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九章 登州滑翔翼
清水村...这里是登州海边的一个村子,离登州城的路程大约为80里,这里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整个村庄的房子都是由石头垒起来的,包括房基、路基、挡墙、护坡、石梯、水井、围栏等等,都是石头垒起来,走在青石路上,感觉特别的有趣。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用石头建造房子,据说是为了抵御台风的侵扰,每年暑假都是台风季,这些坚硬的石头起到非常好的防御效果,同时也能防水防潮。
石头房是依着山势修建的,站在下面,向上仰望,会发现很有气势。
村子建在山腰上,居高临下,村庄前面新建了一个观景台,上面可以俯瞰到一望无际的大海,还有浮标竹竿,海面上的岛屿帆影,景色可谓绝美。
村民的生活方式也比较传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主要以种植紫菜和海带为生,每天大清早,就到山下,开船出去,在海上作业。
海带和紫菜是专门供给给军队的,为什么要吃海带和紫菜,这还要说一下雀盲症,什么是雀盲症,小时候,在老家,有一个叔叔辈分同村的年轻人,眼睛整天咪咪着,当时大人们都说他得的是“雀盲症”,一到天黑就什么都看不到。
还得说小时候,小孩子们最乐意玩的一项活动,捉麻雀,那是夜间捉家雀。
黑夜里,带着手电,到大礼堂(我老家信天主教,那里有当地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我们小时候的那个时候,洋教堂和土地庙都被废弃了)去捉家雀。
方法很简单:傍晚,不必太黑,太黑人也什么都看不见。带一只手电筒,三两个小伙伴。
进了屋子,突然发出动静,家雀会惊飞,打开手电,光往墙角上照,由上及下,最后麻雀奔光飞来,光由上及下,滑到地下,鸟会乖乖的任由你捉住。
一个傍晚,捉个3只5只不在话下。
也就是那一次次的实战,知道了鸟的眼睛黑天看不见东西,这是因为麻雀是“雀盲症”。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对“雀盲症”有更深刻的认识。
雀盲症是人的一种疾病,人病叫这个病名,是根据鸟黑天看不见东西起的,实际上是“夜盲症”,中医叫“雀盲症”,老家过去只信中医,所以就叫“雀盲症”。
查资料得之,动物有一种杆状细胞,这个细胞是管晚上看东西的,鸟这个细胞少,故晚上看不见东西。当然,也有这种细胞多的鸟,猫头鹰一类的,它们每天早晚都可以觅食。
古代一日,讲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没有现代化照明、雀盲症普遍存在的古代,没有足够照明是灾难性的。
在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还要加上“拔营起寨”和“安营扎寨”。就是每到驻扎地,要派出警戒部队,然后大家树栅栏、挖壕沟、搭帐篷。
然后还要“埋锅造饭”,过去军队中的“伙”和“棚”都是按食宿来划分的建制。不像现在这样统一提供炊事服务,所以战国有“增兵减灶”的计策,一查多少个灶台,就知道你有多少兵。
罗嗦这么多,要说的是,古代军队的战士患有雀盲症是很麻烦的,当然了,雀盲症有的医,唐朝的时候,孙思邈发现山区贫苦百姓易得“雀盲眼”(学名夜盲症)。
此症白天视力正常,夜间却如同麻雀一般,难以看清事物。
而富人却常得脚气病,症状为身上发肿,肌肉疼痛且浑身无力。孙思邈通过比较富人与穷人的饮食发现富人多吃荤腥油腻与精米细粮,穷人则多食用粗粮素食。他猜测穷人得雀盲症可能是因为很少吃荤。
他的猜测是对的,但是也不全对,荤食是荤食,但是需要肝脏,在古代肝脏不是很贵,但是真的不是很多,还要装备军队,那就更加的麻烦了,海龙军的士兵现在已经有三十万人,因为是来自底层,所以得雀盲症的太多了,都给肝脏也不行。
