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第一讼大结局 > 第七百二十一章 旧案疑团

第七百二十一章 旧案疑团


    第七百二十一章旧案疑团

  可不知道为什么,齐太后中途却放弃了。

  顾迎月松了一口气,她永远记得出嫁前父亲对她说的话。让她不要和年轻的帝后为敌,凡事向长宁学习。长宁行事有度,处事稳妥,不管外面如何谣传,都叫她不要理会。只管一门心思服侍好凤霖和齐太后,若是他们不死心,还要找长宁麻烦,她也要做到尽量不参与,不掺和。

  必要时间,可以独善其身。

  好在凤霖和齐太后都没有再和年轻帝后为难的意思。

  她嫁给凤霖之前就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她别无所求,只求自己这辈子稳稳当当,她以后的孩子平平安安……

  凤戈又关照了几句,便以朝上还有政事为由告辞了。凤霖亲自把凤戈送到门外。

  回到屋时,发现自己的妻子正在温声和齐太后说着什么。凤霖眼中含着笑意上前:“说什么呢?这么高兴?”齐太后目露欣慰的看着儿子小两口,越发觉得自己当然选的没错。以前凤霖性子急,但凡有什么事情不如他的心意,变脸比翻书还快。如今娶了顾迎月这么个温婉的正妻,整个人仿佛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看向顾迎月的目光满是喜欢。

  不知不觉目光会追着顾迎月。这可是凤霖以前从没有过的行为,就像此时,他虽然在开口问她,可是眼睛却是看着媳妇儿的。

  不过齐太后此时高兴,看儿子和媳妇关系和睦只觉得喜上加喜。

  “你这个糊涂虫……”

  凤霖一脸迷茫,不知所以的看向顾迎月,希望妻子解惑,可温柔的妻子这次却没有理会他,而是娇滴滴的低下头,凤霖更是一头雾水了。

  “母后,儿臣哪里糊涂了,还请母后明示。”

  “你要当父亲了,自己竟然不知道?还不够糊涂的……”

  凤霖脸上神色变了几变,最终占据脸上的表情是狂喜。真的吗?他看向顾迎月……“昨天请了郎中把了脉。郎中说是喜脉,只是月份还小,不便四下透露。可不管如何也要告诉母后的……”“那是自然,这样的大喜事不告诉母后,母后可是会生气的。从今往后,只要凤霖敢惹你生气,你就来告诉母后,母后收拾他。”

  顾迎月笑着点头。

  凤霖已经顾不上齐太后在说什么了。

  “竟然有了……哈哈哈。这次我可比五弟强了。”

  齐太后简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种事情有什么好比的,不过……听凤霖这么一说,似乎是挺让人高兴的。

  “别声张,月份还小,我本来计划下月动身的,如今迎月丫头有了喜,怎么也要胎坐稳了再动身。我们路上走慢些,只当游山玩水了,放心,绝不会累到你。”“一切任凭母后安排。”顾迎月乖巧的道。

  齐太后是越看越喜欢。

  拉着顾迎月的手不舍得松开。

  想着得找个机会把这个消息告诉长宁,然后和长宁商量一下迟些动身的事。

  至于为什么要告诉长宁……

  显摆啊。

  难得她有显摆的机会。

  凤戈从齐太后这里出来,并没去前殿,而是直接回了樱歌院。

  萧樱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早退,早就让人沏了茶,他进屋时温度正好入口。凤戈喝了萧樱亲手递来的茶,这才反问:“这是算到我回来会口渴?”“我是算到你不会喝齐太后宫里的水……你这人看起来并不在挑剔,实则挑剔的很,茶只喝一种,温度要适中。还要有让人放松的环境……齐太后那里可一样都没有。”

  “机灵鬼。什么都瞒不过你。你怎么知道我去了齐太后那里。”

  “这宫里遍布我的耳目……”

  “吹牛。”凤戈毫不留情的戳穿萧樱的那头牛的肚皮,肚皮泄了气,她这牛也不必再吹了。

  “你怎么就不能让我感受感受当个后宫第一人的感觉。现在外面谣言四起,我在那些官员眼中就是个祸乱后宫,手眼通天之人。这和我真实人设不附,我决定好好钻研一下,不能让官员们失望……”凤戈哭笑不得的把萧樱扯进自己怀里。

