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通车仪式
“陛下驾到!”
忽然一声通报惊醒众人,渭水大桥的修建何止是惊动了诸子百家,朝野上下同样也备受关注,就连李世民也一改之前被刺杀郁闷,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龙颜大悦,亲自前来参见通桥典礼。
“见过陛下!”
李云和墨顿等人顿时迎了上前,行李道。
“免礼,李爱卿果然没有辜负朕的信任,五年的时间终于将渭水大桥建成。”李世民看着面前宏伟的大桥,也不禁露出一丝震撼的表情。
“李春之后果然名不虚传,以微臣看,李云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亮在李世民身后附和道。
他乃是工部尚书,渭水大桥乃是工部的功绩,再加上李世民也要出席,他这个工部尚书自然不会缺席。
“张大人过誉了。”李云谦虚道。
“当得起,李春修建赵州桥不过十多丈而已,而李爱卿修建的渭水大桥恐怕足足一里之长吧!”李世民咂舌道。
“回陛下,得益于新式的建桥材料和悬索桥的理念,渭水大桥水面跨度足足有二百丈之多。”李云傲然道。
“二百丈!”顿时所有人一片哗然。
一里长大约后世的五百米,而二百丈已经是六百米了,单单多出来的领头也比赵州桥长了,这一刻李云乃是全场最闪耀的明星,哪怕墨家子也被其比了下去。
李云接着介绍道:“除了长度之外,渭水大桥还采用了长度双向六车道和人行道。单向可以并排通向三匹马车,和供行人通过。”
李世民缓缓点头,普通的桥梁大多都是单行道或者是并排能够过两辆马车就已经差不多了,然而渭水大桥乃是长安城北部的大动脉,往来的车辆不知有多少,过窄的桥梁根本无法满足通行需求,双向六车道再目前来看,的确有些浪费,但是从长远来看,整个北方通行再无隐忧。
“更重要的是,此桥足足可以承重单车三万斤,理论上的极限是单车十万斤,桥身寿命为理论上为百年,如果定期检修加固足以使用两百年以上。”李云道。
“三万斤,一百年!”工部尚书不禁咂舌,谁也没有想到仅凭钢索悬吊起来,竟然可以达到如此高的承重,而且可以坚持这么多年。
要知道现在墨家村生产的最大承载马车也不过是五千斤,至于一百年的寿命,别看后世的赵州桥传承了千年,要是经常用重达数千斤的马车通行,恐怕也坚持不了百年。
“而且桥身高于渭水最高水位十米,根本不影响渭水行舟,而且微臣还在不远处修建一处码头,让渭水大桥联通水运和陆运。”李云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刚刚建好的码头道,水运加陆运,渭水大桥的重要性定然更上一筹。
水运乃是大唐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渭水更是肩负长安城运输的重任,不过渭水毕竟是内河,船只普遍不大,桥梁高出水位十米,根本不影响水位。
“高出水位十米,那这么重的马车怎么上的去。”李世民不由讶然道。
“陛下放心,为了让马车上下方便,微臣特意从桥面引出将近五里的平缓的路面,足以让马车顺利通过桥梁,而且旁边都还有匝道方便马车上下。”李云介绍道。
李世民转身看去,只见过了桥面,一条平坦的水泥路沿着桥面一直铺了两里之多,其后三里则是红砖马路,十多米的缓坡竟然用五里的路来缓冲,几乎和平地并无区别,根本不影响缓坡。
“用水泥铺路!”工部尚书看着那足足有二里的水泥路,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水泥的昂贵不用多说,而且稀少,然而李云竟然都将其用来修路,不过用水泥修路也有好处,那就是可是随意塑造形状,整个路面同样也是用桥墩撑住,路面下可以通车,以供从匝道上下来的马车通行。
“此桥设计之巧,当属天下第一。”李世民点头称赞道。
“陛下所言甚是,不过以微臣来看,渭水大桥这个天下第一恐怕当不了多久,天下还有更宽更长的桥梁等着李大人来修建。”张亮一脸喜色道,看向李云的眼神多了几分柔和,当然这并非是他一定要用李云,而是天下除了李云恐怕再无人能够建造出如此雄伟的大桥。
“张大人,这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呀!渭水大桥可是耗尽了墨家村五年的赋税这才修建起来,那可是足足近二十万贯的巨款,工部要是再修几座这样的桥梁,那还不得掏空国库呀!”新任的民部尚书唐俭苦笑道。
原来的民部尚书戴胄年岁过高,已经告老辞官,原来的民部侍郎唐俭顺势接过了民部尚书的职务。
一旁的墨顿不由感慨,原来新一代的老臣慢慢的老去,不知不觉中已经退了下来,朝中各部已经慢慢的换了新人。
“二十万贯!”张亮不禁咂舌,这些钱财乃是从墨家村的赋税中扣除,他并不觉得多么昂贵,然而真的要工部掏几十万贯来修桥,顿时他心中有些不舍得。
“唐大人此言偏颇,桥梁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就是花再多的钱也值得,而且修桥也并非是一直赔本,还可以以桥养桥,假设每过一辆马车收费十文钱,每天通过三千辆马车,那就是三十贯钱,那一年就是一万贯,二十年就可以回本,而这座桥却可以使用上百年的时间,足足五倍的回报率,唐大人还认为修桥费钱么?”墨顿上前朗声道。
唐俭闻言眼神一闪,渭水大桥乃是长安城的北向通道,和陇海线一般无二繁华,每天通过五千辆马车已经是保守估计了,而且满载货物的马车收费十文钱极为合理,更让唐俭心动的是修桥足足五倍的回报率,也就是说,一座桥的收费足以可以再修建五座桥,这五座桥再产生的效益可以继续修建其他桥梁,如此一来,朝堂只需前期投入,后期就,以桥养桥,更能让天下河流皆架上桥梁,让天下畅通无阻,更别说这对大唐经济推动的隐形效益。
(https://www.qshuge.com/2947/2947697/611799236.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