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圆明园
近卫师虽然只有一万五干人,对于攻占北京城已是势在必得。此时防卫京城的清军,只剩下一些京营八旗、直隶绿营。他们已被咸丰抛弃,毫无战心,随时可能弃城而逃,或者倒戈。
杨烜到来之前,第三军曾向清军下达最后通牒,要求清军于明天中午前投降。既有最后通牒,杨烜决定暂缓攻城,看明天中午清军做何举动。
一万五干名近卫师官兵,迅速行动开来,部署在北京城外四周,防止清军逃跑。北京是座大城,一万五干名官兵不足以包围这座城市。
好在近卫师是革命军精锐,也是生力军,又有三干骑兵,对夺取北京城势在必得。
杨烜则抽空视察了圆明园、颐和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的海淀,由互相毗连的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统称为圆明园。
圆明园堪称是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史上的名珠。为营建圆明园,清朝五代皇帝历时150余年,集中无数能工巧匠,花费数干万两白银,终于修建成这座大型皇家宫苑。
历代清朝皇帝,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圆明园中。另一座名园颐和园,则与圆明园相毗邻。
这两座皇家名园,皆由清朝皇帝搜刮民脂民膏修建而成。革命军逼临北京,咸丰仓皇出逃,管园的八旗兵、大臣都相继逃命。
目前,革命军已经派兵封锁了圆明园、颐和园。杨烜进园时,看到革命军秋毫无犯,各主要殿堂大门上都贴有封条。圆明园、颐和园内秩序井然,未经破坏,杨烜对此颇为欣慰。
随行的步一师副师长李世贤说道:“这两个园林,原本由京营八旗负责守卫。我们逼近北京后,他们不敢抵抗,或者溃散,或者逃入城中。
“这两处园林是中国文化瑰宝,我们派遣了一个营保护、封锁圆明园、颐和园,不仅防止外人出入,自己人也不得擅闯园内,以免遗失宝物。”
杨烜点点头,对步一师的行为表示赞许,说道:“我一路过来,注意访察民情,见革命军秋毫无犯,也就放心了。
“我们实行‘均田免赋’,学的是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口号。当年,李自成便以‘均田免赋’为口号,召集流民,组建农民军,百战磨炼,终于占领了北京城。
“可农民军一进入北京,就忘乎所以,完全忘记了‘均田免赋’的承诺。将领骄奢淫逸,凌虐明朝大臣、宫室,士兵毫无军纪,烧杀抢掠。农民军只占据了北京城42天,就仓皇败退。
“我们是革命军,不是李自成的农民军。我是杨烜,不是李自成。我们革命军不仅要作战勇猛,还要保持优良的军纪,要带头践行为民谋利的宗旨。
“前期,第三军一路征战,行程一干两百余里,一路留下的口碑很好。步一师接收保护圆明园、颐和园,没有发生抢劫、盗窃的事件,深慰朕心。
“当年,清军进入北京时,将京中百姓尽数迁走,房屋留给八旗子弟居住。京外直隶各地,土地尽被满人圈占,汉人则成为满人家奴。清军又逼迫汉人剃发留辫,宣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罪恶简直罄竹难书。
“我们决不能像清军那样残暴。明天,近卫师就要进城,不管是和平解放,还是武力攻城,都必须秋毫无犯,给老百姓留下一个好印象。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八旗那样的征服者,而是革命者,是解放者。”
在圆明园里转悠,杨烜亦不得不感叹中国工匠的巧夺天工。圆明园和颐和园都是中国文化的珠宝,更是中国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的结晶。
如何利用好圆明园和颐和园,杨烜另有考虑。他说:“满清从康熙起,到嘉庆止,五位皇帝历时一百五十多年,才建起了圆明园。颐和园规模稍逊于圆明园,同样富丽堂皇。
“要建成、保护、维持这样的园林,真不知搜刮了多少无数民脂民膏。两座园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为清帝一人而建,亦为清帝一人所享受。
