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锦衣状元最新文章 >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忙人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忙人


五月底,朱浩率领舰队抵达南京。

        进南京城后,他很低调,苏熙贵那边已给他安排好了住处,无须住进南京工部尚书的公廨,甚至没去南京工部完成职务上的交接。

        关德召当晚就来私邸拜见,同时给他带来最新消息:“……年初第一批海船派出去,到现在都没消息传回。这边的船厂已经停工……朝廷迟迟没有调拨银两过来,已很难维持下去……”

        对于大明水军远征,关德召没有随船队前往,但关敬和陆炳都去了,舟山群岛打完第一场海战就出发。

        关德召并不是统帅型人才,他留守南京,主要是帮朱浩盯着这边的“生意”,朱浩为了手下产业可持续发展,南京的织布、印染、琉璃工坊和马鞍山之地的钢铁厂一直开着,虽然盈利不见得多高,但每年的收入都很固定,给江南百姓带来了经济实惠的东西。

        先前过来管理这边生意的人,正是欧阳家族的当家人,名义上是朱浩小妾的欧阳菲。

        随后关德召把这几个月江南地区生意的总账册,尤其是花销部分,呈递给朱浩。

        朱浩没着急看,派人去把苏熙贵叫来。

        ……

        ……

        如今苏熙贵的老巢并不在南京,他是扬州人,跟姐夫黄瓒是同乡。

        “小当家,这边的生意我都视察过了,一切安好,南京六部对于我们经营的工坊没有横加干涉,守备衙门也都打点好了。成国公过世后,如今南京守备由魏国公一脉把持……”

        南京官场跟头几年变化不大,其权力格局一目了然,京城迁来的官员像是过江的强龙,地头蛇则是南京兵部尚书、守备勋臣和守备中官三方,南户部虽然有征税的权限,但多数时候只是油水丰厚而没有干涉朝局的权限。

        “有一人,说想拜见您。”苏熙贵道。

        朱浩皱眉:“谁?”

        苏熙贵呈递过来一份拜帖,居然是南京翰林院侍读,掌南京翰林院事的严嵩,而苏熙贵对严嵩似乎很看重。

        “黄公在南京为部堂时,与严翰林多有来往,而他不知是从何处听说小当家要来南京的消息,特地托了关系,将拜帖送到鄙人这儿,鄙人跟他……算是有一面之缘,高攀不起……”

        苏熙贵嘴上说高攀不起严嵩,但论实际地位,却是严嵩高攀苏熙贵。

        不是权力上的攀附,更多是想借助苏熙贵强大的人脉,毕竟严嵩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南京官场官员,如果不是后来他入京时受朱厚?欣赏并留下,那他一辈子可能就在南京打转,很难触碰到权力高层。

        苏熙贵这边情况就不一样了,苏熙贵不但有朱浩这个大靠山,其姐夫黄瓒更是如今的户部尚书,随时会接任吏部尚书,掌握着天下官员的官帽子。站在本地官员的角度,黄瓒属于“山旮旯里走出的金凤凰”,其在南京官场的人脉远比京城深厚。

        宰相门前七品官,苏熙贵并不是个门子,他还是徽商中有名的白手套,严嵩想见苏熙贵,恐怕要递拜帖候见。

        朱浩皱了皱眉,道:“我不想跟这个人有过多来往。”

        朱浩不打算强行收拾严嵩这个历史留名的大奸臣,如同他之前曾强行做过的一些事,好像结果都不是太好,还不如顺其自然。再说现在他也不想搞什么派系斗争,他的目标已着眼于海外。

        苏熙贵道:“这位严翰林乃前首辅杨阁老门人,说是门人其实不过是曾有一些书信往来,虽然得到过杨阁老拔擢,但其实不过是官场上跨了一小步,由南翰林院编修升为侍读,按理其在翰林院十六载,怎么都该得到提拔。

        “但正是因为跟杨阁老不清不楚的关系,陛下亲政后他地位尴尬,许多人避而远之,甚至有谣言说他掌南翰林院院事的职务会被拿下,勒令其致仕。为此他想巴结一下小当家,消除当前的不利影响,或更进一步调去京师。”

        朱浩笑了笑,苏熙贵说话倒是很直接,没有遮遮掩掩。

        “苏东主,你一向无利不起早,难道说这个严嵩能给你什么好处,让你这般为他说话?”朱浩饶有兴趣地问道。

        苏熙贵惭愧一笑,道:“他能给什么?只是觉得这个人做事矜矜业业,待人接物都不错,官声颇佳,前途或不可限量,非一般儒官可比。”

        苏熙贵看人还挺准。

        他欣赏严嵩,是因为严嵩身上有一种莫名的亲和力,说白了就是巴结人的水平相当高。

        而且很合眼缘,与之接触有一种如沐春风,且懂得知恩图报的感觉,再加上此人从未有过显赫地位,朝中的关系最多有个杨廷和,而现在杨廷和还成为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等于说严嵩在朝中没有过硬的背景。

