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汉道天下小说免费阅读 > 第980章 春江水暖

第980章 春江水暖


  马云禄拉过甄宓,调侃道:“看你平时总想着功业,怎么机会来了,倒又怕了?”

  “我……”

  “舍不得陛下?”

  甄宓大囧,抬头看了马云禄一眼。马云禄挤挤眼睛,甄宓恍然,连忙点头表示赞同。

  刘协看得清楚,却不说破,只是轻笑了一声。

  “我也会去西域的。”他顿了顿,又道:“云禄也会去。”

  甄宓微微侧脸,偷偷地打量着刘协,被刘协抓个正着,顿时大窘。

  “陛下……真会去西域?”

  “只要有可能,我一定会去。”刘协牵起马云禄的手,握在手心里。“这是我答应过你的。”

  马云禄红了脸,轻轻地抽了抽脸地,却没能抽出去。

  甄宓眼神闪烁。“陛下,西域不是……蛮夷之地吗?”

  “地只有肥沃与贫瘠之分,没有文明与蛮夷之别。”刘协悠悠说道:“就算是贫瘠之地,有了人,也就是有了文明。文明本身没有高下之分,区别只在生产能力高低而已。拥有先进生产力的未必就是文明人,也可能是野蛮的强盗。”

  甄宓听得有点晕,想问又不敢问。

  马云禄则不想问,只是静静地听着。

  刘协也不想解释。

  他是真的想去西域,将那些以文明人自居的强盗的祖先暴揍一顿,送到山里挖矿。

  但中原的改革还没有完成,他走不开。

  这也是他不愿意再对杨彪等人让步的原因所在。太好说话了,他们会得寸进尺,改革也会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变形,走了弯路。

  他虽然年轻,时间比较充裕,却也不能一味绥靖。

  他必须让他们明白,他只是愿意给他们机会,而不是有求于他们,不可能任由他们摆布。

  主动权一定要控制在手中。

  人才?在印刷术的加持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再说了,只会读圣贤书,嘴上仁义道德,身体无比诚实的算什么人才。

  信仰要落在实践上才是真正的信仰,否则都是谎言。

  相比之下,他反倒有些赞赏李膺、范滂等人,虽然有些偏激,却愿为理想牺牲。

  依附公孙度的那些人算什么东西。

  这类人,全部送到海外去,让他们自生自灭。能不能幡然醒悟,杀出一条血路,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

  杨彪回到自己的临时公廨,想了一会儿,派人请来了邢颙,向他通报了天子的决定。

  邢颙很不甘心,还是觉得这个惩罚太重了。

  杨彪却说,他赞成这个决定,相信太尉府、司空府也不会反对。

  公孙度只是一个辽东太守,竟敢做出悖逆之举,无异于自取灭亡。如果天子不予惩戒,寄寓交州、益州的士人必然会觉得朝廷软弱,无所忌惮的为那些有不臣之心的封疆大吏出力,必然会影响天下一统的进程。

  退一步说,那些人依附公孙度,可见道德、见识都不足称道,不值得你为他们奔走。

  让他们跟着刘备、孙策征伐海外,或者留在辽东,总比禁锢终身好。

  邢颙听了,不敢再多说什么。

  影响天下一统的责任太大了,他承担不起。

  再者,天子将惩处的目标局限于依附公孙度的人,而不是针对所有寄寓辽东的人,也算是节制。据他了解,那些知名的大儒如管宁、邴原等人都没有在公孙度的伪朝廷中任职,应该不会受到牵连,他也没必要过于坚持,与天子发生冲突。

  “杨公,天子此举会不会成为朝廷制度?”

  杨彪沉吟片刻。“子昂,经学依然是最高深的学问,但仅凭通经入仕,怕是不太可能了。至于邀名之辈,更是休想。只有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之人,才是朝廷需要的栋梁。”

  邢颙有些脸热。

  他怀疑杨彪在委婉的批评他泥古不化,但杨彪没有说破,他也不好自找没趣。

  怏怏之下,邢颙起身告辞。

  看着邢颙垂头丧气的模样,杨彪也暗自叹息。

  他已经说得很透彻了,邢颙——以及和他有相似想法的人——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他却无法决定。这是一个变革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话,会有一大批读书人受挫。

  就像当年拒绝叔孙通的鲁国儒生一样。

  时代在变,儒学也必须跟着变,否则就会被淘汰。

  下一个董仲舒又在哪里?

  杨彪想了很久,决定给孔融、王朗等人写信,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

  对辽东的处理方案送到长安,三府会议。

  不出杨彪所料,太尉贾诩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坚定的支持天子,而且着重强调了威慑交州、益州的重大意义。司空周忠虽然有些想法,却也没有激烈的反对。做了一些细节上的补充后,这份决议迅速通过了。

  会签之后,处理方案迅速送回冀州,同时以邸报的形式公诸于众。

  仿佛一块巨石投入水中,迅速激起了惊天巨浪,本已争论激烈的太学受到的影响最大,几乎所有人都抛下了之前的议题,开始讨论这个处理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

  有亲友在交州、益州的更是不敢怠慢,立刻写信,让那些滞留未归的亲友尽快返回家乡。

  天子已经平定辽东,孙策很快就会转战交州,士孙瑞也会进兵益州。随着战场上的不断胜利,天子的底气越来越足,惩罚也会越来越严厉。

  再不回来,他们也许就永远回不来了。

  几乎在同时,孔融、王朗等人接到了杨彪的书信。

  了解了诏书背后的博弈,他们都觉得事态严峻,不能小觑。

  天子亲自坐镇冀州,强推度田,让世家、大族苦不堪言的同时,也在普通百姓中积累了威信。在大力推行教育的情况下,用不了三五年,天子就会有足够的人才可用,再也不会受制于士大夫。

  相反,固守儒家经典,却没有实际行政能力的士大夫将会被排斥在仕途之外。

  尤其是需要相关专业能力的职务,将会被诸堂毕业的学生垄断。

  如果不想办法,用不了十年,儒生就会在郡县失去话语权。二十年、三十年后,儒生在朝堂上的声音就会弱不可闻。

  必须有所行动,是无数人的共识。

  但如何行动,却造成了巨大的分歧。

  孔融露布上书,建议修订《孝桓帝纪》。

  他的理由是编撰《孝桓帝纪》时,孝灵皇帝即位不久,尚未成年,朝政被曹节等人把持。本朝朝政败坏,就是从孝桓帝重用宦官开始,曹节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修史多有干扰,造成记载不实。

  天子罢宦官之制乃英明之举,值得赞赏。如今没有了宦官掣肘,有必要对《孝桓帝纪》进行修订,去伪存真,修成一部信史。


  (https://www.qshuge.com/2953/2953065/731662036.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