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召唤之天下归一小说阅读 > 第六百六十四章:册封皇太孙

第六百六十四章:册封皇太孙


  第六百六十四章:册封皇太孙

  随着大将军都督府制定的进军方案得到了邓昇的许可之后,邓国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便开始了快速的运转,无数民夫运送着大批的钱粮辎重向洛阳、中原一带囤积,而钦命参与明年伐赵的卫军也开始往黄河一线聚集,而邓国的大动作,肯定是瞒不过一河之隔的赵国的,不过赵国的兵马早就已经集结完毕了,不过对于是否调动李如秉和北境大军南下,赵国朝堂就有了不同的意见了。

  “启禀太后,据中原的探子回报,此次邓国动用的兵马超过了四十万,而且这还不算驻扎在洛阳的兵马,单单是与魏郡隔黄河相望的东郡,便已经有三十万邓军集结,河内郡方向也有十万邓军,而我军在魏郡一线只有区区十五万兵马,实力相差悬殊,臣主张调动李如秉大将军率军南下。”承乾殿中,赵国君臣齐聚一堂,赵国新任丞相钟行进言道。

  钟行是在庄平死后,先太皇太后宋氏提拔的,但是由于不是辅政大臣之一,所以处处受到一众辅政大臣的压制,手中的实权并不多,虽然地位崇高,但是也只不过是太后孟氏和一众辅政大臣推出来的传声筒罢了。

  不过钟行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既然当上一国丞相,肯定不甘心充当一个传声筒的,好不容易熬到林清风、左盛这两个老家伙去世,本以为能够趁机掌握一些实权,可是这个时候,五大辅臣中,一直存在感极低的张楹却异军突起,在太皇太后宋氏死后,主动向孟氏靠拢,得到孟氏的支持,把持朝政,就连贵为辅政大臣之一,当朝大将军的李如秉也被排挤到了渔阳。

  事到如今,钟行甚至,如果想要争斗朝中大权,五大辅臣是永远绕不过的坎,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必须得到辅政大臣的支持,而现在五大辅臣中,存世的只剩下张楹和李如秉了,但是张楹是宗室代表,与钟行这些外臣是天然的敌对,国家的权力就这么点,如果宗室想要掌握权力,就只能在外臣手里抢,所以张楹不可能让钟行这个外臣染指太多的权力的。

  既然张楹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向最后一个辅政大臣李如秉靠拢了,但是左盛和林清风死后,李如秉便遭到了打压,在宋氏死后,甚至被排挤除了权力中心,远走渔阳,根本给不了钟行太多的支持,所以钟行必须要想办法把李如秉带回晋阳,但是现在张楹、赵阔这两个军政掌权者对李如秉十分忌惮,铆足了劲的打压李如秉,想让李如秉回来难度非常大。

  但是现在邓军北上,却给了钟行这个机会,李如秉手中掌握着赵国最精锐的北境大军,如果能够让李如秉率军南下,以李如秉的威望,很轻易的就可以从赵阔手中夺过河北大军的指挥权,如此一来,赵国的兵权就会再次集中到了李如秉的手中,手握数十万大军,就算张楹再不愿意,也无法阻止李如秉重回晋阳了。

  高台之上,赵国小皇帝张渊面无表情,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傀儡,手中没有半点权力,能够做主的人,就是坐在他旁边的太后孟氏。

  而孟氏此时却是有些慌张了,虽然孟氏不懂兵事,但是最基本的算数题还是会的,赵阔的手里只有十五万兵马,而邓军却有着四十万之众,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看,赵阔都是处于下风了。

  “宗正大人,不知你有何看法呢?”孟氏只是一个深居后宫的妇人,执掌朝政也不过一年的时间,根本没有太多的主见,特别是遇到这样生死存亡的大事,孟氏就更加没有主意了,于是便向张楹询问。

  此刻的张楹,内心却是十分的纠结,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愿意让李如秉率军南下的,因为他知道,只要李如秉南下魏郡,以李如秉的威望,河北大军的兵权肯定会落到李如秉手中的,就算赵阔是赵信的儿子,但是没有半点战功,如何是李如秉的对手呢?