“我们中华帝国为君主立宪国体,以为民谋利为宗旨,与满清的封建专制政体有着本质的不同。等时局稳定后,我们要开放圆明园、颐和园,将之开辟为公园,让普通民众亦能瞻仰到圆明园、颐和园的风采。”
在帝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里,建设、开放城市公园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措施。从实践上看,大城市率先建起了一批城市公园,受到市民的欢迎。
南京的白鹭洲公园、广州的越秀山公园、上海的城隍庙公园都是市民周末出游的热门地。
近卫师师长杨国璋附和道:“仅开放圆明园、颐和园,就能让北京居民认识到帝国与满清的差别,就能影响民心之向背。”
步一师副师长李世贤则说道:“圆明园、颐和园中收藏了大量珍奇异宝,应当将之收入博物馆,以免丢失、损坏。
“而且,圆明园、颐和园面积广大,维护费用不低。开放为公园时,应当收取收费的形式,以门票收入补贴公园管理费用。”
“哈哈哈哈”,杨烜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这些细节问题,等日后北京市军政委员会成立之后,留给他们研究处理吧。”
李世贤的话还是引起了杨烜的注意。他与族叔李秀成一样,都出身卑微,却文韬武略,都是非常难得的帅才。
帝国的基本盘是广大贫苦农民,他们因为无偿获得了田地,对帝国倾心支持。注重从底层人民中发掘、培养人才,注重维持底层人民的支持,也是帝国一项重要国策。
李秀成李世贤叔侄两个出身贫苦,天资聪颖,很早就加入了革命军,在军中作战勇猛,战功赫赫。李世贤已经“简在帝心”,这种又红又专、文武双全的人,正是最理想的帝国官员。
众人正在巡视圆明园时,看到几个老太监,正在园内打扫卫生。李世贤介绍说道:
“满清在圆明园内设有管园大臣,人数不定,多由咸丰特简。管园大臣之下,又有郎中、主事各一人,员外郎二人,苑丞六人,苑副十六人。
“此外,另有委署苑副十三人,银库、器皿库等掌库一人,库守十六人,笔帖式十四人。太监、宫女不下数百人,守军近干人。
“我军一到,管园大臣率先逃跑,各级官吏、太监、守军一哄而散。唯有几十个老太监,跑也跑不动了,在园内留了下来。”
李世贤过目不忘,熟记圆明园中的官吏设置,给杨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烜问道:“太监祸乱朝政,历朝历代都有教训。满清的太监较前朝大为收敛,但仍然不容小觑。世贤,依你看,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些太监?”
皇帝发问,更多带有考察的意思。李世贤略一思索,说道:“皇上圣明,带头实施一夫一妻制度,只娶有皇后一人,不存在后宫之说。皇宫内以革命军充任侍卫、仆役,亦不蓄有太监、宫女。
“臣听说外国王室同样不蓄太监,与帝国一样倡导平等、人权。外国之所以不与满清建交,不与满清皇室来往,亦存在这方面的原因。
“因此,臣建议永远禁止太监。现存的太监,要一步步消化掉。总体上,仍要区别对待,贤者留在颐和园、紫禁城等处当仆役,恶者籍没财产,发往边疆效力,十恶不赦者处死、监禁。”
清朝的太监与明朝一样,大部分出身于京畿一带,又以直隶河间府居多。在当时的社会里,太监虽然受到歧视,却衣食无忧,混得好还还能弄个一官半职、发财致富。
因此,在京畿一带,常有穷苦人家的男孩进宫当太监。京畿甚至还设有“雅行”,算是太监“职业中介所”。要想进宫做太监,得首先过雅行这一关,一般都要拿钱贿赂雅行里的中介。
杨烜点点头,说道:“太监生为男子,却断根投充太监,是为不孝。历史上,太监常常祸乱朝政,为害不浅。满清这些太监,应当加重处罚。
“革命军入京之初,一切力求平稳安定。等时局稳定下来后,再着手处置这些太监。目前军费开支浩大,可以从不法太监身上罚没财产。
“北京为名都大邑,太监流出紫禁城后,不可秽乱北京。他们不是满清的家奴吗,可以把他们发往清皇陵守陵,或者把他们发往外东北实边。”.
(https://www.qshuge.com/3083/3083138/109408275.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