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三章 这差事不关我事(第三更)
正说话间,屋子里突然安静下来,精神矍铄的吏部尚书马文升进到房中,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年前就有御史言官弹劾马文升年老体迈应该致仕,谢迁还以此来询问沈溪的意见,让沈溪代拟票拟,如今看来马文升暂时没有致仕的意思,主要跟弘治皇帝突然因病卧床不起有关。
天子生病事关重大,一个不好朝局便会生动荡,马文升这样的四朝元老就突显出他稳定朝纲的决定性作用。
弘治皇帝就算觉得马文升年老体迈,也绝不会在自己生病无法处理政务的情况下让马文升致仕。
轮到沈溪见礼,沈溪只是上前拱手,马文升看了看他,并未有何特别的表示。
“诸位臣僚,且将案牍留下,各自抽了考核题目,自便就是。”马文升走到堂中央,并没有落座,摆摆手示意一下,朗声说道。
声如洪钟,听不出马文升身体有什么不妥。
各人把自己准备的履历表和奏本交给马文升身后的吏部考评属官,然后从早已备好的木匣中抽取信封,里面便是此次吏部考评的题目。
各人题目都不一样,很多问题属于老生常谈,所以算不得什么考试,只是让应考评官员把题目拿回去做一篇花样文章,第二天把“卷子”交到吏部来便可。
因为考评主要是看各应考评官员的日常表现和直属领导的评价,故此考核题目类似于走个过场,重点是别在答卷中大放厥词,攻击朝政。只要中规中矩,吏部一般不会在文章上找麻烦。
沈溪抽出题目信封,打开来,里面是一张纸,上面写着“施实德于民”,语出《尚书·盘庚上》,是德政治国的题目。
虽然这句话不是出自四书,但经常用来作为科举考题,毕竟《尚书》是五经之一,在四书五经字跟这句话对应,而德政、仁政治国也是儒家素来推崇的方向。
拿到题目,沈溪准备回家做题,孙绪走了过来,探头问道:“沈谕德是何题目?”
沈溪反问:“诚甫兄呢?”
孙绪笑而不语。
虽然考评不存在作弊的问题,但互相知道对方的考题,私下里进行商议再做题,也是营私舞弊的一种表现。
考评问的是应考之人的施政思想和理念,你只需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即可。就像写论文一样,你抄别人的,或者跟别人商量,那就跟你真实想法违背,就算你过了答辩,将来别人也会觉得你言不由衷,对你的人品产生怀疑。
这次参加吏部考评的基本都是进士出身的官员,做八股文章属于家常便饭,虽然这种考评题目不用刻意使用八股文体,但许多人早已习惯,会不自觉地使用制艺技巧。
沈溪回到家后,径直来到书房,先打了底稿,洋洋洒洒四百字,稍作修改,认认真真检查几遍,还算是满意。
沈溪对于德政治国,虽然采取认同的态度,但他毕竟是从开明社会来的,更崇尚法制,用这时代的人话说,他更信奉法家思想。
这倒不是说沈溪不相信道德修养那一套,只是沈溪知道人性贪婪,人活着对于权钱的追求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想要治理国家,必须要用严峻的法律进行约束,至于仁政和德政,只能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而不能靠人的自觉。
也不能说谁对谁错,毕竟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的高低决定了一个社会是否文明,但就怕道德能约束大多数人,却约束不了少数贪婪无耻之辈,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粥的事情屡见不鲜。
在这次考评中,沈溪不得不作出一些违心之言,好在自他参加科举开始,就一直在违心地做文章,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要融入这个社会,就必须学会妥协,不能特立独行,他在府试上仅仅只是写出崇尚心学的看法,就差点儿被打入另册,这次又事关考评,他可不想写篇另类文章给自己的考核添堵。
就算特立独行,对这时代的统治阶层也形成不了任何影响,反倒会让自己遭难。
只有拥有权力,才能用权势强势改变这时代之人的固有观念。而他,正走在获取权力的道路上。
……
……
沈溪在书房做文章时,没有人过来打搅。
等写完誊写完毕,沈溪起身舒展了一个懒腰,这才从书房走出来,抬头一看,这会儿天已经黑了下来。
一家人吃过晚饭,沈溪刚要回书房看一会儿书,朱山匆忙进来,把一封拜帖交到沈溪手上。
沈溪看过之后,脸上带着几分不解……竟然是许久不见的江栎唯。
这次江栎唯到府上,居然学会投拜帖,以前每次见到他都是一副拽得二五八万的模样,让沈溪想一鞋底糊在那张臭脸上。
“请他进来吧!”
沈溪让谢韵儿等内眷回避,他不想出去迎接,既然江栎唯按照礼数来,那他也按照主人迎客的礼节,你来我家,咱俩官品相当,我没必要出门去迎接。
自从江栎唯设圈套给沈溪,最后铩羽而归,他也知道得罪这位翰林官,轻易不在沈溪面前出现。
沈溪料想,江栎唯此番到来应该是有事,但却不像以前那般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因为二人分属不同衙门,如今跟沈溪有一定关系的刘大夏又是兵部尚书,江栎唯没理由再上门来找茬。
“沈谕德,久违了。”
江栎唯一身锦衣卫的华服而来,似乎是想跟沈溪说明,他这次登门拜访纯属公事,并非私下交往。
许久不见,江栎唯唇上和颌下都蓄起了胡子,看上去成熟稳重许多,不过沈溪看到后却觉得有些怪异……一个少年得志的武进士,这会儿不应该彰显他的年轻气盛吗?怎么倒走起老成持重的路子来了?
