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1850再造中华全文小说 > 第170章 伍菡心动

第170章 伍菡心动


  伍崇曜从女儿处得计,匆匆离开望远楼,前去和幕僚筹划招募红单船武装的事。

  伍德彝和姐姐关系很好,留下来陪她聊天。他是伍崇曜的长子,被伍氏寄予厚望。伍崇曜常把他带在身边,让他结识官员,学习经商之道。

  但伍德彝的才能、见识远远不如伍菡,甚至不如年轻时的伍崇曜。时人常常讥笑伍家,说他们家是凤凰下鸡,一代不如一代。

  姐弟两个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茶叶专卖”上来。伍德彝有些高兴,问道:

  “姐姐,咱们这次帮朝廷招募红单船武装,问题不大。事成之后,朝廷会不会投桃报李,许咱们茶叶专卖呢?”

  伍菡看着眼前这个不谙世事的弟弟,顿生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

  伍家并不是广东人,祖籍本在福建,世代种茶。清朝闭关锁国,只保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伍家为了方便卖茶,便从福建迁徙到了广州。到伍菡这一代,已是第八代了。

  十三行之所以富可敌国,全靠朝廷给予贸易垄断权。伍家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最重要的是垄断了茶叶贸易。

  十九世纪中期,印度茶、锡兰茶尚未起来,华夏茶叶风靡全球。伍家垄断了茶叶贸易,费尽心机维持高额茶价,赚得盆满钵满。

  五口通商后,茶叶专卖制度不攻自破。但伍崇曜依然不死心,做梦都想恢复茶叶专卖。

  看着弟弟一脸天真的样子,伍菡冷冷一笑,说道:

  “茶叶专卖,想都不要想了。五口通商前,朝廷也没规定茶叶专卖,只是要求所有货物要通过十三行买卖。祖父处事公道,同行、洋人都拥戴他,所以他能联络茶商,做成茶叶专卖。

  “如今,形势完全不一样了。五口通商,也就意味着茶商可以在五个口岸同时做买卖。洋行也可以直接招募买办,让他们下乡收购茶叶,不必再经过行商之手。

  “你这时还想着茶叶专卖,怎么可能呢?况且,现在英国人正在印度、锡兰大肆种植茶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官府也软弱不堪,表面装作强硬,响应民心,其实惧洋如虎。”

  伍德彝被姐姐泼了一盆冷水,变得忧心忡忡起来,说道:“姐姐,照你这么说,咱们怡和行真的没得救了?真要看着它一步步走向滑落?”

  伍菡毫不顾及弟弟的感受,依然言辞犀利,说道:“十三行号称是天子南库,富可敌国,不过是替朝廷横征暴敛的工具。

  “要是没有垄断特权,十三行哪能聚敛起这么多的财富。如今五口通商,十三行已经失去了贸易垄断权。

  “我们之所以撑到现在,是因为广州军民拒绝洋人入城,广州至今没有开放通商。而广州地理位置较上海、福州等地优越,很多货物依然走广州进行贸易。

  “但开放通商是大势所趋。用不了多久,洋人一定会卷土重来,不仅要开放广州,还会要求开放更多的口岸……”

  伍德彝并不信服,打断了姐姐的话,说道:“姐姐,东印度公司不正是靠垄断贸易发家的吗?咱们维持垄断贸易,又何错之有?”

  伍菡反驳道:“弟弟,你好不晓事!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阻碍英国机器工业,早已成了过街老鼠。早在40年前,英国议会就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只保留对华贸易垄断。

  “20年前,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垄断权也丢失了。现在,东印度公司已经不再开展贸易业务了。你难道没有发现,我们伍家是东印度公司最大债权人,公司股息分红却越来越少!”

  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当时,荷兰人独霸海上。英国商人为打破荷兰在香料贸易中的垄断,集资成立东印度公司,获得女王授予的诸多特权。

  日后,东印度公司不断壮大,霸占了印度等大片殖民地,垄断了东方贸易。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新兴工业资本的绊脚石,不断受到打压。

  现在的东印度公司,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军事、行政机构,代替英国政府统治印度等东方殖民地。

  伍德彝无话可说,脸上阴晴不定。

  伍菡继续说道:“依我看,现在的朝廷已经无药可救了。太平军席卷东南,黑旗军又起于广西。朝廷应对无方,只知横征暴敛。像我们这样的富商,只会被朝廷敲骨吸髓,榨干最后一滴血。

  “广州十三行势必会像东印度公司一样,逐渐没落下来。但东印度公司手下有军队,有官僚队伍,我们有什么?我们只是官府随用随弃的夜壶。

  “我跟爹爹说过很多次,我们要赶紧把财产向外转移,继续投资英美等国的铁路、证券。满清已经无药可救了,万一有难,咱们还能逃往国外,保全伍家财富。”

  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华夏乃天朝上国,外国都是蛮夷。只有那些走投无路的客家人、穷人才会移民海外。连升斗小民都安土重迁,世家大族又怎么会迁往蛮夷之地呢?

  果然,伍德彝很不以为然,说道:“咱们是十三行首,既没过错,又有家资,何必漂洋过海去那蛮夷的国度呢?”

  伍菡无法劝服父亲,同样不能劝服弟弟。沉默了好一会儿,她终于下定决心,问道:

  “有件事,我要问你一下。你如实告诉我,不要有半天隐瞒。”

  伍德彝平时很佩服自己这位姐姐,也很喜欢她。见她说得如此郑重,便不假思索地说道:“姐姐尽管说,我一定知无不言。”

  伍菡假装漫不经心地问道:“去年春天,你在旗昌行外被刁民围攻,有三个义士出手相助。当时此事传得沸沸扬扬,说两个人是海盗,一个人是游侠。

  “最近,外面传出风声,说这三人都是黑旗军的人。还有人说,当时还有一个年轻人,是这三个人的头目。你告诉我,当时是否还有一个年轻人?他叫什么名字?”

  伍菡收到了杨烜的密信,把信件阅读了不下百遍。

  当时,黑旗军的宣传册已经传到了广州,不仅在洋行、天地会中广为流传,还流传到了普通民众手中。

  伍菡通过珍妮弄到了黑旗军的宣传册,读过很多杨烜的文章。

  杨烜写文章很有特色,条理清晰,平易畅达,不避俚语俗言,不管骈散韵律,笔锋充满感情,极富煽动力、感染力。

  恰巧的是,杨烜写给伍菡的求爱信亦是如此,情理动人,令伍菡不由得不心动。通过行文风格,伍菡基本确认,这封求爱信出自杨烜之手。

  信中,杨烜特意告诉伍菡,说自己曾救过伍德彝,当时化名为陈城。这件事,伍德彝一直守口如瓶。

  在姐姐面前,伍德彝从不说谎。他不假思索,说道:

  “不错。当时是有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是那几个义士的首领。他会说英语,与洋人相谈甚欢,自称是四川人,名叫陈城。姐姐,你这些是从哪里听来的?”

  真的是他!是他救了弟弟!是他给自己写信,勇敢、坦率地表达爱意!

  伍菡心跳“咚咚咚”地加快,脸上也羞得红晕起来。


  (https://www.qshuge.com/3083/3083147/110557600.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