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本王的钱去哪了?
行辕财务处。
气氛庄严肃穆之余又特别紧张。
原因是睿亲王在盘账。
几十个从钟祥城临时雇来的账房先生们正在“霹雳叭拉”打着算盘,一张张数据条不断递到总管财务工作的湖北左参政李安全手中,之后又汇总到睿亲王处。
这个李安全是四川巡抚李世杰的族侄,经李世杰推荐给时任四川提督的贾六处任职中军官,从五品,负责四川绿营钱粮事。
后来贾六回京任职将这李安全带了过去,一直负责财务方面的工作,算是他的私人总账会计,并在直隶总督衙门挂了个从四品参议官衔。
如今升任从三品的湖北左参政,相对于连秀才功名也没有的李安全而言,算是人生的一大重要转折,真就是熬出头。
对比王爷家奴出身的栓柱老爷才正四品的知府,李安全很是心满意足。
今后的工作若能一如继往得到睿亲王赞赏,将来未必不能出任督抚重臣了。
大清用人,是看本事,不看学历的。
要看学历的话,当年的直隶总督李卫和现在的睿亲王,可能一个在家里继续当富二代,一个不知在哪疙瘩装神弄鬼呢。
而王爷用人,更是不拘一格,御下又极是宽松,使人不亲近都难。
但今日盘账,不管是王爷本人还是李安全,都是神色凝重,气氛很是紧张。
因为盘账关系到的不仅仅是账目开支问题,还关系王爷的政治攻势能否继续。
历来招安,必给所招之人足够钱粮开支,使其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相对从前要高一到两个等级,如此所招之人才能心甘情愿为朝廷卖命。
好比造反时人家一个月挣两千块,结果招安后一个月也拿两千块,甚至还没有两千块,那被招的肯定要跳脚骂娘,继而操起家伙跟你拼命了。
当年明朝招安大寇张献忠不就如此么。
兴汉军的基本盘太小也太弱,所以贾六的政治攻势是对的,然而政治攻势的前提是有足够的钞票。
抱歉的是,贾六刚刚被告知他的钞票就要见底了。
这就让贾六很郁闷了,他在京里可是狠生敲了带子爷们两百多万两钞票的,这才信心满满南下讨贼,怎的这才刚刚开始大展拳脚,底气却没了呢。
因此,必须盘账。
他不想知道自己的钱是怎么来的,他就想知道自己的钱是怎么没的。
下面在算这两个月的开支,这边纪昀在总结湖广情况。
“王爷,湖广绿营寻常饷银开支,马兵月支银二两,战兵月支银一两五钱,守兵月支银一两,三者均每月支米三斗。支米按夏、冬两季支放,俱由各部造册送部核给...”
不过正常情况下,不管马兵还是战兵,亦或守兵,一年实际只有12两饷钱,约450斤粮食。
守兵可能大致是这个数,战兵和马兵的钱肯定不止,哪里去了?
无外乎层层盘剥,以各种名目克扣。
按银子的实际购买力,12两银子大概就是六七千块钱,再加几百斤米,顶了天也就一万块。
一万块钱怎么养活一家老小?
所以绿营官兵的工资真的很低,这一点贾六在四川当提督时就清楚的很,因此提出旗汉同饷制,并给自己的嫡系四川绿营金川镇、重庆镇、成都镇开了双饷,几管齐下,约摸保证四川绿营普通士兵年收入在三万块左右,是过去工资的三倍。
军官的工资更是翻了五倍有余。
如此才将四川绿营牢牢捏在手中,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只知贾大人而不知大清。
保障忠心同时,更极大提高了四川绿营的战斗力。
钱是人的胆,这话搁哪都错不了。
只不过贾六在四川搞的同工同酬的资金来源不是户部,也不是兵部,而是他与四川巡抚李世杰私人筹措的款项。
包括但不局限于贪污挪用。
本质上钱还是朝廷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钱就姓了贾。
除四川绿营外,贾六在直隶拉起来的队伍基本也是参照这一模式,用于厚养这些队伍的资金来源除了直隶财政外,就是圣祖康熙爷和世宗雍正爷的私人财产。
这些资金都是贾六通过各种方式盘活的,所以贾六除了具有政治智慧、军事指挥能力外,商业头脑也是高度发达的。
用全才来形容他,大抵是客观的。
只是除了本部嫡系部队以外,清军的现状就比较惨了。
就湖广绿营这个工资水平根本无法养活一家老小,这才出现兴汉军入湖广后,本地绿营几乎是一触即溃,继而成片降贼。
而湖广绿营原先定的兵员是27500人,以基本工资一年十二两计算,一年财政需支付33万两白银。
这不包括军官工资、盐菜服装费、兵器军械费、后勤保障费,通讯联络费,社会交际费、烟酒招待费、迎来送往费...