或者说他也知道年轻冲动那套不讨上司的好,所以要让自己看上去更符合这时代选拔官员的标准?
沈溪拱拱手道:“久违了。江镇抚有事吗?”
一年多不见,江栎唯仍旧在北镇抚司镇抚的位子上待着。
到了这等官位,要升官实在太难。原本翰林官升迁也很困难,但沈溪却是翰林体系中的另类。
江栎唯看了看客厅中央的一对太师椅,有些羞恼……我亲自登门拜访,你不请我喝茶也就罢了,居然连个座都不给,让我站着说话?
而沈溪却气定神闲站在那儿,好似在说,你站着我也站着,你有话就说有屁快放,说完赶紧滚蛋。
来我家你还真把自己当成客人了?
“近来东南沿海不太平,倭寇屡屡犯境,海盗四处肆虐,沿海民众苦不堪言。”江栎唯先表明一个基调,此行是为东南沿海倭寇和海盗泛滥的事情而来。
沈溪摊摊手,他本想说,这些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但既然江栎唯不去别人家里,独独来找他,沈溪心里就犯起了嘀咕,是不是江栎唯又想借题挥?难道是想说,这些倭寇和海盗跟我有什么关系?
倭寇、海盗和沈溪,看起来没丝毫关系,但沈溪曾在福州之时伪装过倭寇,沈溪又在泉州痛击过佛郎机人,据说沈溪还懂得一些番邦人的语言,若江栎唯要借题挥,还真能扯得上边。
但不管怎么看,想拿这个来冤枉沈溪实在太过牵强。
“本官偶有听闻。”
沈溪道,“江镇抚有什么话,直说为好,本官劳累一天,就要休息了。”
江栎唯勉强一笑,有些无奈地说:“沈谕德勿要见怪,其实是朝廷有意派人前去征讨倭寇和海盗,保地方之安稳。刘尚书特别让在下前来跟沈谕德打声招呼,以便有事时随时进行联络。”
“嗯?”
沈溪这下有些迷糊了。
刘大夏让江栎唯过来跟他打声“招呼”?
什么招呼?
东南沿海存在倭寇和海盗,这是多少年的事情了,跟我有鸟关系啊?我一个翰林官,平日的工作就是给太子上课,每月领一点俸禄,说是位高权重,那也是要委派到地方以后……难道刘大夏真的要派我去地方?
历史上的刘大夏,曾在弘治十三年以右都御史的身份,统管两广军务,在地方上平息倭寇和盗匪,因为功劳卓著,到弘治十五年朝廷各部尚书轮替之时,刘大夏接替了马文升为兵部尚书。
可因为沈溪的出现,历史生偏差,刘大夏先是担任户部尚书,后又在西北榆溪迎战鞑靼大获全胜,接任兵部尚书可谓名正言顺,压根儿就没去过两广。
江栎唯道:“沈谕德若有疑问,大可问询刘尚书,在下只是过来打声招呼,若沈谕德有事,只管派人通知在下便可……”
说着,把一封便笺交给沈溪。
沈溪接过后看了看,上面写着江栎唯办公地点和住所的位置。
“有劳了。”
既然江栎唯如此客气,沈溪也不会跟他一般计较。
送走江栎唯,沈溪回到书房,越想越觉得这事情不对劲。
好端端的,刘大夏为什么要让江栎唯跟他多走动?
现在刘大夏跟江栎唯已经互不从属,以前也不是上下级,只是因为刘大夏经常要办钦差的差事,所以才奉旨调动厂卫的人手。
沈溪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这时代刘大夏没完成的差事,不会最后会交给他去完成吧?
“统管两广军务?呵呵,历史上你是户部侍郎兼右都御史,又是陛下近臣,才有此等资格,我一介翰林官,年不过十五,更没什么资历和见识,就算你觉得我有本事想委以重任,皇帝那边也不会派我去。”沈溪摇了摇头。
西北战事结束后,谢迁已经表达了他的补偿方式,就是继续指使他做事后把孙女送给他。
刘大夏那边,却一直迟迟没有动作。
难道……
ps:第三更!
天子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谢谢!(未完待续。)8
(https://www.qshuge.com/2679/2679907/314722437.html)
缂傚倷鐒﹀缁樻叏閻愵兛绻嗘い鎾卞灪閻撱儲绻涢崱妯轰刊闁搞倧鎷�,闂備胶绮崝姗€锝炴径鎰垫晢婵犻潧娲ㄩ埢鏃堟煟閹伴潧澧悮锟�(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悽绋挎瀬闁绘劕鎼粈鍐煥閻曞倹瀚�)闂備胶鎳撻悺銊╁垂閸愭祴鍫柟瀵稿仜椤曡鲸鎱ㄥ鍡楀闁哄懎銈搁悡顐﹀炊鐠鸿桨绨诲銈忚吂閺呯娀骞冮崼鏇熸櫢闁跨噦鎷�.濠电偞鍨堕幐楣冨磻閹惧瓨鍙忛柕鍫濐槸鐟欙箓骞栧ǎ顒€鈧倝宕甸悙鐑樼厾闁绘鐗嗘慨鍥╃磼閸濆嫬鈷旂紒顔肩仛瀵板嫭绻濋崟顓р偓鈧�,婵°倗濮烽崑鐘测枖濞戙垹鏄ユ繛鎴欏灩濡ê霉閸忚偐鏆橀柍褜鍓欓ˇ闈浳涢崘顔肩劦妞ゆ垼妫勬禍楣冩煥閻曞倹瀚�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