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731章 学问无价

第731章 学问无价


  胡综大喜,连忙从一旁借了纸笔,写上住址,恭恭敬敬地送给刘协。

  刘协接过,收在袖中。

  他知道胡综是谁,也有招揽之心,但这里却不是合适的场合。留下地址,  回头再去看看,说不定会有更多收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胡综一起读书的想必不会是庸人。

  正说着,伏完的课告一段落,堂上的人没怎么动,  堂下的却大多起身,有的只是活动身体,有的却摇头叹息,准备离场。

  看他们那样子,刘协知道胡综所言不虚。

  想参加考试的人不少,但真觉得自己的机会的人却不多,不少人还没参加考试就打了退堂鼓。

  刘协与胡综拱手告别,径直往后堂去了。

  胡综看着刘协的背影,眼神变幻。他转身出了讲堂大门,四处一看,便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骑士,恍然大悟,用力一拍大腿,转身匆匆去了。

  刘协来到后堂,伏完正在喝水,几个弟子围在一旁,有的服侍,有的请教,其中还有一个年轻女子。

  见刘协走来,  年轻女子起身避开,  伏完也连忙起身行礼。

  与伏完见礼完毕,刘协入座,开门见山的问起了考试的事。

  他知道太学入学有门槛,却不知道这些门槛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是摸索阶段。伏完用考古文的办法来决定入门的人选,是他自己的想法,还是通用办法,他需要问个明白。

  伏完听了,坦然说道:“这是臣自己的办法。”

  “为何?”

  伏完一声叹息。“陛下还记得洛阳太学的情形吗?三万太学生,真正用心读书的不足一成,剩下的人忙于交际,读了几年书,连最基本的文字都不通。这样的人入我门下,岂不是浪费朝廷的钱,浪费我的时间?”

  刘协点点头。“仅此而已?”

  “陛下以为他们想入我门下,只是为了学问吗?”

  刘协眨眨眼睛,忍不住笑了一声。

  伏完虽然老实,却不傻。

  伏完虽然官居少傅,  与他皇后之父的身份不符。但天子尊重皇后,将来伏氏延续门第的可能性极大。入伏完门下,  前程显然要比师从其他祭酒更光明。

  “臣不想成为那些人拾青拖紫的捷径。想入我门下,  就必须是真心向学的,一心想入仕的不如不要。”

  刘协觉得伏完很清醒,但办法却有些不妥。“可是少傅考他们古文,就算有人真心向学,没有《说文解字》,怕是也无法通过考试吧?”

  “这个就不老臣的责任了。”伏完也有些不满。“陛下不妨去问问唐夫人,为何一部书要卖到一金这么贵。贵也就罢了,数量还少,我听说总共就印了三百部,其中还有近百倍根本不卖,只是用来送人。”

  看着一脸肉疼的伏完,刘协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汉代的私学兴盛,大儒有弟子上万的,但真正能接受大儒教诲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弟子也弟子之间有很大不同。

  最简单的是记名弟子,只有名义上的师生关系,可能从来没见过面,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学问传承。

  这一类人,只是弟子的外围,不算真正进入师门。

  真正入门就学的又有不同等级,比如有入门,有登堂,有入室。

  能在堂上听讲的就是登堂,大多是伏完的入门弟子,这些人都是有明确的学问传承,也就是所谓的师法。

  刚才刘协就看到,在堂上听讲的弟子中大多有《说文解字》,至少是两人合用一部,也就是说,唐夫人印出的精装版《说文解字》中,至少有二十部到了伏完师生手中。

  二十部就是二十金,即使是对伏完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高昂的书价影响了伏完的教学,他当然不爽。

  但刘协却明白唐夫人为什么这么做。

  她绝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随着书坊越来越多,将来迟早会实现一郡一书坊,她主持的文秀书坊如何才能立足?那就是打出口碑,做最好的书坊。

  这部精装版的《说文解字》就是为了在读书人中树立口碑,让他们知道,能在文秀书读出精装版的著作,才是学术的最好体现,拥有一部文秀书坊出版的著作就是学术品位的象征。

  不仅对学者个人如此,这甚至已经成了一郡一县是否有足够学术高度的标志,《说文解字》的印行,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汝南人杰地灵的标志。

  实际上,《说文解字》能够有这样的地位,除了这部书本身的学术含金量之外,和大量的汝南籍女子有关。

  比如袁权。她是第一个提出《说文解字》可以用为教化教材的人,而且亲自编写了简化版,对推广《说文解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和《说文解字》享受同等待遇的书不多,眼下还有一部《论衡》正在筹备之中。

  皇甫郦也想印一部书,安定人王符的《潜夫论》,但是被唐夫人拒了。表面上的理由是学术高度有待学者论证,背地里就有地域之争。

  关东人不愿意让关西人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不是刘协本人支持,《论衡》也未必能这么快就进入印行天下的阶段。排在文秀书坊出版计划上的是另一部书,《蔡邕文集》。

  伏完这么急着研究出土古籍,未尝不是想为琅琊正名。

  “《说文解字》的平装版很快就开售了,价格会便宜很多。”刘协说道:“不过少傅宁缺勿滥的想法,我是赞同的。眼下民生艰难,还养不起太多的读书人。”

  “老臣明白。”伏完带着三分怨气,又有些无可奈何的说道。

  刘协也没理他。这是他的真心话,他希望更多的读书人进入工学堂、医学堂、农学堂,甚至是商学堂,而不是一窝蜂的研究经学。

  那才是他重建太学的目的。

  要是还和洛阳太学一样,养三万无所事事,天天就知道呼朋引伴,互相吹捧的太学生,他岂不是自找麻烦。

  在他看来,有三千人研究经学就足够了,剩下的都去研究农学、工学、商学这些实学,只有如此,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我今天来,除了看看太学的重建进程,还想找几个人。”刘协随即说明来意,希望伏完给他想想办法,最好能推荐几个人。

  “孔文举。”伏完不假思索。“他是最适合的人选。”

  “他不肯。”刘协耸耸肩。“还有吗?”

  伏完倒是一点也不意外,随即想了想,又道:“倒还真有一个,陛下知道月旦评吗?”

  “许子将?他来长安了吗?”

  伏完摇摇头,露出一丝狡黠的浅笑。“不是许子将,是月旦评的另一个主评人,许靖许文休。”


  (https://www.qshuge.com/2953/2953076/701922587.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