随后朱榔就想到了紫菜和海带,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视力,所以每天可以吃一点。
后来朱榔就让这些种植起来海带和紫菜,清水村的人除了种植海带和紫菜,妇女们在家也不闲着,除了要带孩子,照顾老人,还要帮助制作这些竹杆,这些到时可以插入海中,做“种苗”支撑所用。
海上的牧场面积可以说是挺大的,这就是中国南方海边人家的生活吧。
清水村是看日出的绝佳地,这里的日出非常壮美,特别是适逢云雾漂浮之日,海面上云蒸雾涌、海面上的岛屿若隐若现,和日出一起呈现出海市蜃楼般的美景。
只是这里的美景很快就要被打破了,因为此时一支海盗已经盯上了这里,大约是十艘海盗船,来自英格兰,但是这伙强盗却并不知道,他们其实一直都在监视之中。
现在的登州,有最先进的监视武器,望远镜,热气球,还有滑翔翼。
滑翔翼是登州研究院的一个力作,中国古代历来都不缺乏对天空的探索。汉书中提过王莽招募奇人异士攻打匈奴,其中一位用鸟羽制成翅膀,头和身体插上羽毛,脚弹地而起,真的飞了数百步才落下来。这应该算是翼装飞行的前身了。
还有一例,隋朝前的北齐,暴君高洋命令死囚绑上大竹席作为翅膀从三十多米高的地方飞下来,结果多数囚犯直接掉在地上摔得稀啪烂,唯独一人盘旋滑翔成功降落,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成功乘风筝飞行的案例。可惜这人还是被处死,以后也没人再试过。
最著名的是在明朝初年,有个叫做陶成道的人,手持两个风筝,坐在一个绑满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通过火箭的反作用力飞向天空,可惜不幸坠落。也就是“万户飞天”的故事。
在朱榔得到大百科全书中,详细的记录了如何制作滑翔翼的内容,悬挂式三角滑翔翼:
主体结构由三角骨架、操纵架、桅杆、张线、伞布组成
三角骨架:由龙骨、横梁、两个前缘大梁组合而成,确立了伞翼的平面形状和面积。初期的三角骨架是在一个平面上的,龙骨和前缘一样长,后来慢慢发展,顶角角度逐渐变大,龙骨相对缩小且变得弯曲。穿越者制作时要根据实际能获得材料进行斟酌,经验证明重量要控制在10-30KG之间,重心稍微靠前,还要多次试飞来确定最合适尺寸和角度,毕竟古代没互联网给你搜索最佳配置。
在前缘接近末端,还固定了外洗撑杆,作用一是让机翼不会同时失速,二是能在俯冲中自动改进。理不清不要紧,照着做就是!
操纵架:也是一个三根杆件做成的等边三角骨架,固定在龙骨和横梁下方,是供飞行员操作方向用的。现在一般还在操纵架底部杆件装两个轮子。
桅杆:固定在龙骨上方,用来支撑所有的降落张线,防止机翼在负过载的时候弯折。
张线:伞翼上表面的张线叫做降落张线,由主桅杆连接至顶角、前缘、龙骨,作用是降落或者在地面上承受机翼的重力;
伞翼上表面的张线叫做升力张线,由操纵架的两端连接至顶角、前缘、龙骨,作用是在飞行当中承受拉力;在伞翼上表面还有一种是反弯曲张线,由主桅杆连接至伞布的肋条处,作用是使翼型有一点反弯曲,保证滑翔机能从俯冲中改出。
伞布:滑翔翼的蒙皮,缝制在三角骨架上,再两翼还缝有一定长条口袋,里面插入肋条用以保持翼形。
飞行员装备
吊袋:是将飞行员悬挂在滑翔翼下面的装备,提供保暖、保护、整流的作用。在滑翔翼起飞后,双腿后抬,伸进吊袋,腿上可以着力了,双手也从两侧换到了操纵架的那根下侧的横杆上。
飞行服、目镜和头盔:天外飞仙、裙舞飞扬,意境很美,可是那个风阻,很要命的!还是搞套飞行皮衣吧,既防风保暖,又减少风阻。目镜是为了防止风尘影响视线,头盔也是保暖、整流、保护作用,不过古代估计做不出来,搞出二战飞行员套装凑合吧。
降落伞:会梯云纵的、元婴大成的或者敢死队的可以不要。
