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最新文章 > 第6章 长安六虎

第6章 长安六虎


  “退朝!”

  定下神策军扩编之事后,李晔再无心思听朝,便以龙体欠安为借口,让近侍太监宣布退朝。

  “恭送陛下!”

  李晔一言未发,在众太监和宫女的陪同下回到了含元殿,开始考虑对策。

  文武百官都对朕这个新君寄予了厚望,但现在唐廷已是一座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房屋,经过僖宗朝这十几年的混乱局势,李晔现在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形势十分严峻。

  中央以杨复恭为首的北衙宦党控制着禁军,左右朝政,为所欲为,鉴于仇士良囚文宗的教训,李晔决定对杨复恭集团曲意相待,大事姑息迁就,小事能忍就忍。

  地方上就不用说了,大多数方镇对中央都是阳奉阴违,敷衍了事,许多地方几乎已经完全和中央脱离关系,被方镇大帅派出的人员取代。

  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地方事务多由武夫管理,朝廷的统治范围日益缩小,号令不出长安。

  这事儿要处理起来还很麻烦,要走的路还很长,难度粗略估计为噩梦级难度,暂且不论。

  经济方面,由于农民起义,各镇之间相互攻伐,生产遭到严重破环,饥荒连年不断,各镇出于兼并需要,拼命扩充军队,劳动力趋于枯竭,社会经济濒临崩溃。

  人们为了逃避饥荒战乱,有的变成流民,有的则举起了起义的大旗,加重了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就连昔日富甲天下的江淮地区,也出现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景象。

  南方尚且如此,北方更糟糕,粮食长期紧缺,岁荒时人们易子而食,人吃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地方经济残破如此,方镇都自辟衙署,租税自专,不再贡献朝廷,朝廷的开支极度困难,要扩编神策军需要大量的钱,可钱该从哪里来?

  钱是个大问题,得想办法捞钱。

  武备方面,各个方镇都拥有强大的军队,李克用的沙陀军更是独步天下,朝廷所掌握的禁军几经失散,兵少将微,自保尚且不足,根本不能与地方相抗衡。

  第一步棋是利用杨复恭扩编神策军,同时分化铲除之,待除掉宦党就可以行捞钱第二步棋。

  鉴于当务之急是扩编禁军,稳定浮动的民心,取得朝野上下的支持,李晔决定厉行节俭,把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省去,留一些钱在兜里。

  万一跟李茂贞、田令孜这些家伙翻脸了,到时候打起仗来,包里也有得钱用。

  李晔对近侍太监吩咐道:“去翰林院,诏学士来见朕。”

  太监领旨,匆匆而去,一个时辰后,一名中年男子在太监的陪同下进入御书房。

  “臣陆伯元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学士请起。”

  李晔伸手虚抬,命近侍太监给陆伯元赐座。

  陆伯元小心翼翼的坐下,局促不安道:“陛下诏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李晔道:“朝廷开支甚巨,宫中靡耗无度,对百姓横加勒索,今日加租,明日涨税,生民苦于搜刮,四海沸腾,方有王仙芝、黄巢之祸,陆学士以为如何?”

  陆伯元心中稍安,躬身拍马屁道:“陛下如此圣明,祸乱之罪不在宫闱,乃在万方,请陛下宽心,陛下天质英断,神武锐明,盖为一代圣君,社稷中兴有望矣。”

  轻飘飘一句话,既把李晔的马屁拍了,也把皮球重新踢给了李晔。

  人老成精,能在翰林院吃皇粮的果然都是老狐狸,李晔心中暗骂了一句老东西。

  收敛心神,李晔没有接陆伯元的话,转而说道:“常言道,新年新气象,如今朕新为天子,哀民生疲敝,决意裁减削撤宫中一应用度,以为天下表率,陆学士拟一道旨。”

  陆伯元不敢建言,点头称是道:“谨遵陛下圣意,陛下还有其他吩咐吗?”

  “没事了,陆学士去吧。”

  等陆伯言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李晔又命近侍去叫来了杨复恭。

  “陛下诏老奴前来……”

  李晔道:“朕薄德微才,本不足以至此,能登上皇位全靠太傅的大力扶持,朕以为宫中生活不应太过奢华,当节俭示天下,铺张过度,招人攻讦。”

  杨复恭面露难色,沉吟道:“天家有礼仪规范,陛下过于节俭,有失皇家威仪,宫中用度寒酸朴素,恐怕会让天下人小觑了陛下啊,还请陛下三思。”

  杨复恭婉拒了李晔的提议,理由也非常正当,这是为你李家一家人考虑。

  李晔摇头道:“并不是要全都裁撤,削减部分即可。”

  见李晔驳回了自己的建议,杨复恭登时面露不快,冷声质问道:“不知陛下要裁撤哪些用度,具体又作何部署?”

  李晔道:“孝德皇帝和先帝在世时,每日都要更换一套新衣,还要求太常寺的乐师每天献一首新曲,如今朝廷财政拮据,这些就都免了。”

  “先帝妃嫔之中,皇后贵妃不论,未有子嗣者,一律礼送出宫,各随其愿,宫女才人等女子裁减一千,准其出宫改嫁,切加慰纳,问其所欲,遵照意愿。”

  “愿归家为田为桑,赐盘缠金银,家中艰难者,免除两税,如请嫁男子,应允照准,生计困苦者,赠食粮金银,彰本朝仁德恩义。”

  “另外,今年就不选秀女和宫女了,凡民间有人愿入宫为阉,还请太傅审慎甄别,防止地痞流氓无赖混入大内祸乱宫闱,内中各处,除太极宫、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以外,其余暂不修缮。”

  “宫中宴饮、车马、舆驾、仪仗、旗帜,能不新造就不新造,祭天告祖等诸事,用度从朴。”

  李晔林林总总说了十来条,都是些无关要紧的事。

  杨复恭也觉得没什么,李晔要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他也没招,在杨复恭看来,只要皇帝不动北衙,那就无所谓。

  要是李晔把这些衙门削了,他的很多小弟就得丢饭碗,再吃不到皇粮了,李晔清楚这一节,故而分毫未动。

  “既然如此,老奴谨遵陛下旨意,稍后就让他们去办。”

  “什么奴不奴的,朕跟太傅是一家人,以后这老奴一称就免了,太傅如常言行即可。”

  杨复恭心中得意,暗道皇帝还是知道好歹的。

  望着杨复恭离去的背影,李晔又想起了他的义子们。

  杨复恭的义子众多,有几百个,其中最受杨复恭信任的,当属杨守立、杨守亮、杨守忠、杨守厚、杨守贞、杨守信六人,个个都些本事,朝野谓之曰:六虎。

  杨守亮、杨守忠等五人都在外地带兵,或是当刺史主持一地军政,留在京城的只有杨守立。

  杨守立本姓胡,被杨复恭收为养子后,改姓杨,现居天威军使,此人是个权迷心窍的野心家,只要利用得当,随时能充当李晔的疯狗扑向杨复恭。

  “欲取杨复恭,必先下杨守立。”

  李晔喃喃一句,随即命近侍太监摆驾长安殿。


  (https://www.qshuge.com/2916/2916595/681139977.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