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那年1981小说阅读 > 582 技术先行

582 技术先行


  郑淑叶的下榻之处安排好,把行李放下之后,眼看也正午了。

  大仓带着女朋友和妹妹去大酒店吃饭。

  就饭桌上,英子看起来就是主人的身份,忙前忙后给大哥和郑姐姐服务。

  郑淑叶发现,这些年不见,英子不但出落得倾国倾城,而且不苟言笑,成熟沉稳了太多。

  可她哪里知道英子心里的百味杂陈!

  此时此刻的英子真的没办法活泼起来。

  她只是下定决心,大哥跟郑姐姐结婚,自己会终生不嫁,永远不离开大哥的家。

  反正大哥和大嫂住哪,她住哪。

  就给他俩当使女。

  看着妹妹那严肃认真的表情,当大哥的其实就像她肚里的蛔虫一样,把她的内心看得清清楚楚。

  知道此时此刻的妹妹十分痛苦,但还是要强装平静地面对大哥和郑姐姐。

  这实在是太煎熬人了!

  感受着妹妹的煎熬,做大哥的其实比她还煎熬。

  他不知道英子的这种痛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缓解?

  大哥没办法缓解妹妹的痛苦,只希望快刀斩乱麻,赶紧跟郑淑叶结婚。

  他知道自己的结婚将是英子痛苦的顶峰。

  然后随着她面对事实的日子一天天增加,痛苦才会慢慢缓解。

  吃过午饭,大仓要把自己的衣物和铺盖带到海东去,接下来的这几天,他会一直住在小姑的厂里。

  新厂房已经完全建设装修完毕,现在正在安装设备。

  小姑过来看了几次,然后回去安排县城那边的事务。

  新厂这边有几个厂里的骨干看着。

  大仓毕竟有些不放心,决定自己亲自过去靠着。

  小姑的厂子从一个小县城,一个大跨步迈到国际大都市,这个跨度实在有点大。

  而且厂子的规模的扩大可以用“爆炸”来形容。

  由原来县城里并不算大的配件厂,一下子扩大成海东新区内颇有规模的大厂。

  这种大爆炸式的扩张,其实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必然要面对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好在这些年来,梁秀香有个好侄子。

  大侄子一直在帮着小姑的厂子搞技术革新。

  并且给小姑提出一个全新的创业模式,那就是走技术先行的路子。

  技术第一,生产第二,销售第三。

  为什么要把销售放在最不重要的地位?

  就是大仓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

  只要咱们的产品科技含量高,够先进,质量过硬,就不愁销路。

  原来的农修厂,早已脱离了农机这个低端市场,这几年一直在生产汽车配件。

  在一个小县城,周围又缺少上下游的关联企业,做汽车配件的成本其实挺高。

  但是小县城也有好处,那就是人力成本低,其他相关的费用也低。

  这样总体算起来,利润率还算可以。

  干了这些年,厂子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把现有厂房扩大好多倍。

  但是大仓愣是不让小姑扩大生产规模。

  却让小姑把大量的资金,几乎是厂子一半的利润,都投入到研发里面。

  原来一个小小的农修厂而已,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居然让大仓给他带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研发团队。

  刚刚研发出来的产品,厂里并不马上大量生产,而是小批量生产。

  即使经过市场检验成熟了,也一直保持小批量生产的规模。

  这样一年年下来,整个厂子细化成了分工明确的各个小车间。

  车间小,产量也不高,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技术和管理人员阵容强大。

  显得生产工人相对较少。

  简直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

  直到大仓建议小姑把厂子搬去沪海的海东新区。

  并且给小姑规划了新厂的规模。

  小姑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大侄子早就替自己想好了,要是扩建,搬新厂,就搬去大城市。

  因为大城市的新区得天时地利之便,周围全是相关的上下游企业。

  进入一个产业链,会让生产和销售成本大幅下降。

  而原来大侄子给自己设计的“小车间、小规模”战略,其实就是为自己搬新厂厚积薄发。

  搬到新厂,每一个小车间都会爆炸成一个或者数个大车间。

  不管是技术,还是管理人员,都已经相当成熟。

  到时候只要增加设备,增加操作工人就行了。

  这让小姑对大侄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承包农修厂开始,小姑就是因为听从了大侄子的意见,才让农修厂扭亏为盈。

