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大明:我为天下师最新章节 > 第381章 为长远计

第381章 为长远计


第381章  为长远计

        许良扫视了众人一眼,便淡笑着解答他们的疑问:“本官也就不打马虎眼了,交换留学也好,还是所谓大华夏史也好,不过都是为了文化渗透和平吞并诸国的手段而已。”

        一句话说完众人都是惊了,这背后居然藏着这样宏大的计划!

        文化渗透吞并诸国,这种事情有可能做到吗,就靠着这点手段,就想空手套白狼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

        这些人虽然以能力计大多都是草包,但架不住他们地位高,那眼光和见识却是天生优于常人。

        这个计划一说出来,他们立刻就考虑起可行性来了,兼并他国从来都是武力征服,从未听闻能依靠文化渗透能实现。

        “许侍郎说的都是真的?陛下真有这样的计划?”

        “这该不会是你给陛下出的馊主意吧,听起来简直太荒谬了,不行,我要劝谏陛下收回成命!”

        “就是,你当别人都傻啊,随随便便就愿意归附中原?”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没有一个看好这个计划的,当然很大原因其实是他们都不愿意去穷乡僻壤留学,此时当然想尽办法诋毁这个计划,万一就说动皇帝改了主意呢?

        许良无奈摇了摇头,这年头的人很少能意识到软实力的威力,以华夏文明强大的向心力,用意识思想渗透一点一滴改变诸国完全具备可行性。

        不管是大明百姓或者是诸国的百姓,其实都没什么民族意识,改朝换代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换个主子。

        只有等大华夏理念推广出去了,他们那么就会接受自己是个华夏人,到那时候一切就都是水到渠成。

        当然真正操作起来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实现这个是靠一整个体系慢慢推进的,利益捆绑要有,意识渗透要有,体制优势更要宣扬,这样彼此配合的手段再加上足够的时间,迟早都能慢慢啃下来。

        “计划行不行这不是伱们操心的事情,整个计划都是陛下亲自敲定你们只需要执行就好,还是说尔等对陛下的计划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若是如此的话我便带着你们去见陛下当面面陈?”

        “呃,这这倒是不必了,我等见识粗浅,哪里能比得过陛下英明神武!”

        一看到许良这架势,一行人顿时不吭声了,他们在许良面前咋呼一下那还行,但要他们去皇帝面前痛陈利害那还是太看得起他们了,一群公子哥可不是能犯言直谏的诤臣。

        眼见众人都老实下来,许良这才慢悠悠继续说起来。

        “你们留学之后自是没什么可学的,但不妨碍你们多交朋友,如诸国的官宦子弟贵族学者都是你们结交的对象,要表现的友善亲近一些,多宣扬我们大明的繁华先进,多和他们说大家一样都是华夏苗裔,经常和他们探讨华夏和他们历史上的渊源,陛下需要你们做的也仅仅只是这些事情而已。”

        “这个倒是不难,可是我们也仅仅留学两三年而已,真的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吗,倒不是怀疑陛下的计划,那万一效果不佳,岂不是耽误了陛下的大事?”

        <div  class="contentadv">        “此为长远计,你们留学完了,自然会有第二批留学生再去,如此十年几十年过去,再加上其他手段作为策应,事乃可成尔。”

        虽然这些学生疑问很多,但是许良仍然不紧不慢的解释着,几十年的长远计划在他们这些人看来还是不太能理解,这实在是有点太漫长了,殊不知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思想侵蚀一旦做成,那当真可以颠倒乾坤。

        而之所以选派这些人去留学,也是看中了他们身份不一般,身份越高说话自然也就越有分量,诸国显贵也更愿意结交,而且他们的身份天然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保障,毕竟他们宣扬的这些东西很有可能会招致各国有识之士的抵触,这时候他们在大明的尊贵身份就能让各国投鼠忌器了。

        这些人在大明都可以横着走了,更不要说在诸国了。

        最后许良还是嘱咐了一句:“这其中缘由你们心里有数即可,真的去了之后就不要表现得太过露骨,留学该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这些理念见缝插针慢慢的宣扬就行,陛下选派你们那是信任你们,莫要让陛下失望!”

        说罢,许良就让他们各自散去了,这些留学生不仅要经受自己的遵嘱,后面还要受到皇帝朱标的亲自接见再做勉励。

        真正到了朱标面前之后,朱标只会把他们当做优秀的外派学生加以赞赏和勉励,让他们在外好好学习和生活,至于什么思想侵蚀吞并计划那是一个字都不会提,龌龊事情许良提前都已经做了,皇帝只需要维持表面的光鲜就行。

        朱标见过这些人之后,他们随后也就要跟着使臣们分散去往诸国了。

        至于诸国派来大明的留学生,早在抵达之初就已经接受了朱标的召见,自然也少不了今日一般的勉励和赞赏,然后大明就充分遵照了诸国学生的意愿,把他们分派到不同的地方进行学习。

        大部分的学生其实还是选择进入了大明国子监,但是一些眼光长远的学生都是选择进入了关中大学。

        大明作为当下文明灯塔的存在,周边诸国不说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但也知道大明流行的风潮和一些大事,比如大明这些年异军突起的科学思想,渐渐就流入到各国顶层的耳朵里。

        尤其是大明发行官报之后,各国顶层基本也都刻意的搜集过,说他们和大明百姓一起看报并不过分,这也让他们接收到的大明相关信息更加全面。

        除了信息之外,他们还能通过许多大明贸易的商品看出许多端倪,如四大件这种精美复杂的玩意儿,一经流出就直接风靡了诸多国家,而这都是科学的产物。

        一个个新鲜事物的出现,让他们想不知道科学都难,不过知道归知道,但重视的人却没有多少,在他们眼里正统的学问就应该是儒家学问,也只有亲自来过大明的学生们经过思考之后,才能有更加正确的认知。


  (https://www.qshuge.com/3114/3114819/115936777.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