滑翔翼说到底就是杆件、布和绳子做成的,要重量轻且牢固结实。现代有多种多样的高分子材料可供选择,但古代就有点摸瞎了。布要不透风、韧性强,可试试帆布或莨绸(帆布国外发明的,莨绸产于南粤);杆件可选轻巧、中空又结实的细竹(如铁竹,产于滇南);绳子就不太清楚了,可以试试用各种棕麻纤维甚至金属丝混合编制,选出最结实的。
并且大百科全书还告诉了你,想要飞行的条件,0到50公里/小时的风速都可以安全地起飞、滑翔和降落,超过65公里/小时或风过于紊乱不规则时会有危险性;温度对飞行影响不大,冬天夏天都行;对飞行员年龄、性别、身高都要求不高,只要能扛着滑翔翼跑几步的都能飞,滑翔飞行要求的是平衡感、耐力和胆量,不是靠蛮力,不过要求飞行员有一定的空气力学知识。
怎么样去飞行,比如,扛翼练习:扛翼握杆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藤式和握瓶式。在实际的练习和飞行过程中,首选的是藤式,因为藤式对仰角的控制力强,有利于起飞时根据各种起飞条件控制仰角。
藤式握法:肩部扛着三角架,注意主要受力点是肩部肌肉,而不是锁骨附近。双手绕过斜杆,从前面握住。其优点在于通过肩膀肌肉的支撑和整个手臂的藤式缠绕,能有效的控制仰角,尤其在有强阵风情况下能提供更好的控制力。同时,藤式握法更易于控制住三角翼,有效的保持扛翼的姿态和位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起飞过程中因翼的上升需要顺势换手,需要多加练习。
跑动起飞:显然最好的起飞当然是正对风向的,最佳的风力是中等大小的风,或者是无风的情况。大风起飞是最省力的,不过需要更强的控制力,新手不建议!
迎风找到风向,扛翼站立,感受到翼平衡之后开始跑动。跑动开始时,需要先前倾身体,然后缓慢柔和而持续的加速,直到三角翼达到起飞速度(失速速度)离开地面。低空试飞手不用切换位置,正式飞行时双腿后抬,伸进吊袋,双手也从两侧换到了操纵架横杆上。
等等....真的是太清楚了,所以在大百科全书的支持下,登州成功的制作出了滑翔翼,不但如此还训练出了一支飞行队伍,这些飞行员现在的任务就是侦查和巡视大海。
赵勺儿...就是赵路和周靖童的儿子,他就是登州的飞行队友中的一员,这个小家伙一直都很努力,要知道这个飞行队伍是很难进的,而且因为是初期,飞行一个不慎是要死亡的。
虽然滑翔翼上配备了降落伞,不过,这个降落伞还是挺一般的,所以报名飞行员还是具备很大勇气的,赵勺报名了,而且顺利的毕业了。
此时的赵勺儿就飞翔在大海之上,他在密切的监视着下面那十艘海盗船的动向,跟着经过分析,赵勺儿可以确定,这些海盗船的目标应该是朝向清水村方向。
有人一定会说,你知道有什么用,你又没有电话,你怎么可以将整个消息传递回去?
嘿嘿...这里你就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了,传递消息实在是太简单了,一支信鸽就搞掂了,只见赵勺儿将情报给写在了信鸽的腿上,跟着直接将信鸽给放走。
信鸽扑棱着自己的翅膀飞回到了舰船之上,跟着获得消息的士兵立即禀报,也就大概半柱香的时间,整个清水池响起了铜锣的声音。
村正敲着铜锣喊道:“所有的村民注意了,马上就有海盗还过来了,咱们先去避一避,等海盗走了,咱们再回来。”
在村正的声音中,清水村的百姓拿起自家值钱的东西,很是有条不紊的撤出了自己的家,大家的镇定自若是因为已经经历过多次了,并没有什么惊讶。
也就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整个清水村就这么被撤空了,谁也没有落下,那些海盗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要抢夺的地方,什么都没有了。
.......................
(https://www.qshuge.com/2916/2916642/723000120.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