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重生五零巧媳妇章节目录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去县城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去县城


  二十九这天早晨,吃过了早饭,曲维扬赶着车,巧莲搂着嘉康佳媛俩娃,一家四口就这么坐着车,往县城走了。

  从石嘴子到抚松有三十里多点儿的路程,马车走的快,一个小时多点儿就到了。

  其实这是巧莲第一次来县城,以前她总是借口去县城了,实际上根本就是出门转一圈回家。

  县城离着家太远了,她哪里放心孩子们在家?

  抚松,是长白山下的一个小县城,也是著名的人参之乡。

  宣统元年,也就是1910年1月,在长白山后岗处设立县治,因为当时在马鹿沟沟口处有两片大草甸子,所以最初命名为双甸县。

  因当时匪患严重,动荡不安,故而于1910年8月,改名为抚松。

  这是个比较有时代意义的名称,抚,有安抚抚慰之意,松,自然说的是松花江。

  抚松,就是安抚松花江上游的意思,蕴含着当时统治者的一种期望。

  清末,山东、河北大量流民涌入东北,再加上沙俄和倭寇虎视眈眈,统治者求治心切,东北很多地名,都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通化,“通归王化”;敦化,“大德敦化”;安图,“安定图们江”。

  所以从抚松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清代统治者对满族的龙兴之地非常重视。

  当然,眼前的抚松,还没有后世中外闻名的人参之乡那样气派,还是一个很小很破的县城。

  东边是大山,西边是大江,人口主要集中在盆地当中,各处也都是平房,看不见楼房,灰突突的模样,看起来并不鲜亮。

  当然,这年月不只是抚松这样,很多地方都是这般,百废待兴。

  县城不算太大,县政府啊,供销社啊,都比较好找,转两圈就找到了。

  于是曲维扬把车停在了供销社旁边的胡同里,找东西拴住,然后拿着车上的背筐,里头装着那张已经熟过的熊皮等东西。

  曲维扬多少会熟皮张,手艺还算可以,熟过的皮子柔软些,好拿,不然整张熊皮邦邦硬,他们咋往外拿?

  这时候也有收购站,但是归供销社下属,主要是面向百姓收购各类农副产品。

  如今虽然还没有出台统购统销的政策,可是对小商贩管理很严格,而且政府都大力支持向供销社销售农副产品。

  所以也有一些人,会把自己出产的比如鸡蛋鸭蛋,送到供销社下属的收购站。

  供销社收购和售货分两处,另外单开一个门儿,曲维扬知道这一点,领着巧莲和孩子,直接本着收购这边来。这边人不多,只有三两个卖鸡蛋的。

  一家四口排着队等了一会儿,就轮到他们。

  那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扫了曲维扬一眼,问了句,“同志要卖什么?”

  今天曲维扬没穿制服,穿着巧莲前几天又给他做的一套银灰色薄呢子中山装,料子很新一看就挺值钱。

  加上曲维扬的长相气质,哪怕是不穿制服,别人也不敢小瞧了他。

  “前阵子进山遇上黑瞎子了,几个人差点儿没了命,最后杀了。

  我这有一张熊皮,四只熊掌,还有一个熊胆,想要卖了几家人分一分,同志给看看值多少?”

  曲维扬从背筐里取出了皮张、熊掌和用手帕包着的熊胆。

  供销社管收购的人一看,赶忙站起来,“那个,这位同志对不住,我得先跟你说清楚。

  我们这里收购普通农副产品,同时受国营药店的委托,帮着收购一些药材。熊胆我们收,但是熊皮熊掌,咱这儿不收。”

  虽说熊皮也是比较好的皮张,熊掌更是上八珍,可是在这个连衣服都没得穿,饭吃不饱的年代里,普通百姓可穿不起皮衣也吃不起熊掌。

  供销社只收购农副产品,转手再卖给城里的工人,根本不收购熊皮和熊掌。

  至于说熊胆,因为抚松地处长白山脉,各种药材资源丰富,县城里从清末就有一家很出名的“积盛广”中药房。

  建国以后,对“积盛广”进行了改革和建设,改名“鸿记药房”,成立了地方国营药店。

  如今国营药店正在筹备着开制药厂,所以托付抚松各地的供销社收购站,帮忙收购大批当地中药材。

  不过一般来卖药材的都寻常,至于这熊胆,倒是极少见。

  “我就是帮忙收药,对这一行也不太懂,这样,我去请一位懂药的来,查验清楚了,才能确定收购。”

  收购站的同志态度很客气,没有半丝推诿,正好这会儿收购站里人也不多,于是连忙打发了人,去国营药店,请了人过来验看。

  巧莲站在一旁听着那工作人员的解释,当即就有些失望了。原本以为熊皮和熊掌都能卖个不错的价钱呢,不想人家竟然不收。

  这可怎么办?难道还能自家留着?熊皮倒可以,不行做个皮褥子也挺好,可熊掌呢?那东西咋吃啊?留着不也是浪费么?

  正琢磨呢,外面急匆匆走进来了俩人。

  后面这位看起来年纪不小了,得有五十来岁,花白的胡子,带着花镜,一看就是很有学问的样子。

  收购站的工作人员见到那老者,赶忙上前,“秦老先生,您来的正好,这两位带了一份熊胆来。

  我不认得,无法分辨真假,得请您给看一下。”

  那位秦老先生点点头,看向曲维扬,“同志,熊胆可以让我看看么?”

  曲维扬自然不怕,连同包着的手绢,一起递给了那位秦先生。

  秦先生接过来打开仔细看,又轻轻掐了掐,掐下来一小块儿,放到嘴里尝了尝,用手又捻了几下,连连点头。

  “嗯,是熊胆,还是上好的熊胆呢。同志,你这熊胆我们可以收下。

  按照店里的规矩,一钱熊胆给你二十块,究竟多少钱,咱们上秤一称,公平合理,怎么样?”

  巧莲听了微微皱眉,建国后虽然统一了重量单位,但是在贵重金属和贵重药品称量上,依旧用旧的办法。

  这个熊胆算是不小了,新鲜的时候有二两多沉,如今干透了还有不到一两,估计也就是十钱左右。这么算的话,才能卖二百块钱,是不是有点儿少啊?

  “老先生,您给的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儿低啊?”巧莲有点儿不太甘心。

  熊皮卖不了,熊掌卖不了,只是熊胆卖,还只有二百块,总觉得亏得慌。


  (https://www.qshuge.com/2668/2668030/463105939.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