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张铨读报
张铨正在朗声阅读杨烜的《变法通议》:
“殷鉴不远。中国立国之古等印度,土地之沃迈突厥,而因沿积敝,不能振变,则将步印度、突厥之后尘矣……”
这种文字风格,在当时被称作“白话文”,通常见于明清两代的小说。譬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都是这种白话文。
按照现代的标准看,这种文字“半古半白”,颇有些不伦不类。但在当时,它保留了古文的清雅质朴,又加上了说话似的活泼可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不管是太平天国,还是中华民国,均采用这种文体制作官方文书。
最重要的是,这种文字通俗易懂,方便人民群众阅读理解,有利于军政府开展宣传教育。不像传统古文那样,只有饱读诗书之士才能看得懂。
杨烜强调作文要简洁易懂,朴实无华,贴近人民群众。这篇《变法通议》通俗易懂,同时饱含感情,令张铨激动不已。
念到这,有个正在吃酒的码头工人打断张铨,说道:“先生,印度、突厥也是国家吗?是哪个地方的蛮夷?有广西省大吗?”
旧时南方,苦力劳动量大,收工后往往喝酒解乏。譬如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年轻时便是烧炭工,不事积蓄,一有钱便买酒招待同行,颇能笼络人心。有些人天生就是领导者,说的就是杨秀清这种人。
这位码头工人夜郎自大,连印度、突厥都不知道,不免引起茶客们的嗤笑:
“陈老三,你又在店里吃酒,还不赶紧回家。可别吃醉了,又要回家打老婆。”
“他现在还敢吗?村里有妇女协会,给陈老三的婆娘撑腰。妇女主任可是黑旗军的家眷,陈老三要是敢打老婆,妇女协会非要上门批斗他不可。”
……
陈老三不到三十,虽是码头边的苦力,却身强力壮。此刻,他被众人说得满脸通红,回怼道:
“吃酒犯法吗?我不偷不抢,凭力气赚钱,辛苦一天吃点酒怎么了?莫掌柜,再给我加二两酒,加一碟茴香豆。”
莫掌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着茶馆里的一举一动。他并不打酒,只端来半碟茴香豆,劝道:
“老三,你少喝点酒,省点钱买几尺布,给老婆孩子做件新衣裳。得亏是军政府禁止黄赌毒,不然,你今天的工钱又要败光。
“酒也不给你加了。我们不是定下过规矩吗,每天最多喝二两酒。这碟茴香豆,我给你半碟,再用纸包半碟。你回去带给老婆孩子,如何?”
陈老三嘟囔两句,认同了莫掌柜的做法。
刚才这一幕,张铨都看在眼里。虽只是短短一段对话,却让张铨从中领悟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军政府禁止赌博、鸦片、卖淫嫖娼;妇女组成了协会,倡导男女平等;南宁的苦力报酬应该不少,至少有余钱喝酒……
陈老三这种苦力,张铨早已见怪不怪。
五口通商以前,华夏只有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南货北上,一般走珠江,再分成三支:
一支经大瘐岭进入江西,走鄱阳湖进入长江,入长江下游;一支经越城岭进入湖南,走湘江进入洞庭湖、长江,入长江中上游;另一支经左右江进入云南、贵州,乃至四川、青藏。
第二条道路,便经过张铨的老家湖南。那时交通不便,货物先水运至桂北、湘南,再转为陆运,到湘江后再转入水运。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低下,却养活了沿途数上百万名搬运工人。
五口通商之后,全国货物运输改以上海为中心,广州货物吞吐大为减少。连带着,湖南一带的搬运工人纷纷失业,衣食无着。这正是湖南、广西天地会起义的重要诱因。
张铨进入南宁后,亲眼见到郁江航运繁忙。沿岸码头看不到闲散无活的工人,与凋敝的湘江沿岸绝然不同。
陈老三手上活多,赚的钱也多,也就有了闲钱买酒喝。与之相反,湖南的码头工人没有活干,衣食无着。要想活下来,几乎只能造反。
那么,郁江沿岸为什么这样繁忙呢?一是黑旗军正在与清军交战,需要大量运输粮草弹药。再就是军政府积极发展工商业,成效初显。
人群逐渐安静下来。张铨接着刚才的话题,为陈老三解释道:
“印度就是天竺,我国现在的佛教,都是从天竺传过来的。如今印度已被英国人侵占,由一家名为东印度公司的公司统治着。印度大着呢,比汉地十八省略小一些。”
在场许多茶客知道印度,却不知道印度的大小,更不知道印度正由一家公司统治。他们一脸愕然,也对眼前这个陌生人深感敬佩。
于是,便有几个茶客凑了过来,好听张铨讲报。茶馆莫掌柜趁机说道:
“大伙知道吗,这位张先生可是湖南的举子,今晚在咱店里歇息。张先生满腹诗书,千里迢迢来到南宁求学。”
众人一惊,对张铨刮目相看,纷纷说些恭维的话。举人虽然不如进士,却也是不折不扣的上流人物。
闹过之后,张铨接着说:“突厥,又叫土耳其,其先祖乃匈奴,被汉武帝打败,逃入西方,在欧洲、亚洲、非洲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大帝国。
“突厥国地域甚大,地连三洲,因其不思进取,顽固守旧,屡屡被英吉利、法兰西、俄罗斯等国欺侮,国土亦屡被各国蚕食,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讲到这,众人唏嘘不已。
张铨接着念《变法通议》:“彼犹太之种,迫逐于欧东;非洲之奴,充斥于大地。若我华人不思进取,不变旧法,则将如犹太、非奴一样亡国灭种矣……”
等解释完犹太人、非洲奴隶的遭遇,众茶客激愤不已。张铨亦深有感触,对众人说道:
“大元帅说得极是,非变法不足以图存。咱们华夏历史悠久,文化绚烂,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满清因循守旧,屡被洋人欺侮,百姓生灵涂炭。
“军政府兴教育、举工商,欣欣向荣,生气勃勃,真乃我等之幸、华夏之幸。”
话说出口,张铨自己也感到奇怪。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被杨烜的观点所折服,不自觉地开始宣扬军政府的主张了。
众茶客感慨不已。有人便问道:“张先生,我们最喜欢看《警世钟》,已经连载两期了。请您看一看,这期报纸上可有《警世钟》?”
张铨翻了下报纸,果真在第四版看到了《警世钟》,便对众人念道:
“你看中国地方这样大,人口这样多,可算是世界有一无二的国度了。只因中国上层不团结、窝里斗,老百姓太温驯、没有血性,才屡被外国人欺侮。
“当初金鞑子、元鞑子在中国横行直走,没有一个敢挡住他。若问金鞑子、元鞑子的人数,总计不及中国一府一县之人。
“即如清朝在满洲的时候,那八旗兵总共止有六万,若没有那吴三桂、孔有德、洪承畴一班狗奴才,带领数十万汉军,替他平定中国,八旗兵哪能覆灭朱明?”
《警世钟》专栏是杨烜专门写给普通百姓的,语言直白,不事修饰,却极富煽动性。
众茶客听过之后,不禁义愤填膺,恨不得把吴三桂、孔有德、洪承畴等人挫骨扬灰。
张铨饱读史书,有自己的基本判断力。他知道,明朝之所以灭亡,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吴三桂等人的叛降只是其中一个诱因。
尽管如此,他依然暗自佩服杨烜的文章。
中国人历来缺少民族、国家的概念,或者说国家民族的意识非常淡薄。老百姓口头敬奉皇上,实际更在乎自己的家庭、家族。只要自家利益不受侵害,国家的兴亡便可抛诸脑后。
这篇《警世钟》第一次举起了民族、国家的大旗,试图唤醒老百姓的民族、国家意识。
茶客们反应激烈,叹息不已:
“吴三桂这人真不是个东西。崇祯皇上在京蒙难,吴三桂不率兵勤王。要不是他投降,八旗哪能入关?这厮先做了满清的平西王,后又投降满清,真是反复无常,连三姓家奴吕布都不如!”
“就是因为有吴三桂这种人,满清才入主了中原,逼咱们留了辫子。要是咱们汉人都团结一心,满州才那么点人,怎么可能统治如此多的汉人!”
“满清处处防范汉人,实施海禁,不让我们出海贸易;派官吏把持矿山,不让我们开矿致富;限制船只尺寸、火药买卖,使我们无力反抗。”
“大元帅写得极是,满清不除,华夏不兴。我盼着黑旗军早日打败清军,统一华夏。大元帅雄才伟略,等他坐了江山,在全国兴教育、举工商,中国才有复兴的希望。”
……
(https://www.qshuge.com/3083/3083159/110502160.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