  此后每一步决策,小姑都对大侄子的建议言听计从。

  事后每一次的成功都会证明,听大侄子的话,没错的。

  尤其是这一次搬新厂,老厂所有的现有条件,看起来都是为新厂量身定做的准备工作。

  如果不是大侄子这些年强硬地给小姑做主,一直在布局,就凭这样规模一个县城小厂,想要搬到全国最大城市爆炸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大厂。

  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

  最让小姑佩服的,就是大侄子当初替自己定下的创业道路。

  技术先行。

  当时小姑真的是不理解的。

  明明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已经足够咱们生产,生产出来的配件供不应求。

  那么为什么不把资金放在扩大生产规模上呢?

  要是扩大生产规模,产值就会成倍地增长。

  那才叫财源滚滚呢!

  放着财源滚滚不要,反而把资金投进深不见底的研发当中。

  这让小姑颇为心疼了好几年。

  可是现在回头去看,如果当初守着那些一成不变的技术和产品扩大规模干下去。

  干到现在,那些产品和技术已经过时,扩大的车间和设备基本上已经失去继续生产的价值。

  那就真应了大侄子的话,企业陷入瓶颈了。

  只是看着颇具规模,就像一个大肚子的瓶子一样,但是瓶口太小,根本满足不了大肚子的供应。

  到那时候,企业的发展陷入停滞。

  再想引进新技术,增加新产品,大概率是来不及了。

  即使能来得及,也会元气大伤。

  在同行业中远远落后。

  可是现在呢,厂子搬到海东新区爆炸性扩张。

  不但厂子规模颇大,而且有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过硬的技术和管理团队,给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放眼全国的配件行业,小姑厂里的产品在技术和质量方面,那都是遥遥领先的。

  虽然现在新厂仅仅还在安装设备阶段,但是小姑对于新厂投产后的一切情况,就像放在眼前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现在安装设备也是关键时候,作为小姑一直以来最得力的狗头军师,大仓肯定要来帮着掌控一下。

  这也是巧了,把郑淑叶安排在自己的房间住,自己正好去小姑厂里安个小狗窝。

  妹妹早已把大哥的铺盖和衣物打包好了,一起抱到大哥的车上。

  她和郑淑叶要送大哥过去,也顺便看看小姑的厂子收拾得怎么样了。

  因为大哥到了海东新区就要住在那里几天,就不会送她俩回来了。

  英子把自己火红的法拉利开了出来。

  郑淑叶帮着把小梁的行李放在车上,正在想自己和英子跟过去参观完了,俩人怎么回来呢?

  突然看到一辆火红的跑车停在自己身边,吓了一跳。

  然后就看到驾驶门一开,英子从车上下来了:“郑姐姐,上我的车吧,反正待会儿也是咱俩一起回来。”

  “你——这——”郑淑叶有些结巴,“这是——你的车?”

  她在国外多年,当然认得法拉利F40。

  可她万万想不到,在国外都算顶级的豪车,居然都进口到国内来了!

  而且,还是英子的车!

  这实在有些不合逻辑。

  当然,郑淑叶知道小梁这些年挺能干,有一定产业。

  但是她知道,但凡做买卖的,都会面临资金问题。

  生意越是扩大,资金越是紧张。

  她知道自己看到的只是小梁产业的表面,对他的财务状况,其实还是有些担忧的。

  就怕小梁盲目扩张,而且还在个人出资搞科研,一个不慎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他一点抗风险的能力都没有。

  他的家庭不但不能给他提供一点点的帮助,而且看得出,偌大一个家,现在几乎全靠小梁这个老大撑着。

  就是这样一个家庭情况,他的妹妹居然有一辆豪华跑车。

  一个出来求学的农家姑娘而已,开这样一辆车,合适吗?


  (https://www.qshuge.com/3085/3085643/110827677.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