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1章
建国十周年庆典在即,世界各国人民的目光都投向了华国京城。届时,各国领导政要、国际协会代表、各国贸易、文化代表团,数以千计的外宾都将受邀前来观礼。
为接待人数众多的外宾,外交部准备在京城的几个高校选拔一些懂外语的学生,作为翻译和接待。
这个任务被下发给了京城几大高校。
接待任务事关重大, 外交部提出提出要对参与人员进行三轮选拔。
首先由高校外语系推荐名单, 再由名单上的个人向外交部提交个人资料,,综合考虑后进入最后一轮,当面考察综合素质,择优选取。
通过以后再进行一轮接待培训。
其实和以前的笔试面试差不离,但要求确实更高。
由于选拔要求严格,大部分学校都是推荐高年级的学生,他们都已经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外语水平优秀。唯有苏葵是因为能力出众,被破格提在了名单上。
京大当然不止推荐了一个人,但所有人中,只有苏葵是刚刚才踏入大学校门。
他们系里也听说了这件事,而因为已经免修, 苏葵现在每天基本都在图书馆,常常一坐就是天,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只有她的室友几个才能在吃饭和闭馆后看见她。
苏葵这个同学,从一开始给她们的震惊就太多了,导致大家都觉得这人特别有距离感。那种距离感不是同龄人之间的不亲近,而是就好像学生面对老师一样,即便苏葵表现得再和善,她们也不敢跟她打闹。
但她们还是很关心这件事的。
趁着晚上苏葵回来,胡芳准备问一下, 但看见苏葵回来后仍然坐在那里写个不停,她又有点不敢打扰她,同时心里也生出敬佩来,她已经这么强了,竟然还这么努力。
能考上京大的都是优秀的人才,看到苏葵这样,不管是谁,都生出了必须努力的感觉。所以一旦苏葵回来,宿舍里的学习氛围马上就会再提一个档次。
这会儿所有人都坐在宿舍中间的一个大长桌上一起学习,看书的做题的默背单词的,还有个时不时就要关注苏葵一眼的。
等苏葵合上自己做的笔记,胡芳才开口∶"苏葵,我听老师说,系里推荐了你去参与外交部的考核"
苏葵点头∶"对。"
几个人都看着她,其实只要有一个人开口了,其他人也敢开口了,纷纷好奇地问起这件事来。
"要是选上了到时候你是不是就能见到外国人了 "
"我以前从来没见过外国人,也不知道有哪些国家的人要来。"
苏葵的脾气其实是非常好的,她习惯安静,但也不讨厌这种氛围。
她笑道∶"我们学校里不就有留学生吗"
"不一样,你这个见的都是外宾,还是给人当翻译!"胡芳说着就羡慕起她来,"苏葵,你真是太厉害了!"
读外语的,哪个心里没盼着将来能学有所成,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就是不想的,能参与建国十周年这么重大的典礼,这是多大的荣誉!
说着说着,大家都羡慕起来,都是一起进入大学的,别人已经能被老师推荐入这样的场合了,而她们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我们会不会永远也没有机会…
"会有的。"
看着几人迷茫的眼神,苏葵温和地鼓励她们∶"如今国家正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以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我们交流。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在机会来临时为国家更好地出一份力量。"
或许是她说得太笃定,或许是她这个人有魔力,大家都不由自主地相信了。直到许多年后,已经在各个行业做出成就的几人看着电视上那个风华依旧的她,还是能回想起今天这番话来。
这时,乔海燕忽然问道∶"到时候接待的外宾,是不是都是国外的元首政要"
"并不是。"竟然是一直很冷淡的李玉华开口了,"除了政界人士,,还有其他国家各行各业的代表团,国际协会代表,还有人单独受邀前来。"
