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夏文博袁青玉小说 > 第四百零二章:骗婚

第四百零二章:骗婚


一行五六个人,顺着村委会前面额那条土路,往刘支书家里而去,夏文博本该很累的,但因为今天一来就解决了两件金庙村的大事,心情非常好,走路的步伐也感觉轻快了许多。

        夏文博和他们一面聊着,一面放眼四顾,欣赏着群山峻岭中的这个小村落,夕阳中,乡村里各家各户炊烟袅袅升起,整个乡村便笼罩于轻柔的烟雾之中,朦朦胧胧。村里不时传来几声奶牛唤犊的叫声和几声狗追赶牲畜的吠声,更显示出乡村的安谧与闲适。

        泥土的幽香,野草的芳香,还有那乡村各家飘出的饭菜的清香,飘荡在整个空间,沁人心脾。

        真是一片好地方啊,夏文博想,这里的美不是城市的繁华可以比拟的,这是一种原生态的美,更重要的是,这里是自己的领地,是自己叱咤宦海的起点,只有把这美丽的土地建设好了,自己才能去接纳更大,更多的地方。

        “咦,哪里在干什么,人很多,是集会吗。”

        夏文博远远的看到山下的一处院落里,人影晃动,进进出出,而且那院子里还有好几股炊烟在袅袅升起。

        “奥,你说的是李大头家啊!他今天娶儿媳妇,办着酒席呢!”

        “这时候还在办酒席?”夏文博有点好奇的问,要知道,城里结婚一般是上午就请客结束了,哪有现在还请客的。

        “夏乡长,这是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这叫流水席!”

        “什么是流水席!”

        “流水席的意思就是说酒席像流水一样,不会间断的,从上午接回了新媳妇开始,酒席就开始了,但不是一起开,因为农村住的有远有近,来的有早,有迟,通常是来人凑够一桌子,就开一桌子的席,没人来,就暂停,只要够十个人,就开一桌子,这样下来,要折腾到晚上。”

        “这样啊,哈哈,我倒东岭乡真还没有参加过婚宴,对了,他们咋不请你!”

        “嘿,哪能不请我呢,一大早我全家都过去帮忙了,这不是听说你来了吗,我就是好抛下她们,去见你!”

        “哎呀,要不我们也送点礼,过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吃一顿流水席!”

        夏文博的兴致一下呗提了起来。

        刘支书就笑着说,农村办这样的红白喜事,都是不赚钱的,你送不送礼,只要人去了,就要招待你,有的一家三四个人,送一二十元钱,在这里连吃三顿都成。

        “我们可不能白吃,徐主任,这里有六个人,每人按五十算吧,你一会送三百!”

        “好的,好的!”徐主任连连点头。

        夏文博又叮嘱了一声:“记得把我的名字也写在礼单上啊!可别白送了,以后我结媳妇的时候,他们要还礼的!”

        这一说,所有人都笑了。

        大家绕着小路,走了半个小时的样子,到了李大头的院子。

        一进院子,夏文博就看到了院子里面竟然在地下用砖石磊起了七八口床那样大的灶,十多个妇女忙忙碌碌的在灶边忙活着,院子旁边还用木板支起了一个十多米长的案板,上面摆满了各种菜肴,装菜的盘子也是五花八门,有铁的,有不锈钢的,还有磁的,除了盘子装菜,碗里也装菜,碗的大小,花色,品种也各不相同。

        显然,这都是乡亲们各自从家里带来,借给他们的。

        这李大头一听乡长亲临家门参加婚宴,心里那个高兴和激动啊,试问,全村百十户人,从解放以后到现在,谁家娶儿媳妇的时候乡长能来?这是多大的荣耀啊,这在金庙村的历史上都能写下重重的一笔。

        他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夏文博一看,我去,李大头啊李大头,果真名不虚传,哪颗脑袋真的够大,就算是刘欢的脑袋,也要小他一圈。

        “夏乡长,我代表我们全家,对你的到来,表示十二万分的欢迎!快请进,快请进!”

        夏文博刚刚踏进了院子,全体都有,几十个客人呼啦啦的一起站立,鼓起了掌。

        这阵势,夏文博还是第一次遇到,他手忙脚乱的给大家招呼着,他也不知道是该摆摆手,学毛主席他老人家在重庆谈判时候下飞机的那样招手好呢,还是学周润发在电影赌神中下车进赌场的动作好?

        最后感觉都不合适,他就对大家笑着,说了句‘大家辛苦了’什么什么的。

        但坐下以后又想想,艹,这些人都在吃肉喝酒,辛苦个辣子啊!

