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银狐小说阅读 > 第319章 朱启明回来了

第319章 朱启明回来了


年前之时,铁喜在付子婴,王志忠,尉迟江晚,柳斌等人的陪伴下,查看户部账文,自始至终,尉迟江晚脸上的笑容都没消失过,因为新政的功劳首推与他,虽然尉迟江晚也知道自己的这份成绩下,自己算是将全天下的乡绅官宦都得罪了,可与结果相比,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付子婴,王志忠等人也非常满意,而当时的铁喜想着,等开了海禁,允许商人们出海通商,大宋的税收,至少还能再涨一半。

  新春的钟声敲响,大宋正式来到了安庆二年。

  朱启明到底没有在年前赶到东京,等到他回到朱府的时候,能很清楚的看到,整个东京城到处都挂着红灯笼,唯独自己家是白灯笼……

  朱府。

  不管是小公子,还是后院的夫人们,都是穿着素装,为了朱启明守孝。

  别人家过年喜气洋洋的时候,朱府还是沉浸在悲伤之中。

  小公子尚且年幼,想要正式继承爵位,还需数年。

  虽然现在皇帝陛下记着朱家两代人的功绩,对朱府高看一眼,凡事都优先他们,可整个朝廷的人都知道这也只是现在这一阵而已。

  过了个一两年,朱府的威望便会越来越低,等到朱家长孙长大成人之后,又是要在军中重新开始。

  不过,这一切对于现在这个只有六岁的孩子来说,一切都太过遥远,朱府的所有事务,人情往来,为皇帝写奏表,都是母亲苏氏所负责。

  整个朱府,数百口人,也都被这个女人一人抗在肩上。

  当然,这些都是其次的。

  对于苏氏来说,自己的夫君,死的连一具尸首都没有,才是她最难以接受的

  每每想起,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新年刚过,再加上当今陛下嫡子出世得事情,专门在金水河开了一场盛大得灯会,人来人往,比肩接踵,十分热闹。

  这份热闹与朱府毫无关系。

  朱长孙在母亲得监督下,除了读书睡觉的时间之外,都要去朱启明得牌位前跪着,而朱府上下,都不能穿着颜色鲜艳得衣物,不能大声说笑,压抑的气氛到了现在,已经两个月了。

  这日,苏氏正在房中看着账本。

  忽然听到外面乱糟糟得,苏氏忍不住皱起眉头,眼底闪过一道厉色,这些下人真当他们孤儿寡母好欺负不成,竟然对她说的话置若罔闻。

  她将账本合着,而后直接出了房间,却发现领头喧闹得人竟然是自己的贴身侍女,而且还是自己的陪嫁丫头,而其他的下人也都是喜笑颜开,像是遇到了什么天大的喜事一般。

  “夫人,夫人,大公子回来了……“侍女捂着嘴,中含泪的说着。

  苏氏听完之后只觉得一股火气猛地窜上脑袋,举起手就要责打侍女。

  “不,不是大公子,奴婢说错话了,是公爷,不对不对,是国公爷,对了,国公爷回来了。”

  听到这话之后,苏氏脑袋一顿,她心中一直有一丝期望,但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一直不敢往那方面想。

  她张了张口,正想说什么的时候,一个熟悉的人影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慢慢进入她的视野。

  他变得很黑,也瘦了,像是换了一个人。

  不再是过去那个风流倜傥的书生模样。

  可这个脸庞。

  这个熟悉的笑容。

  真的是朱启明。

  苏氏下意识的朝着这个人走去。

  朱启明见到苏氏,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也朝着苏氏慢慢走去。

  两个人越来越近。

  直到贴近的那一刻,苏氏猛地倒进了朱启明的怀中,嚎啕大哭起来。

  朱启明拍着妻子的肩膀,眼眶肉眼可见的也红了。

  拥抱许久后,两人分开。

  朱启明轻声说道:“夫人,这几年辛苦你了。“

  ”你去哪里了?我还以为你死了!“苏氏抽泣了好久才缓过来。

  “遇到风暴迷路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活着回来了。”

  “那这次回来,就再也不用出海了吧。”苏氏抬起头,肿胀的眼睛看着朱启明。

  朱启明沉默了,现如今,他已经确信大海是一个圆,既然如此,他就还想要继续出海,当下也不敢正视自己的妻子,只能含糊的说道:“应该吧,我也不能确定。“

  “你,你还想出海,你不要儿子了吗。”

  “他不是都继承我爹的爵位了吗,有的是大儒愿意教他,如果想从军,也可以跟着韩大人去练,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也不想管他太多。”