李玉华说完这句话就不说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大家都很诧异地看着她。这个消息她们都不知道,李玉华竟然知道得这么清楚
李玉华不说话,她们纷纷问苏葵∶"真有这么多人"
苏葵看了看那两个,觉得有点意思,她笑道∶"确实有很多人要来,不仅是外宾,还有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到时候都会一起来京城参加典礼。"
只是听着就觉得这个场面宏大,她们更加羡慕苏葵,能亲自参与这样的盛事。
不仅是同宿舍的人关心她,英语系老师同样关注她,郑云虹虽然推荐了她,但苏葵毕竟年纪小,在大场面上稳得住吗,和那些师兄师姐比她有优势吗
郑云和听了反而没有任何担忧,笑道∶"这个孩子可是厉害得很,你不要小瞧她。"
想当初她敢一个人上京城来,还带着她那个外国朋友的母亲参观校园,郑云和全程陪同,看人家对她是推崇备至,所以苏葵参加考核他是完全不担心的。
苏葵当然知道自己年纪小,要想被选上,就得提供更强的优势。
于是,在名单决定后,苏葵在准备资料上花了一些时间。
首先,她为自己制作了一份简历,按照以前习惯的那种格式,左边填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右边贴上自己的寸照,下面分门别类列举自己曾经获得过的奖项荣誉。最重要是,还要说明自己曾经参加过这样的接待活动,并且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随简历一起提交的,就是各种奖状和免修的成绩单,甚至还有报纸上关于她的报道。
可以说,准备充分。
京城,外交部街30号。
这里是现在外交部的地址。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建国十周年庆祝,京城地区更是动员全体,干事群众一起出动,为十周年典礼提供贡献全部的力量,提供最好的环境。
自从招人的任务被下发,各高校高度重视,短短一天时间,就为他们提交了上百份名单。
今天,名单上推荐的人已经将各种材料提交了上来。
办公厅总务司,几位干事正在筛选这些材料,这一轮考察,他们要从中选出一半优秀的人才来,再进行下一轮面谈。
"京城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四年级学生,在校成绩优异,口语水平强,曾经和苏联专家上过课
"京城大学,东语系,日语专业毕业生,专业成绩每年第一
-
一份份材料从他们手里拿起,或是放在一边,或是重新放回。
毕竟是京城的大学,底蕴深厚,老师们负责,推荐的都是优秀的学生,他们已经留下了不少份材料。
直到一位干事打开一份材料发出"咦"一声。
"怎么了"
他打开装着材料的袋子,最上面是这位同学的介绍,然而却并不是像其他人一样简略,而是类似于一张表,上面分门别类地列举了她的详细信息,甚至还贴有一张寸照
-眼看过去,整齐清晰,十分抓人眼球。
他不由得念出来∶"姓名∶苏葵,就读学校∶京城大学英语系,一年级……"
他的声音顿住∶ "-年级生"
有两人听见他说话,都走过来看,同样先是被那张简洁明朗的介绍吸引了。
再一看,竟然真的是大一年级。
"刚进学校的学生怎么会推到我们这儿来"
"难道放错了n
他们还在问,刚才那位干事已经看到下面∶"我想,我知道是为什么了。"
他把苏葵的简历递过去∶"你们看这个学生的成绩。"
两人都往下看去。
除却个人信息,她还有语言技能栏,上面写着∶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
"这么多种语言她真的会"
几人惊讶。
如今国内的外语教学虽然已经取得不小成就,但受限于时代,现在会外语的,不,应该说精通外语的人才确实不多,就是他们部里,也没几个人能同时精通多门语言。
再往下看去,是满满的荣誉奖项栏。
【以高考第一的成绩考入京城大学英语系,申请免修并且已经通过。】
"从开学就免修还通过了"
几人互相对视,和这个消息比,感觉高考第一都没这惊悚。
【获得教育部表彰称号"教育模范"】【【两篇文章发表在《文学周刊》】
【出版《小草青青》《清河乡之变》两部文学作品】
这上面的荣誉一个比一个吓人,一个才刚刚大一的学生,竟然做了这么多事!