  狠狠的啃了下脸蛋,这才一幅快别演了的表情开口。

  “你已经很厉害了,不必再钻研了。至于那些个蠢货,理会他们做甚。父王不是替你出气了吗?我看再过不久,你就能多几位王妃继母了。”

  “放心吧,我父王不会真娶她们的,不过败坏败坏名声,吓一吓她们的家人。殿上是不是特别热闹?有没有人参我父王?”凤戈挑眉:“你说呢?”“那就是有了,这叫釜底抽薪之计,奏请你充盈后宫的官员,有一半这次闭嘴了吧。剩下的一半我父王一定会继续加力的,保管他们家宅不宁,再没闲暇在殿上生事。

  我父王可算是有机会大闹一场了。

  不过五哥放心,他知道分寸的,不会闹的不能收场的。”

  “你们父女啊……我看挺一脉相承的。父王那边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你这里是揣着明白装着糊涂。明明是个小悍妇,还要假装自己是朵柔弱的小花。那些朝臣至今不明白得罪我,不过是遇到些冷遇罢了。得罪我们的皇后娘娘,可能就得把冷板凳坐穿。”

  这算是夸她,萧樱十分坦荡的接受了。

  “血脉上总归是一脉相承的。给点阳光就灿烂这词形容的挺好,恰到好处。

  不过父王也只是一时替我转移炮火,归根到底还得让朝臣们信服。这次的庚帝二十年旧案……便是个机会。”

  “你既然提起,我们便说一说这庚帝二十年旧案……”

  凤戈扶着萧樱躺下,替她拉上薄被,然后自己靠在萧樱身边,扯过被角搭在自己身上,一幅长谈的架式,随后才徐徐开口。

  当年举国皆灾,但凡遇上这种天灾,百姓们自然叫苦连天,那些读书人顺理成章的挥动起笔杆子,对皇帝口诛笔伐一番。大意便是皇帝无德,才至天降灾祸。

  庚帝当年也被骂的很惨。

  可又不能堵上天下悠悠众口。

  只得把伤害减到最小。哪里有灾,便派官员前往哪里赈灾。

  旱灾给粮。涝灾建房。历史上哪个皇帝都是如此。

  只是庚帝二十年年景尤其不好,春天闹了旱灾,南部几月未下一滴水,春粮颗粒无收。偏偏入了夏又连降暴雨,把勉强种上的秋粮也给冲毁了。

  百姓们都是靠天吃饭。一年没有收成,入了冬,缺衣少粮。消息传到京城,庚帝下旨赈灾,谢相前往的地方是个叫潼关的地方。

  那地方地广人稀,人口最多的便是潼关城了。

  潼关城人口五千,潼关那地方地理位置有些特殊,他和邻国隔潼江而望,过了那条江,便是邻国。

  潼江水深江险,上面不能行船,是道天然的天堑。江对面只是个小国,根本不可能涉水来攻凤氏。所以朝廷只派了一小队将士驻守。

  “边陲小镇,而且地理位置有些偏僻,不适合发展贸易,所以潼关那地方应该很穷。”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偏偏潼江不适合捕鱼,再加上紧邻大江,很容易闹水患,想来那潼关应该是个穷乡僻壤。

  凤戈点头。

  “是。很穷。他在两郡交界之处,穷到左右两郡都觉得潼关应该是对方所辖,久而久之,潼关成了个三不管之地。也是因为太穷,在那里当官的,都比别处要高一级,在别处只是个县令,在潼关便称郡守。

  虽称郡守,不过是个笑话。因为天下官员没谁愿意去潼关那地方当郡守。潼关城修的十分敷衍,据说城墙不过丈许高,而且是土墙,若有外敌来犯,根本不能做为抵抗之用。”

  萧樱睁大了眼睛,心道还有这样的地方。

  看来庚帝二十年旧案,便发生在这偏僻的,穷困潦倒的潼关了。

  凤戈似乎也觉得有些好笑,可更多的是心酸。

  同样是凤氏治下,有的地方富可敌国,有的地方百姓却连填饱肚子也难。“潼关已经穷困潦倒了,那年春天夏涝。富庶之地还勉强能度日,有朝廷赈灾,还有些富商接济,勉强还能糊口。可是潼关百姓却是度日如年。潼关临潼江,勉强开垦出的土地经常被江水冲垮。

  入了冬,潼关百姓已经无粮食果腹。

  潼关郡守上报了朝廷,朝廷派了谢相前往。”

  这是以打听到的和庚帝二十年有关的。

  谢相离京月余,回来复命之时,庚帝大殿上大骂刁民。

  “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没有丁点消息透露出来?”

