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长生可否最新 > 441、玄黄大典,天下共史

441、玄黄大典,天下共史


  京师大学。

  张执象正在讲课,没有板书,没有教室,就在操场上,大家席地而坐,也没有讲什么高深的东西,而是在讲历史。

  讲历史就绕不开司马迁,所以他先讲了司马氏。

  “司马氏源自颛顼的曾孙重黎氏,他们上古时期就负责记录天文地理,后来在周朝演变为司马氏,周襄王时期分作三支,去了秦、赵、卫。”

  “赵卫两支后来合流了,后代是司马懿,开创了晋朝。”

  “秦国的司马氏就是司马迁那支,司马迁的儿子都改姓了,女儿嫁给了杨敞,杨敞开创了弘农杨氏,司马炎的两任皇后都是出自弘农杨氏。”

  “后来隋文帝杨坚也追认,言说自己出自弘农杨氏……”

  “我们先梳理这些源流,才能知晓司马迁并非一个纯粹的史官,他更多的时候是有他的政治身份的,司马氏的源流,固然让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展露了上古时期的一鳞半爪,但更多的,是对于当时的政治影响。”

  “我们大明的明实录作为编年体的史书,尚且可以少写、不写、甚至换个角度写,从而改变历史的真正面貌。”

  “只需要考虑会不会前后矛盾即可。”

  “而纪传体史书呢?”

  “说是史书,某种程度上,不就是一篇篇人物传记?想要改写一些东西,再简单不过了。”

  “我们看与司马迁交好的李广、李陵,看与他交恶的卫青霍去病?”

  “行文的内容是不是大有差别?”

  “那么,史记除了是一本史书外,还是什么?一件强大无比的政治工具。”

  “谁能青史留名,谁将遗臭万年。”

  “不过是一支笔的事情罢了。”

  “前人可以这么写,但我们后人,就必须揭开那一层层迷雾,将最接近真相的历史客观的展现出来,唯有如此,才能让后人更好的学习历史,并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所以……”

  “我想对在座的所有学子说一句,有生之年,当修一本真正的史书,从各个角度描述历史,澄明其中的厉害关系,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

  “欲灭其国,先亡其史。”

  “欲兴其国,先明其史!”

  “我们,首先要将历史,从士大夫垄断的话语权中……夺回来!”

  先秦的历史,由于过于遥远,记载太少,所以难以整理,但自秦以来的历史,张执象想要把它整理得明明白白。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作为帝王之书。

  却也写得遮遮掩掩。

  何必呢?

  不妨写得更清楚一些,将规律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世人才会知道什么是对错,该做什么,才不会受到当权者的迷惑。

  在这场长生革命当中,张执象没有介入具体的变革,他提供基础理论后,只想做一件事——修史。

  修一本不一样的历史。

  全方位的,多角度的,从上到下的记录历史。

  我们要将隐藏在历史当中的那些世家,那些士族全部暴露在光明当中,将他们的蝇营狗苟,将他们的利益驱使,将权力的变化写的明明白白。

  唯有如此。

  才不会“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为什么会“哀而不鉴”?因为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所以无法监督,而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懵逼,好继续盘剥。

  唯有把史书修好了,才会不需要红楼梦,也无需屠龙册。

  因为历史,本身就是最好的屠龙术。

  许多学子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才深刻的认识到国师为何是国师,也认识到了张执象的象宗,是怎样一门学问。

  如果说《永乐大典》记录了百科百类的话。

  那么张执象要编纂的这本史书,同样会是一本浩如烟海的鸿篇巨著。

  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

  是一个主编牵头之下,数以千计的学者,以年为单位,才能完成的巨著!!搜集、整理、考究、推论、统合。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怎样浩大的工程,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做仔细,该有多费力。

  “我已经与陛下商量,此书定为《玄黄大典》。”

  “为整理修订《玄黄大典》,朝廷第一批投资为两百亿宝钞,立项规模为五千亿,时间至少为二十年,所以修《玄黄大典》不怕花钱、花时间,只怕修得不够好。”

  “这是一个浩瀚而伟大的工程,同样是一个需要钻研的工程。”

  “或许你的一生都在修这部书,投身其中,名利已经与你无关,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华夏文明做奠基。”

  “在座如果有矢志于此者,请三思而……”

  张执象的话还没说完,忽然就顿住了,他若有所觉的望向西南方向,在学生们逐渐开始嘈杂之时,一名太监终于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递上了钦天监的折子。

  他感应的没有错,满刺加出事了,有邪神现世……

  合上折子。

  张执象看向众学子,现场也安静了下来,他平静的说道:“姚师著《永乐大典》,我这位学生也不能堕师傅的威名,故而这本《玄黄大典》,我是准备花一辈子来修的,务求尽善尽美。”

  “我想以后,技术发达了,信息查询方便了。”

  “任何一名大明的百姓,都可以查询到完整的历史,他们所看到的,和博士们看到的,并无半点差别。”

  “历史,不应该遮遮掩掩。”

  “历史,就应当大大方方。”

  “我希望如此,也希望想要做这件事的你们,有这个觉悟。”

  “我们能开创一个时代,但如何守护这个时代,不是某几个人可以做到的,而是千千万万的大明子民,自发的去维护,才能国祚长久,天下安康。”

  “你们要知道,唯有把历史记录清楚了,才能记录当下!”

  “哪怕将来皇帝还政于民,只留下监督权代民巡天,这也是不稳妥的,你们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皇帝身上,皇帝只能辅佐你们。”

  “你们要当真正的监督者。”

  “我希望有一天,当权者的一言一行都要被记录下来,由你们来签字、评价,无法隐藏,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翻看。”

  “如此,谁奸谁忠,事后一看便知。”

  “上有国志,下有县志,事无巨细。”

  “《玄黄大典》不仅现在要修,未来也要修,还要一直修下去,历史的记录,只有牢牢掌握在百姓手中,你们才会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余音在耳,所有学子都还在消化张执象的言论,他却已经乘剑而起。

  有一点,是徐阶无论也比不过他的。

  他是真正的正大光明,所以,他是真正的领悟了屠龙术,所以他可以说出文明理论,所以他可以主编《玄黄大典》。

  他有书,而徐阶没有。

  永乐大典,盛世都可以去编写,但,玄黄大典,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

  这,便是他的……半步光明。


  (https://www.qshuge.com/3034/3034298/729214754.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