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皇兄何故造反全文免费阅读 > 第九百零一章:陈尚书的手段

第九百零一章:陈尚书的手段


  殿中的气氛有些凝滞,一众大臣本以为,杜宁既然敢发动这么大规模的弹劾,必然是有底气的,至少,也应该是准备了相应的说辞的。

  但是现在,面对这些大臣们群起而攻之,这位杜寺卿,竟然就这么愣在了原地一言不发。

  这般表现,可让人有些失望啊?

  难不成,大理寺折腾了这么久,殿试舞弊一案,甚至连天子都无比重视,就这么草草收尾了吗?

  “陛下,臣有一言,不得不发,请陛下闻之!”

  就在此时,殿中忽然响起一道声音,众人循声望去,不出所料,正是杜宁的老师,前内阁大臣,如今的工部尚书陈循。

  相互对视了一眼,一众老大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果然是,还得老的出来撑场子吗?

  只不过,就不知道,如今清流势弱至此,这位陈尚书出面,又能否扛得住这么多的阁臣侍郎们的攻讦呢?

  要知道,他们的背后,也不是没有人镇着的,杜宁这有老的,人家那也有,双方真的斗起来,这陈尚书,可同样是势单力薄啊!

  不过,相对于这些普通的大臣,在陈循站出来的那一刻,殿中的一帮重臣,却不约而同的打起了精神。

  还是那句话,到了他们这种地步,轻易不会表达态度。

  更何况,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和陈循同朝为官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对于这位陈尚书的性格,大约还是知道几分的。

  谨慎稳重的很,他并不是什么一冲动就会出面护犊子的人,当初高谷,彭时,商辂等人被贬,他身为清流的主事人,虽然不再京中,但是硬生生的一言不发,可见其定力。

  若说他如今为了帮杜宁,就贸贸然亲自下场,那只怕,可太低估这位清流领袖了。

  七卿毕竟身份不同,陈循亲自出面,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就连一直高居御座,冷眼旁观底下辩论的天子,脸色也变得和煦了几分,目光闪动着,温声道。

  “陈尚书请言。”

  于是,陈循拱手谢恩,随后直起身子,开口便是石破天惊。

  “陛下,臣斗胆直言,殿试舞弊一案,实为吏部之过!”

  啥玩意?

  一句话出,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谁也没有想到,陈循刚一开口,竟然就将矛头对准了吏部。

  吏部管事的人是谁?

  那可是天子的第一心腹,王文王简斋!

  就算不谈天子对王文的信重,这位吏部的大冢宰,自己也是出了名的不好惹。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在被陈循提及的时候,王老大人瞬间就皱紧了眉头,面色有些不善。

  这段时间,他老王修身养性,没想到还被人弹劾到脸上来了!

  有心想要站出来质问一番,但是,想了想,王文还是没有动弹。

  陈循这厮,不是个好东西。

  他说这话,明显就是早有预谋。

  事实上,刚刚的时候,在一旁看戏的王老大人还在腹诽,这陈循有话说就说,还先说什么‘臣有一言,请陛下闻之’,咋的,朝堂上还有人拦着他不成?

  这纯纯就是端七卿的臭架子,也就是天子脾气好,惯着他。

  结果现在,报应立马就来了。

  陈循要是直接说就算了,早朝没有常朝规矩那么严格,王文该插嘴插嘴,该怼人怼人,仗着天子的宠爱横行无忌,反正大臣们也习惯了。

  但是,陈循提前搞了这么一招,就不成了。

  人家开口说话,是得了天子允准的。

  这才说了两句,王文就跳出来反驳,得罪陈循不怕,但是,这是不给天子的面子。

  这种事情,王文再不知轻重,也是不会干的。

  因此,这个时候,王老大人只能郁闷的站在原地,瞪着陈循,看他想要怎么表演……

  不过,作为天子的第一心腹,王老大人自然也是有排面的。

  他不能开口问,自然有人开口会问,譬如说……

  “陈尚书此言何意?此事与吏部有何牵连?”