  “潼关离此路途谣言,而且那里和外面往来甚少,只知道谢相前往赈灾,随后回来复命。过后才有些谣言传出,说是潼关并未受灾,潼关郡守谎报灾情,意图骗取朝廷的赈灾粮食。被谢相识破。

  “那赈灾粮食呢?可有留下?”

  凤戈摇头。

  “潼关遇灾,而且灾情可能比别处还要严重。因为潼关临水,所以庄稼被毁的十分厉害……可是谢相回来却说潼关没有遇灾,而且连赈灾粮食都没有留下?

  这是唱的哪一出?

  他何必呢?赈灾粮省下又进不了谢家的腰包……”萧樱说到这里,突然迎上凤戈幽幽的目光。

  萧樱恍然大悟。“你是说,他并没有带回赈灾粮食。粮食没有留在潼关,谢相也没带回来,难道被强盗抢了?”萧樱完全就是猜测。

  然后凤戈竟然点了头。

  丢了赈灾粮的谢相回京非但没有受罚,反而庚帝为了安抚他,还赏了他两月俸禄。这就奇怪了?谢相做了什么让庚帝需要赏赐他的事?

  “内情便查不出了。”

  “云大人不是派人前往潼关了吗?应该很快便会有消息了。”

  凤戈摇摇头。

  “……当年年尾,各镇税收奏报进京。潼关奏报迟迟未到。先帝派人前往查控,才发现潼关城门大开,街道荒凉,屋舍看起来竟然有许久没有人烟了。几千潼关人……不知所踪。”

  “你的意思是说,如今已经找不到知道真相的人了?”

  “碰碰运气吧。潼关城已经没有了。还去哪里找?这件事情朝廷一直隐瞒着,朝上只有寥寥可数几人知道。潼关那地方本也不是什么大地方。很少有人踏足,就算不小心走到那里,也只能看到一坐慌城。这些年风吹雨淋,恐怕城墙屋舍都已经消失殆尽了。虽然也有些传言,可和九郡,近百万人口相比,区区几千人……后来便有传闻,说是潼关举城迁走了。至于迁到哪里便无人知晓了。”

  萧樱觉得脑袋有些晕。

  她以为庚帝二十年旧案,顶多涉及几十人,往大了说几百人。

  谢相看起来也不是个胆大包天之人。就算他敢杀人?不管是奉旨杀人还是他起了贼心所以做了谋财害命之事。

  他能牵扯的,也不会是什么太过惊骇世俗的案子。

  可听完凤戈的话,萧樱觉得自己得找几粒速效救心丸嚼嚼。

  几千人……

  整个潼关城的人尽数消失。

  死了?还是逃了?迁城还是“被迁城”了?“一城人。哪怕只有几千人……没了便没了?怎么可能不引起轩然大波?”萧樱简直不敢想。

  “傻姑娘。任何事,只要有人刻意压制,都不会有机会让人大肆传扬的。何况京城很多百姓甚至不知道有潼关那么个小地方。”

  “这事云大人怎么会不知道?他难道不算位高权重?”

  “他也出外赈灾了,而且第二年春天才回京。你也知道先帝在位时,处处找他的麻烦。他是能躲便躲。和天下所有人一样,事不关己,云皇叔向来是高高挂起的。何况潼关那么个小地方,他真的没太在意。他回京时,这事情已经过去了,自然更无人提及。”所以云驰莫名其妙的错过了庚帝二十年旧案。

  当年这事有庚帝出面封口。

  朝上位高权重的几人知道,可皇帝亲自下了封口令,自然不会有人没事找事的提起。

  而潼关实在太小了,在整个凤氏版图中,实在不值一提。

  如果没有年头的奏报,朝上甚至无人想起潼关这二个字。也许,庚帝当初给了解释……一江之隔,灾民或许逃到江对岸了。

  投入敌国怀抱,自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庚帝下了封口令。

  


  (https://www.qshuge.com/2696/2696263/525972559.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