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银狐在线 > 第274章 北方和南方的先后顺序

第274章 北方和南方的先后顺序


实际上,就算是现在的罗守珍,对于付子婴,内心也是十分感激的。

  付子婴向铁喜推荐他,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罗守珍的一生。

  但人性是善变的。

  付子婴改变了罗守珍的一生,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让罗守珍给他什么回报。

  罗守珍得到铁喜看重,起飞之后,就一直想要报恩,私下里面给付子婴送了不少次金银,但每一次都被付子婴拒绝,美女,也被付子婴拦在府外不给进,而后罗守珍上次回到东京的时候,还专门为付子婴请赏过,却被付子婴当廷拒绝,并且严厉指责罗守珍,阿谀逢迎,结党营私,罗守珍当时人都懵了,他一心想要回报付子婴的恩情,你不接受就算了,还说这种话,是准备拿我当垫脚石?

  二人关系从此破裂。

  话虽如此,但罗守珍仍然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回报付子婴一下,不为别的,只为让心里这股劲儿能过去。

  等到罗守珍表完态度之后,铁喜也进入了此次超仪的另一个话题。

  他想让罗守珍去苞州就职,统领大军,寻找时机,灭掉大越喝大理,并且进一步确定了罗守珍为征南大将军。

  苞州得土司仍然是王家不变,但必须配合罗守珍的一切要求。

  而后,铁喜又对罗守珍在北方的多年征战给予了肯定,并且对其妻子,儿子有了赏赐。

  对于太子殿下想要进一步的恢复汉人最巅峰时的疆域。

  说白了,这个问题从三年前就有人开始讨论,这些年朝堂里也时不时的传出这种风声。

  武将们心里并不反对,但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现在朝中的将军,包括罗守珍在内,他们所有的仗都是在北面打出来的,现在突然要跑到南方去打仗,能不能适应的环境,会不会出现问题,再加上苞州偏远,跟现在的平辽府可不一样,火枪能够发挥的威力有限,不着调罗守珍能不能扛得住。

  不过韩琦等人跟太子殿下打交道的时间多了,知道现在不适合将这些事情说出口。

  而付子婴早就被王志忠每日的说教给说动了,在他听完铁喜的话后,也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

  王志忠,付子婴都不反对,作为太子殿下第一忠臣的尉迟江晚,就更是不会说什么煞风景的话了。

  大殿这里面的人中,和前几年的变化只有一个人,就是马宝义。

  他等待一会儿后,看到满堂大丈夫,全作缩头乌龟,对于太子殿下想要大动刀兵的事情,竟是没有半点劝阻,这似乎有点不对劲儿。

  当下,马宝义出列:“殿下,臣以为南边诸国不足为患,大宋真正需要在意的,还是北面。”

  铁喜听完马宝义的话后,也不生气,轻声笑了笑:“马大人此言,是觉得我不该对南方用兵。”

  “殿下误解了臣,臣只是想着,辽国内乱,我们为何不趁此机会一举攻破辽国,彻底平定北方,反而要对南方用兵。”

  马宝义在这大殿中,可以说是最年轻的臣子,并且跟付子婴一样,当巡抚的时候,就曾经以文官的身份,统领当地军马,平定过叛乱,有战场经验。

  马宝义也是彻头彻尾的汉人至上派,他怎么可能会阻止太子殿下的雄心大志呢,他只是觉得太子殿下的志向有点小,南方小国有什么油水,为什么要将目光看向那里?

  打大越根本没有必要,要打就打地盘大,实力强的辽国,趁他病要他命,让大宋的版图足足扩大一倍还多。

  听到马宝义的话后,众人都将目光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就连王志忠眼中都有了一丝迷茫。

  这马宝义疯了吗?

  打大越不管胜负,对于大宋来说,都算是一场小战争,打辽国,即便赢了,也必然会伤筋动骨

  铁喜瞅着马宝义,也有点懵。

  这人竟然不是劝阻自己,而是觉得自己打的目标太弱?

  就算现在铁喜有这个想法,现在也不能做。

  不是说朝廷的阻碍,而是现在真的是不合时宜。

  辽国现在的情况就是,各个皇子和部族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打成一片,在这个时候,宋军入场,那不就是让他们团结起来,重新和大宋拼命吗?

