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免费 > 1542 一查吓一跳

1542 一查吓一跳


    要知道出了LNG船,在普通的民用船舶领域,咱们可是早就追上了南朝国的。

  可说实话咱们做的一直都是比较低端的产品,附加值不高。

  普通的货船,以一艘五万吨的为例,其实利润空间并不很大,甚至可以用非常微薄来形容。

  有时候很多船企,真是连一点辛苦钱都赚不到,甚至是赔本在赚吆喝。

  很多船企,其实就是在混当地的政策补贴。

  而且考虑到造船是周期性较长的工作,最关键是在工作期间内,汇率还会经常发生浮动。

  如果有时候赶上一个不好的周期变化,汇率往往浮动那么几个点,就已经把这些船企的利润全部吞噬掉了。

  所以普通船企如果没有一些技术的话,真的很难提高利润,来对抗风险。

  但是如果有这种双燃料发动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近几年,南朝国的三大船厂,可不止是在LNG船上独领风骚。

  在高端民用船舶领域,人家也是频频出击,咱们国内的船企,只能去抢夺世界上那些中低端需求的订单。

  而人家可是专门承接高端订单的,他们的客户往往都是比较知名的大型远洋船企。

  比如马士基,万海,太平船务等等,还有最有名的一个是刚刚倒闭没多久的韩进。

  这些大型航运企业,如果又订单,首先想到的就是南朝国的船企。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的双燃料系统很过关。

  没参在远洋航运企业里工作过的人,可能不知道,其实船舶造成的空气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因为最早的船舶基本烧的都是重油,所以那时候的轮船只要开起来,那就是浓烟滚滚。

  而二战之后,化工企业的水平提高一些,船只就开始烧柴油了,虽然污染问题稍微缓解了一些,但其实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在2000年初的时候,国际环保组织就曾经做出过计算,船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每年是航空业的2倍。

  而其中每年氮化物和硫化物的排放量,则要分别占到全球总排放量的百分之三十和二十!

  所以从2004年开始,全球就有很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上排放控制区(ECA),就是对过路的船只严格进行废气排放的要求。

  这些地区就包括,整个波罗的海,北海,北美,北美加勒比海,墨西哥湾,阿拉斯加海鱼,东京湾,香江,新加坡等等诸多知名重要水道,和海域都设定了严格传播废气排放管制条例。

  所以从那个时候期,世界上很多船舶制造企业,就都开始纷纷研究双燃料发动机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使用LNG是绝对无污染环保的燃料,但如果光是使用LNG又很不划算。

  毕竟LNG的热值比较低,说白了就是烧起来没劲,能够给船只提供的动力不是很强。

  万幸的是一般的散装轮,对航速要求也并不高,只要满足15-20节即可。

  而大型集装性货轮的速度要求,也不过就是20-25节。

  所以只要不是高速军用船只,和特种船只,其实LNG作为燃料给船舶提供动力还是足够的。

  尤其是进入那些废气排放管制的海域,只要切换到LNG动力系统,维持经济巡航就可以了。

  毕竟如果全部使用LNG燃料的话,那么以目前货轮的燃料仓而言,基本也就能满足10000海里的航程。

  如果在加上一个柴油油箱,那就能增加18000海里的航程。

  而这种双燃料箱配置,已经是目前主流货轮运载量之外对船上空间的极限配置了。

  毕竟如果你装太多的燃料,就不能保证运足够多的货了。

  其实很多条件,人家世界各国的船舶制造企业,早就已经研究透了。

  更是又一些主机厂,早早就已经在双燃料领域开始布局研究了。

  其中启动最早的,就是芬兰的瓦锡兰。

  可能很多人听说过芬兰的诺基亚,但却不知道在这个国家,还有另外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那就是瓦锡兰。

  这家企业在欧洲重工领域,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曾经几经沉浮,有几次差点破产,但却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又重新回到了业界之巅。

  现在他们自己不造船,却专门给全世界各地的船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甚至南朝国三星重工的双燃料发动机体系,就源自于瓦锡兰的技术支持。

