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吴三桂
</p>
洪承畴暂时将卢象升阵亡的悲伤给隐藏在心中,目前有更加棘手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两红旗正在往锦州方向集结,这意味着什么好像有些不言而喻。自从前一次辽东大战结束之后,大小凌河被清兵占领,现在明清双方的分界线就在锦州,整个锦州已经成为了抗击清兵的最前线。目前锦州总兵是前次辽东大战负伤后送的吴襄,祖大寿开城投降了皇太极,辽东大战结束之后,傅宗龙便将吴襄重新调回锦州,驻防在锦州一线,跟两红旗对峙。</p>
天雄军被抽调之后,洪承畴将整个辽东军镇的防御基本分成了三块,处在最前线的自然是吴襄防守的锦州一线,洪承畴给吴襄配备了步兵一万五千,骑兵三千,这一支部队也算是辽东军镇除了天雄军之外的主力部队了,其中很多人都是以前辽东军户家族出来的士兵,还有一些是以前袁崇焕留下的关宁军的老底子,家中有不少亲属都参加过关宁军,以这些人为班底打造了一支新辽东军的主力,洪承畴便将这些人一股脑全给了吴襄,算是顶在了最前沿。第二就是洪承畴自己镇守的宁远,有步兵两万人,这些士兵的素质就要差很多,基本上都是辽东原来的卫所兵,反正洪承畴将他们集中在一起,跟自己一道坐镇宁远,万一吴襄那边有事,就从这些人当中抽调兵力去前线支援。最后就是紧密联系山海关的前屯防线,由总兵官王廷臣驻守,不过因为那里是辽东军镇的大后方且靠近山海关,所以没必要用精兵,洪承畴便将所有招募来的新兵全部交给王廷臣,一方面是负责前屯防务,另一方面也是让王廷臣给他们训练,希望以后能达到一定的作战水平,这一批人也有近两万。</p>
最后就是几位大将的家丁卫队之类的兵马,约有一两千人,也就是说洪承畴目前手头能调动的总兵力大约是六万人,这基本上也是辽东军镇的极限兵力了,洪承畴即便是再想招募新兵或者组建民团,他手中的军饷也不允许了。光是这六万兵马的饷银就已经缺斤少两,朝廷的辽饷随着局势的艰难也不是一次性拨付,而是分批运来,洪承畴也只能优先供给吴襄的部队,新兵那边还好一些,主要是宁远的这些卫所兵有不少怨言,洪承畴能理解,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p>
如今接到了前线急报,洪承畴内心便咯噔一下,其实当卢象升走后,洪承畴便有意识的加强了前线的防御,并且他也知道,皇太极在辽东肯定也有不少探子,天雄军出征的事情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皇太极迟早会知道,辽东这一块地方一直是皇太极关注的焦点,明军始终驻扎在这里,就像是一根鱼刺扎进了咽喉,若是大清国不拿下辽东,大明就始终有前进的基地,不错,现在大明内忧外患没有精力在辽东方向取得突破,但是以后呢?</p>
若是大明能顺利将内部问题全部解决掉,会不会重新将目光放在辽东?大明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基数,只要朝廷能正常运转,可以源源不断调集兵马投入辽东,不错,当年萨尔浒之战,大明确实损失了十几万精锐,但是真的追究起来,这十几万精锐也不算什么,大明百万大军,难道还选不出十几万精兵吗?这个道理皇太极不会不明白,所以他迟早要对辽东下手,天雄军不在,现在正是此消彼长,辽东实力最弱的时候,只不过因为皇太极接连在草原方向用兵,所以兵力捉襟见肘,且不能两线同时开战,所以才暂时没有对辽东动手,而现在,卢象升阵亡,洪承畴知道,皇太极的入关战事恐怕已经结束了,那么这时候重新将目光放入辽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p>
“让吴三桂来见本督。”洪承畴对身边一个卫士说道。卫士立刻抱拳出了大门,洪承畴负手走向正堂,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不一会,便有一名顶盔贯甲的年轻武将在亲兵的带领下走了进来。只见那武将身材高大、容貌硬朗,一对剑眉下方的双眼炯炯有神,入了大堂便直接来到洪承畴面前,推金山倒玉柱拜倒,“末将参见督师!”洪承畴立刻笑着起身将吴三桂扶起道:“贤侄快快请起!”</p>
此人正是吴襄的儿子吴三桂,也是目前洪承畴最看好的辽东年轻将领。吴襄重新出任锦州总兵官之后,便让自己的儿子出任参将,跟在自己左右,自家的三个儿子,吴三凤、吴三桂、吴三辅都在辽东军中,但是大儿子和小儿子都不成器,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也就是在军中混个将校的闲职,可是这个二儿子跟他的哥哥弟弟完全不一样,武艺高强不说,在读书识字方面从小便很有天赋,吴襄对自己这个二儿子非常看好,从小便大力培养他,果然,成年之后,在军中脱颖而出,吴襄便将他时时带在身边,观摩战阵不断磨炼,终于成为了他老吴家小字辈当中的顶梁柱,吴襄利用在军中的权威,慢慢将儿子提升成了参将,没想到洪承畴上任辽东督师后,一眼便看中了自家小子,连卢象升在观摩了吴三桂在军中的比武之后也是赞不绝口,洪承畴详细询问了吴襄关于吴三桂的情况之后,便直接下令将吴三桂调入宁远,跟在自己左右,加强他的兵法谋略方面的知识。</p>
