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遭遇
“辛苦?”周星宇笑了一下,“何止是辛苦,”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高中的时候,辛苦吧,”
周宁回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涯,那确实是苦。
“看看现在的那些高中生,一大家子的人都就着他们,他们都还叫辛苦,可我刚加入的时候,冯总刚读高中,爸妈在省城开面馆,他连生活都得自己照顾,就是连饭都要自己做,”周星宇补充了一下。
“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自己一个人做好了如何经营连锁便利店的计划,那份计划,不但非常全面细致,而且有非常高的可操作性,显然是料想到了经营便利点的方方面面,”
“这么说吧,你可以把那当作一份秘籍,只要有了它,一个以前对便利店毫无了解的人,都能经营出一家在业内绝对一流的便利店来,”
周星宇这话,显然是有些夸张了,但是,鉴于现在冯一平身上的光环,这话还真有极高的可信性。
“我可以举个例子,当时就为了确定有佳便利第一批十家店的地址,冯总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城,还足足记录了三大本数据,”
“这么细致?”周宁问。
“不但细致,还非常科学,所以结论也非常正确,”周星宇说,“不但那十家店现在的业绩,充分说明了冯总当时的判断,我们后来组建的专业的选址团队,也认为,冯总当初的选择,是无可挑剔,”
“这样的工作量,能有多大?”周宁问。
“工作量?这么说吧,冯总所做的那份计划,就是由我这样还算熟知连锁商超经营的专业人士来做,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我是说专职的三个月,我都不能保证比他做得好,”
“这个可能不好衡量,因为涉及到对这一领域是否熟悉的问题,我们可以说那十家店的选址,不说最后的结论是否正确,就是记录下来那翔实的三大本数据,我认为,十家店,每家店要让我去盯三天,才能得到那些数据,”
周星宇这话倒没夸张,冯一平当初差不多也是花了这么长的时间。
“十家店,那就是三十天?”周宁总结道。
“对,但你想想,冯总当时考察的肯定不止十家,那十家是优中选优的结果,”
周宁脸色又稍微有点红,对啊,可不是吗?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冯总的成绩也没有落下,依然是年级第一……,”
总体来说,周宁对周星宇的采访,进行得相当顺利,随着周星宇把很多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自然是和冯一平有关的事情,娓娓道来,周宁不但发出诸如,“哦,”“真的啊,”“这么辛苦?”的感慨来。
制片人李真在旁边看了一阵,总算是放下心来,这样不是很好?
冯一平自己说不辛苦,但他最早聘请的一位高管,却用翔实的事实,一一向大家道明了他自创业以来的种种辛苦之处,到时剪接在一起,这样不是更有可看性?
不但会有可看性,这样的叙述,自然能让看了这期节目的人,会对冯一平更有好感,更喜欢冯一平。
有些时候,叫苦,那其实相当于是在邀功,或者是炫耀,比同龄人辛苦太多的冯一平,偏偏说自己不辛苦,这是个多么谦和的年轻人啊!
而这样由旁人叙述的事实,自然比本人所说的,更有说服力。
一对比之下,最近网上的不少的抹黑言论,哪还有可信度?
所以说,就是李真不赶过来把周星宇留下来采访,周星宇他们也会想办法促成这样的采访。
这一次准备得这么充分,就是为了借这个机会,让大家对冯一平的印象更好上几分,结合冯一平之前的访谈内容,周星宇他们自然会想得到,要怎么配合,才会让冯一平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好。
“……至于说现在,这么说吧,我们这边早上9点上班的时候,旧金山刚好是下午5点,也就是下班的时候,而旧金山9点上班的时候,我们这里是凌晨1点,”
“我们下班了,也就下班了,美国那边的同事下班了,也就下班了,可是冯总呢,因为两边的工作都要过问,也就是中间的那两边都不上班的六七个小时,才不用操心,”
“可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
“因为还有加班,”和周新宇在一起,周宁都会抢答了。
“对,还有加班,我有时候会在晚上10点以后,就是美国那边也休息的时候,给冯总发邮件,很多时候,在10分钟之内,就能得到冯总的回复,”
那么,乐观估计,一天中,冯一平能休息的时间,大概只有三四个小时?而且这是惯例,连大年三十都不例外?