  听到陈循的这句话,朱祁钰也来了兴趣,看着陈循坚毅的表情,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变得有些意味深长,顺着陈循的话头,便问了下去。

  陈循轻轻吐了口气,沉声开口,道。

  “启禀陛下,方才大理寺已言,此案乃利用殿试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此次殿试,参与读卷者,皆内阁大臣,六部侍郎。”

  “如此规格的阵容,却出现了窃国家抡才大典,谋一己之私之事,除江渊,萧镃等人勾连主使之外,其他诸读卷官,或因利益牵联,或因人情世故,或因官场规矩,不能持心公正,连独善其身都做不到,反而同流合污,欺瞒君上,玩忽职守,此小事耶?”

  “六部侍郎,官居三品,已是朝中大员,国之栋梁,内阁辅臣,更是天子近臣,手握票拟之权,加尚书荣衔,此辈之人,不思报效君恩,视国家大典为私恩,可见朝中风气不正,吏治败坏,并非一日。”

  “吏部掌天下官员铨选,考课之事,未能及时整顿吏治,岂非有过?”

  目瞪口呆!

  陈循的这一番话,让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

  尤其是江渊等几个参与读卷的大臣,更是一脸无语。

  他们还搁这讲事实,摆证据呢?

  可谁想到,人家陈老尚书,这就开始上价值了?

  再看被弹劾的对象,吏部的王文,早已经是满头黑线,摆起了招牌的臭脸。

  殿中一阵议论纷纷,天子似乎也有些动容,沉吟片刻,天子开口问道。

  “天官大人,陈尚书此言,你有何话说?”

  总算是给了王老大人说话的机会,但是,当所有人期待着这位大冢宰火力全开的时候。

  王老大人憋着一口气,到最后却只能气哼哼的拱了拱手,开口道。

  “陛下,陈尚书所言有理,殿试舞弊一案,数名大臣勾连纠结,窃国家之恩为己用,诸读卷官明知如此,却萧规曹随,不发一言,同流合污,此乃吏部未能澄清吏治之过,臣无可辩驳,请陛下责罚。”

  啊这……

  殿中迅速安静了下来,老大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副震惊的神色。

  他们没听错吧,这向来谁都不服,逮谁怼谁的天官大人,竟然就被陈尚书的这么两句话,给说的无言以对,服软了?

  要知道,这位陈尚书,压根就是在胡说八道啊喂!

  就算是退一步说,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吏治的问题,朝臣们相互串联,蒙蔽天子,玩忽职守,可这和吏部有什么关系?

  不错,吏部的确是掌天下官员铨选,考课之权,但是,到了六部侍郎,地方巡抚这样的级别,考课的权力,已经不全由吏部来控制了,更多的是要看官声,政绩,人脉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

  每一个三品大员的身后,都有着无比庞大的关系网络,除了天子亲自决断之外,仅凭朝中的力量,想要调动,拿下一个三品大员,需要经历一系列的争斗和利益交换。

  这次涉及这么多人,他们每个人,能够走上这个位置,除了因为自己的能力,德行,政绩足够之外,很大程度上都代表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派的利益,这岂是吏部一言而决的事?

  更不要提,除了这些侍郎之外,那几个内阁大臣,都是天子钦点入阁的,其考核权,根本就不在吏部的手里。

  所以说,这件事情根本跟吏部……

  等会……

  一念至此,不少大臣的脸色微变,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但是,还没等他们想透,便见得前头大臣当中,又有一人出列,道。

  “陛下,都察院掌纠劾百司,察百官猥茸贪冒,败坏官纪之事,此番殿试,诸臣勾连,风气败坏,都察院未能察查,臣身为左都御史,亦有过错,请陛下责罚!”

  看着出言之人,老大人们面面相觑,若有所思。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都察院总宪,陈镒!

  明白了……

  接连两位七卿重臣出面,对于陈循的话毫无反驳,自请责罚,这本身就是极为反常之事。

  这个时候,如果还看出来点什么,这帮大臣,在这朝堂上就白混了。

  殿试舞弊,诸读卷官或勾结牟利,或沉默不言,坐视不理,若是坐实了,那么,陈循所说朝廷风气不正,吏治败坏,倒也不算是夸大其词。

  问题就在于,这件事情谁该来负责任呢?