然而还不止,他们一看,最下面还有实践经历。
【参与威尔顿贸易公司来华进口一事翻译】
【陪同法国萨拉女士参观讲解京城大学和钓鱼台国宾馆】
几人都愣住了,其中一人说∶"我好像听说过这件事。"
正说着,一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笑道∶"大家审核得怎么样了"
"魏司长。"那位干事说,"我们审核到一位大一年级的学生的材料,她的成绩特别优秀。
"哦大一的学生才刚开学成绩就特别优秀"魏华林来了兴趣,"让我看看。"
干事把材料递给他。
魏华林一看这简介就先赞道∶"这位同学有巧思。"
"这位同学还受到过教育部表彰",
"陪同萨拉女士参观钓鱼台…"
看到这里,魏华林笑道∶"原来是这位小同志,我是知道的。
当初萨拉来华的时候,总务司的干事也曾经陪同她参观钓鱼台,不过不是眼前这几个,他们也只是听说萨拉女士在这里找到了一位朋友陪同,而且那位朋友还是个学生。
他们不知道,魏华林却是被报备过的。
魏华林跟几人一说,他们也恍然∶ "原来就是她。
"司长,如果是这位小同志的话,那就应该没问题了"
魏华林点头笑道∶"确实,如果是这位小同志,我们就可以放心了。''
那位干事手里还拿着苏葵的其余材料,问∶"司长,那还需要看苏葵的其他材料吗"
他们把苏葵随简历一起附带的材料一看,里面是一张免修成绩单,几张报纸,或是刊登有她写的文章,或是教育部表章她的发文。
几人看着这些材料甚至都觉得有些熟悉,这些报纸他们部里也看过,但谁也不知道,这些文章竟然是一位刚刚才进大学的学生写的,甚至她写的时候,还是高中生!
又是考第一,又是学语言,又是能写作,她的那些成就,平常人取得一个就了不得,而她竟然能全面开花!这一刻,他们都对这个叫苏葵的学生生出好奇来。
"司长,这位苏葵同学的审核是通过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早点通知他们过来"
他们很想知道这个优秀的学生真人到底是怎么样的。
而就在苏葵为周年庆典而努力时,远在清河大队的苏全福却收到了一则足以让他震惊的消息。
"同志,你说什么我、我能当代表,上京城"
"是的,苏全福同志,鉴于目前清河大队取得的成就,经过上级领导讨论,一致同意推选你为群众代表,到京城去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
即便是眼前的同志再三强调,苏全福还是依旧恍恍惚惚。
这事儿是真的
小葵说的是真的
只要他干出了成绩,就有机会上京城,看首长
那边同志还在说∶"苏全福同志,我们将于五天后从杨市火车站统一出发前往京城。''
去往京城的当然不止苏全福一个,全国各地的劳模,工人代表,学生代表,群众代表,也会在这段时间内陆续赶到京城。
确认消息后,苏全福激动得手指都在颤抖,半晌都说不出话来,他能上京城了!他能看首长了!
这个消息被吴莲英知道后,她咋呼了半天,指着苏全福又半天说不出话来。
县里的同志来的消息瞒不过大家,又有吴莲英宣传,瞬间,苏全福作为群众代表要上京城的事情传遍了整个清河大队!
大队里的人都沸腾了。
当初葵花说的事情是真的!只要他们好好劳动,上级领导就会看到他们的成绩,他们激动起来,纷纷问,是不是首长也知道他们清河大队了
"首长他一直关心着我们每一个人。"苏全福鼓励他们,"所以我们只要好好劳动,好好发展,领导就能看到咱们清河大队的成绩!"
清河大队十年八年没发生过什么大事,结果自从有了苏葵后,那大事是一件一件的来。一会儿是苏葵考上京大,一会儿是各位领导来送各种表彰,一会儿是大队一起上了报纸。
现在,他们队长竟然还要去京城!
那可是京城!除了一个葵花上大学考到那里,普通人或许一辈子都没见过京城长什么样子。
而现在,他们这里出了两个去京城的人了!
一时间,大队里的人都欢欣鼓舞,还说要办酒席庆祝,这么大的事儿那不跟过年一样
赵芝兰就站在旁边含笑看着,想着这幅图正值得画下来。
目前,《清河乡之变》已经画到了第一册的大半了。到时候分为几册出版。
她现在住在苏葵家里,是苏全福给她安排的。别说,苏葵她家目前是整个清河大队最好的房子,给赵芝兰的客房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开始,秦晓兰还不敢跟这样的城里人亲近,还是赵芝兰拉着她的手说∶"你看,我们两个名字里都有个兰,小苏是你女儿,我虽然跟她相处时间不长,心里也是把她当女儿看待的。大家都是一家人,见外什么呢而且我一个人在这里,也盼着有人能跟我说说话。"
说别的秦晓兰或许不懂,但苏葵就是她的软肋,一听说人家这个老师曾经给了小葵那么大帮助,还说把小葵当女儿,秦晓兰就感动不已。
有了苏葵这个话题,她跟赵芝兰很快就聊在了一起。
苏葵的母亲是个特别温和也特别和善的人,即便是家里没有顶梁柱,她也能用瘦弱的身躯将整个家庭j顶页起来,这样的女性,赵芝兰很欣赏她。
不过令赵芝兰惊讶的是苏葵家里的大哥大嫂。她—来就发现了,家里活儿全部都是他们在干,别说是赵芝兰想帮忙,就是秦晓兰想要干活儿,那两个人也赶紧抢过去。
赵芝兰好奇问起,那两人说小妹说了,这是劳动抵债,住这么好的房子,那必须干活!
