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单车镇长
来到灵官镇已经两天了,王易除了第一天参加了一场党委会外,第二天一整天都在办公室看资料。
这些资料是他找党政办要的,涵盖灵官镇近十年的土地、人口、财政数据,他在办公室看的认真,也没人来打扰他,连个请示或者签字的人都没有。
感觉王易这个镇长有没有都一样,估计要是一直这样,要不了多久很多人都忘了还有他这么个镇长。
对此王易倒也不急,反正这几天都在下雨,他就安心的在办公室翻阅资料。
要说灵官镇这地方不愧是古镇,就今年这么大的水,灵官镇也没有受灾,只是他那个临近河边的宿舍,被水泡了几次,屋里湿气现在是严重超标。
最近国内也没什么大事,大部分地区都在忙着抗洪抢险,连掌舵人都亲临灾区第一线了,不过随着汛期即将过去,这场灾难也会随之过去。
很快王易就在灵官镇度过了一周的时间,这期间他除了在镇上开了两次会,和去县里开了半天会,就没干别的事了。
一周时间王易倒是将镇政府的人都认识了,只是见面能叫出名字,知道是什么职务。
另外去县城开会那次,也见到了县长姜姗姗。
但只在会场见到,没有私下的交流,远看姜姗姗也算个美女,当然比起虞婉差了很多。
一周以后雨季也过去了,王易也走出了办公室,他先是在镇上转了转,当然是先去看了看临官楼里的楠木雕像,然后在灵官镇周边看了看,重点沿着环绕镇子的河堤走了走。
灵官镇的主街就一条,整个场镇其实相当于在山谷中的滩涂上,镇子两面环水,然后四面都是山,山虽不高却极大限制了场镇发展。
到目前为止王易还没去镇里的两家企业视察,而这个周末王易没有安排,他就在县城买了一辆自行车,直接从县城骑回了灵官镇。
王易已经看过了灵官镇的所有资料,光从资料上来看,王易发现这里确实很难打开局面,这地方曾经一直都是靠着航运枢纽而繁荣,不仅没有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基础,连个出名的土特产都没有。
现在灵官镇的情况就是,交通谈不上便利,土地也没有可利用价值,就连风景也没拿的出手的,物产更是找不出像样的。
周末很快就过去了,又是新的一周开始,王易依然被边缘化,而他也乐得清闲,给党政办的人说了一声,就骑着自行车出去了。
王易的理由是去熟悉下灵官镇的环境,而他也确实骑着自行车一个村社一个村社的实地考察。
一开始还没人知道骑着自行车到处闲逛的人就是新来的镇长,但是一个镇毕竟就那么大,很快镇长骑自行车到处走访的事就在镇上传开了。
灵官镇是有三台车的,作为镇长的王易当然能随时使用,但是他来灵官镇已经半个月了,除了去县城开会用一下,就再没有用过了。
王易用了足足两周时间,骑着自行车走遍了灵官镇下辖的所有村社,还与一些村干部和村民交流过,镇政府里好多人都还没和王易说过话,但现在各村社反倒很熟悉王易这个镇长了。
单车镇长这个名号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就慢慢在镇上传开,甚至县里一些人都知道王易这个单车镇长。
可单车镇长的调研结果很不尽如人意,通过半个月的实地走访,王易没有找到一点能打开局面的地方。
而根据王易的记忆,在未来十几年里,像这样的乡镇其实有很多,最终的结局就是人口大量外流,最后撤乡并镇,消失在城市化的浪潮中。
无形之中灵官镇的命运也和王易联系在了一起,要么在逆境中光芒万丈,要么被时代洪流淹没,最后消亡。
“怎么样,在灵官镇工作还顺利吗?”又到了半夜和虞婉通话的时间,现在每天的这个时间,倒成了王易最放松的时间。
“情况比较具体,灵官镇的问题很多,都快一个月了,我还没找到突破口,目前还没打开局面,在政府里被严重边缘化。”在虞婉面前王易没有丝毫隐瞒,无论忧喜都会和虞婉分享,他觉得相爱就不该有所隐瞒。
虞婉闻言沉默了一下,又问了王易几个问题,都是与灵官镇相关的情况,显然她已经扮演起贤内助的角色,想要为王易分忧。
现在虞婉继续大学生活,她每天反而生活单调,除了科研就没有别的事。
“那可能只有从其它方向入手了,特色农业走不通,照你说那个地理位置也没有招商引资的优势,只能寻找灵官镇独有的特色了。”虞婉也在分析,她也抛弃了特色农业和招商引资这两条路,想法和王易倒是如出一辙。
王易和虞婉也没有聊出解决办法,大约二十分钟后结束了通话,这件事急也没用,只能慢慢来。
第二天王易在办公室看了会报纸,估计今天又没什么事,就蹬上他自行车又出了镇政府大门。
不过他现在不是去村社了,而是沿着河堤走走。
现在天气已经不炎热,有些秋高气爽的感觉,风和日丽在河堤边骑着车倒也惬意。
王易早就注意到,灵官镇两侧的两条河中都有采砂船,他也打听过,两艘采沙船都是一人所有,那人名叫齐彬,并不是灵官镇的人,算得上是蓉江县的首富。
除了采砂船,据说此人还有一个建筑公司,手底下几百号人,蓉江县的大部分工程都是他的,就连巴南市里也能拿到一些工程。
“这个年代的建筑老板,只怕多少有点黑道背景哦。”两世为人的王易,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时代能在建筑行业做的风生水起的,要说绝对遵纪守法根本不可能。
对于这个齐彬王易也没过多关注,他看着眼前流淌的河水,又看着不远处的山,脑子里想的还是如何寻找突破口,为自己也为建设灵官镇。
灵官镇的河堤看起来有些年代了,但在今年这样的雨季都没有出现较大的垮塌,只能佩服古人的智慧,也说明当时修建这河堤是用的真材实料。
王易骑着自行车,忽然看到几个人从河岸边上来,他们好像抬着一块木头,这顿时引起了王易的好奇。
他停下自行车,就在路边等着,很快几个村民模样的人就抬着一块发黑的木材从王易身边经过。
“老乡,你们这是抬的什么啊?看着像是木头。”王易笑着问道。
“前几天涨水冲出来的老木料。”村民也笑着回应,似乎这在灵官镇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老木料?这河里怎么会有?”王易有些好奇,也来了兴趣。
“听老一辈说,在古代咱们灵官镇不仅有灵官楼,沿河还修建有一条几里长的回廊,能遮风挡雨,每年涨水的时候,经常就能看到这些老木料,估计就是以前回廊上的。”村民解释道,这在当地不是什么秘密,当地人祖辈相传基本都知道。
王易点了点头,他仔细打量着打捞起来的这块木料,大小规格还真像是古代回廊上的房梁。
本来王易还想再闲聊几句,不过这个时候他手机却响了。
拿起手机一看是党政办的号码,王易就接了起来。
“喂,王镇长不好了,纸箱厂和纺织厂的工人来镇政府闹事了,你在什么地方?快回来吧!”电话里传来任敏的声音,声音还有些焦急。
(https://www.qshuge.com/3112/3112756/11111110.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