  而一旦李如秉成功击退了邓军,那他的威望就会直追当年的赵信,带着不世之功重回晋阳的李如秉,就会成为赵国最有权势的人,执掌朝政也不在话下,这样一来,那张楹等人努力了这么久的成果就会瞬间化为乌有。

  但是张楹又担心赵阔挡不住邓军,虽然张楹等人一直拼了命的打压李如秉,但是张楹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赵国里面,李如秉是最会统兵打仗的人了,而且赵国最精锐的兵马、最能征善战的将领都是李如秉的麾下,另外,别看李如秉面对邓军,胜少败多,但是要论谁打邓军最有经验,就当数李如秉了,因此,一时之间,张楹拿不定主意啊。

  而就在张楹举棋不定的时候,赵阔从邺城派人送来了一道折子,孟氏看了看,说道:“赵太尉自邺城送来奏章说到,北疆胡人反复无常,不到万不得已,北境大军绝不能动,而赵太尉也在奏章中言明,虽然邓军实力强大,但是他有信心将邓军挡在邺城之外,只要守住了邺城,河北当无碍,宗正大人,你怎么看?”

  张楹从孟氏手中接过奏章,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既然赵阔有信心,那就没必要让李如秉回来了,这也让张楹放下了心头大石,于是说道:“回太后,既然赵太尉有信心,那朝廷就该给予足够的信任,况且赵太尉乃是赵大将军之子,家学渊博,以赵太尉的能力,加上邺城的十五万精锐,臣不敢断言赵太尉能够击败邓军,但是将邓军挡在邺城之外,还是没问题的。”

  孟氏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魏郡之事,便全权交由赵太尉决断,至于李如秉大将军,就让他专心防备北疆胡人吧。”

  “太后,万万不可!”钟行见状,连忙说道:“李如秉大将军乃是我朝第一名将,而此战关乎我大赵存亡,怎么将大将军弃之不用呢?臣以为由李大将军统筹各方,抵御邓军方为上策啊!”

  “好了!”孟氏发怒道:“哀家已经决定了,钟相无需多言!”

  孟氏一直以来对于钟行这个由宋氏提拔起来的丞相是相当的不满,现在钟行又和自己唱反调,怎么会有好脸色给他看呢?

  钟行见孟氏发怒,顿时不敢多言了,他很清楚,虽然自己贵为当朝丞相,但是手中并没有半点实权,孟氏要想收拾他轻轻松松的。

  天统九年十二月,年关将至,邓国伐赵的准备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现在就静等明年三月开启大战了。

  天统九年十二月十五日,邓灏带着嫡长子卫王邓桓走进了紫宸殿,这时邓昇刚刚处理完政务,看到大儿子和大孙子到来,十分高兴。

  天统祖训决定了,邓昇死后,邓灏就是邓国的皇帝,而邓桓就是邓国的储君,所以这些年来,虽然邓昇很少过问邓桓的事,但是对于邓桓的培养却是十分的重视的。

  “儿臣(孙臣)拜见父皇(皇祖父),愿父皇(皇祖父)万寿无疆!”邓灏领着邓桓行礼道。

  “平身吧,你们父子一起来见朕,却是少见啊!”邓昇笑着说道。

  “启禀父皇,礼部已经为桓儿大婚选定了婚期,就在天统十年,二月初二。”邓灏说道。

  邓昇点了点头,邓桓十五岁的时候,邓昇便做主,为邓桓和崔浩的孙女定下了婚约,如今邓桓年纪不小了,婚事也该提上日程,所以邓昇便让礼部为邓桓挑选一个良辰吉日。

  “此事礼部已经向朕禀报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一个吉利的日子,你母后也很满意,不过这应该不值得你亲自带着桓儿来紫宸殿见朕吧?”邓昇问道。邓桓大婚虽然是皇族的大事,但是具体的事宜自有礼部操持,婚期礼部也已经禀报了邓昇了,这点事情不至于邓灏亲自带邓桓来紫宸殿见自己的,肯定还有别的事。

