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自叹不如
宏伟公司的名气被抄热,也不入那些自称专业管理人才的眼球。
全国上下,国企私企都在学习外来管理经验,不知其理,只看其表,有种“中体西用”的味道,不伦不类,因此倒闭的企业不计其数。
而真正能够捂得其中真理,结合实际的人才少之又少,这些人又怎能看上一个小小的冰棍厂?
如果选择去宏伟面试,意味着他们面对的面试官是苏伟,一个高一的学生,以后上班则是为一个高中生打工,他们孜孜不倦研究多年企业管理和专业知识,在华夏大地中算是佼佼者,怎能屈尊于一个大言不惭的小毛头膝下?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对不起,你苏伟在他们眼里同样只是一只跳梁小丑。
即便苏伟在采访中提了这个要求,他也没太多在意,只是抱有一点希望而已。
此时,有人居然来了,还真出乎苏伟的意料。
宏伟公司门口,站着一位将近三十的年轻人,用比较嫌弃的目光看着这个山沟里的企业,心里似乎在说:“就这么点实力,还想收购天府?”
保安出来迎接,“我们老板在办公室等你!”,转身走了几步,却发现他原地未动,保安再次邀请道:“老板在办公室等你!”
青年冷哼一声,“他不准备亲自出来迎接我吗?”
呵呵,保安心里有些不爽,你是谁啊?一个面试的,还没进公司嘞?就这么大的台面,我们苏老板迎接的都是钱书记那样的大领导。
青年沉着冷静不为所动。
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回到办公室,“老板,他说要你亲自去迎接!”
有点意思,有才之人七分傲气,难不成真来了一个行家,苏伟心想见见也成。
跟着保安出门,保安介绍道:“这是我们老板,老板,他就是来面试的!”
“行,我人来了,哥,咱们办公室聊吧!”
青年从大门进入,视线徘徊左右,微微摇头,哪里像一个正规的公司啊?
入座,上茶。
苏伟笑问:“哥,不知怎么称呼?”
青年将准备好的简历呈上。
“杨林,川大毕业?”苏伟边看边念道。
此时的川大虽不及清华北大十大名校名气高,但也是响当当的重点大学,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
这年头的大学毕业生,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都会选择国企或者机关单位工作。
杨林远道而来,愿意来刚起步的私企上班,苏伟心里还是非常欣赏的,说明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而不是只想着捧金饭碗惶惶度日。
简历上还讲,他作为交换生去日笨留学回来,在丰田公司实习过,这一点经历非常珍贵,现下日笨的5s管理机制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当然,苏伟知道的远不至于5S,还有6S,7S,8S,甚至发展到后来的12S。
苏伟问:“杨哥,你对丰田公司倡导推行的5S管理机制有什么看法?”
呦,不错嘛,还知道5S,看来并不是一个坐井观天的高中生而已,杨林来之前以为苏伟是一个家庭殷实的富二代,因为报纸上并没有讲他的第一桶金从何处来,听到苏伟说出5S的时候,渐渐对他有了改观。
杨林润润吼,该他施展才华的时候了,讲道:“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日笨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本质上和我国是有差别的,5S管理机制虽然先进,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在宏伟公司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来说,如果照搬照抄5S肯定会引起矛盾……”
苏伟听完笑了,杨林的肚子里是有东西的,是真材实料。
“杨哥,你再看看我草拟的管理方案!”苏伟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他。
杨林拿到手并没有太大反应,他自认为国内能入他眼球的管理方案并不多,何况一个高中生而已。
但是,第一页就抓住了他的眼球,整整十页看完他额头已经开始冒汗了,这是他研究企业管理机制以来看过最详细,最完整的方案。
“你……你都是从哪里看到的?”他紧张的问。
苏伟当然不会告诉他,这是几十年后,百度百科作的总结,苏伟还是那句话,“自学的,当然,这东西需要悟性,你认为我能开公司仅仅是因为有钱吗?”
苏伟摇摇头:“非也!如果公司发展只需要一个人,那么我一个人就够了,不需要任何人,但是没办法,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人手,而且杨哥你可能知道我还在学校念书,时间紧迫,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我一般不参与,所以急需管理人才,才有你今天的到来!”
恐怖如斯!
谈吐完全不像一个高中生,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自信给杨林很强的压迫感。
他拿着方案的双手微微有些颤抖,没想到啊,他终究是小看了眼前的苏老板。
苏伟见他不说话,问道:“杨哥,你的简历上讲你在渝都钢铁厂干过,那可是全国前十的钢铁厂,前途无量,你为什么不干了?”
杨林抬起头看苏伟,“哎!”叹了口气,“你觉得哪些保守派能让你大刀阔斧的干吗?”
苏伟一听便明白了,原来又是一位仕途受挫,壮志未酬之人。
说来也不怪他,虽然国企开始大量引入管理型人才,但其中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往往所谓的人才进去了只能当笼中之鸟,提提建议什么的,听不听还是另一回事,表面上做的光鲜,实际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像杨林这样的人才根本没有施展拳脚的余地,指不定哪天就因为几句话触碰到了中高层领导的利益,他的选择只剩下两条路,要么混吃混喝,空谈志向,要么走人。
庆幸杨林选择的后者,而和苏伟交流之后,竟然发现两者的观点震惊地相似,不过,杨林知道,他比不上苏伟,仅仅是手中的这份管理草案,就让他自叹不如。
但是,他迫切的想留在这里,因为他看见苏伟,仿佛找到了伯乐一样,在这里干下去,比在渝都钢铁厂混吃要强,起码他能真正着手管理!
……
PS:感谢“那年寒冬c”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
(https://www.qshuge.com/3012/3012701/11110990.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