而且他处理的很多事情,可想而知,都会比较伤脑筋。
果然,冯一平的特别成功背后,就是特别辛苦。
“我想,冯总早就说过,他想在35岁,最迟40岁退休,多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这一路走来,真的太辛苦,”
这话周星宇说得平平淡淡,偏偏听的人,都觉得无比动容。
李真目前算是唯一一个有些超然的人,这期节目,肯定会大受欢迎,他此时高兴的想。
…………
但他的另一个手下,此时可就一点高兴不起来。
在首都这里,冯一平开玩笑,自己如果敢说半个不字,可能会被人打。
而金诚是真的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如果自己不好好说话,可能马上会被人打。
告别郑佳怡之后,他非常敬业的带着摄制组,马不停蹄的从省城赶到了五里坳,连午餐都是准备到了五里坳才解决。
当然,他这么做,可能也带有一些不专业,赌气的成分在。
你们不是一点都不紧张,一点都不重视我们吗,那我倒很想看看,等我拍摄到了让你们紧张的素材时,你们还能不能如此淡定?
五里坳的繁华和别致,确实让他们感慨,感慨名不虚传,感慨这里有今天这样的局面,背后的各种不容易。
作为央视2套的工作人员,他们眼界自然是有的,而且也见惯了太多这样偏远山区的穷困,多到他们现在看到有些情况,都会无动于衷。
而五里坳这样的状况,绝对是例外中的例外,是不合常理的存在。
金诚带着风尘仆仆的一行人,站在五里坳的街头,看着这个非常繁荣,但却和南方那些经济发达的小镇,风格截然不同,大气得多,有条理得多,所以也赏心悦目得多的新兴小镇,纷纷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冯一平。
他们自然看过相关的报道,自然知道五里坳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可以说都是因为冯一平。
“这里的各个功能区,规划得这么清楚?”
“不但清楚,你们看,还非常协调,”看着商业区的那些店面,尤其是那些店面的招牌,有人说道,
南方,是有很多经济实力比内地一个县,或者是一个市还要强的镇,但是那些镇整体看起来,都有些乱。
虽然那是发展太快,市政建设跟不上,规划跟不上带来的乱,是瑕不掩瑜的乱,但和五里坳这里,连商店门头招牌尺寸都一致的整洁有序相比,差距,尤其是感官上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
“就这家吧,”金诚的幸运数字是五,他就选了街上的第五家餐厅。
餐厅的装潢,挺简单,但看起来挺舒服,尤其是很干净,服务员也穿着白衬衫和红马甲,虽然普通话还是带有乡音,但看起来挺精神。
服务态度也没有那种会让人有些不适的过分热情,还挺憨厚的,金诚带着试探的让她推荐几个菜,菜单上最贵的那些菜,她一个没推荐。
在金诚他们点到第九个菜的时候,还特意提醒了一声,“我们这里的菜份量很足,我觉得现在应该够吃了,”
说实话,这样的态度,让本来觉得是不是可以想办法进后厨看看的金诚,也打消了这个主意。
原本他是真想这么做的,餐厅的厨房,最能反映一家餐厅的真实面貌,而这样随意选中的一家餐厅,自然是了解一个陌生地方的窗口。
但现在就冲这个点菜的姑娘的服务,金诚觉得,后厨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菜的份量确实很足,味道也还过得去,因为并不是高峰的原因,剃了个光头,笑得像个弥勒佛般的老板,还来他们这桌招呼。
听说他们是看了媒体的报道,特意来参观的,老板免不了对比一下今昔,并再一次跟他们说,“都是因为一平,要不是一平,我这时候,真不知道在哪打工,反正肯定是连工厂都进不了,只能是在哪个工地上,”
金诚示意了一下,马上有人会意的打开了隐蔽的设备。
“老板,”他问这个和首都的出租车司机一样健谈的中年人,“难道五里坳能有到现在的局面,都是因为冯一平?”
听到他这明显带着质疑的话,原本笑得很和蔼,完美的阐释了什么叫做和气生财的餐厅老板,笑容淡了下来,“不然呢?”
“我就是本地人,一个原来靠天吃饭的农民,一个亲眼看着五里坳发展到现在这么好的本地农民,你以为我会说假话?”
(https://www.qshuge.com/2752/2752139/399740870.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