所以,大账湖广绿营一年军饷开支是158万两。
而湖广实际是两个省,湖南和湖北。
一年财政总收入不到四百万两。
光是绿营军饷开支就占了三分之一多,还不计荆州驻防八旗,全省公务员工资。
杂七杂八算起来,湖广财政也就勉强做到持平,就是不需要朝廷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来补湖广的亏空,但湖广也没有能力向朝廷上交更多的赋税帮助比他更穷困的地方发展经济。
现在问题来了,湖北糜烂了快两年,如今虽然收复了三分之二的地盘,但财政收入约等于零。
即使去掉了荆州驻防八旗这个大包袱,湖广绿营本身在这两年战事中损失惨重,实有兵员从过去的两万多降到了不到五千人,湖广的财政依旧是大大的赤字。
这两年要不是户部大量拨款,加上兄弟省份四川、河南、陕西等地的支援,别说湖广残余清军能不能存在,就是丰升额指挥的平乱大军也得因为贫穷而散伙。
户部那边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老富都默认六子贤弟扒康熙爷的坟了,还能指什么。
“千总每月仅二两银,把总每月仅一两五钱银,均无米石。一份官粮中,扣除盘银、小月银外,仅敷一家吃饭之用。妻儿饥寒,岂能无怨。如不破格施恩,则民心难安,焉能保其无叛逃助敌者?”
纪昀虽是个半吊子国防部副部长,但掌握的情况比之下面还是要详实的,给出的数据都是最真实的。
“购买柴草所需银两,若以每日三分计算,即用去饷银之半。抚养武弁之家口乃合于情理。再调往剿御者,米无所余,银虽有半,但买柴草料做饭尚需银两,此项亦按每日三分计算,至此饷银用尽。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花销,途中粮米何所余?盐菜何所得?服装兵器又何所出?...”
贾六听得头大,不耐烦道:“好了好了,你就给我说说如今本王究竟要多少钱才能把局面维持住。”
“嗯...”
纪昀反问王爷这个账是按过去的标准算,还是按优待办法算。
贾六当然按优待算了,就是工资翻倍。
原湖广绿营余部和新降的兴汉军,包括在湖广境内归他大将军王节制的陕甘绿营、云南绿营、江西绿营。
京里过来的八旗兵除了本部嫡系外,其余的仍按从前标准,但这个标准相对绿营可是高了数倍。
纪昀表示明白,然后把账本扒了扒,拿算盘算了算。
分几部分给王爷算了算开支。
第一,八旗兵这块。
根据《钦定户部则例兵饷》规定,八旗前锋、护军、领催、每月均给饷银4两,马甲月给银3两,年支米48斛,出征时另给行粮开拨费用。
大致就是八旗普通士卒每月工资五千块,一年六万,此外还有杂项福利,如果不出征,八旗普通兵一年收入在十万块左右。
出征的话,要翻倍。
另外就是军功前程。
整体八旗工资水平是绿营的五到六倍。
随贾六到湖广前线的建制中央八旗兵约19000余人,如果这19000人在湖广打上一年,不算其它,仅算工资和出征加班费的话,一年需要两百万两左右。
算上其它各式开销,光这19000名中央军一年就要花费350万两左右。
第二,王爷自己的嫡系兵。
热河马队、索伦兵、护军、亲卫加一块有七千人左右,这些都是参照八旗工资翻倍给予的,连同装备、战马等一年开支至少250万两。
第三,归王爷节制的各部队,因为基础工资少,即使翻倍给予,也用不了一百万两。
第四,就是归降的兴汉军。
总人数近四万,按王爷双倍工资优待办法,那么一人一年至少要给到25两到30两,连同装备粮草,至少要银200万两。
这些都是仅计算官兵开支,不包括将领军官。