        做事懂得分寸还有能力,这种人其实很讨喜。

        苏熙贵觉得,庶吉士出身的严嵩能一直记得他,委身巴结,甚至愿意给他一些官场上的便利,那他就应该投桃报李帮其引介一下。

        朱浩心想,如果你知道此人未来迎合媚上,在朝权势只手遮天,对待政敌残忍无情,你大概就不会觉得他是好人了。

        “还是不见了。”

        朱浩现在没有整治严嵩的打算,但也没打算收拢对方当小弟,把这样一个人精收到麾下对他半点好处都没有,历史上严嵩对提拔他的夏言简直一点情面都不讲,穷追勐打,多加迫害,甚至造谣致使夏言被嘉靖皇帝下令斩首,其人品之卑劣可见一斑,提拔严嵩就跟养一只白眼狼无异。

        “我来南京,不是为了接任南京工部尚书,陛下交托的差事,是让我去海外找寻灵丹妙药,虽然未必要我亲自去,但南京官场的事与我无关。”

        朱浩的意思,不是我刻意针对严嵩,是我不会跟南京官场的任何人有实质接触。

        苏熙贵摇头叹息:“那实在太可惜了。”

        虽然他没说得很清楚,到底可惜什么,但朱浩却能觉察出。

        所谓的可惜,就是朱浩本来有机会利用皇帝的宠信收拾和整顿南京官场,把南京兵部尚书、守备勋臣和守备中官都罗织到麾下,在江南建立起强大的人脉,未来不管是做生意或者在中枢任首辅都大有助益。

        朱浩等于是过宝山而不入。

        ……

        ……

        朱浩在南京,只做两件事。

        一是筹措银子雇人,第二件事就是准备出海。

        朱浩抵达南京不到三天,陆完雇请的一位名叫张连交的门人前来投贴拜见。

        陆完去京城述职,可能要接受嘉靖皇帝新的委派,这个张连交只是个生员,据说是陆完于靖海卫落难时,得过此人救济,以至于陆完被朝廷起用后,便收下张连交在身边做幕僚。

        “……陆公走之前特别交待过,等朱大人南下后,好生款待。”

        张连交别看没官职在身,但他身家丰厚。

        此人四十多岁的模样,看样子以后很难再去考乡试入朝为官,要上位只能靠给人当师爷,凭借东主的权势在官场经营关系网,交好各级官员,为子孙后代入朝做铺垫。

        这次见到朱浩这般“大人物”,他表现得异常恭敬,本来要下跪致礼,却被朱浩拦住了。

        朱浩问道:“陆中丞走之前,没说南方靖海之事有何困难?江浙沿海的盗寇是被他领军一扫而光,但闽粤之地并不太平,他这一走,只怕会令盗寇卷土重来。”

        张连交道:“无碍。沿海各卫所,最近一年多频频出动,海盗、倭寇和乱民,已龟缩到海外岛屿,不敢进犯。”

        朱浩摇头:“盗寇在岛上,难道不吃饭吗?饿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为了不饿死,那些盗寇免不了会持续袭扰沿海地区百姓,劫掠来往海船,总不能指望他们自己种地自给自足吧?虽然我这次南下,不是为领兵平寇,但对于海防事宜还是要管一下。”

        朱浩作为南京工部尚书,南方战事的确不归他管。

        其实这是朱四的小心思,防止朱浩利用军队“做文章”,并不是说朱四防备朱浩领军叛乱,而是觉得朱浩如果留在南方打仗的话,回京城就更遥遥无期了。

        朱四查过,要彻底靖海,没个三五年根本完不成,这次朱四将陆完调回京城,也有一种让朱浩到了南方,必须要跟南京守备、江浙地方官员接洽的意思,给朱浩领兵制造一点麻烦。

        加上朱浩本身只是南京工部尚书,朱四觉得,这样定会让朱浩知难而退。

        但其实朱浩的目的,并不在如何平海盗和倭寇,而是带一批人出海,这点朱四没有限制……可能朱四觉得,朱浩出海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毕竟海外都是茹毛饮血之地,有探索的价值但没有长期居住甚至经营下去的价值。

        你不回来,难道留在海外跟“野人”一起生活?

        张连交道:“若是朱大人要见什么人,学生可代为引荐。”

        陆完是出发去京城了,但留下张连交的意义却体现无遗。

        作为陆完的亲信,张连交无官职在身,但地方官将要找陆完谈事,必须走张连交这条门路,再加上朱浩目前在朝中的地位已不再是秘密,那只要张连交帮忙引荐,谁敢不给朱浩面子?

        而朱浩并不需要那些古板迂腐的文官屈从于他。

        文官对他来说压根儿就没有价值。

        他要的是沿海各卫所的关系网,尤其是那些卫指挥使、指挥佥事,再到下面的千户、百户等,把他们充分调动起来,招募人手,如此出海筹备工作就有了保障。


  (https://www.qshuge.com/2998/2998595/745788188.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