小妹精灵得很,要是他们在家里不好好干,万一不让他们住怎么办
赵芝兰听得直感叹,小苏实在是太会教育人了。
苏全福要去京城的事情传遍了整个大队,苏梅当然也知道。
这会儿她怀孕两个多个月了,肚子有些显了,结果家里周老娘竟然还一天到晚喊她干活儿!
她要说怀孕了不干,那周老娘就说她们当年怀着孕照样上山下河,照样干家里的事,她们怎么就没事就她矫情!
至于苏梅要是说她怀着的是他们老周家的儿子,那周老娘就更不屑了。
怀孕又不金贵,她有两个孙子了,还怕她!
一番话把苏梅气个半死,直接回了娘家,好在看在她怀孕的份上,苏全福没撵她走。
这会儿好多人都围在苏全福家里,也没别的事儿,就是大家一起高兴,说起他可真了不得,整个大队就只有他和葵花两个能去京城。
苏梅一听就不乐意了∶"什么叫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去京城,我家建林也能去!"
—句话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建林也能去"
苏梅挺直了腰板∶"那是,我家建林他们部队全部都要上京城,到时候他们是要从首长面前走过的!"
天!从首长面前走过!大队里的人纷纷被她吸引了注意力。
苏梅得意地说起来周建林告诉过她的事,周建林所在的部队早就接到了这个任务,很早就开始为阅兵做训练了。
"他们现在都已经在京城了,到时候庆典开始,他们部队还会走在最前面!"
听着苏梅的讲述,大伙儿都惊叹起来。
"真厉害啊!"
"那咱们清河大队就有三个人去京城了!"
夸完周建林,大家没有忘记同样在京城的苏葵。
"葵花到时候也会去看庆典吧。"
"肯定的,葵花是京大学生,到时候肯定能去!"
"这在京城读大学就是好,啥都能看见!那我听说他们天天从那儿过!"
"梅花啊,要是当初你也考到京城大学去就好了,那咱们大队就有四个人了!"
苏梅的表情一瞬间僵住。
其实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都没能去京城一趟。对于京城的印象只在于电视里。
她抿了抿唇,她没去过又怎么样,周建林能去,那也是她的荣耀!
革
此时,苏葵还不知道苏全福也要来京城的消息。那天提交资料后,她很快收到了来自外交部的消息,告诉她的这轮筛查通过了,请他们所有人明天参加最后一轮考核。
考核的地点并不在外交部,而是通知所有人一起去往国际饭店。
庆典时,除国家元首政要会下榻钓鱼台国宾馆,其余外宾将会在国际饭店入住。
上一轮筛选过后,还剩下一半的人,他们都是外语系干挑百选出来的人才,如果这轮
这一轮考核,在苏葵看来就是面试,大概是想考察他们的临时应变能力和待人接物的能力。
只是她没有想到,面试她的人居然有好几个,并且都好像认识她,一进来就一直像看稀奇一样看着她。
魏华林见了她就笑道∶ "苏葵同志,我们是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
几位干事也和苏葵打招呼,他们对苏葵的态度很随和,主要是问起她的那份"简历"上面的经历。
苏葵就简单讲了讲,她的态度沉静,即便是面对这么多人,也没有任何紧张之感,仿佛他们还真的是多年老友在闲谈。
几个干事听得唏嘘,之前他们还想着到底是怎么样的任才能这么小年纪做出这么多大大事,现在见到真人却有种果然如此之感。
魏华林显然很欣赏她,"对于你这样有经验的,优秀的同志,把翻译接待工作交给你,我们是非常放心的。"
苏葵的第三轮考核,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在闲聊中过了。
没想到她刚刚踏出会议厅,就遇到了一个熟人。
"李司长"
李先河看到她也笑了∶ "苏葵小同志,好久不见了。"
苏葵也笑了∶"您怎么会在这里"
"不止是我,这里还有你的一个朋友。"
(https://www.qshuge.com/2892/2892310/5439999.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