知道,包括西江先生在内的不少欧洲学者与传教士,都参与了传播大明文化的事业,但本阁部必须强调的是:传播可以,但不得篡改与曲解。”
利玛窦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这些条件,在下相信圣座与各国君主也都会认真考虑并最终同意。但是,在下也必须提醒您,以上这些即便一切顺利,依旧需要不少时间来协商和实施,而大明的支持对于我们来说,却是迫切需要的。”
高务实点了点头:“本阁部知道。不过西江先生也不必过虑,大明的决策同样也需要时间。本阁部会将教宗的提议和你我二人今日的对话,如实上报给皇上。最终的决定,将由皇上和内阁共同商议之后做出。
西江先生,您既然是一位来华二十年并且治学严谨的学者,那么就应该明白,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决定的。
尤其,大明虽然是一个极其繁荣与强大的帝国,但它没有妄图统治世上一切的野心,因此往往并不愿意对与我们并无威胁的国家做出激烈措施——用你们欧洲的话来说,大明是一个保守帝国,扩张欲望非常非常低。
所以,即便本阁部愿意推动,这件事也必然面临巨大的阻力,如果贵方拿不出足够有利的条件作为交换,本阁部就很难说服皇上、说服同僚。”
利玛窦立刻站起身来,向高务实深深鞠了一躬:“在下完全理解,首辅阁下。您所说的这一切,在下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报告给圣座。在下期待着大明的好消息,也期待着贵我双方能够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奥斯曼帝国这个文明世界的重大挑战。”
高务实也站起身,微笑着伸出手:“那么,我们就等待皇上的圣裁吧。西江先生,您远道而来,一定很累了,本阁部会让人带您先去休息。事后若您有闲,本阁部也会请内守备帮忙,为您安排游览南京。希望您在南京的这段时间,能够过得愉快。”
作为一名中国通,利玛窦知道这就是送客了。他再次深深鞠躬,然后随着高务实的随从离开了书房。高务实看着他的背影,眼中则闪过一抹沉思。
他知道,这个同盟的提议一旦真的拉上议事日程,将会在朝野上下引起巨大的波澜。大明是有某种“偶像包袱”的,或者说“天朝包袱”,所以它很难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搞对等的同盟。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历次大战都取得辉煌战果,很多人都养成了一种病态心理:除我天朝,世皆蛮夷。
工业革命之前的中国,从各方面的发展而言,确实都有自称天朝的资格,但高务实非常反感朝廷官员把这种优越感带入实际工作之中。《易·丰》云:日中则昃,月满则亏。这些老祖宗的教训,道理也不复杂,怎么就TM记不住呢!
但是,高务实也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大明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机会,一旦发挥了相应作用,大明的影响力也会随之提升。因此,自己必须谨慎行事,既要确保达成目的,更要确保大明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利玛窦离开后,高务实独自一人留在书房,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庭院中,思绪却早已飘向了遥远的欧洲。他知道,这次教宗关于同盟的提议,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往来,而是一次可能改变大明未来走向的重大决策。
首先,他考虑的是大明能够付出的努力。大明的海军——实际上是京华的两洋舰队——虽然强大,但要远航至欧洲或者至少阿拉伯海与红海,参与到涉及同奥斯曼帝国的直接冲突之中,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这意味着,舰队需要穿越印度洋,进入红海,甚至可能要绕过好望角,经大西洋北上,在地中海与奥斯曼的海军正面交锋。这样的远征,不仅需要大量的船只和兵力,还需要充足的补给和后勤支持。
高务实思来想去,还是不打算这么早派舰队进入地中海,觉得最远的作战区域也只能到红海,甚至最好只需要抵达阿拉伯海,尤其是波斯湾地区——因为此刻的葡萄牙在这里有很多殖民地,或者说殖民据点,能够提供港口和补给。
自《黄芷汀条约》之后,京华与葡萄牙人完成了和平交接马六甲的创举,也开创了多年的友好合作,眼下双方之间已经拥有了良好的互信,所以在葡萄牙人能够说了算的地区、海域,京华不吝派出一支颇具规模却太不影响自身实力的舰队去作战。
