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横扫最新更新 > 第230章 老沈的快速发展

第230章 老沈的快速发展


  第三年,人们的观念逐渐的放开了,做小本生意的人多了起来。有许多人开始模仿老沈的这种无门槛的买卖,水饺车的生意由于遇到了竞争,变得没有开始的时候那么红火了。

  老沈没有把自己绑死在水饺车上,他做了一辈子服装,知道服装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对人们的穿着变化非常的敏感。

  有一次他路过中江火车站的时候,看到几个人穿着一种蓝色的裤子走出车站。那裤子款式时尚,颜色新颖,穿在身上特别的显腿长。老沈连忙上前打听这是什么裤子。那帮人告诉他这叫牛仔裤,在海州那边已经有很多人在穿了。

  老沈将两万块钱绑在自己的腰上,带了满满的一大饭盒饺子,挤上南下的火车去了海州。在经过两个夜晚一个白天的颠簸后,老沈在第三天的早晨走出了海州火车站。

  哇!虽然是刚刚开放没几年的海州,但她给从未出过远门的老沈的感觉,还是很有冲击力的。牛仔裤、蛤蟆镜、烫发头这些在中江没见过的东西,在海州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最让老沈感觉到头晕目眩的,还是大街上和橱窗里的那些五颜六色的服装。

  老沈在海州待了十天,他跑遍了海州的大街小巷,逛遍了海州的每个批发和零售市场,摸清了海州市整个服装的生产、批发和零售的渠道。老沈决定还是从中江尚不多见的牛仔裤入手,临走的时候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在批发市场换成了牛仔裤。

  水饺车的旁边又多了一辆人力车,车上挂着时尚新颖的牛仔裤。中江的少男少女们只从港台电影中见过牛仔裤,从没有想到在中江的大街上也能买到电影里才有的裤子。虽然一条裤子的价格都抵得上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了,但人们还是疯狂的将老沈从海州贩运来的牛仔裤一抢而空。

  进价30元一条的牛仔裤,老沈在中江卖到了100元,每条裤子的利润有70元。老沈这一趟总共带回来500条牛仔裤,两天的时间就销售一空,净赚了35000块钱。这一趟的收入就抵得上老沈所有的水饺车一个月的收入。

  老沈从雇来的人中找了几个精明的,给他们开着高工资,让他们分别负责包水饺和送水饺的活儿。他老婆不再蹲家里看着工人包水饺,而是开始负责管理他的十几辆水饺车,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收收钱结结帐。

  大儿子沈云和跟着老沈下了海州,父子俩一趟一趟的从海州贩卖牛仔裤到中江。他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在海州和中江之间跑了八个来回,每次的贩卖量都是老沈第一次进货量的三倍。两个月后老沈单单从贩卖牛仔裤这个生意上就赚了整整100万。

  中江除了老沈以外还是有其他能人的,在第二月的时候老沈就发现已经有其他商家从海州贩卖牛仔裤。敏锐的老沈知道自己能挣暴利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要改变战术,才能牢牢的控制中江的牛仔裤市场。

  老沈开始让沈云光骑着自行车跑中江市的商场,不管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摊位,都问他们要不要进些牛仔裤卖。那些商家早就听说大街上卖牛仔裤的异常火爆,一条牛仔裤卖100块都被人疯抢。现在有人过来推销牛仔裤怎么会不订些货呢。

  那个时候家里面根本没有电话,父子俩于是约好了每天中午12点从邮局打电话交流两边的情况。

  老沈这一次去海州没有逛批发市场,他直奔早已打听清楚的牛仔裤制作工厂,与工厂的老板谈定了大批量进货的优惠价格。十天后老沈坐在一辆解放牌大货车上,押着一万条牛仔裤回到了中江。给各家商场的牛仔裤价格还是老沈进货的30元,而他从工厂拿到的价格却是20元。这一车货老沈就挣了十万元。

  做开了牛仔裤的生意后,老沈又瞄上了海州那些靓丽鲜艳的女士服装。这一次他没有再走街头零售的模式,而是直接搞起了批发。很快老沈便成为了中江服装市场上最大的批发商,不仅中江市本地的商户找他拿货,就连江南省其他省市的商户也跑到他这里进货。老沈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资本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又过了两年,连年亏损的中江市服装厂再也无法经营下去,上千名职工的工资发不出去,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已经升任中江市经贸委员会副主任的原轻工局局长找到老沈,问他能不能把一些在南方进的货拿到中江市服装厂来做,以此维持服装厂的正常经营。

  那年头还没有国有企业改制这么一说。老沈考虑了三天,找到老局长说他可以租赁经营整个中江市服装厂,员工的工资全部由他负担,设备和厂房改造的钱也由他出,不要国家投入一分钱。

  老局长立刻也表态说,整个中江市服装厂全部交给他,不收他一分钱的租赁费,企业经营的全部所得都归老沈,唯一的要求就是老沈要按照职工原有的工资水平发工资。

  老沈接管中江市服装厂的第一个月就将员工的工资翻了一番。购买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又从海州请来了设计师和管理人员,很快一家即将倒闭的服装厂就在老沈的手里换发了青春。

  从那以后老沈事业的发展更是驶上了快车道,从最初服装的生产到批发零售,后续又陆续开办了数家棉纺厂、毛纺厂和印染厂,服装厂也从最初的一家扩大到三家。他的服装生意已经从最初的供应中江市场,变成以中江市为中心辐射周边数个省市。

  最初为老沈挣得第一桶金的街头水饺车也变成了遍布中江市大街小巷的水饺馆。除了水饺馆以外,老沈又陆续开办了数家高档的宾馆和饭店,顺利的抢占了中江市餐饮服务业的先机。

  到了1990年初的时候,创业十年的老沈已经变成了涉足纺织、运输、化工和服务业的著名企业家,成为了中江市身价过亿的大富豪。也是在那一年,江南省第一家私营企业集团江凯集团正式成立。


  (https://www.qshuge.com/3070/3070398/109745107.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