吴三桂表现也是上佳,经常向洪承畴虚心讨教,并且洪承畴一点拨,往往吴三桂就能顺着洪承畴的思路说下去,这就是洪承畴最喜欢的聪明人,说了上半句就能接上下半句。所以洪承畴更是有意培养吴三桂,现在锦州有吴襄,前屯有王廷臣,但是宁远还有一个总兵的实缺,现在是洪承畴自己掌管宁远地区的军政大事,可他终究是督师,要总管辽东,不能事无巨细,这个吴三桂他倒是非常看好,有意提升他为宁远总兵,只不过现在吴三桂还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他太年轻,资历尚浅,且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只要能立下一个大功劳,这总兵的位置,洪承畴包他吴三桂能上。</p>
吴三桂被洪承畴扶起,便立刻道:“督师,末将见卫士行色匆匆,既然急招末将前来,斗胆发问,可否是父亲那边有什么情况?”洪承畴一愣,看着吴三桂道:“贤侄好眼力。”其实吴三桂哪里是好眼力,只不过在来的路上,吴三桂掏了一个银锭子给传令兵,那卫士便告诉吴三桂督师早上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急报,吴三桂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洪承畴还没问,他就抢先答,更能在洪承畴心中树立起智将的形象。随即吴三桂便侃侃而谈道:“末将以为,自从老奴开始,女真就逐步蚕食大明辽东的领地,皇太极更是亡辽东之心不死,因为辽东一旦落入他们的手里,山海关和长城就成了最前线,他们进可攻退可守,我们就要在长城一线跟他们陷入无休无止的攻防战,并且没有缓冲区,他们都是骑兵,机动力强,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所以建虏无时无刻不想拿下辽东。”</p>
洪承畴点点头道:“贤侄说的不错,早上本督收到前线急报,说是两红旗的兵马正在大小凌河一线集结,这不是件好事情,估计皇太极可能会有动作了。况且卢大人。”说到这里,洪承畴的眼光暗淡了下来,吴三桂低声道:“卢大人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敬可叹,也是末将等人的楷模,末将等也要学习卢大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大明天下流尽最后一滴血。”</p>
洪承畴拍着吴三桂的肩膀道:“好,很好,大明有贤侄这样的忠臣良将,何愁建虏不灭。”吴三桂立刻抱拳道:“督师,末将斗胆,既然皇太极气焰嚣张,肯定又想挟入关大胜之际有所动作,锦州局势危急,若是可以,督师请拨五千兵马给末将,末将即刻北上,驰援父帅。”洪承畴面色一正道:“说说你的想法。”吴三桂立刻答道:“锦州一线的防务看似简单,实际上重点并不在锦州城,锦州城经过几代人的打造,不能说固若金汤,但是若父帅坚守,皇太极也不好打,可是锦州左右翼的大胜堡和松山堡却是关键,就像是雄鹰的翅膀,大胜堡和松山堡有失,则锦州变成孤城,根本守不住。以往天雄军在,大胜堡和松山堡无虞,如今卢大人他,哎,所以现在父帅还要分兵拒守。若是末将去驰援,以五千兵扼守松山堡,则可大大减轻父帅压力。”洪承畴来回走了两步,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猛地回头道:“好,本督就拨你精兵五千,驻防松山堡!”</p>
逆天明末三十年最新章节地址:</p>
逆天明末三十年全文地址:</p>
逆天明末三十年txt下载地址:</p>
逆天明末三十年手机:</p>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吴三桂)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p>
喜欢《逆天明末三十年》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p>
(https://www.qshuge.com/3104/3104602/3633256.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