但是,如果远达地中海,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地中海周边有太多的国家,虽然往大了说只分两大势力,但两大势力都不是大明这样的集权帝国,对“麾下”各个小势力并没有太强的控制力,所以高务实认为,除非他亲自率舰队过去,否则其他人根本玩不转,必然会在各种势力的纠缠冲突之中不知所措,最后不时受到各种莫名其妙的损失,甚至导致舰队覆灭。
他当然不可能亲自率舰队去地中海,所以这个思路太不稳妥,不去也罢。至于东起波斯湾,西抵红海这一片,南洋舰队是有商船去过的,有时候规模还不小,各种海况也掌握了不少,倒是可以让南疆、南洋那帮人去发泄一下过于旺盛的扩张欲。
此外,大明的火器虽然先进,但要大规模装备欧洲的军队,这同样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做出准备,还要对方能够拿出足够的交易物资或者金银。
西葡帝国仗着美洲的金山银山,这些年一直都是跟京华现“金”交易的,但高务实不确定当前与奥斯曼帝国作战的其他几家欧洲国家也能拿出这么多金银来。
哈布斯堡家倒是既有银矿也有铜矿,但他家也是多面作战,财政情况一直都比较紧张,是不是能拿出金银还不好说。拿得出来也还罢了,若是拿不出来,那还要看他们能用什么其他物资冲抵货款——总之京华做生意很有大明一贯的范儿:当面结清,概不赊欠。
毕竟,高务实从来不相信欧洲人自夸的契约精神(况且《社会契约论》都还要160来年才问世呢)。还契约精神呢,一旦利益受损,这玩意儿立刻变成弃约精神了。
然后,他思考的是大明能够获得的收益。如果大明能够成功帮助天主教诸国压制奥斯曼帝国,那么在欧洲的影响力将会大大提升。不过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高务实的看法是有自然好,没有也不强求。
真正重要的是大明的商人将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大明的文化和科技也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且,通过与欧洲国家的合作,大明还可以获取一些可以弥补自身短板的技术和知识,这对于大明的长远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中国自古很强,但很强不意味着完美无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难道欧洲就没一点能够有益于中国的东西吗?不可能嘛。
最后,高务实也清楚,这些收益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大明的介入可能会引起奥斯曼帝国的敌意,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不过这倒不要紧,一来两国并不接壤,二来后世奥斯曼的后继者也经常恶心一下中国人,我提前恶心一下他们,也算是“老佛爷付过钱了”。
不过,大明的资源和注意力如果过多地投入到欧洲,可能会影响对内政和周边地区的关注,这对于大明的稳定也是不利的,需要自己把控好力度。
高务实权衡再三,终于决定,大明的介入应该是有限度的,最好是借大明的虎皮,由京华去实际操作。比如,大明可以提供一定的军事援助,比如火器和海军的支持,但不应该由大明直接出力,而是该由京华负责,如果顺利的话,大明得名,京华得利;如果不顺利,大明没有实际损失,京华也会因为受挫而降低扩张欲。而且京华也不要直接参与到欧洲的战争中去,只要把手伸到西亚就足够了。
同时,大明应该利用这次机会,争取在欧洲获得更多的贸易特权和文化传播的权利,以此来弥补投入的资源。这一点暂时或许看不到实际好处,但相信在数百年后之后都会起到某些作用。
总之,高务实决定,他会在回到京师之后再将这次会谈的内容和自己的分析,详细地上报给朱翊钧,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最终的决定,应该由皇帝和内阁共同商议后做出。但无论结果如何,高务实都相信,这次事件将会是大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感谢书友“初次登录”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klauszx”、“书友20170101143439221”、“SBSBSBSBS”、“楔形文字”、“书友20230414195325967”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过个周末,两处吃席。真是休息没休息,还要出钱受累到处跑。
(https://www.qshuge.com/3157/3157695/114331184.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