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镇守太监制度
朱宸濠又仔细看了看张璁和桂萼联名所上的第二份折子。
俩人虽然在奏折的第一段,就开宗明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图,但肯定不可能一句话就算完事儿。
后面的内容,则是着重阐明镇守太监制度对地方的危害。
明朝早在永乐朝的朱老四时代,就已经有了派太监巡视地方的做法。
但当时还没有镇守太监这个说法。
这个职位正式出现,是在朱老四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当政期间。
这位老兄由于身体不好, 没有太多精力去处理朝政,于是太监便真正在大明这个舞台上崛起了。
派太监出镇地方,也是从朱高炽开始。
而根据出镇之地的重要程度,也就有了守备太监和镇守太监之分。
最早被外派出镇地方的太监,就是七下西洋的郑和。
他被派往南京,成为了帝国的第一个守备太监。
还有一个王安,则被派往了甘肃, 也是第一个镇守太监。
在朱高炽之后的几十年里, 派太监出镇地方还只是看皇帝的意愿, 并没有形成正式的制度。
直到,“土木堡战神”横空出世。
明英宗在经历了“北狩”、“叫门”,以及软禁这一系列事件,最终靠着“夺门之变”重掌大权后,感到自己威望大减,害怕不能压制地方,于是才真正建立起完备的镇守太监体制。
大明所有的布政使司和九边,也是在这个时期全面进驻的镇守太监。
朱祁镇所要的,当然是让那帮太监去监视地方官员,以免生变。
他之后的那几个皇帝也同样不信任地方官吏,因而一直延续着这套体系。
到了正德时期,算是达到了最高潮。
虽说那些太监都是被皇帝派往地方,但他们在职权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自然是守备太监。
而守备太监所在的地方,对明朝的皇帝来说也都有着十分特别的意义。
历史上, 大明总共往四地派遣了守备太监。
其中的南京、凤阳和天寿山,是从明初就设立的。
还有一个承天,则是嘉靖上台后,为他老爹的陵寝所设。
朱宸濠登基称帝后,这个承天当然就不可能存在了。
南京守备太监的权力有多大就不用再赘述,而凤阳和天寿山的守备太监虽然远不如南京的那么风光,却也手握兵权,可以在必要时动用守卫中都和看护皇陵的军队。
守备太监所守备的地方就那么三个,人数自然很少。
而且这几个地方由于太特殊,所以尽管历史上的嘉靖也根据张璁和桂萼的意见裁撤了镇守太监,但却并没有动那些守备太监。
其他那些出镇地方的虽说都是镇守太监,但镇守九边和镇守内地,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单论职责高低的话,边镇镇守太监肯定要远大于内地镇守太监。
边镇镇守太监的权力极大,肩负着“领兵御虏、修筑工事防虏”的责任。
也就是说,只要镇守太监愿意,他是可以统兵与外敌作战的。
当然,大多数镇守太监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一般都不敢真个领兵打仗, 更多的还是负责后勤保障和监督边镇将领。
至于内地的那些镇守太监, 其作用基本上就是充当皇帝在当地的耳目, 监督地方官员,在出现叛乱时还要随军平叛。
不过到了明朝中期,那帮镇守太监基本上是懒得亲自去干平叛这种苦差事了。
他们更多的,还是收罗一些当地土特产向皇帝进贡,以及打打小报告之类的。
事实上,向地方派驻镇守太监,对巩固皇权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至少能对权力过大的巡抚形成一定的威慑。
按照明朝最初时的体制,地方应该是由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这三司相互制衡,分权治理。
然而这三司由于互不统属,所以很容易出现扯皮,谁也不服谁的情况。
于是才有了能整合地方力量的巡抚。
可自从出现权力凌驾于三司之上的巡抚之后,那套平衡之术也玩不起来了。
最开始巡抚还只是管控地方的政务,可渐渐的,连军务也划归到了他们的手中。
就像王守仁,在当南赣巡抚时,政务倒是没怎么管,尽忙于统兵打仗了。
巡抚将地方的军政大权都一把抓了,皇帝又怎么可能放心。
于是便赋予了自己家奴独立的监察权。
而镇守太监由于是内官,可以不走那些死板的程序,其所上的奏疏亦可不经层层审核便传到内阁和皇帝手中。
这倒避免了地方出现紧急情况时,上传消息被耽误的风险。
只不过除了这点儿好处外,这帮太监带给地方更多的,还是危害。
这当然跟镇守太监的个人素质有很大关系。
用一个贪婪之辈去监管别人,却没人监管他,其后果可想而知。
张璁和桂萼所列举的那些害处,朱宸濠其实差不多都清楚。
而他也确实早就有了裁撤各地镇守太监的意向。
但真将那帮太监召回后,如何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监督,却也是个大难题。
所以对朱宸濠来说,尽管撤销镇守太监很有必要,但取消之后又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监管,这个问题也必须得解决。
对此他虽有些想法,但还需要再仔细考虑一下,最好是在跟严嵩和王守仁他们商量一下之后再做决定。
既然不愿贸然做出抉择,朱宸濠自然也就没有像刚才一样,立即下旨召那些地方的镇守太监回京。
他直接将这份奏折合上,然后打开了张、桂二人所上的第三份,也是最后一份奏疏。
一看之下,朱宸濠的眉毛就不自觉地挑了起来。
随即,他便细细看起折子上所写的内容来。
慢慢的,朱宸濠的脸色浮现出一丝笑意来。
看样子,张璁和桂萼呈上的这份东西,是很符合朱宸濠心意的。
“刘泉,立即召王守仁、刘天和跟严嵩觐见。”
又瞧了手中的奏折几眼后,朱宸濠向老太监传达了自己的令谕。
“是。”
刘泉不敢怠慢,立马就要去传达旨意。
“等等。”
就在这时,朱宸濠却突然叫住了老太监,随后他想了想才又说道:
“王守仁和刘天和就先不要叫了,让严嵩一个人来就好。”
(https://www.qshuge.com/2874/2874677/715129341.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