  这些侍郎有些是原先就在位的,有些,却是土木之役后提拔上来的,尤其是内阁大臣,更是天子钦点的。

  所以,真的要追究的话,得追究提拔他们的人,甚至于,朝堂风气不振这回事,还得再往前追溯。

  可这是能说的吗?

  陈循在朝堂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他当然清楚,这件事情不能怪吏部,甚至都不能怪都察院。

  都察院虽然纠劾百司,但是,只要了解都察院的运作就知道,都察院辖下六科十三道。

  六科监察六部,十三道监察地方,但是无论是六科还是十三道御史,所监察的都是政务疏失,而并非官员本身。

  他们固然有弹劾之权,但是,也并非毫无限制,尤其是到了三品以上的这个级别,若无实证,更不是能轻易弹劾的。

  所以说,这件事情如果说要追责,得追责提拔这些人上位的,如今坐在御座上的天子,如果说要追责,得追责当初放任王振,把好好的官场搞得尽是明哲保身,习于阿谀奉承,粉饰太平的太上皇。

  能明白这一点,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一向在朝中谁也不服的王大天官,这回会这么轻易的低头认错,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连陈镒这个左都御史,都毫不辩驳,自请其罪。

  说白了,他们是在给天子,给太上皇背黑锅!

  尤其是王文,这次算是被狠狠的拿捏了一把。

  陈循是算准了,他只要开口说这件事,那么这个哑巴亏,吏部吞也得吞,不吞也得吞。

  不然的话,一旦辩论起来,很容易就攀扯到天子身上。

  作为天子的第一心腹,王文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必须得捏着鼻子,配合陈循。

  当然,看王文如今的表情就知道,被这位陈尚书算计了这么一把,这位老天官心里必然不舒服,以后保不齐,得找机会把场子找回来。

  但是,至少现在而言,王文,陈镒这两位重臣,已经和陈循站到了同一战线上。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要知道,这两位老大人,站出来认错的态度干脆利落,并无任何纠缠之意。

  但凡仔细想一想就知道,他们认错的前提是什么?是认同陈循的结论!

  而陈循得出吏治败坏,朝堂风气不正的基石是什么?是大理寺对于殿试舞弊一案的论断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王文,还是陈镒,都已经认同了殿试舞弊一案,就是萧镃,江渊,张敏,朱鉴等人暗中勾结,借殿试牟取私利,而其他一众大臣明哲保身,袖手旁观的这个结论。

  弄清楚了这些,在场的诸多大臣,望着陈循的目光,都不由带上了几分敬畏之色。

  这位老大人,平时不声不响的,但是谁能想到,这甫一出手,便生生的把局势陡转。

  如今,已然不是杜宁被这帮大臣围攻了,而是三个七卿重臣立在这,和这些大臣们对垒。

  固然,这些读卷官们,都各有背景势力,但是,他们的人脉再广,能广的过眼前的这几位吗?

  更不要提,他们当中很多人的依仗,其实就是他们中的几位。

  果不其然,随着这几位接连的表态,殿中原本想要出面,为江渊等人辩驳的大臣,顿时犹豫了起来。

  就连最开始出列的吏部侍郎赵新也皱了眉头,一时有些踌躇。

  见此状况,江渊的额头上渗出了一丝汗水,他突然有些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和陈循闹翻了。

  这么多年了,他之前居然没有发现,自己这位老师,竟是如此的心思缜密,手段了得,不仅出手大胆,而且,还如此狠辣……

  当下,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于是,深吸一口气,江渊上前一步,沉声开口,道。

  “陛下,臣自知有罪,不敢辩驳,但是,殿试一案,涉及六部,内阁等多位朝堂重臣,任何疏失之处,都会令天下非议,更会引发天下举子质疑朝廷公正。”

  “大理寺呈上的这份奏报,含糊其辞,多有猜测之语,并无实证,若就此公之于众,臣一己荣辱无关紧要,但是,天下百姓之民心民意,恐难慑服,请陛下三思!”


  (https://www.qshuge.com/3127/3127060/744298067.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