  这不是一个正常人该做的事情,而且马宝义是兵部尚书,这些年,北地的重镇,都在开始扩边,只不过是小范围的修建城池,并没有给与辽国人大的压力,可马宝义觉得现在的这个路子太慢了,就应该直接出动大军灭了他们。

  铁喜还没有说话的时候,尉迟江晚就立马出列道:“大越自古以来就是我汉人之疆域,汉朝之后,才独立成国。“

  “收复大越,乃是大宋经略西南必须要走的一步,得到大越可更好的安定南方各地,震慑土司和不服族群,可对付辽国,尤其是进攻上京,动一发而牵全身,需从长计议,马大人,请你说话的时候过过脑子。”

  众人听完之后,都是低着头。

  罗守珍在这个时候,为了稳定自己镇南大将军的位置,也第一次的跟尉迟江晚站在了一起。

  我这马上要捞到天大的功劳,你又不想让我去了。

  最重要的是,罗守珍心里面明白,要真的跟辽国打,殿下就不一定肯将这份任务交给他了,肯定是让罗彪,或者其他人去做这件事。

  “殿下,微臣认为尉迟大人说的对。”

  马宝义看着尉迟江晚,跟罗守珍两个人都开始针对了自己,心里面一点慌张都没有。

  “怎么,本官说这话就是不过脑子了,尉迟大人,难不成我们就看着辽国重新恢复元气,等他们拥有火枪之后,再打不成?”

  尉迟江晚听完之后,眉头一挑,正想在说些什么的时候,铁喜摆了摆手开口说道:“马大人的意思,我心里清楚,汉人百年之大患,皆在北方,我心中清楚这一点,可现在却不是在辽国动刀兵的时机,他们现在纷争不止,若是贸然出兵,必定会弄巧成拙,让他们重新团结起来。

  我知道马大人此言是何用意,前些年,辽国国势昌盛,军威强大,我大宋不得不退避三舍,所以我也一直想着能够有朝一日,洗刷耻辱。”

  实际上,大宋这些年一直注意辽国得情报,对于辽国的乱局,看似漠不关心,但心里面却一直有数。

  现在还没有分出胜负,最好等到辽国内部实力的天平发生变化之后,大宋才能出手。

  现在势均力敌,就要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看,不要给他们团结的机会,就让他们慢慢内耗。

  铁喜只所以说了这番话,也是他明白了马宝义的深意。

  马宝义是想着现在就出兵吗,现在出兵那真的是个大傻子了,肯定不是,他要的是大宋朝未来对北方的一个态度,也是想要试探一下他的想法。

  在其位,谋其政。

  马宝义对自己的定位很好。

  辽国强盛的那些年,大宋对于北方的战略一直都是退让,现在好不容易压制住了辽国,当然要狠狠出一口气恶气。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最大的原因就是辽国已经逐步开始配备火枪了,有些是从大宋缴获的,有些是从哈密或者其他地方靠内奸获得的。

  武器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大宋还能不能取得胜利?

  我们还能不能像打幽云十六州一样,顺顺利利的灭掉辽国?

  铁喜也清楚,国运,国势,乃至整个民族的运势都是一样的,不狠下心来,往前冲,就会淘汰。

  对付北方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你不主动出击,就要被迫应战挨打,防守是很被动的。

  铁喜的这番话,看似什么都没有说,可却将意思表达的明明白白的。

  武将们还没有反应过来。

  王志忠,尉迟江晚二人就已经清楚明白了。

  而马宝义听完之后,心里面也算有了个底。

  铁喜转过头来又对着尉迟江晚说道:“马大人说的很对,尉迟大人注意自己的言辞。”

  铁喜说完话后,尉迟江晚有火也没地方发,当下铁喜便让众人离去,只留付子婴一人。

  尉迟江晚黑着脸,与韩琦一道离开宫城,罗守珍也背着手,跟在两个人的身后,

  尉迟江晚刚刚出了宫城的大门,便看到了站在宫城墙边上的马宝义。

  他有些面色不善,露出一丝挑衅的表情的看着尉迟江晚。

  尉迟江晚停下脚步,也对于回应冷笑。

  站在一旁的韩琦苦笑一声,看了看马宝义,又看了看尉迟江晚。

  这俩人不会打算在这打一架吧?

  马宝义与尉迟江晚对视一会儿后,冷笑一声,而后转身离去。

  马宝义现在看尉迟江晚是很不顺眼的,但两个人却没有矛盾,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

  看着马宝义的背影,韩琦心里面竟然有些失落,怎么没有后续了,笑了一声说道:“尉迟大人,你与马大人应该没有其他的过节吧。”

  “这几年,本官在东京的时间不多,他才刚入东京,怎会与他有什么矛盾,这混账就是单纯的看本官不爽。”


  (https://www.qshuge.com/3139/3139969/794989984.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