还没有计算红带带子营这上万人,因为这些人都是按普通士卒供给,花销很低。
乱七八糟一算,纪昀得出的结论是维持目前十万大军开支,一年最低得1100万两。
这个数字惊得贾六出了一身冷汗:“你再算算。”
“好。”
纪昀重新算,不知怎么的就算到了1200万两。
却是增加了民夫开支费用,阵亡抚恤及赏功费用。
“本王总算是明白老四鬼子的不容易了。”
贾六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账呢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原先听说老四鬼子为了打两个县的大小金川耗银七八千万两,乐得不行,认为是金川军前那帮大清的将领将金川当成了提款机。
但事情临到自个面前,这才意识到战争真就是个无底洞。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那真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实实在在。
一年开支上千万两,这仗怎么打?
好在这才两个月,开支不是很大。
李会计那边将账一一报了上来,账目显示睿亲王在京中出征时随军带的现银是256万两,大半都是收缴的议罪银,小半是户部给的开拨费。
“京中开拨时王爷给每人十两费用,这就去了差不多三十万两,另外沿途各部损耗约十万两...按优待办法先期预支半年饷银,共需拨银一百一十余万两,另外拨银重建地方需三十余万两,采办肉食盐菜开支十七万两,马料八万余两,给王大纪等十万两...”
李安全将账目一一报出,最后告诉王爷账上现在只剩五万四千二百零三两。
“这么精确的?”
贾六深深看了眼李安全,怀疑这个总账会计是不是贪污自己钱了。
见状,李安全赶紧说道:“王爷若是不信下官,可请第三方介入重新审计。”
“咳咳,”
贾六手随意一摆,“老李,我要信不过你,会让你当我的户部尚书?你放心做事,我信得过你。”
侧脸问纪昀,按优待办法继续进行下去的话,这五万两能撑多久。
“王爷,不是能撑多久,就算一个降兵给支半年饷银,这五万两最多也只能招抚四千降兵。”
纪昀称就现在的局面,大概三两天王爷就无力支银继续,更休提重金招降兴汉军高层了。
“恐怖如斯!”
贾六倒吸一口冷气,问纪昀湖北巡抚衙门能挤出多少钱供大将军王行辕开销。
答案是零。
具体情况纪昀都懒得解释。
李安全也说湖北安抚郑大进穷得要死,不仅没能力支援行辕,还想跟行辕要钱。
原因是王爷这里把安置任务都压在了湖北地方身上,除了优待给的钱外一毛不拔,这让地方怎么做事?
安置降军可不光是给发半年工资这么简单的,还要给油盐米饭,给衣服,帮着安置家眷呢。
没钱,怎么弄。
不想贾六脸当场黑了下来:“这不行,地主家也没余粮啊,叫郑大进上折子跟朝廷要去,跟我要算哪门子事!我又不是真的人傻钱多。”
纪昀想了想,还是善意提醒道:“王爷,据下官所知,王爷临出京时可是跟太子殿下、富中堂、安亲王打了包票的。”
贾六一怔:“什么包票?”
纪昀道:“王爷说此次出征除粮草外,余都由王爷自筹解决,不要朝廷一个大子。”
贾六一脸好笑:“我说说而矣,他们还能当真?这大清又不是本王的大清,凭什么要本王自掏腰包帮大清做事?”
不是贾六不认账,实是他没想到开销竟然这么大。
纪昀和李会计都不吭声。
气氛逐渐无敌了起来。
(https://www.qshuge.com/2998/2998751/736402163.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