        李大头把夏文博等人安排在了堂屋中央的一张高桌子上,上面的菜很丰富,只是看像差了一些,但很实在,肉片可以用‘巨大’这两个字来形容,一片肉足足有烟盒大小,而且还很肥。

        夏文博呲呲牙,这家伙,吃上一片估计都再也吃不动了。

        这桌子等闲的人是不能坐的,是整个酒宴的重点,李大头带着全家人,一起到了夏文博的面前给敬酒。

        夏文博也客气的回应着。

        新郎带着大红花过来了,听刘支书介绍说,这是李大头的二儿子,叫李二,夏文博看了一眼,新浪长得浓眉大眼,而且个子高,不胖不瘦的身材,皮肤也是白皙白皙的,看着还不错。

        在新郞的背后还有一人,一介绍,是李大头的大儿子,叫李一,长相很丑,个头也不高。

        夏文博一面和李一,李二招呼着,一面心中想笑,这一家人真会取名字,忒有特色了。

        大家坐定之后,酒菜也跟着上来了,夏文博饶有兴致的一面和刘支书等人聊着天,一面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们,倒是别有一番情趣,他看到有的村民,也不用凑份子,直接提着一只鸡过来,往院子里一扔,那门口的支客喊一声:“扬三娃鸡一只,记账!”

        旁边一个白胡子老头,就用毛笔在一张大红纸上写了了对方的姓名,送的东西。

        夏文博想,这大概就是礼单吧,以后遇到别家办事,李大头便要根据这个单子,给对方相应的回礼。

        “呵呵呵,刘支书,这农村办事情挺热闹!跟看戏一样!”

        刘支书去转过头,用嘴贴着夏文博的耳边小声说:“夏乡长,你要想看热闹,那就多坐一会,一会还有大热闹看呢!”

        “奥,是吗,还有什么活动!”

        刘支书笑了,笑的很暧昧,也很奇异:“夏乡长,你可不知道,今天的婚礼绝对炸锅!”

        “啊,为什么啊!”夏文博很惊讶的问。

        刘支书小声说:“刚才你也看到了,这李大头有两个儿子把,老大叫李一,老二叫李二,李一从小爱生病,是那种“头上长疮,脚上长刺”的病秧子,人虽然只有二十七八,可头顶上却像《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就剩几根稀毛癞。”

        “奥,那是老大吧!”

        “对啊,对啊,刚才他带着帽子,你没看到他的癞头,不过这李一虽然人长得丑,但心地善良,人也勤快。农田里的活,那干得是麻利的很,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就是说不上媳妇。”

        “奥,但今天老儿娶媳妇了,老大却没有娶,是不是有麻烦!”夏文博觉得可能问题就出在这个上面了。

        刘支书一笑,说:“要真是这样,那也没什么,我们这里也有弟弟先结婚的,但今天的问题比这还大”。

        夏文博心里不仅有好奇,还有担忧,就赶忙问起了原委。

        于是,刘支书就给夏文博细细的讲了起来,他说李二比李一小五岁,小时候,他是李一的跟屁虫,李一走到哪里他都跟着。遇到哪个小伙伴欺负他的时候,李一就会出来保护他,跟人家打架。哥俩从小感情就很好。家里人也很宠爱他,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会先紧着他。这李二啊,书虽然读的不多,可嘴巴却像抹了蜜似的,见了谁都叫得亲热的很,一看就是姑娘们喜欢的那种小白脸。

        这两个小子是越长越大,李大头老两口年纪越来越大,为了李一的婚事,整天在家里发愁。

        扬八姑是村里有名的媒婆,为了李一的婚事呢,她也跑了不少的腿,收了李大头不少的钱财,可就是没有说成,这不仅丢了她的名,也呕了不少的气。可李大头老两口子非常坚持,隔三差五地就往扬八姑的家里跑,每次都给她提点这提点那的,就是非要她帮忙给李一找一个媳妇。

        因为这婚姻的事,在村里如果扬八姑都说不成的话,找别人那更是白搭了。

        扬八姑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又见不得别人死缠烂打地,虽然给李大头找儿媳妇是遇到了一点儿困难,可她还是满口地答应了下来。

        眼下,这附近十里八村的女孩子,都知道李大头家的老大是一个稀毛癞,一提起是他,都不同意。看来在眼跟前找,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扬八姑就托同道的媒婆子们,在外村和外地帮忙找。这个想法还真不错,很快就有了回音。

        姑娘名叫叶大花,是外县的人。大花不仅长得水灵,人也勤劳,那年已经二十二岁。就因为家乡爱遭水灾,家里姊妹多,贫穷,一直也没有找到好婆家。后来经媒婆介绍,说清流县的金庙村有一个李姓人家的孩子,人长得英俊,也勤劳本分,跟大花很般配。一下子就把大花的心说动了,立刻就满口答应见面相亲。


  (https://www.qshuge.com/2715/2715393/51127516.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