  听到这话,苏氏怒了,动手就要锤朱启明几下,不过被朱启明眼疾手快的摁住了。

  朱启明开口说道:“夫人,你派人给宫中送个消息,告知陛下我回来了,我去看眼儿子,便去见陛下,还有,这大过年的,你赶紧让人将那些白灯笼撤掉,换成大红色的灯笼,多渗人啊。”

  “陛下那边好说,可是你这些年出门在外,也没有给父亲守孝,一回来就如此张扬,会不会……”苏氏有些为难。

  朱启明却是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父亲出身军伍,打了半辈子仗,为的不就是让儿孙享福吗,何况咱家现在都是公爵了,有什么好怕别人嚼舌根。”

  “你这个公爵是陛下认为你死了,追封的,可你现在活着……”

  “不用担心,这都是朝廷的事,行了,去见儿子。”

  ……………………

  铁喜正在和几名大臣商讨高丽的事情时,一个小太监进入了垂拱殿中,将一本奏章交给了张爱。

  当铁喜看到这封奏章之后,眼睛忍不住瞪大。

  朱启明。

  还活着。

  下一秒,铁喜便摆手,让所有大臣先下去。

  “张爱,你去朱府一趟,让朱启明来见朕。”

  听到铁喜的话后,张爱直接愣住了。

  朱启明。

  朱启明不是死在海里了吗?

  “陛下,您说什么?朱大人都已经下葬了,奴婢上哪里找他啊。”

  “朱启明没有死,刚刚已经回到了朱府,这是朱府上的奏章,你自己看。”铁喜说着便将奏章扔给了张爱。

  张爱看完之后,觉得一阵头晕,在姜超刚回来的时候,就曾经跟张爱说过,风暴之下,朱启明没有半分活下来的可能。

  没想到,居然活着回来了。

  既然没死,怎么不早一点回来。

  难道别有用心?

  “张爱,发什么呆呢,还不赶紧去。”

  “是,是陛下,奴婢这就前往。”说着,张爱便心神不宁的朝着外面走去。

  铁喜此刻的心情倒是比较兴奋了,朱启明回来了,正好可以用公爵的身份负责整个大宋的水师建设,这不就又回到他最开始的计划了吗?

  ………………

  垂拱殿中。

  铁喜坐在龙椅之上,看到了活蹦乱跳的朱启明。

  朱启明也看到了当初还是太子殿下,现在已经是皇帝陛下的铁喜。

  当下快步上前,跪下身:“臣朱启明,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铁喜摆了摆手朗声说道:“平身。”

  “谢陛下。”

  朱启明站起身后,铁喜仔细端详了一番,而后才笑着开口说道:“此行可有收获?”

  “启奏陛下,收获十分大,而且臣还发现了一个秘密,陛下肯定想不到,大海,包括我们生活的土地,实际上是一个球。”

  铁喜听完之后,脸色有些动容。

  他还以为朱启明是被风暴困在了哪个小岛上面了,花了很长时间才修好了船回来,没想到朱启明居然说出了这么一句和父亲在手札上写的一模一样的话。

  所以,父亲写的这件事也是真的,朱启明也将大海绕了一圈?

  一旁的张爱听着,却是不住的摇头叹气,看来,这次出海,虽然活着回来了,但脑子明显出问题了。

  “何出此言。”铁喜赶忙询问道。

  “陛下,臣自从与姜公公分开之后,便一路向东行驶,虽然中途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偏移了方向,可大体方向是没有变的,大概这样航行了一年之后,竟然到了西洋各国,而后继续往东而行,又至一年回到了大宋,从始至终,我们的船一直都在往东方航行,故臣才敢确定,这片田地是个圆的。”

  铁喜听完之后,略微点了点头,注意到了朱启明说的另一个点。

  “西洋各国是什么样子的?”

  “蛮夷之国而已,浑身都是臭味儿,和猴子似的,全身都是毛发,从军事到经济再到民生,每一样都和我们大宋相差甚远,臣甚至可以说,给臣一万精兵,就能横推整个西洋,臣在神圣罗马帝国看了很多东西,他们的武器质量非常差,而且也没有火枪……。”

  铁喜一直等到朱启明说完之后说道:“你说你在神圣罗马帝国呆了很久?”

  “是的,陛下,臣在神圣罗马帝国呆的时间颇多,还与他们一位公爵的女子相识相知,此番那个女子也随臣回到了大宋,想要瞻仰我大宋天朝。”朱启明老老实实的说道。

  铁喜对朱启明说的女子没什么兴趣,他比较感兴趣的是朱启明从神圣罗马帝国得到了什么好处,又或者说,这个地方能给大宋带来什么好处。

  “陛下,西洋各国的人,包括我见到的几位西洋国君主,都对大宋很是仰慕,特别是神圣罗马帝国,他们希望能够与大宋正式展开通商。”


  (https://www.qshuge.com/3139/3139959/792466645.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