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医汉小说 > 第 88 章

第 88 章


另一边,刘彻还不知道他相中的鱼(嬴政)已经跑了。

        相比于秦始皇爱事事亲力亲为的毛病,刘彻是个很知道变通的人。

        比如汉初朝事基本决断于丞相、御史大夫两大领头人,他就把手段强硬、野心勃勃的张汤摁在御史大夫上,事事都询问张汤的意见,要紧的问题都让张汤去解决。

        丞相想表现自己,那就得兢兢业业办事了,要不然张汤会狠狠咬下他一块肉。

        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确实很省心,张汤乃是小吏出身,虽然偶尔有点小心思,却不至于闹得太难看,是刘彻用得十分顺手的人才。

        他还提溜起四曹尚书来为自己筛选各类奏请表笺,这些人带着下属郎官先对天下事务按照公卿事、民事、刑事、外事四大类别进行初筛,分出个轻重缓急来,再呈给他处理。

        这四曹尚书地位不高,俸禄也不高,都属于迫切希望自己能有进身之阶的那类人,再加上有众多郎官在底下等着表现自己,所以四曹尚书及给事郎官筛选起奏请表笺没人敢不尽心。

        反正吧,底下这套文官班底的大平衡小平衡,刘彻都玩得非常顺溜。

        朝廷这些苦活累活都有人干了,刘彻自然有事没事就能微服出行,在外头到处溜达。

        这日大朝会,有人提起了匈奴前来请求和亲的事。

        这就让刘彻很扫兴了。

        以前匈奴势大,见他十六岁登基,便派遣使者过来要求朝廷嫁个公主过去。

        当时有人提议不要答应,结果以韩安国为首的儒臣都认为“千里而战,兵不获利”“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彊”,与其费劲不讨好地去打匈奴,还不如和亲算了!

        那时候满朝文武皆应和韩安国的话,而年仅十八/九岁的刘彻没能完全把控朝局,只能把自己的宗亲送去和亲。

        刘彻御宇二十余载,已经忘了许多事,有些事却记得格外清晰。那时候他尚年少,群臣汹汹,而匈奴对大汉而言也确实是个需要安抚的巨大威胁,所以不得不妥协。

        现在他得了卫青和霍去病,对战匈奴屡次大捷,居然匈奴居然还想让大汉再给他嫁个公主。

        刘彻冷笑着问群臣对此有什么看法。

        博士狄山举笏开口:“臣认为应该和亲。”

        等到刘彻问他缘故,他就开始洋洋洒洒地讲起了“兵者凶器,未易数动”的大道理。

        先说高祖皇帝打匈奴被困只能和亲,再说文帝想打匈奴弄得边境萧条将士苦不堪言,最后说七国之乱吓得景帝心惊胆战,于是景帝终生不言兵事,天下黔首安居乐业!

        话里话外的意思全是打仗没好事,你看你爹干得多好,赶紧学学你爹缩起脑袋做人吧!

        刘彻冷眼瞧着这只出头鸟,只觉儒生真是从来都没变过,当初韩安国是这个想法,现在狄山也是这个想法。

        在这些人眼里,连当初文帝备战都是错的,不说匈奴屡次犯边在大汉疆域内为所欲为,非说文

        帝养兵弄得民不聊生。

        没有文帝当时的厉兵秣马,真当他们还能安安稳稳待在长安城大放厥词?

        不过以这些家伙的尿性,匈奴真要越境而来,他们怕不是会第一个弃城而逃。

        这些家伙一百个里头都挑不出一个有血性的。

        也就多读了几本书才混成了博士。

        刘彻并不对博士狄山的话发表意见,而是倚着御座笑着问张汤:“爱卿认为如何?”

        张汤这些年可是刘彻的宠臣,岂会不知道刘彻的想法,毫不客气地骂狄山是无知愚儒!

        读书人最要面子,何况狄山还是混成博士的存在,那更是好面子中的好面子。

        一听张汤这么骂人就憋不住,当堂翻起张汤的旧账来,说自己确实是愚,但是愚忠,而张汤以前整天整治藩王离间刘家骨肉,张汤绝对是诈忠!

        张汤是谁,那可是很合刘彻心意的一杆枪,现在家伙不仅提出要答应和亲,还提起张汤处置藩王那些事。

        张汤整治藩王那还不是为他办事?

        这不是暗指他对宗亲太刻薄吗?

        骂张汤就骂张汤,你骂朕作甚!

        刘彻坐直了身体,冷笑着问他:“既然你觉得匈奴人这么好相处,可以当大汉的好邻居,那朕安排你驻守一郡,你有把握让匈奴人不打过来吗?”

        博士狄山一下子僵住了,忙说“臣做不到”。

        刘彻却没这么放过他,继续冷笑问:“让你守一个县呢?”

        狄山已经开始发抖了:“臣做不到。”

        刘彻道:“那让你守一障如何?”