  “父皇明见万里,儿臣不及也!”邓灏恭维道:“是这么一回事,桓儿明年就十九岁了,也该为朝廷出力的时候了,所以儿臣打算在明年桓儿大婚之后,便让桓儿到三省六部行走,积攒经验。”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看着眼前稚嫩的邓桓,邓昇心中不禁发出感慨,当年他也是和邓桓一般的年纪,执掌邓国大权的,如今一眨眼就四十年过去了。

  邓桓是乾元十九年生人,今年十八岁,过了年之后,就十九岁了,他的父亲邓灏在他这个年纪,早就开始参政了。

  邓昇点了点头,说道:“也好,桓儿是大邓未来的储君,年纪不小了,也该历练一下,这样吧,明年元日大朝会上,朕会册封桓儿为皇太孙,让他以皇太孙的身份,在三省六部行走,另外,你的那几个庶子还有瀚儿、裕儿的几个儿子也该册封王爵了,便在元日大朝会上一便办了吧。”

  邓昇的子嗣不多,只有五个儿子,但是孙子确实不少啊,嫡长子邓灏一共有六个儿子,嫡长子邓桓、嫡次子邓松、庶长子邓栋、庶次子邓楹、庶三子邓桉、庶四子邓柏,其中嫡长子邓桓在邓昇称皇帝的时候,被册封为卫王,这是亲王的爵位,与邓瀚、邓裕、邓尊、邓辅这几个叔叔是一样的地位,这其实就已经准定了邓桓的储君位置了,就差一个正式的名头。

  而邓灏的嫡次子邓松,被册封为长平郡王,等到邓灏继位之后,就会提升为亲王的,而邓灏剩下的四个儿子,都是庶子,邓昇称皇帝的时候并没有册封,而四个庶子里面,邓栋、邓楹、邓桉早已经年满十岁了,邓柏还没到封王的年纪。

  庶长子邓瀚有三个儿子,其中嫡长子邓权在邓昇称皇帝的时候,册封为永安郡王,庶长子邓杲、庶次子邓构。

  庶次子邓裕有四个儿子,其中嫡长子邓植在邓昇称皇帝的时候,册封为永宁郡王,嫡次子邓杭、庶长子邓栎、庶次子邓杼。

  嫡次子邓尊有两个儿子,嫡长子邓枢、嫡次子邓析都还只是四五岁的小孩子,没到封王的年纪。

  庶三子邓辅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嫡长子邓柯,也只有三岁,没到封王的年纪。

  邓昇孙子辈里面,到封王年纪的只有邓栋、邓桉、邓楹、邓杲、邓构、邓杭、邓栎、邓杼七人,这几人,都将授予郡王爵位,而邓栋、邓桉、邓楹是邓灏的儿子,等到邓灏继位之后,他们的爵位就会提升到亲王,而邓瀚的嫡长子邓权和邓裕的嫡长子邓植都还担着郡王爵位。

  按照天统祖训规定,他们也应该去掉郡王爵位,册封为晋王世子和魏王世子的,只不过邓昇一直都将这件事拖着,没有办而已,现在正好,趁着册封邓桓为皇太子的机会,一起册封了。

  “喏!”邓灏十分高兴,他本来只是想让邓桓到三省六部行走增强东宫的影响力,没想到邓昇会直接提出册封邓桓为皇太孙,这无疑会让东宫的地位更一步提升,虽然有着祖训在,只要邓灏能够顺利登基,而邓桓又没有早夭的情况下,邓桓这个储君的位置是板上钉钉的,但是现在有了邓昇的认可,那就不一样了,就算是日后邓灏登基了,也不敢随便动邓桓的储君之位啊。

  天统十年,元月元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邓昇在皇极殿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贺之后,当下宣旨册封皇太子邓灏嫡长子邓桓为皇太孙,行走于三省六部,参与朝政。