  而这家企业和咱们国企的企业,合作也非常紧密,比如镇江的两家船企,还有中船,玉柴等等都是这家企业的合作对象。

  这家企业在船用螺旋桨,辅助电机,以及中速柴油机方面,给国内的诸多船企提供了非常多的技术支持。

  当然这技术支持可是要花钱的……

  另外还有一家业界大佬,就是德国人的曼了。

  这家企业,可谓是这个领域的后起之秀,研究双燃料发动机的时间比较短。

  但是靠着雄厚的技术基础,很快他们就追赶了上来。

  这家企业的独门绝活,就是电控非常的厉害。

  要知道双燃料发动力,最难的地方,出了硬件的喷射系统方面之外,就是电控了。

  很多船舶在建如废气排放控制海域之后,就要降速,要切换成双燃料共用模式。

  而这个时候,要对柴油喷射供给的控制格外的精准才行。

  要保证喷射不多,但还能保证能提供足够的动力,毕竟纯烧LNG,船只的动力可能会不足。

  尤其是满载的时候。

  所以需要双燃料同时使用,而且还涉及稀薄燃烧的问题,就是燃烧室进气量也要进行精确控制。

  这些都对电控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这方面曼就能做的格外出色。

  所以很快就在国际打开了局面,接到了不少来自西班牙,新加坡船企的订单。

  接下来就是米国人的卡特皮勒了。

  他们的双燃料发动机,可有着典型的米国特色,那就是动力格外充沛强劲。

  不过在节油方面,性能却非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和以往米国发动机那种油老虎的调性可非常不同,他们的双燃料发动机在节油方面表现非常出色。

  其他船厂,比如三菱重工,在喷射这一块也有非常不错的独门技巧。

  尤其是控制柴油喷射这一块,他们更是率先解决柴油发动机缸内直喷的企业,所以也算有些拿得出手的东西。

  接下来就不得不说南朝国的三星重工了,这家企业非常的鬼道。

  他们的双燃料发动机,最开始全靠引进瓦锡兰的双燃料系统的。

  可后来又悄悄和曼搭上了线,并且找上的是丹麦的曼,花不少钱从曼这边又引进了一些相应的技术。

  最后是糅合了瓦锡兰和曼的技术,开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双燃料发动机体系。

  还真别说,他们的双燃料发动机还真就性能不错。

  尤其是他们本身就是大型造船企业,每年承接不少来自国内外的订单。

  所以又大把的机会,在各种船只上进行试验,于是很快就拿到了非常丰富的技术积累。

  并且很快就在造船界是独树一帜。

  正是靠着在双燃料发动机领域的领先,南朝国的三大船企,才能够在高端的货运轮船领域,稳稳的压住咱们的船企一头。

  咱们国内的造船企业,现在很大一部分承接的还是国内各级航运企业的订单。

  要不也就是东南亚一带,一些经济实力相对比较薄弱的国家的货运企业的订单。

  对于那些经济附加值较高的订单,咱们基本拿不到。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在双燃料发动机这一块不行啊!

  人家海外的船企也知道,咱们H国的人工便宜,造船水平还凑合,船只造价确实比南朝国的便宜。

  可为啥还是不愿意给咱们订单?

  因为咱们的船企不具备生产双燃料发动机的实力,不能给船装双燃料发动机,那就有很多航线不能跑。

  尤其是现在非常重要的北美航线,如果不能去米国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市场,哪有怎么赚钱?

  而且现在新加坡海域对船只排放要求也非常严格,你发动机排放超标,马六甲都过不去。

  就算能过,也不能停靠修正,哪家船企还敢用那样低级别的船?

  就算咱们的船企,可以从瓦锡兰或者是曼那边引进发动机系统,装配到咱们造的船上。

  但这样一来,那价格也就自然提上来了啊!

  和南朝国的三大船企一比,你就没了价格上的优势,谁还愿意买你的船?

  所以咱们的船厂,虽然也能造符合国际海域环保要求的船,但这些船一般也就是国内航运企业订购。

  外国的订单,基本很少能拿得到。

  因为你没有过硬的双燃料发动机技术,全靠引进瓦锡兰和曼的发动机,这俩家伙的刀那可是绝对够锋利的。

  宰起人来,一个比一个狠。

  就比如瓦锡兰,有时候他们提供的系统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占到整艘船造价的百分之六十。

  这特娘的,你让造船企业怎么活?

  累死累活全都给瓦锡兰打工了,自己连个血汗钱都落不下。

  所以最近几年,曾经兴盛一时的国内造船界,是没落了许多。

  


  (https://www.qshuge.com/2814/2814733/642090974.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