        所谓的障就是朝廷设置在险要处坊盗贼的防御措施,类似于长城上的小土堡。

        狄山知道刘彻铁了心要处置自己,再说下去只有死在大牢里的份,只能哆哆嗦嗦地回道:“臣可以。”

        刘彻笑道:“那好,你去守吧,看看你能不能说服匈奴和大汉友好相处。”他让枚皋当场给狄山写个诏书,把狄山安排去北边守障去。

        狄山面如死灰地应命了。

        众人皆不敢再多言。

        和亲之事没人敢再提。

        刘彻懒得再搭理这些勾起他糟糕回忆的家伙,起身拂袖而去。

        既然心中郁闷,刘彻就想把卫青和霍去病喊来说说话。

        主要是想聊聊北边的战略部署。

        匈奴还敢跑来提和亲,显然是南下之心不死。只要朝廷愿意继续与他们和亲、跟他们互市,他们必定会借此机会大规模返回漠南。

        朝廷花了那么多年才打出“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岂会给他们机会卷土重来?

        刘彻道:“朕准备在河西诸地设郡,你们有什么想法?”

        关于这一点,霍去病恰好曾私底下去找李时珍聊过。

        当时嬴政也在场,只是没发表什么意见。

        估计是想悄悄记下来回去开干。

        根据李时珍的说法,大汉很快便设立了酒

        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彻底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道路()_[((),不出几十年便在西域设置了大汉的都护府。

        西域的蔬果源源不断地通过西域送往中原,叫大汉人拥有了许多历经千年依然很受欢迎的优良品种,包括但不限于苜蓿、葡萄、胡麻、胡瓜、胡萝卜等等。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开疆拓土!

        这条西域通道之所以能打通,拢共有三方面的重要因素。

        其一当然是靠武力轰走南面的匈奴。

        其二是靠张骞他们这些汉使的外交。

        其三则是一个……赵充国后来提出的屯田政策。

        只要大汉军队把水源周围的好地全给占了,亦兵亦民地在河西诸郡全面推行屯田政策,只需要这样干个一两代人,河西诸郡就会成为真正的汉郡,而不是儒生们口中的“得其地不足以为广”。

        纯粹是他们不愿意费心去经营罢了!

        霍去病把屯田之策献了上去。

        赵充国他这几天倒是轻松找了出来,只是赵充国目前只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刚到上林当兵不久。

        据说他提出屯田策并被朝廷采纳时都已经七老八十了,那得等好几十年的功夫。既然刘彻问到了他们头上,霍去病便一五一十地把屯田策讲给了刘彻听。

        这里的屯田初期并不是发动黔首过去种田,而是让军队边耕作边操练。

        匈奴来了打匈奴,匈奴没来就收拾庄稼。这样不仅能守住河西诸郡,还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军队耗费。

        毕竟军粮都能半自给自足了。

        就河西诸郡那种条件,全面自给自足当然还是不行的,不过朝廷本来就要出军费的,现在军费能减少一点,那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刘彻听后微微讶异。

        没想到这样的计策竟是霍去病提出来的。

        卫青也看向霍去病。

        相比于让刘彻认为这计策是自己想出来的,霍去病选择如实回答:“不瞒陛下,这是臣去向人问策时讨来的主意。”

        现在赵充国自己都还不知道这个计策,把赵充国说出来也没用,所以霍去病选择把事情推给李时珍和嬴政。

        反正刘彻本来就觉得他俩是高人。

        至于赵充国,他已经把人要到身边来了。

        听闻此人不仅晚年把屯田政策落实得非常好,年轻时也是骁勇善战,曾经俘获匈奴西祁王,只要能给他领兵机会,成为一代名将只是迟早的事。

        霍去病准备观察一段时间,如果赵充国真有那么好的作战意识就把他给举荐上去。

        在外打仗谁也不想遇到配合不了自己的友军。

        霍去病为什么老是孤军深入?还不是因为友军每次都失期,没能顺利和他会合。

        连他舅舅的好朋友公孙敖都跟不上他。

        要是朝廷能培养出几个作战意识跟得上自己的新将领,那以后打起仗来还不如臂使指?

        至于军功会不会分给别人,霍去病倒是没太在意。他才二十四岁就已经是万户侯了,再往上还能怎么封?

        他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军功了。

        霍去病对刘彻说自己是去医馆那边讨的主意。

        这是大实话,掺半点假,所以他说得相当自然。

        刘彻一听就明白了:“是那个赵正对吧?”

        提到医馆,刘彻印象最深的就是赵正了,不仅是因为那“赵正”身形壮伟,还因为对方指点江山起来豪气不下于他。

        时人爱把秦始皇称为赵政,这个“赵正”三句不离秦末局势,倒是很有点把自己当秦始皇的想法在里头。

        这种主意如果是出自他之口,那就一点都不稀奇了。

        霍去病毫不犹豫地道:“没错。”

        既然嬴政都已经旁听了,总得付出点什么才行,让他负责当献策人没毛病对吧?

        刘彻此前的不乐一扫而空,笑着说道:“走,我们再去会会这个赵正。”

        霍去病道:“怕是一时半会见不着了,听阿善说他昨天已经归家去了。”

        刘彻颇有些遗憾,但还是决定出宫走走。

        那些儒臣的想法可太倒人胃口了。

        得找他们大汉的小神医去去晦气!!


  (https://www.qshuge.com/3118/3118168/11111065.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