  另外同时收回晋王邓瀚嫡长子邓权永安郡王爵位,册封其为晋王世子,收回魏王邓裕嫡长子邓植永宁郡王爵位,册封其为魏王世子。

  册封皇太子邓灏嫡次子邓松改封吴郡王、庶长子邓栋为彭城郡王、庶次子邓楹为琅琊郡王、庶三子邓桉为东莱郡王。

  晋王邓瀚庶长子邓杲为河东郡王、庶次子邓构为陈留郡王。

  魏王邓裕嫡次子邓杭为下邳郡王、庶长子邓栎为济南郡王、庶次子邓杼为豫章郡王。

  在封王结束之后,邓昇还宣布,皇太孙邓桓大婚定于天统十年,二月初二。

  这一次大朝会意义非凡,其中最重要的是册封皇太子邓灏嫡长子邓桓为皇太孙,这进一步确定了东宫一脉皇位继承的地位不可动摇。

  天统十年,二月初二,邓桓大婚,邓昇借着这个机会,将即将出征伐赵的所有将领都集结到了洛阳,再次确定了进军的方向之后,在邓桓大婚之后,各路人马便静等出征的时刻。

  天统十年,三月十八日,洛阳皇极殿,邓昇在这里为伐赵的将领送行。

  “诸卿,朕自邓王安十六年继承大邓起,至今已有四十年,一路走来,千难万险,如今总算是看到了天下一统的曙光了,今日,我大邓数十万精锐北上,欲覆灭盘踞河北的赵国,一统华夏大地,还天下安宁、还百姓安生,望众卿尽心戮力,不负皇恩!”邓昇坐在皇座上,说道。

  “臣等领旨!愿大邓千秋万代、江山永固!”众人齐声拜道。

  “大将军都督府大将军、英国公薛仁贵听令!”邓昇对薛仁贵说道。

  “臣在!”薛仁贵出列应道。

  “朕命你为伐赵大元帅,统领三军,统筹各路兵马,今赐你大元帅帅印、尚方宝剑,许你临机决断、先斩后奏之权!”邓昇说道。

  “臣领命!”薛仁贵应道。

  然后便有内侍捧着一方印玺和一柄宝剑来到薛仁贵跟前,薛仁贵接过印玺和宝剑,郑重的说道:“谢陛下深恩,请陛下放心,此战臣定当竭尽全力,击破赵军、兵进晋阳,为陛下定鼎万里江山!”

  “薛卿之能,朕自然放心,来人,呈上美酒,朕要为诸位将军壮行!”邓昇笑着点头道。

  很快,便有一个个宫娥手捧一杯杯美酒来到一众出征伐赵的将领跟前,邓昇举起酒杯,说道:“诸位将军即将出征,朕谨以此杯中美酒为诸位将军送行,他日得胜还朝,朕会在这皇极殿设宴,为诸位将军庆功,请满饮此杯,预祝诸位将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说罢,便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谢陛下!”众将齐声说道,然后一个接一个的饮尽杯中之酒。

  然后邓昇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太庙祭祀,祭祀完毕之后,邓昇又亲自登上洛阳安定门城楼,城外有十万大军准备出征,这只不过是邓国此次伐赵的四分之一的兵力,剩下的兵马早就已经在边境集结了,这十万人来到洛阳,也只不过是有一个形式而已。

  邓昇说了一番激昂的话之后,大手一挥,喊道:“大军出征!”

  城下的薛仁贵骑在战马之上,手持尚方宝剑,大声喊道:“众将士,陛下有令,大军出征!”

  随后,后队变前队,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拔,向东而去。

  望着远去的大军,邓昇喃喃道:“天下纷纷扰扰三百载,如今终于到了该一统的时候了,望此战过后,天下安宁、百姓安生、再无战乱!”

  天统十年,三月十八日,薛仁贵率领十万大军自洛阳开拔,向东郡而去,邓赵之间最后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https://www.qshuge.com/2900/2900159/732821224.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